民主的细节
前几天刚刚看完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昨天和今天抢着把《民主的细节》看完了,没错,通过阅读她的这本书之后,确实对美国的民主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认为刘瑜笔下的这个美国的民主确实值得我国借鉴。
这本书的架构很简单,整本书的精华就在自序《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当中,当年托克维尔去考察美国之后,认为”平等“是最令他惊讶的,而且这个平等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平等:一是政治权利的平等,二是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整个美国的所有探讨的问题、话题、议题全是围绕着这两个平等,且第二个平等占主要地位。在托克维尔之外,刘瑜认为美国的民主是最令他惊讶的,不过要在这个民主的前面加上一个定语“制衡地”,刘瑜认为民主拥有五大制衡路径“:一是国会、政府、法院的三权分立;二是联邦制,美国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等;三是活跃的公民组织;四是媒体和文化产业;五是投票选举本身。这五大路径决定了美国拥有一个比较民主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同时依赖于一种文化:美国人斤斤计较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当把这个自序读完之后,后面的内容几乎都不用看了,因为整本书就是围绕着这个制衡的民主来谈,只是刘瑜采用的是一种讲故事和列数据的方式,让制衡的民主这样一个宏大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见,变得柴米油盐,变得衣食住行。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述呢,因为她希望能够激起一些人把政治作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
读完之后,让我印象深刻且有一定共鸣的文章有:《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哗众取宠主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他人眼中的刺》、《怎样悼念死者》、《越民主、越低效?》、《美国的四项基本原则》、《敢飞》。当然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提到罗尔斯著作《正义论》当中的一个名词”无知之幕“,比如在这本书当中的写作模式:新闻或者时间导入——问题提出——论证观点——问题提出——论证观点——最后总结,虽然模式都是这样,但是她每一篇的导入或者说开头都不重复而且别有新意。
《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当中提到的”工会“,其实在我国也有,但是我国的工会就一个组织活动或者节日慰问派发礼物的行政机构,并没有她笔下的美国工会那样维护普通老百姓的权利的情况发生;《哗众取宠主义》实质在探讨大众文化准确的说电视三俗到不行三俗到一定境界的文化,作者认为其实再低俗的东西观众在看完之后其实是可以分辨和选择的,这样就会反过来促进好的文化的出现,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今年2016年有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很火,名叫《欢乐喜剧人》,其实很奇怪,这种语言类的搞笑节目自古有之但是却一直没火没红,今年却火了,什么原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当中提到了一个名词”消费者责任“,其实我没有听到这个词,感觉见到的时候还挺陌生,但是总是听到”消费者权益“,即将到来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可能大家都跟我一样,消费者权益是什么?这又使我想到最近在微博圈发生的一件事情”鹿晗坚持要求演唱会门票原价否则取消演唱会“,这个消息说白了就是偶像要保障粉丝的权益,因为黄牛的存在粉丝的权益一直都没有得到了保障,但是黄牛为什么一直存在?关键问题在于粉丝没有消费者责任,因为粉丝会去找黄牛买,有需求就有市场;《他人眼中的刺》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做”自己眼中的梁木“,、《怎样悼念死者》这里讲的是美国只要发生一件轰动舆论的事情,甚至发生一件没有轰动舆论的事情,当然这个事情是不好的事情,比如煤矿塌了、比如食物中毒了、比如假广告等等,一旦事情发生,就会促进一项新的法案的出台来保障那些受害者;《越民主、越低效?》比较喜欢的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这两个词,没错,尽管政策制定会费力不讨好,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出现,但是一旦政策制定弄好了,后面的政策执行却可以事半功倍;《美国的四项基本原则》求善与求美你选什么?真实的东西不一定美好,而善良的愿望并不等于事实;《敢飞》其实讲的是女权主义,但是我特别钟意的是里面的一段话:环顾我们身边热火朝天的”女人味“工业,无数女性热衷于研究时尚杂志上最新的丰胸心得,却对自己在开发智力上的潜能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漠不关心,感觉这段话讲得很好,感觉我自己这段时间有些沉迷在这里,但是还是拔得出来。
不错的书,但是任何的东西都有好与不好的,我们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行。
这本书的架构很简单,整本书的精华就在自序《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当中,当年托克维尔去考察美国之后,认为”平等“是最令他惊讶的,而且这个平等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平等:一是政治权利的平等,二是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整个美国的所有探讨的问题、话题、议题全是围绕着这两个平等,且第二个平等占主要地位。在托克维尔之外,刘瑜认为美国的民主是最令他惊讶的,不过要在这个民主的前面加上一个定语“制衡地”,刘瑜认为民主拥有五大制衡路径“:一是国会、政府、法院的三权分立;二是联邦制,美国分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等;三是活跃的公民组织;四是媒体和文化产业;五是投票选举本身。这五大路径决定了美国拥有一个比较民主的制度,而这个制度同时依赖于一种文化:美国人斤斤计较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当把这个自序读完之后,后面的内容几乎都不用看了,因为整本书就是围绕着这个制衡的民主来谈,只是刘瑜采用的是一种讲故事和列数据的方式,让制衡的民主这样一个宏大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见,变得柴米油盐,变得衣食住行。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来讲述呢,因为她希望能够激起一些人把政治作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
读完之后,让我印象深刻且有一定共鸣的文章有:《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哗众取宠主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他人眼中的刺》、《怎样悼念死者》、《越民主、越低效?》、《美国的四项基本原则》、《敢飞》。当然啦,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提到罗尔斯著作《正义论》当中的一个名词”无知之幕“,比如在这本书当中的写作模式:新闻或者时间导入——问题提出——论证观点——问题提出——论证观点——最后总结,虽然模式都是这样,但是她每一篇的导入或者说开头都不重复而且别有新意。
《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当中提到的”工会“,其实在我国也有,但是我国的工会就一个组织活动或者节日慰问派发礼物的行政机构,并没有她笔下的美国工会那样维护普通老百姓的权利的情况发生;《哗众取宠主义》实质在探讨大众文化准确的说电视三俗到不行三俗到一定境界的文化,作者认为其实再低俗的东西观众在看完之后其实是可以分辨和选择的,这样就会反过来促进好的文化的出现,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今年2016年有一档电视综艺节目很火,名叫《欢乐喜剧人》,其实很奇怪,这种语言类的搞笑节目自古有之但是却一直没火没红,今年却火了,什么原因?《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当中提到了一个名词”消费者责任“,其实我没有听到这个词,感觉见到的时候还挺陌生,但是总是听到”消费者权益“,即将到来的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可能大家都跟我一样,消费者权益是什么?这又使我想到最近在微博圈发生的一件事情”鹿晗坚持要求演唱会门票原价否则取消演唱会“,这个消息说白了就是偶像要保障粉丝的权益,因为黄牛的存在粉丝的权益一直都没有得到了保障,但是黄牛为什么一直存在?关键问题在于粉丝没有消费者责任,因为粉丝会去找黄牛买,有需求就有市场;《他人眼中的刺》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做”自己眼中的梁木“,、《怎样悼念死者》这里讲的是美国只要发生一件轰动舆论的事情,甚至发生一件没有轰动舆论的事情,当然这个事情是不好的事情,比如煤矿塌了、比如食物中毒了、比如假广告等等,一旦事情发生,就会促进一项新的法案的出台来保障那些受害者;《越民主、越低效?》比较喜欢的是”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这两个词,没错,尽管政策制定会费力不讨好,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出现,但是一旦政策制定弄好了,后面的政策执行却可以事半功倍;《美国的四项基本原则》求善与求美你选什么?真实的东西不一定美好,而善良的愿望并不等于事实;《敢飞》其实讲的是女权主义,但是我特别钟意的是里面的一段话:环顾我们身边热火朝天的”女人味“工业,无数女性热衷于研究时尚杂志上最新的丰胸心得,却对自己在开发智力上的潜能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漠不关心,感觉这段话讲得很好,感觉我自己这段时间有些沉迷在这里,但是还是拔得出来。
不错的书,但是任何的东西都有好与不好的,我们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行。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