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一个道理
哪怕只一个道理
—不是影评的影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常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莫名地感到忧伤或者被一种莫名地悲恸萦绕心头,这些瞬间也许是你走在某个街角无意中听到街尾的旧影像店里放出的某一首老歌,也许是在人来人往的人海中无意瞥见某个熟悉的背影再仔细寻觅却想起已多年未联系,也许,是你在端着果盘喝着牛奶对着电脑看着某部电影时其中某个画面某句台词瞬间电击了你的心,让你窒息,难受,甚至开始毫无理由的沉默。
时间越久,我们也就越容易脆弱,好像随时都能被带入曾经的回忆中,一旦醒来,便是悲凉。也许是长大了更加敏感和细腻,所以更加容易怀旧,也或许那些充满我们整个记忆的感动在我们现在身处的生活中真的难再寻觅。一首情感充沛的老歌,一部把情意诠释的淋漓尽致的电影,一起哭过笑过的人,都是常驻心底的孤独,因为回不去也难再经历。
而对于我而言,最能够莫名戳中我泪点的就是伴随了整个记忆的那些经典影视剧,还有经典背后的英雄。小时候看《西游记》看的是神话故事和快乐魔法,现在听到它的主题曲便开始泪奔。小时候看刘德华、梁朝伟他们仅仅只是觉得是帅哥就该多看一眼,现在看反而觉得像熟悉了多年的亲人,虽然不曾相见相识,却在心底感到无比亲切。还有那些经典的金庸武侠剧、TVB枪战大戏。这些都是承载了80后和部分90后的所有童年记忆和温暖旧时光。
最近开始恶补以前的影视剧,昨天把刘德华、梁朝伟《无间道》系列看了一遍,晚上又去影院还了一张星爷的电影票。
两部电影勾起了我内心无边的思绪和涌动不止的柔软。
《无间道》三部连起来讲述了一个警匪片,题材还是港片的特色,正能量的警察对立血腥暴力的黑社会。可是同一个题材要表达的想法和观众看到的感觉可以是一百种甚至更多,一个是黑帮成立的警务部训练出来的小混混进入了警察局当起了警察,一个是有着黑社会血统的纯良少年进入警察局又被开除踏入黑帮的警察卧底。两张底牌两个不同的人生,余文乐饰演的阿仁混入黑帮见证了自己的亲哥哥被杀,自己的卧底同事被杀,各大黑帮老大相继被杀,他开始请求唯一知道他警察身份的黄督察恢复他的警察身份,给他一个平稳的位子,他只想做个平稳的小警察,过得安安稳稳,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却随着卧底任务的深入一年一年耽搁下来,一来就是十年,十年来他无数次提出要退出卧底任务,可还是因为自己是警察而奋力坚持着,最后黄督察的牺牲,他的身份成了随时可以被颠覆的筹码。而当年进入警局的小混混刘建明,却已经由小小的警员混到了如今只手遮天的督察位子,有了万人尊敬的身份,前途一片光明,还有和他心底那个名字相同的可爱的女友mary,他现在的身份和生活好到足以让他眷恋,也足以让他不想回到过去,于是一场关于身份与身份的颠覆大战在刘建明和阿仁之间展开。
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细节性的剧情,一个是胡军饰演的陆警官的死,他对兄弟的仗义对工作的认真在一声轰鸣中消失殆尽,黄秋生哭着大喊大叫拿着灭火器胡乱喷洒的镜头着实打动了我,这个镜头和黄秋生饰演的黄警官从楼下坠下掉在汽车顶的那个镜头如出一辙,梁朝伟饰演的阿仁被阿强拉走后遮挡着掉眼泪,那种无助和绝望还有愤怒却都只能化作几点眼泪,这泪,该有多疼?
还有个镜头便是阿仁的前女友瞒着他打了胎,六年后无意中的街角邂逅,几句短暂的闲聊和寒暄,却道不尽万千辛酸和深刻的爱。她需要一个稳定的家,一个工作正常的男友,而他不断打架不断进监狱,他没法给她一个安定,最后阿仁的葬礼上,她哭得梨花带雨,没人能清楚她心中的痛和疼惜,他是真正的英雄。
这部电影初步看下来很多人都不是很懂,我也是配着剧情简介看下来才能勉强理清其中的一些思绪,看似很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其实很简单,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人性的拷问,故事的第一部结局是阿仁的死换得了身份的恢复,而刘建明却还是作为警官待在警局,他究竟是贪恋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还是真的内心想做个好人不得而知,但唯一肯定的是他知道自己曾经的背景是不能被现在的同事上司和女友认可接受的所以他要想做个好人只能想办法抹去曾经的阴影,而抹去这个阴影必然还是要更多人失去性命,可是这样更多骸骨堆积起来的好人证书真的是一个内心向善想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好人该做的吗?也许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曾经纠结过,反复思考过,这也为后来他精神分裂埋下了伏笔。
他幻想自己是阿仁,一心想除掉刘建明,其实这何尝不是他内心真实的挣扎和写照。除掉刘建明,他才可以真正问心无愧做个好人出现,刘建明在他自己心中都是坏的不可饶恕的。
电影的结局是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也死了,精神分裂幻想自己是阿仁,经历了阿仁经历的事情,把阿仁对刘建明的恨和自己对刘建明的恨堆积在了一起然后以阿仁的身份结束了刘建明这个角色。
看似悲剧,又像是某种喜剧,大家都跟从了内心,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好人。
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几乎生活在一个类似于地狱的环境中,做梦都害怕被人拆穿,最后的两个人都在无间中无限轮回,像是命运无意的玩笑,更像是人生刻意的安排,这部电影讲述的不仅仅是正邪力量的对比较量,更是人性与人性的探讨。
关于友情,黄警官和陆警官的感情让我动容,还有傻强对阿仁的大义之情也同样让我感动,真正的友情,有血有肉。
关于爱情,刘嘉玲饰演的Mary对曾志伟饰演的韩琛一往情深,她的那句:我是个简单的女人,只要我的男人好,我就什么都好。简单而深刻诠释了一个女人对爱人至深的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会让她明知自己可能会活不到上飞机却义无反顾去机场想飞往泰国寻找生死不明的韩琛,她的爱或许参杂了少许愚钝,但却无私到光明而深沉。
这部电影,堪称经典,其中的港片元素浓郁,令人回味和感动,而剧情分布和影片创意结构,都让人欣喜。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让更多人看到更多的正能量或者来自于人性的思考和醒悟,能或多或少让我们明白哪怕一个道理。
而《无间道》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定要本着本心生活,做个善良的人,哪怕风雨摧残,哪怕众人欺辱,哪怕前途渺茫。善良,才能称之为人,善良,并且坚守道义,才能称之为好人。做个好人总是没有错的,起码内心纯净透彻,无惧无畏,问心无愧。
还有,大胆爱,用心去爱,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地去爱,去被爱。
—不是影评的影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常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莫名地感到忧伤或者被一种莫名地悲恸萦绕心头,这些瞬间也许是你走在某个街角无意中听到街尾的旧影像店里放出的某一首老歌,也许是在人来人往的人海中无意瞥见某个熟悉的背影再仔细寻觅却想起已多年未联系,也许,是你在端着果盘喝着牛奶对着电脑看着某部电影时其中某个画面某句台词瞬间电击了你的心,让你窒息,难受,甚至开始毫无理由的沉默。
时间越久,我们也就越容易脆弱,好像随时都能被带入曾经的回忆中,一旦醒来,便是悲凉。也许是长大了更加敏感和细腻,所以更加容易怀旧,也或许那些充满我们整个记忆的感动在我们现在身处的生活中真的难再寻觅。一首情感充沛的老歌,一部把情意诠释的淋漓尽致的电影,一起哭过笑过的人,都是常驻心底的孤独,因为回不去也难再经历。
而对于我而言,最能够莫名戳中我泪点的就是伴随了整个记忆的那些经典影视剧,还有经典背后的英雄。小时候看《西游记》看的是神话故事和快乐魔法,现在听到它的主题曲便开始泪奔。小时候看刘德华、梁朝伟他们仅仅只是觉得是帅哥就该多看一眼,现在看反而觉得像熟悉了多年的亲人,虽然不曾相见相识,却在心底感到无比亲切。还有那些经典的金庸武侠剧、TVB枪战大戏。这些都是承载了80后和部分90后的所有童年记忆和温暖旧时光。
最近开始恶补以前的影视剧,昨天把刘德华、梁朝伟《无间道》系列看了一遍,晚上又去影院还了一张星爷的电影票。
两部电影勾起了我内心无边的思绪和涌动不止的柔软。
《无间道》三部连起来讲述了一个警匪片,题材还是港片的特色,正能量的警察对立血腥暴力的黑社会。可是同一个题材要表达的想法和观众看到的感觉可以是一百种甚至更多,一个是黑帮成立的警务部训练出来的小混混进入了警察局当起了警察,一个是有着黑社会血统的纯良少年进入警察局又被开除踏入黑帮的警察卧底。两张底牌两个不同的人生,余文乐饰演的阿仁混入黑帮见证了自己的亲哥哥被杀,自己的卧底同事被杀,各大黑帮老大相继被杀,他开始请求唯一知道他警察身份的黄督察恢复他的警察身份,给他一个平稳的位子,他只想做个平稳的小警察,过得安安稳稳,而这个小小的要求却随着卧底任务的深入一年一年耽搁下来,一来就是十年,十年来他无数次提出要退出卧底任务,可还是因为自己是警察而奋力坚持着,最后黄督察的牺牲,他的身份成了随时可以被颠覆的筹码。而当年进入警局的小混混刘建明,却已经由小小的警员混到了如今只手遮天的督察位子,有了万人尊敬的身份,前途一片光明,还有和他心底那个名字相同的可爱的女友mary,他现在的身份和生活好到足以让他眷恋,也足以让他不想回到过去,于是一场关于身份与身份的颠覆大战在刘建明和阿仁之间展开。
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细节性的剧情,一个是胡军饰演的陆警官的死,他对兄弟的仗义对工作的认真在一声轰鸣中消失殆尽,黄秋生哭着大喊大叫拿着灭火器胡乱喷洒的镜头着实打动了我,这个镜头和黄秋生饰演的黄警官从楼下坠下掉在汽车顶的那个镜头如出一辙,梁朝伟饰演的阿仁被阿强拉走后遮挡着掉眼泪,那种无助和绝望还有愤怒却都只能化作几点眼泪,这泪,该有多疼?
还有个镜头便是阿仁的前女友瞒着他打了胎,六年后无意中的街角邂逅,几句短暂的闲聊和寒暄,却道不尽万千辛酸和深刻的爱。她需要一个稳定的家,一个工作正常的男友,而他不断打架不断进监狱,他没法给她一个安定,最后阿仁的葬礼上,她哭得梨花带雨,没人能清楚她心中的痛和疼惜,他是真正的英雄。
这部电影初步看下来很多人都不是很懂,我也是配着剧情简介看下来才能勉强理清其中的一些思绪,看似很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其实很简单,正义和邪恶的较量,人性的拷问,故事的第一部结局是阿仁的死换得了身份的恢复,而刘建明却还是作为警官待在警局,他究竟是贪恋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还是真的内心想做个好人不得而知,但唯一肯定的是他知道自己曾经的背景是不能被现在的同事上司和女友认可接受的所以他要想做个好人只能想办法抹去曾经的阴影,而抹去这个阴影必然还是要更多人失去性命,可是这样更多骸骨堆积起来的好人证书真的是一个内心向善想改头换面成为一个好人该做的吗?也许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曾经纠结过,反复思考过,这也为后来他精神分裂埋下了伏笔。
他幻想自己是阿仁,一心想除掉刘建明,其实这何尝不是他内心真实的挣扎和写照。除掉刘建明,他才可以真正问心无愧做个好人出现,刘建明在他自己心中都是坏的不可饶恕的。
电影的结局是刘德华饰演的刘建明也死了,精神分裂幻想自己是阿仁,经历了阿仁经历的事情,把阿仁对刘建明的恨和自己对刘建明的恨堆积在了一起然后以阿仁的身份结束了刘建明这个角色。
看似悲剧,又像是某种喜剧,大家都跟从了内心,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好人。
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两个身份都本不该属于自己的人,他们几乎生活在一个类似于地狱的环境中,做梦都害怕被人拆穿,最后的两个人都在无间中无限轮回,像是命运无意的玩笑,更像是人生刻意的安排,这部电影讲述的不仅仅是正邪力量的对比较量,更是人性与人性的探讨。
关于友情,黄警官和陆警官的感情让我动容,还有傻强对阿仁的大义之情也同样让我感动,真正的友情,有血有肉。
关于爱情,刘嘉玲饰演的Mary对曾志伟饰演的韩琛一往情深,她的那句:我是个简单的女人,只要我的男人好,我就什么都好。简单而深刻诠释了一个女人对爱人至深的爱,也只有这样的爱才会让她明知自己可能会活不到上飞机却义无反顾去机场想飞往泰国寻找生死不明的韩琛,她的爱或许参杂了少许愚钝,但却无私到光明而深沉。
这部电影,堪称经典,其中的港片元素浓郁,令人回味和感动,而剧情分布和影片创意结构,都让人欣喜。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让更多人看到更多的正能量或者来自于人性的思考和醒悟,能或多或少让我们明白哪怕一个道理。
而《无间道》让我明白,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一定要本着本心生活,做个善良的人,哪怕风雨摧残,哪怕众人欺辱,哪怕前途渺茫。善良,才能称之为人,善良,并且坚守道义,才能称之为好人。做个好人总是没有错的,起码内心纯净透彻,无惧无畏,问心无愧。
还有,大胆爱,用心去爱,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地去爱,去被爱。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