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霸夜訪紅樓】-17-元妃四大夢的劇透
![]() |
各位看官
敝人在开宗第一章『元妃省亲原来是个鬼故事』中提到,元妃半夜省亲 ,原是来自元宵节迎紫姑的风俗转化。另外, 这段元妃省亲的描写,是雪芹将李商隐的亡国诗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白描的转化手法。除此外,大家对第十七回元妃省亲记忆最深刻的,应该就是元妃省亲时他点了四齣戏 。这四齣乃为我国戏曲着名的四大"梦”- -涵盖 权贵/恩仇之幻灭。荣华/恩宠之幻灭 。进仕/得意之幻灭。爱情/美好之幻灭 。 此乃人生四面八方之梦之幻之灭, 更真为全书之眼 。
第一齣 豪宴(脂评:一捧雪 伏贾家之败)
第二齣 乞巧(脂评:长生殿中 伏元妃之死)
第三齣 仙缘(脂评:邯郸梦 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齣 离魂(脂评:牡丹亭 伏黛玉死)
我认为 ,除了大家非常瞩目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外 ,元妃省亲这个章节 ,可说是破解红楼之谜的重要一刀,却少人谈论,其实是被作者轻巧的遮蔽了 。
重重的事 轻轻的说。
此『抑重当轻』丶『反行真义』或者更可用『奇门遁甲』来解释的写作手法,正为祖师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所点出的:
『 作《水浒传》者,真是识力过人。某看他一部书,要写一百单八个强盗,却为头推出一个孝子来做门面,一也;三十六员无罡,七十二座地煞,却倒是三座地煞先做强盗,显见逆天而行,二也;盗魁是宋江了,却偏不许他便出头,另又幻一晁盖盖住在上,三也;天罡地煞,都置第二,不使出现,四也;临了收到“天下太平”四字作结,五也。』
回到红楼,此四戏 乃贾蔷引领十二女优演出,妙的是 与金陵十二钗数目洽是相同 。让红楼读者阅读到此 ,才知步入迷中迷,玄中玄,并且深陷难出红楼之梦,难脱雪芹博学鸿儒玩耍之掌。
以上为前情提要,上文仅说到此,并没有有详细介绍这四个梦, 到底说了什麽。相信许多看官应该跟我一样:
看过剧名 ,看过小说,但是并没有看过戏曲的剧本内容。
当我打开剧本,才发现原来红楼被这四大梦剧透了。
各位看官,让我们在这篇一起欣赏元妃 四大梦:
《邯郸记 仙缘》
汤显祖
这齣戏说完故事後,八仙纷纷向前向主角卢生唱到:
【八仙】 甚麽大姻亲。太岁花神。粉骷髅门户一时新。那崔氏的人儿何处也。你个痴人。
〔卢生叩头答〕我是个痴人。
(接下来八仙轮流出来唱道:)
甚麽大关津。使着钱神。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处也。你个痴人。
甚麽大功臣。掘断河津。爲开疆展土害了人民。勒石的功名何处也。你个痴人。
。。。
这样你唱完他唱,不用唱完八个,看官想必早已头晕,由於网路的浮躁浅薄文化,欧不不不,因应网路文字阅读不便,大家忙碌生活,我来佛心简化一下,只提这四戏,唱词里的关键字好了:
-----------
【邯郸记 仙缘】
1.太岁花神。粉骷髅(花神与红楼骷髅)
2.插宫花御酒笑生春。夺取的状元何处也(暗指红楼送宫花一回)
3.猛金钗十二醉楼春。(十二金钗出处 但是这戏里却是24个乐队女子(24节气)。)
4.邯郸记卢生最後变成天庭门前扫花之人 (可是 那红楼里扫花葬花的人是谁)
-----------
【牡丹亭 离魂】
湯顯祖
0.黛玉小名颦颦命名的由来-颦有爲颦。笑有爲笑。(某个人的马甲好像叫做《笑花主人》)
1.杜丽娘死之日是杜父升官之时(可卿死元妃生 宝玉生而贾敬死)
2.中秋为死日(注意红楼所有中秋节前後 当然还有灯谜那个章节)
3.藏梅树之下 (红楼花冢)
4.又提粉骷髅
5.僧尼问:陈绝粮。遗爱记。。。是老爷遗下与令爱作表记麽。
〔修坟起庵生祠, 生人死人并祀, 纪念令"爱" 。除此外,令爱虽然叫做女儿,白话来看则是"你的爱人"。 红楼内的几座庙都需要注意,当然金钗里庙中的妙玉也要注意)
6.梅花观为杜丽娘造 红楼里的庙是为了妙玉
7.梅树下柳生哭杜丽娘 丽娘复活
8.情爱戏到了这里不稀奇,我看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真是令人吃惊
杜丽娘还魂之後 汤显祖突然在回程途中插出一个段子 :
『贼将李全,助金兵攻淮安』
--贼将丶金兵丶助金兵丶攻XX:疑,这几个关键字在历史事件里实在有点眼熟吧。。。
-----------
【长生殿 乞巧】
洪升的长生殿这此折,不是『乞巧』, 是『密誓』。
可能是出版的版本不同 或是作者的重点 ,或者是作者的版本。
由於人都死了,在此難究,我們專注在文本線索上:
1.红楼里面与七夕
乞巧的明说暗示非常多 在此不掠美
(请见:红楼深处探乞巧 http://www.phhx.net.cn/view.asp?ID=1028)
2.双星
原来是牛郎织女星,前面提过乞巧其实不只指元妃。更明显的, 这个双星, 竟然还用在史湘云 与宝玉身上。红楼的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戏曲里有提到『双星在上,妾身杨玉环,虔爇心香,拜告双星,伏乞鉴佑。愿钗盒情缘长久订。莫使做秋风扇冷。』
(所以要撕掉这张秋风扇吗?? 呵呵)
3.葬花
类似第二十七回黛玉的葬花故事段落。唐明皇偷听杨贵妃乞巧誓词。另外,戏曲里的杨贵妃後来在唐明皇懷里撒娇:
『提起便心疼。念寒微侍掖庭。更衣傍辇多荣幸。瞬息间怕花老,春无剩。宠难凭。论恩情,若得个久长时死也应。若得个到头时死也瞑。抵多少平阳歌舞,恩移爱更。长门孤寂,魂销泪零。断肠枉泣红颜命。』
以下情況,像不像第二十七回末 二十八回的 黛玉的葬花 与宝玉的互动呢?
『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
宝玉路过听到...>唐明皇偷听。可是七巧玲珑心的曹雪芹不会死板的硬翻译戏曲的贵妃撒娇,因此接下来是作者卖弄文采,也就是有名的黛玉葬花诗了:
『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 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於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念完後『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正是唐明皇为贵妃醉了。
另外 ,第二十八回文里的的
『正是: 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此句可以从《长生殿》这折中看到出处:『休心虑,免泪零,怕移时,有变更。做酥儿拌蜜胶粘定,总不离须臾顷。话绵藤,花迷月暗,分不得影和形。』所以脂评在此文之後评语(甲戌眉批):【 一大篇《葬花吟》却如此收拾,真好机思笔仗,令人焉的不叫绝称奇!】--作者是用长生殿开始葬花情节,以长生殿典故收尾,恰是呼应,的确让人惊奇。
现在大家在讨论抄袭,到底是『偷』还是『致敬』?
我想曹雪芹做了很好的『致敬』的示范。
而什麽叫做创意?什麽叫做再转化?
曹雪芹的妙笔,让我向他献上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的敬意。
4. 红楼第十九回 标题诗『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出处
因此读完长生殿後,方知红楼第十九回 这回名字来自长生殿此折:
『香肩斜靠,携手下堦行。一片明河当殿横,罗衣陡觉夜凉生。惟应。和妳悄语低言,海誓山盟。』
------
【一捧雪 豪宴】
明末清初的剧作家中,有一人跟李渔齐名, 但是此人非常神秘,他叫做李玉。
此人与李渔那谁都不得罪,只有风花雪月的文风不同,专门以戏剧针贬时事。大家对他的身份猜测议论纷纷。有人说, 李渔就是李玉;有人说,李玉就是张岱。大家难以有一结论。在此我不评论, 各位可以各提意见。【一捧雪】正是李玉作品。
除此外,由红楼引用之作品年代得知,【一捧雪】、【长生殿】甚至【琵琶行续】,更可以确定写作时间应该是乾隆年间(紅樓暗隱一甲子六十年 三生九十年)。除此外,紅樓書中至少有三本著作作者:李玉、洪升、曹寅彼此关系紧密,更为红学作者与写作动机研究提供有利证据。
回到正題,此折说几件事情:
1.第四十八回 石呆子不肯卖古扇给贾赦,被贾雨村诬陷,以拖欠官银的罪名把下狱抄家,生死不明。这跟一捧雪的故事是一样的。贾赦 就是严世藩 , 贾雨村就是汤勤, 石呆子的古扇就是『玉杯』。
2. 一捧雪这折有 戏中戏 , 有点戏 , 点的是【中山狼】。红楼的中山狼出处於此。
3.前文提过, 石头是作者, 红楼的甄士隐 与柳湘莲的事迹, 大家都耳熟。。这个石呆子 也姓石 。。串连上一捧雪这个故事。。。。
各位看官:
有没有觉得, 故事的样态 , 好像知道是怎麽回事了。是吧~
此篇只是四大梦的补充。
其他相约相骂以及 元妃点完戏后的 熙凤看的戏 就先不提了
其他红楼戏曲剧透:
【18】西线无战事之第十一回点戏
预知後事如何
请待下回分解
---
【橘霸夜访红楼】系列文章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