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出轨,不一定是你不好
对方出轨,不一定是你不好
现在有个惯性的思维,如果一方有了外遇,另一方很容易觉得是自己不好,比如自己年纪大没有魅力了、脾气不好、性格不好、情商低、经营感情能力差等等。这些想法对于受伤的人往往是雪上加霜。遇到问题寻找内因当然是必须的,但也不能一味的给自己拍砖。有这样想法的人在心理学上属于习惯上自责内疚的一类。这类人在内心有个模式就是我不好,你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群中有这样四类心理倾向:
• 你好,我不好
• 你不好,我好
• 你不好,我也不好
• 你好,我也好
最健康的心理模式是你好我也好。最差的是你不好,我也不好。
大部分人在“你好,我不好”,和“你不好,我好”的状态里纠结。这两种想法都挺害人的。
认为“你好,我不好”的人往往小时候生活在经常被否定和指责的环境里,父母是挑剔的,一贯正确的,孩子有很多缺点,怎么做都不能让父母满意,再努力都不够,怎么跳高都不能得到父母的一句赞扬,听到的永远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比你强的人很多,你还要继续努力!”“这一点你虽然做的挺好,但那儿那儿那儿你还做的不够……”等等让人泄气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内心就永远的觉得自己不够好,遇到什么事情都先自责,尤其是遇到失败的时候更是自我鞭挞再踩上几脚。
这些人大部分时间是自责,但也会穿插一些时候指责别人,因为自责太多了人内心会承受不了,就不得不把自责扔出去一部分,指责别人。所以这类人在成年后有时扮演我不好的角色,有时扮演你不好的角色。我给这种状态起名叫双重角色两极摆荡。
这样的人遇到对方有外遇的时候,往往先自我责备、批判、检讨。比如很多女人遇到对方有外遇的时候马上会想: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我不够关心体贴他?我不够理解他?我没有依着他的意思做?我性格不好?我不够漂亮?我身材不好?胸不够大?我没有满足他的性需要?等等各种自挑毛病。还会不断地拿自己跟外遇女人进行比较,罗列出很多对方比自己好的地方,越想越自卑,越想越绝望。
进入这条思想通道,其实就开始偏离了客观理性的正轨。在关系里人会扮演三个角色,家长、孩子和成年人。一个人如果遇到感情关系有问题就通过外遇的方式解决,这个行为的实质是孩子式的逃避做法,如果是成年人,就会要么面对问题去解决,要么深刻地思索分析后,认为解决无望而客观理性的分手换人。所以,很显然,靠外遇逃避感情问题的做法是幼稚的,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是不成熟的做法。这样的人既没有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又害怕面对分离的痛苦和无力,其实是个感情残疾。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如果是因为对方的无能和幼稚而过度否定自责自己,你的做法实质也是一个小孩的应对模式。你们俩的关系实际上是两个小孩的关系。这样做就偏离客观认识问题的正轨,而把自己带到了一个抑郁的深渊。更可怕的是,在抑郁的深渊里,你不断自我否定而无法正常的生活,也失去了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你会感觉更加弱小无力。
所以我想说,当你遇到对方有外遇的时候,先不要一味的盲目自责内疚,而是需要树立一个正确客观的认知:就是对方这个做法是孩子式的逃避问题的做法,是对三个人都不负责的做法,这个做法本身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更多的问题和痛苦。
然后你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思维角度对感情问题进行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分析,当然分析要客观,这里我想说,每个人其实都是不知不觉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感情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建议找个专业的家庭咨询师站在中立的角度帮忙进行客观分析,这通常比自己分析要更全面、客观。经过这样的面对、分析才有希望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之道。
这时还需要小心一个心魔的控制,就是内心害怕分离而盲目的拼命想改变自己留住对方,这可能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你的判断是主观的,你的想法不一定是对方的想法,而且对方表面说的理由也未必是他内心深处真实的理由,所以不要有病乱投医。
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在一味的批评指责就是在扮演家长,如果一味逃避或自责就是在扮演孩子,如果能客观冷静的面对和分析解决问题就是在扮演成年人。指责的家长和自责的孩子都是缺乏内在力量的。
祝大家都能成长自我,以成年人的方式成熟有力量的活着。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现在有个惯性的思维,如果一方有了外遇,另一方很容易觉得是自己不好,比如自己年纪大没有魅力了、脾气不好、性格不好、情商低、经营感情能力差等等。这些想法对于受伤的人往往是雪上加霜。遇到问题寻找内因当然是必须的,但也不能一味的给自己拍砖。有这样想法的人在心理学上属于习惯上自责内疚的一类。这类人在内心有个模式就是我不好,你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群中有这样四类心理倾向:
• 你好,我不好
• 你不好,我好
• 你不好,我也不好
• 你好,我也好
最健康的心理模式是你好我也好。最差的是你不好,我也不好。
大部分人在“你好,我不好”,和“你不好,我好”的状态里纠结。这两种想法都挺害人的。
认为“你好,我不好”的人往往小时候生活在经常被否定和指责的环境里,父母是挑剔的,一贯正确的,孩子有很多缺点,怎么做都不能让父母满意,再努力都不够,怎么跳高都不能得到父母的一句赞扬,听到的永远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比你强的人很多,你还要继续努力!”“这一点你虽然做的挺好,但那儿那儿那儿你还做的不够……”等等让人泄气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内心就永远的觉得自己不够好,遇到什么事情都先自责,尤其是遇到失败的时候更是自我鞭挞再踩上几脚。
这些人大部分时间是自责,但也会穿插一些时候指责别人,因为自责太多了人内心会承受不了,就不得不把自责扔出去一部分,指责别人。所以这类人在成年后有时扮演我不好的角色,有时扮演你不好的角色。我给这种状态起名叫双重角色两极摆荡。
这样的人遇到对方有外遇的时候,往往先自我责备、批判、检讨。比如很多女人遇到对方有外遇的时候马上会想: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我不够关心体贴他?我不够理解他?我没有依着他的意思做?我性格不好?我不够漂亮?我身材不好?胸不够大?我没有满足他的性需要?等等各种自挑毛病。还会不断地拿自己跟外遇女人进行比较,罗列出很多对方比自己好的地方,越想越自卑,越想越绝望。
进入这条思想通道,其实就开始偏离了客观理性的正轨。在关系里人会扮演三个角色,家长、孩子和成年人。一个人如果遇到感情关系有问题就通过外遇的方式解决,这个行为的实质是孩子式的逃避做法,如果是成年人,就会要么面对问题去解决,要么深刻地思索分析后,认为解决无望而客观理性的分手换人。所以,很显然,靠外遇逃避感情问题的做法是幼稚的,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是不成熟的做法。这样的人既没有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又害怕面对分离的痛苦和无力,其实是个感情残疾。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如果是因为对方的无能和幼稚而过度否定自责自己,你的做法实质也是一个小孩的应对模式。你们俩的关系实际上是两个小孩的关系。这样做就偏离客观认识问题的正轨,而把自己带到了一个抑郁的深渊。更可怕的是,在抑郁的深渊里,你不断自我否定而无法正常的生活,也失去了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你会感觉更加弱小无力。
所以我想说,当你遇到对方有外遇的时候,先不要一味的盲目自责内疚,而是需要树立一个正确客观的认知:就是对方这个做法是孩子式的逃避问题的做法,是对三个人都不负责的做法,这个做法本身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制造更多的问题和痛苦。
然后你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思维角度对感情问题进行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分析,当然分析要客观,这里我想说,每个人其实都是不知不觉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感情中的很多东西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建议找个专业的家庭咨询师站在中立的角度帮忙进行客观分析,这通常比自己分析要更全面、客观。经过这样的面对、分析才有希望找到合适有效的解决之道。
这时还需要小心一个心魔的控制,就是内心害怕分离而盲目的拼命想改变自己留住对方,这可能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你的判断是主观的,你的想法不一定是对方的想法,而且对方表面说的理由也未必是他内心深处真实的理由,所以不要有病乱投医。
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在一味的批评指责就是在扮演家长,如果一味逃避或自责就是在扮演孩子,如果能客观冷静的面对和分析解决问题就是在扮演成年人。指责的家长和自责的孩子都是缺乏内在力量的。
祝大家都能成长自我,以成年人的方式成熟有力量的活着。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生活中遇到困惑和难题,请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400-883-9925
会明心理新浪微博:@会明心理咨询
会明心理微信公众账号:Huimingcz
会明心理官网:www.huimingcz.com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