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情绪,远胜于对抗和逃避
![]() |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的情绪,现在我们回想一下自己以往都是用什么方式和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情绪的呢?无外乎有三种方式:对抗、逃避和接纳。对抗,就是主动的做些什么力图消除自己的情绪;逃避就是逃走和回避,属于被动消极的对抗,用忽视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情绪;接纳是主动的,全身心的,不加任何抵抗的愿意去经历自己的情绪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思维加工了的样子。
为什么接纳自己的情绪对很多人来说都如此的困难呢?首先,人的本性中具有趋利避害的特质,这也是在人类进化中对人类的生存起着重要保护作用的特质。所以在遇到让自己不舒服的情绪的时候,人们就会想要去对抗或者逃避。其次,这也与人们长期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模式有关。从小到大, 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可以说,生活就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的。比如,现在饿了我们就会去吃东西,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灯泡坏了我们就会换个新的,正是通过对大大小小的问题的解决才使我们的生活可以顺利进行。因此,长期以来,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就变得根深蒂固了。所以在我们遇到不舒服的情绪的时候,第一反应也是把它视作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并不会经过太多的考虑自然而然的就会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里面。在解决情绪这个“问题”时,是选择主动的对抗还是被动的逃避,这与情绪的强烈程度、个人的性格特点、情绪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和习得的失败有关系。当情绪的强烈程度在我们承受范围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主动对抗。当情绪的强烈程度超过我们的承受范围的时候我们就会倾向于逃避。同时,个人从小形成的性格特点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也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产生影响。同时,情绪对个人生活影响越大,人们越会倾向于去主动的对抗来解决,以确保生活可以顺利进行,反之则越可能回避和忽视。在情绪刚出现时,人们不断采取对抗的模式试图去解决,但发现此时情绪并没有被消除并且可能越来越强烈,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人们可能由于习惯了这种挫败而放弃对抗,从而采取被动逃避的模式。
其实不管是主动的对抗,还是被动的逃避,它们对待情绪的本质都是不接纳。但是这往往使情绪更加持久,程度继续加重。何不试着换一种态度去对待我们的情绪,不把它们当做需要自己去克服的障碍,而是当做来自己家里造访的客人去欢迎,看看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