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让我找到了! 之 “开封城墙·宋金战役”系列----第二次东京保卫战【上篇】zz
第二次东京保卫战【上篇】
靖康元年(1127年)的闰十一月二十五北宋东京的陷落,标志着168年的北宋王朝寿终正寝。东北女真族在先后灭掉辽宋两个虚弱王朝之后,中华大历史的政治格局乃划淮水分界,形成了新的“南北朝”,淮水以北是女真人的金国,以南是汉人的南宋,直到百年之后另一个北疆民族蒙古人以铁蹄踏破淮水南北,中国复又一统。
何栗殉国 后嗣追忆
靖康元年冬,开封的雪下个不停,护城河结了厚厚的冰,金兵可以纵马跃至城下,展开凌厉无比的攻势。对于那场乾坤中国大历史、颠覆开封城的战役,今天开封人的记忆,全是纸上得来的感性。“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不可能回去再体验一次,我相信历史的实情,比史料所记要复杂得多”,这是一个老人在开封对我“采访历史”的忠告。
的确,我们回不到过去,然而记忆的碎片却能够穿越时空回到现在。1998年4月5日上午9点多钟,在开封铁塔公园“何公轩”落成典礼之后,北宋末代宰相何栗的第27代孙、时任世界华商大会英国委员会主席的何荣佳先生在开封东苑大酒店宴请参与筹建“何公轩”的相关人员。这位自称客家人的何荣佳先生此前已经三次光临开封,却一门心思地要在开封择地为何栗建一处纪念建筑物,在侨联和园林处的周旋张罗下,“何公轩”选址开封铁塔公园铁塔湖。于是就有了30万元钱(何荣佳出资20万,其余的由开封园林处出资)建起的兼具“亭、廊、轩”元素的何栗纪念馆静静立于湖面。
对何栗的评价,原开封博物馆文物处的徐伯勇说:“何栗虽说烈性不足些,左右时局的能力稍差,可结局还算不错。”徐说的结局,是何栗被俘后不食而死,以身殉国。那场窝囊的东京战役结束后,被掳掠北去的汉人,死者何止宰相,五年不到,十不存一。
狼烟再起 两路围城
宋金和约,多次形同虚纸。宋钦宗的毁约反攻,招致靖康元年八月,宋金狼烟再起。金将粘罕从云中出发,斡离不从保州发兵,金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倾巢南犯。九月西路粘罕终于拿下太原城,知府张孝纯被俘,太原的困守前后260天,城中军民饿死者十之八九。太原既下,粘罕长驱南进,在攻陷西京洛阳后,于闰十一月初二兵至东京,安营扎寨于外城南边的青城,东路的斡离不迫宋将种师闵于井径,连拔真定、中山数城,也于十一月二十五抵达东京城下,驻扎城东北的刘家寺,两路金兵团团围困东京。
而宋朝庙堂上,百官计议,和战不一,乱作一团,唐恪、耿南仲等主张割地议和;何栗、吕好问等主战,认为金人无信,割地亦来,不割地亦来,何况河北百姓皆我赤子,为民父母岂能弃其子乎!钦宗左右为难,犹豫之际,金兵业已渡河。慌忙中急派给事中王云为使,陪同康王赵构前往议和,行到河北磁州,为百姓围困,王云被愤怒的百姓所杀,康王侥幸脱身到了相州(河南安阳),此时金人胃口更加膨胀:讲和也可,除三镇外,必须增割两河之地。钦宗再派耿南仲、聂昌分头再去交易,聂昌走到降州,为民所杀,耿南仲也为民变所迫逃到相州。百姓搅碎了宋廷议和的清梦,金兵迫近京城时,乃立主战的何栗为相,再次下诏勤王。
再来看看东京常备兵力:东京禁军7万,皇室卫队1万人,东京的保甲兵、募兵以及以后陆续到来的陕西、南道勤王兵,总兵力20万。而宋军中,只有禁军平时有过训练。此外,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中赫赫威名的李纲,此时以“专主战议”的罪名被排挤出京师,贬逐到建昌(江西永修),种师道亦被罢去兵权,于靖康元年十月病死。
雪中力挺 舍死抗金
靖康闰十一月初一,东京下了一场大雪。几天前,金东路军游骑已在做试探性攻城,等到西路军到达开封,两股久经沙场、善于攻坚的女真士兵,开始发力了。北宋时开封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如卧牛;在设防上,西北城门坚固,东南相对简陋,金人于降雪的第二天,趁着迷蒙的天色,首攻城东北五丈河水门(善利门),第三天再攻东水门,金兵万箭齐发,抛石如雨,攻势如虎。
双方在此门鏖战15天,炮石在城墙脚下堆积一丈多高,金兵伤亡已达万人,城东南守将刘延庆、姚友仲等顽强抵抗。四日后,金兵在陈州门、东水门、新宋门一带扎下重兵,城外建起高高的瞭望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内宋军的调动。东京城壕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金兵一时无法靠近城边,适时推出一种叫“洞屋”的掩体,“其状如合掌,上锐下阔”,用湿木造成,外包牛皮,一节一节相连,“人往来其中”,类似一条防石防箭的安全通道。金军将“洞屋”靠近护城河,从洞中运送土木石杂物,填塞城壕,此外“洞屋”一旦接靠城墙,便可在墙下挖穴。城上宋军眼巴巴地看着金军把一段段城壕填平。
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技术,让现代人看来既笨拙又耗力。据史料记录:金兵为了补充石炮供给不足,把城外的石碑、石磨,墓地的石羊、石虎等,都砸碎当做抛石。当年金兵使用过的七梢炮,其自身重量需有250人拉动,一次可以把50斤至上百斤重的石头,投掷到50步以外的地方;而撒星炮可以数石并发,类似今天迫击炮、火箭炮的“效能”。金人往往集中攻击一处,百余门石炮组成一个炮阵,同时齐发,往往一阵炮击,宋军躲避不及,死伤众多。金兵攻城技术和经验在当时已相当老辣。 宋军也自有守城绝招。东水门守将姚友仲在拐子城上临时另造两个圆门,迎敌皆自圆门出,若敌兵众多,即刻放下干戈板闭门。故东水门一战,金兵也算拼了老命,然始终不能得手。 大雪在二十日后依旧不止。城壕冰冻,往来不成障碍。夜守的宋兵脚手僵冻不能自制,金将粘罕喜出望外,这场大雪在他看来犹如金军再增20万人马。随后金军攻击的重点转移到南城东的陈州门,陈州门吃紧。闰十一月二十三,守城的麟府兵伤亡惨重,主将也中炮负伤,加之当天范琼出战不利,退却时城壕冰裂,损兵折将500余人,宋军士气受挫。二十四日的战况更趋激烈,殿前都指挥使王宗濋为鼓舞士气,令宋军出城杀敌者,许以金碗、官诰。此令既出,应募的兵士争先效力,一天下来,竟斩敌三千。可当兵士领赏之时,堂堂的殿前都指挥使却无力兑现,王宗濋也非恶意戏弄兵士,或许实情是没料到此招竟有如此奇效,奖品无备,无从颁发。
“六甲神兵” 难挽城破
闰十一月二十五,雪落已三尺多厚,当天陈州门失陷。史家的观点把罪过归咎于一个道士郭京,又因何栗等听信了郭京的妖言,史家对何也多有烦言。
郭京算是一个什么东西,盖无为此等人翻案之事,而决定宋金输赢的军事因素,绝非郭京7717名“六甲神兵”,而说它的成分是“一批市井游赖”,也不全面公正。这些招募而来的“六甲神兵”各色人等都有,他们同样被妖言所惑,慷慨出城,去“鸡蛋碰石头”了,也算是勇气了一把。当时实情是宋军有些招架不住,无奈搬用“六甲神兵”。郭京愚蠢,真的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他登上城墙“驱散”守城的宋军,只允枢密院的张叔夜相伴,说作法不可惊扰,不可窥探。陈州门大开,应该说是7717名东京市民列队出击,金兵“头脑简单”不谙“神兵”,不管六甲,擂鼓而进,心无杂念,一经冲撞,“神兵”散架。郭京一看情形,声称下城作法,乘纷乱之中,亡命逃走。金兵趁陈州门防御混乱登上城墙,随之外城东水门等相继被攻破,金兵呼啸入城……
那一刻决定了开封城的历史命运,骁将姚友仲乱中被杀,刘延庆率万人夺万胜门突围失败阵亡,唯有秦元的保甲兵夺北门而去。至此,东京从被围困到城破历时23天。
靖康元年(1127年)的闰十一月二十五北宋东京的陷落,标志着168年的北宋王朝寿终正寝。东北女真族在先后灭掉辽宋两个虚弱王朝之后,中华大历史的政治格局乃划淮水分界,形成了新的“南北朝”,淮水以北是女真人的金国,以南是汉人的南宋,直到百年之后另一个北疆民族蒙古人以铁蹄踏破淮水南北,中国复又一统。
何栗殉国 后嗣追忆
靖康元年冬,开封的雪下个不停,护城河结了厚厚的冰,金兵可以纵马跃至城下,展开凌厉无比的攻势。对于那场乾坤中国大历史、颠覆开封城的战役,今天开封人的记忆,全是纸上得来的感性。“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不可能回去再体验一次,我相信历史的实情,比史料所记要复杂得多”,这是一个老人在开封对我“采访历史”的忠告。
的确,我们回不到过去,然而记忆的碎片却能够穿越时空回到现在。1998年4月5日上午9点多钟,在开封铁塔公园“何公轩”落成典礼之后,北宋末代宰相何栗的第27代孙、时任世界华商大会英国委员会主席的何荣佳先生在开封东苑大酒店宴请参与筹建“何公轩”的相关人员。这位自称客家人的何荣佳先生此前已经三次光临开封,却一门心思地要在开封择地为何栗建一处纪念建筑物,在侨联和园林处的周旋张罗下,“何公轩”选址开封铁塔公园铁塔湖。于是就有了30万元钱(何荣佳出资20万,其余的由开封园林处出资)建起的兼具“亭、廊、轩”元素的何栗纪念馆静静立于湖面。
对何栗的评价,原开封博物馆文物处的徐伯勇说:“何栗虽说烈性不足些,左右时局的能力稍差,可结局还算不错。”徐说的结局,是何栗被俘后不食而死,以身殉国。那场窝囊的东京战役结束后,被掳掠北去的汉人,死者何止宰相,五年不到,十不存一。
狼烟再起 两路围城
宋金和约,多次形同虚纸。宋钦宗的毁约反攻,招致靖康元年八月,宋金狼烟再起。金将粘罕从云中出发,斡离不从保州发兵,金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倾巢南犯。九月西路粘罕终于拿下太原城,知府张孝纯被俘,太原的困守前后260天,城中军民饿死者十之八九。太原既下,粘罕长驱南进,在攻陷西京洛阳后,于闰十一月初二兵至东京,安营扎寨于外城南边的青城,东路的斡离不迫宋将种师闵于井径,连拔真定、中山数城,也于十一月二十五抵达东京城下,驻扎城东北的刘家寺,两路金兵团团围困东京。
而宋朝庙堂上,百官计议,和战不一,乱作一团,唐恪、耿南仲等主张割地议和;何栗、吕好问等主战,认为金人无信,割地亦来,不割地亦来,何况河北百姓皆我赤子,为民父母岂能弃其子乎!钦宗左右为难,犹豫之际,金兵业已渡河。慌忙中急派给事中王云为使,陪同康王赵构前往议和,行到河北磁州,为百姓围困,王云被愤怒的百姓所杀,康王侥幸脱身到了相州(河南安阳),此时金人胃口更加膨胀:讲和也可,除三镇外,必须增割两河之地。钦宗再派耿南仲、聂昌分头再去交易,聂昌走到降州,为民所杀,耿南仲也为民变所迫逃到相州。百姓搅碎了宋廷议和的清梦,金兵迫近京城时,乃立主战的何栗为相,再次下诏勤王。
再来看看东京常备兵力:东京禁军7万,皇室卫队1万人,东京的保甲兵、募兵以及以后陆续到来的陕西、南道勤王兵,总兵力20万。而宋军中,只有禁军平时有过训练。此外,在第一次东京保卫战中赫赫威名的李纲,此时以“专主战议”的罪名被排挤出京师,贬逐到建昌(江西永修),种师道亦被罢去兵权,于靖康元年十月病死。
雪中力挺 舍死抗金
靖康闰十一月初一,东京下了一场大雪。几天前,金东路军游骑已在做试探性攻城,等到西路军到达开封,两股久经沙场、善于攻坚的女真士兵,开始发力了。北宋时开封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如卧牛;在设防上,西北城门坚固,东南相对简陋,金人于降雪的第二天,趁着迷蒙的天色,首攻城东北五丈河水门(善利门),第三天再攻东水门,金兵万箭齐发,抛石如雨,攻势如虎。
双方在此门鏖战15天,炮石在城墙脚下堆积一丈多高,金兵伤亡已达万人,城东南守将刘延庆、姚友仲等顽强抵抗。四日后,金兵在陈州门、东水门、新宋门一带扎下重兵,城外建起高高的瞭望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内宋军的调动。东京城壕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金兵一时无法靠近城边,适时推出一种叫“洞屋”的掩体,“其状如合掌,上锐下阔”,用湿木造成,外包牛皮,一节一节相连,“人往来其中”,类似一条防石防箭的安全通道。金军将“洞屋”靠近护城河,从洞中运送土木石杂物,填塞城壕,此外“洞屋”一旦接靠城墙,便可在墙下挖穴。城上宋军眼巴巴地看着金军把一段段城壕填平。
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技术,让现代人看来既笨拙又耗力。据史料记录:金兵为了补充石炮供给不足,把城外的石碑、石磨,墓地的石羊、石虎等,都砸碎当做抛石。当年金兵使用过的七梢炮,其自身重量需有250人拉动,一次可以把50斤至上百斤重的石头,投掷到50步以外的地方;而撒星炮可以数石并发,类似今天迫击炮、火箭炮的“效能”。金人往往集中攻击一处,百余门石炮组成一个炮阵,同时齐发,往往一阵炮击,宋军躲避不及,死伤众多。金兵攻城技术和经验在当时已相当老辣。 宋军也自有守城绝招。东水门守将姚友仲在拐子城上临时另造两个圆门,迎敌皆自圆门出,若敌兵众多,即刻放下干戈板闭门。故东水门一战,金兵也算拼了老命,然始终不能得手。 大雪在二十日后依旧不止。城壕冰冻,往来不成障碍。夜守的宋兵脚手僵冻不能自制,金将粘罕喜出望外,这场大雪在他看来犹如金军再增20万人马。随后金军攻击的重点转移到南城东的陈州门,陈州门吃紧。闰十一月二十三,守城的麟府兵伤亡惨重,主将也中炮负伤,加之当天范琼出战不利,退却时城壕冰裂,损兵折将500余人,宋军士气受挫。二十四日的战况更趋激烈,殿前都指挥使王宗濋为鼓舞士气,令宋军出城杀敌者,许以金碗、官诰。此令既出,应募的兵士争先效力,一天下来,竟斩敌三千。可当兵士领赏之时,堂堂的殿前都指挥使却无力兑现,王宗濋也非恶意戏弄兵士,或许实情是没料到此招竟有如此奇效,奖品无备,无从颁发。
“六甲神兵” 难挽城破
闰十一月二十五,雪落已三尺多厚,当天陈州门失陷。史家的观点把罪过归咎于一个道士郭京,又因何栗等听信了郭京的妖言,史家对何也多有烦言。
郭京算是一个什么东西,盖无为此等人翻案之事,而决定宋金输赢的军事因素,绝非郭京7717名“六甲神兵”,而说它的成分是“一批市井游赖”,也不全面公正。这些招募而来的“六甲神兵”各色人等都有,他们同样被妖言所惑,慷慨出城,去“鸡蛋碰石头”了,也算是勇气了一把。当时实情是宋军有些招架不住,无奈搬用“六甲神兵”。郭京愚蠢,真的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他登上城墙“驱散”守城的宋军,只允枢密院的张叔夜相伴,说作法不可惊扰,不可窥探。陈州门大开,应该说是7717名东京市民列队出击,金兵“头脑简单”不谙“神兵”,不管六甲,擂鼓而进,心无杂念,一经冲撞,“神兵”散架。郭京一看情形,声称下城作法,乘纷乱之中,亡命逃走。金兵趁陈州门防御混乱登上城墙,随之外城东水门等相继被攻破,金兵呼啸入城……
那一刻决定了开封城的历史命运,骁将姚友仲乱中被杀,刘延庆率万人夺万胜门突围失败阵亡,唯有秦元的保甲兵夺北门而去。至此,东京从被围困到城破历时23天。
![]() |
外国人绘制的北宋东京保卫战(一) |
![]() |
外国人绘制的北宋东京保卫战(二) |
![]() |
外国人绘制的北宋东京保卫战(三) |
![]() |
外国人绘制的北宋东京保卫战(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