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爷爷和奶奶
从记事起,爸爸三兄弟便已经分家不跟爷爷奶奶住一起。爷爷和奶奶住在老街上,这条街曾经是整个小镇的中心,鹅卵石石板径足有两公里长,道路两旁清一色的木质两层小楼,二楼的木头墙面上还依稀能看见刷上去的毛主席语录,一层多做商铺,有小卖部,有风筝店,有香烛店还有早餐店。屋顶是乌灰瓦片,跟鱼鳞似的,还长满了青苔。到吃饭时间还能看见家家户户的烟囱都会有冒起袅袅炊烟,让整条老街都充斥一种木头燃烧的香味。爷爷的两层小楼,一楼分内外两间,外间是卖香烛的店铺,里间是厨房和餐厅,其实就是一个灶台和一张木桌子,顶上有一扇玻璃天窗。里间还有个木头楼梯可以上到二楼的卧室,卧室的玻璃窗户推开,一根长一点的毛竹晾衣杆就能架到对门邻居的窗沿。
经人介绍,奶奶同意,小姑妈嫁给了一个货车司机。以奶奶年纪和二十年前农村人的眼光,她觉得司机是一门靠得住的职业。虽然这个理由在后来经常被姑妈用来数落奶奶的眼光。
姑父长年累月地在外面跑车,经常能带些当时很新奇的东西回来,与桔子味道和口感截然不同的橙子,麻辣鲜香的腊肠,口味繁多的上好佳,在年幼的我看来,这就代表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每逢过年,姑父带回来的这些新鲜玩意儿提在姑妈手里,走在哥哥姐姐的庭院间,在二十几年前的农村,脸上特别自豪。姑父瘦高,留三七分头发,爱穿布鞋,不喜说话。在我的众多亲戚中算比较另类的。
几年后,姑父和姑妈生下表弟。由于他们经常在外面做工,表弟就交给奶奶照看。奶奶一把年纪,却能识字,还写一手娟秀的楷书,经常会自己手抄一些经书,操持着曾祖父留下的祖业,这在重男轻女的旧社会是很难想象的。小学时,有个作文大赛,主题好象是反对迷信思想,相信科学。年幼的我怎么可能讲出好故事,最后只能把经常吃斋念佛的奶奶套上迷信的高帽,胡邹了几个类似吃香灰治感冒,晕车不吃晕车药的故事。现在想起真是狗血的很。
表弟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长大,似乎缺少母爱,是仗着奶奶疼他,经常提出一些小要求,不写作业,要看电视啦,要吃啥好吃的。但是他不知道奶奶虽然疼他,但是更疼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有一次,表弟叫着要吃大大泡泡糖,奶奶拗不过,就给他买了一颗,然后回家偷偷在上面涂上了辣椒酱,表弟吃后真的哭了,再也不要吃泡泡糖了,显然奶奶的计谋得逞了,他让没见过世面的表弟从此对泡泡糖这种东西深恶痛绝,而且对奶奶的教导深信不疑。奶奶好面子,与小孩子玩计谋的故事是从跟他们住一个院子的大伯母那里传开来的。
表弟稍长大一点,就开始进入离家300米镇中心小学上一年级了,一颗红扑扑,圆嘟嘟的小脸蛋,背个小书包,没几天就可以自己上下学了。略显木讷的表弟喜欢端个木凳子在店铺前写作业。胖嘟嘟的小手使劲地握着铅笔,在米字格里划着横竖撇捺。笨拙地背诵抄写九九乘法口诀。爷爷乐得不管这小外孙的功课,店里生意稀松时就去100米开外的老人协会与一帮老头老太打麻将玩,一下午输赢能就几块钱,但是那时光对他来说无比的自在。这样的爷爷输了钱免不得回家被奶奶发几句牢骚,如果恰巧碰上表弟背不出口诀,嘿嘿,一老一少只能都一脸沮丧的被奶奶无情的训斥。
平时爷爷脾气都好得很,只在吃得几两白酒以后,会跟奶奶顶几句。突如其来的回嘴会瞬间激起奶奶的战斗欲,爷爷只能红着脸,一人默默走在夏天暑气未消,晚霞照红整个 天际的傍晚,把他三个儿子的家串个遍,说一口胡话,夹着一股愤怒,像极了一头平时勤恳犁地终于甩头发脾气的大水牛。这样的闹剧自然随着爷爷酒醒后烟消云散。
兴许屋外面的光线更亮,经常能看见表弟坐在他的小板凳很认真地做着作业。奶奶会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挑拣着刚晒好得黄豆,倒进蛇皮袋里。爷爷躺在他的躺椅上睡觉,发出牛一样的鼾声。多想让时间停留在那一刻,我亲爱的爷爷和奶奶。
经人介绍,奶奶同意,小姑妈嫁给了一个货车司机。以奶奶年纪和二十年前农村人的眼光,她觉得司机是一门靠得住的职业。虽然这个理由在后来经常被姑妈用来数落奶奶的眼光。
姑父长年累月地在外面跑车,经常能带些当时很新奇的东西回来,与桔子味道和口感截然不同的橙子,麻辣鲜香的腊肠,口味繁多的上好佳,在年幼的我看来,这就代表了外面精彩的世界。每逢过年,姑父带回来的这些新鲜玩意儿提在姑妈手里,走在哥哥姐姐的庭院间,在二十几年前的农村,脸上特别自豪。姑父瘦高,留三七分头发,爱穿布鞋,不喜说话。在我的众多亲戚中算比较另类的。
几年后,姑父和姑妈生下表弟。由于他们经常在外面做工,表弟就交给奶奶照看。奶奶一把年纪,却能识字,还写一手娟秀的楷书,经常会自己手抄一些经书,操持着曾祖父留下的祖业,这在重男轻女的旧社会是很难想象的。小学时,有个作文大赛,主题好象是反对迷信思想,相信科学。年幼的我怎么可能讲出好故事,最后只能把经常吃斋念佛的奶奶套上迷信的高帽,胡邹了几个类似吃香灰治感冒,晕车不吃晕车药的故事。现在想起真是狗血的很。
表弟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长大,似乎缺少母爱,是仗着奶奶疼他,经常提出一些小要求,不写作业,要看电视啦,要吃啥好吃的。但是他不知道奶奶虽然疼他,但是更疼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有一次,表弟叫着要吃大大泡泡糖,奶奶拗不过,就给他买了一颗,然后回家偷偷在上面涂上了辣椒酱,表弟吃后真的哭了,再也不要吃泡泡糖了,显然奶奶的计谋得逞了,他让没见过世面的表弟从此对泡泡糖这种东西深恶痛绝,而且对奶奶的教导深信不疑。奶奶好面子,与小孩子玩计谋的故事是从跟他们住一个院子的大伯母那里传开来的。
表弟稍长大一点,就开始进入离家300米镇中心小学上一年级了,一颗红扑扑,圆嘟嘟的小脸蛋,背个小书包,没几天就可以自己上下学了。略显木讷的表弟喜欢端个木凳子在店铺前写作业。胖嘟嘟的小手使劲地握着铅笔,在米字格里划着横竖撇捺。笨拙地背诵抄写九九乘法口诀。爷爷乐得不管这小外孙的功课,店里生意稀松时就去100米开外的老人协会与一帮老头老太打麻将玩,一下午输赢能就几块钱,但是那时光对他来说无比的自在。这样的爷爷输了钱免不得回家被奶奶发几句牢骚,如果恰巧碰上表弟背不出口诀,嘿嘿,一老一少只能都一脸沮丧的被奶奶无情的训斥。
平时爷爷脾气都好得很,只在吃得几两白酒以后,会跟奶奶顶几句。突如其来的回嘴会瞬间激起奶奶的战斗欲,爷爷只能红着脸,一人默默走在夏天暑气未消,晚霞照红整个 天际的傍晚,把他三个儿子的家串个遍,说一口胡话,夹着一股愤怒,像极了一头平时勤恳犁地终于甩头发脾气的大水牛。这样的闹剧自然随着爷爷酒醒后烟消云散。
兴许屋外面的光线更亮,经常能看见表弟坐在他的小板凳很认真地做着作业。奶奶会坐在旁边的竹椅上挑拣着刚晒好得黄豆,倒进蛇皮袋里。爷爷躺在他的躺椅上睡觉,发出牛一样的鼾声。多想让时间停留在那一刻,我亲爱的爷爷和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