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货币体系和比特币的一些思考
最近我看了BBC出的一套纪录片,其中有一集是评价哈耶克的生平。我就借这个机会重温了一下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的货币观点。
联想了一下最近发生了几件事情: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场开始下跌,黄金逆势强劲,现货黄金的价格最高达到了1263点。金融市场的暴跌和暴涨往往蕴含着隐藏的机遇。近几年紧张的地缘政治和萎靡的经济让许多重要经济体的货币发生竞争性的贬值,现有的信用货币体系在以放水来缓解经济危机的惯有手段之中走向囚徒困境。大洋彼岸科技进步捷报频传,第四次新科技革命感觉就在眉睫之间。
这里首先解释一下目前的信用货币体系的问题。经济周期主要由信贷的扩张和紧缩形成,在信贷紧缩时期政府迫于失业人群造成的压力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刺激经济,主要的方式是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转移、销除坏账和增加货币投放。前两种方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面临一些实施的阻力,而印制货币可以被认为是成本最为低廉的手段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印了很多钱但是钱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生产力本身没有提高,那么本国的货币就有通胀的危险。在开放的经济体中(本国货币具有很强的国际购买力的情况下),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印的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向外输出通胀,不过最终表现为本币的对外贬值。当很多同时在印钱的时候,那么就会产生竞争性贬值,就是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哈耶克的观点认为,信用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政府手里对经济的均衡造成了破坏。应该在一个国家内由私人部门发行具有竞争性的货币,只有这样所有的发行单位才会紧缩其货币发行量。
哈耶克的理论有其合理之处。我的理解有点儿类似于“滚钉床”,假如板上只有几颗钉子,那么人不管做什么都会被刺伤,但是板上布满了钉子,人躺在上面反而安然无恙。如果仅仅由国家来垄断货币发行,那么会陷入囚徒困境,而如果让密集的私人机构都有权利发行自己信用背书的货币,那么最后就形成紧密的相互制约的状态,货币本身的发行量由市场本身来决定。
不过仔细考虑可行性以后,我觉得哈耶克没有考虑货币的交易成本问题。如果每个私人机构在一个国家内都有权利发行自己的货币,那么这其中汇兑体系必然是错综复杂的,这样反而会极大制约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
然后我又想了一会儿,觉得这样的问题也可以技术性地解决。那就是私人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如果把复杂的汇兑交由计算机来解决,就可以相应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如果哈耶克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那我只能服……
然后说到前段时间很火的比特币。我个人认为,比特币不过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一种变种,与哈耶克所设计的自由货币体系相去甚远。因为比特币的发行主体是一个算法矩阵,所有的货币都由计算机“挖矿”产生,虽然可以随意分割,但是货币总量在算法固定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还是类似于人类最原始的从自然中挖取有限的黄金的机制。所以比特币最终会随着可贸易商品范围的扩大而升值,也可以随着可贸易商品范围的缩小而泡沫破裂,都是有可能的。
比特币得以生存的环境是什么呢?恐怕还是离不开两个方面:人们对信用货币体系不信任产生的恐惧,以及黑市交易。这些特质注定了它不太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合法性前景的货币。
所以已经正在孕育当中的货币体系会是什么样呢?我不太清楚,不过依然保持乐观。因为我相信人类中最为精华的那一撮人群,一定会战胜自身的自私,而选择长远福祉的道路。
联想了一下最近发生了几件事情: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场开始下跌,黄金逆势强劲,现货黄金的价格最高达到了1263点。金融市场的暴跌和暴涨往往蕴含着隐藏的机遇。近几年紧张的地缘政治和萎靡的经济让许多重要经济体的货币发生竞争性的贬值,现有的信用货币体系在以放水来缓解经济危机的惯有手段之中走向囚徒困境。大洋彼岸科技进步捷报频传,第四次新科技革命感觉就在眉睫之间。
这里首先解释一下目前的信用货币体系的问题。经济周期主要由信贷的扩张和紧缩形成,在信贷紧缩时期政府迫于失业人群造成的压力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刺激经济,主要的方式是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转移、销除坏账和增加货币投放。前两种方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面临一些实施的阻力,而印制货币可以被认为是成本最为低廉的手段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印了很多钱但是钱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生产力本身没有提高,那么本国的货币就有通胀的危险。在开放的经济体中(本国货币具有很强的国际购买力的情况下),发生经济危机的国家印的钱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向外输出通胀,不过最终表现为本币的对外贬值。当很多同时在印钱的时候,那么就会产生竞争性贬值,就是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哈耶克的观点认为,信用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政府手里对经济的均衡造成了破坏。应该在一个国家内由私人部门发行具有竞争性的货币,只有这样所有的发行单位才会紧缩其货币发行量。
哈耶克的理论有其合理之处。我的理解有点儿类似于“滚钉床”,假如板上只有几颗钉子,那么人不管做什么都会被刺伤,但是板上布满了钉子,人躺在上面反而安然无恙。如果仅仅由国家来垄断货币发行,那么会陷入囚徒困境,而如果让密集的私人机构都有权利发行自己信用背书的货币,那么最后就形成紧密的相互制约的状态,货币本身的发行量由市场本身来决定。
不过仔细考虑可行性以后,我觉得哈耶克没有考虑货币的交易成本问题。如果每个私人机构在一个国家内都有权利发行自己的货币,那么这其中汇兑体系必然是错综复杂的,这样反而会极大制约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
然后我又想了一会儿,觉得这样的问题也可以技术性地解决。那就是私人机构发行数字货币。如果把复杂的汇兑交由计算机来解决,就可以相应把交易成本降到最低。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想,如果哈耶克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那我只能服……
然后说到前段时间很火的比特币。我个人认为,比特币不过是金本位货币制度的一种变种,与哈耶克所设计的自由货币体系相去甚远。因为比特币的发行主体是一个算法矩阵,所有的货币都由计算机“挖矿”产生,虽然可以随意分割,但是货币总量在算法固定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还是类似于人类最原始的从自然中挖取有限的黄金的机制。所以比特币最终会随着可贸易商品范围的扩大而升值,也可以随着可贸易商品范围的缩小而泡沫破裂,都是有可能的。
比特币得以生存的环境是什么呢?恐怕还是离不开两个方面:人们对信用货币体系不信任产生的恐惧,以及黑市交易。这些特质注定了它不太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合法性前景的货币。
所以已经正在孕育当中的货币体系会是什么样呢?我不太清楚,不过依然保持乐观。因为我相信人类中最为精华的那一撮人群,一定会战胜自身的自私,而选择长远福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