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
![]() |
丽人行(陈逸飞) |
![]() |
![]() |
对中式衣服我有一点情结。
可能很多东方女性都喜欢旗袍,除了旗袍,旧时男女老少穿的对襟长袍,老棉袄,都是我喜欢的,那是一种恬淡温暖,与时尚了怀旧了复古了毫不相关,甚至也不完全关乎视觉美,是舒适,是贴心,是关乎儒雅含蓄淳朴温厚好多美好的字眼。
记忆里很小的时候,妈妈有好几件面料不同细节不同的中式旗袍,有的传统一些,立领盘扣偏襟,有的是改良的无领无袖,但一律裁减合体,轮廓柔和。记得有一件还是姥姥传下来的,有着光滑的丝质衬里,外面一层是墨绿的绒面,花朵图案之间镂空透出淡黄色的里衬。今天想来,那种美好,真的是穿越时代,我可以记起的更多的是面料的质感,抱住妈妈时,手掌心面颊上留下的光滑感觉。
我自己的第一件中式衣服是一件立领小棉袄,小学时姥姥给邮寄来的。姥姥是医生,手很巧,会作衣服,但是中式棉衣可不简单,是姥姥特意托一个手艺更好的多年老友给我订做的。插肩,立领,盘扣,粉色的大团牡丹花简直就是大被面,胸前两片衣襟上的图案都是完整拼合的,可见手艺和心思之巧,这也就是手工才能达到。当然了,上学时我不敢直接穿外面,怕同学笑话,有土气的嫌疑呐,一直是套在外衣里,穿了好些个冬天,因为实在喜爱。
后来到上海读书时在学校附近的五角场买过一件藏青中式短袖,青涩年代总是喜欢单一的淡雅素色,低调到不行,连胸前隐约的绣花也是同色的,唯有背后增加了一个改良的小细节。这件也是“超期服役”,同批衣服早就没了影子,它至今还在箱底,虽然不穿了,但是留个纪念,没准哪天照样子再做一件白色的。
到北京的第一年夏天,那时候我还在五道口上班,生日里在光合作用书店楼上的品语服饰又买了一件中式长款上装,面料轻薄凉爽,粉色小花,无袖立领,偏襟盘扣,领子里衬,衣襟包边以及前襟下摆均为翠绿色,不完全传统不彻底颠覆,细节处见新意,这是我所喜欢的。后来几年这家依然有类似款式,但是要么互补色比重不当浓烈艳俗要么革新过火没有分寸要么做工粗糙完全失了玲珑立体。
今天偶然又试穿了一件”我布“标牌的中式棉袍,一件是耦合色小花,一件是传统彩色竖条纹,挂在那里看着很有趣很舒服,特别是肩膀处,依然是无缝的插肩。但是上身的效果不是很好,首先是裁剪有问题不服帖,所以说中式衣服真的不适合机制,真正的好旗袍要按每个人量身打版,手工制作,更别说里外好几层的棉衣了。再者是过于复古了,不是不好看,是味道过于浓重,戏剧性,仿佛要换个时空换上所有道具才可以穿上它摆POSE,这,我可受不了。
现代人生活里需要的那件“中式”,源自朦胧美好的记忆,断不清朝代民族,它应该是“传统的现代化”的,还真不好拿捏。
相比而言,旁观欣赏则要轻松多了,那就看看电影里图画里故事里的中国服饰吧,穿越时空,与我们,贴心。
-
再见,戴安娜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3-01 17:57:46
-
蔷薇岛屿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1-05 14:38:18
-
Step1234567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3-01-05 14:02:08
-
福棉棉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07-27 13:38:24
-
Zither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09-12-21 09: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