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胸有成竹”看书画艺术的创新意识
“胸有成竹”一词与中国画有着密切的联系。传说苏东坡喜画竹,他与画竹名家文同相友善。文同是北宋开一代新风的画竹大师,他久居竹乡,朝夕相对,对竹有着深刻的了解,能画出竹的潇洒出尘、劲节高风的精神,世称“文竹”。曾有人问苏轼何故画竹不如文同,苏轼说,因为文与可经常吃竹笋,故“胸中有成竹”。从此“胸有成竹”之下笔之前就已经有了竹的全貌。虽然“胸有成竹”是指对表现对象全面系统地把握,驾驭技巧高度熟练、得心应手的境界,但在中国画中这并非最高境界。
唐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展览演出中心主任、高级职称评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大学教授、中国书画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
(超然阁主营唐建教授书画作品以及古玩字画。请关注超然阁微信平台 chaorange0531)
![]() |
![]() |
![]() |
![]() |
唐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展览演出中心主任、高级职称评委,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大学教授、中国书画美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
(超然阁主营唐建教授书画作品以及古玩字画。请关注超然阁微信平台 chaorange0531)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