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三位老师
第一位是我小学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蒋,是个三四十岁的妇女,当我们班的班主任。我小学语文在班里算拔尖(虽然我在年级最差的班里),她很欣赏我。
我的小学母校在市里是个三流的差学校,虽然没有严重的体罚,但老师也会对学生动手。我记得我五六年级时的班主任杨老师,一个快退休的粗壮妇女,她常常侮辱班级里成绩最差又调皮捣蛋的几个同学;别的老师也会看不起差生;有老师带头,我们学校的霸凌现象很严重。但蒋老师不是这样的人。
蒋老师对班里的同学没有偏见,也没有偏袒。她会训斥学生,但从不辱骂歧视学生。她是个有些想法的人,在教育理念上和学校里很多老师不同,但也因此被人孤立,不得志。
我毕业后市里的好学校开始扩张,拿走了我们小学的一个校区,我的小学母校被迫迁到了郊区,生源的质量下降,成了一个更差的学校。
我不知道蒋老师现在如何,但愿她已经从那个学校被调走。她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不该在一个毁人前程的差学校。
第二位是我初三时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朱,是我们初中的副校长,我母亲的高中同学。
朱老师为教育付出很多。母亲说朱老师刚工作时曾因为过度疲劳在上课时病倒。
初中时班里混混很多,班主任是第一次带班级,经常找他们谈话。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直接放弃他们,朱老师也是。她很有威严,他们上课如果不安分,她就叫名字,把他们震慑住。
朱老师是校长,经常开会,没有很多时间一直来抓我们班的学习。但她的教学水平很高,上课思路清晰有条理,对于喜欢语文的同学也很支持。
我初中时是个中二的文学青年,喜欢小说,但对文学的认识很浅薄,懒,喜欢读短篇。朱老师每周会布置随笔,我会很认真写,朱老师也会给我写评注,虽然不多,但很有针对性。
我初三时喜欢班上一个女生,很狂热,弄得班上众人皆知。写随笔的时候,有时会写一些含蓄又露骨的内容。朱老师知道,但不会为此训斥我,照样给我批改。这段往事现在说来很尴尬。
我初三成绩很稳定,但身边的同学成绩都在进步,结果就是我的名次一直往下掉。
情况很糟糕。
我原本是尖子班的尖子生,目标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但随着排名一再下降,我清楚地感到自己可能连进全市第三的高中都有困难——进不了前三的高中的话,就基本和一本院校说再见了。
说来也巧,中考之前全市第二的二中宣布要提前组建一个英语实验班,我抱着拼死一搏的心理报了名。
朱老师当时对我说,你一定要进。
我很没信心,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她说,以你的水平进二中毫无问题,你一定要进这个班。
我只有硬着头皮答应。
去二中考试,语文作文都没能写完,心想肯定完蛋了。
结果居然考进了。
没有朱老师给我的压力,我可能考不进。
现在我的初中母校也不行了,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据说我们那一届学生是前无古人的“最好的一届”,现在似乎后也无来者。
朱老师是主管教学的校长,也有人指责是朱老师的失职,所以学生越来越差。
第三位老师是我现在的导师。
我的导师姓高,大一教英语写作,大二教我们阅读。
大一她要我们轮流写作文交给她,第一次的题目是“我为什么不擅长写作文”。我确实不擅长写作文。
高中三年,我的笔荒废了三年。写不好,憋出一张纸来,交给了老师。
过了一礼拜老师让我们去找她,叫我五点到,我磨磨蹭蹭五点十分才到。
高老师气得乐了,她面谈五个人,就我一个是迟到的。
但是她说我写得很有意思。
我高中英语一直在吃老本,没什么进步,写不好长句,老写短句。她说我写得不罗嗦,很硬朗,有海明威的风格。
吓得我要死,我说您太抬举我了。
我在作文里写,说老师给的题目太无聊,写不出好东西,这也是我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她说以后她会努力给我们一些好的题目。
后来她给的题目确实都很好。有她的鼓励,我也开始认真对待作文,渐渐能越写越多。
现在回头再看,自己当时写的英语作文满纸的中式英语味道,不知道她怎么能看下去的。
大二教阅读,她给我们书单让我们选书分组阅读,我随手挑了本《飘》,组里同学说这本字数有点多,我不管,说服了他们。结果拿到书的时候傻了眼。别的组都是薄薄的一本,我们组是两块砖。室友选了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大概十几万字;《飘》有一百二十万字。
结果到做读书报告时,班里大多数人都是没读完书上网找资料编的,我倒是差不多把《飘》读完了。
高老师是个善良的人。我很刻薄,看班里的同学都觉得没什么优点。高老师总能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一个室友和我一组做的读书报告,这人特懒,根本没兴趣学习,读书报告他的部分一塌糊涂,我帮他改了半天。上台做呈现的时候他背得倒是很流利。高老师为此很高兴,问我是不是也觉得他这学期进步很多。
我尴尬了半天,憋出一句,可能我和他每天相处,察觉不出来吧。
结果他阅读课期末考试空了一大片没做。估计高老师能察觉出来了。
寒假还剩两天,高老师给我的《野性的呼唤》我还没读完,我得去读了。
老师姓蒋,是个三四十岁的妇女,当我们班的班主任。我小学语文在班里算拔尖(虽然我在年级最差的班里),她很欣赏我。
我的小学母校在市里是个三流的差学校,虽然没有严重的体罚,但老师也会对学生动手。我记得我五六年级时的班主任杨老师,一个快退休的粗壮妇女,她常常侮辱班级里成绩最差又调皮捣蛋的几个同学;别的老师也会看不起差生;有老师带头,我们学校的霸凌现象很严重。但蒋老师不是这样的人。
蒋老师对班里的同学没有偏见,也没有偏袒。她会训斥学生,但从不辱骂歧视学生。她是个有些想法的人,在教育理念上和学校里很多老师不同,但也因此被人孤立,不得志。
我毕业后市里的好学校开始扩张,拿走了我们小学的一个校区,我的小学母校被迫迁到了郊区,生源的质量下降,成了一个更差的学校。
我不知道蒋老师现在如何,但愿她已经从那个学校被调走。她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不该在一个毁人前程的差学校。
第二位是我初三时的语文老师。
老师姓朱,是我们初中的副校长,我母亲的高中同学。
朱老师为教育付出很多。母亲说朱老师刚工作时曾因为过度疲劳在上课时病倒。
初中时班里混混很多,班主任是第一次带班级,经常找他们谈话。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直接放弃他们,朱老师也是。她很有威严,他们上课如果不安分,她就叫名字,把他们震慑住。
朱老师是校长,经常开会,没有很多时间一直来抓我们班的学习。但她的教学水平很高,上课思路清晰有条理,对于喜欢语文的同学也很支持。
我初中时是个中二的文学青年,喜欢小说,但对文学的认识很浅薄,懒,喜欢读短篇。朱老师每周会布置随笔,我会很认真写,朱老师也会给我写评注,虽然不多,但很有针对性。
我初三时喜欢班上一个女生,很狂热,弄得班上众人皆知。写随笔的时候,有时会写一些含蓄又露骨的内容。朱老师知道,但不会为此训斥我,照样给我批改。这段往事现在说来很尴尬。
我初三成绩很稳定,但身边的同学成绩都在进步,结果就是我的名次一直往下掉。
情况很糟糕。
我原本是尖子班的尖子生,目标是全市最好的高中,但随着排名一再下降,我清楚地感到自己可能连进全市第三的高中都有困难——进不了前三的高中的话,就基本和一本院校说再见了。
说来也巧,中考之前全市第二的二中宣布要提前组建一个英语实验班,我抱着拼死一搏的心理报了名。
朱老师当时对我说,你一定要进。
我很没信心,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她说,以你的水平进二中毫无问题,你一定要进这个班。
我只有硬着头皮答应。
去二中考试,语文作文都没能写完,心想肯定完蛋了。
结果居然考进了。
没有朱老师给我的压力,我可能考不进。
现在我的初中母校也不行了,生源质量越来越差,据说我们那一届学生是前无古人的“最好的一届”,现在似乎后也无来者。
朱老师是主管教学的校长,也有人指责是朱老师的失职,所以学生越来越差。
第三位老师是我现在的导师。
我的导师姓高,大一教英语写作,大二教我们阅读。
大一她要我们轮流写作文交给她,第一次的题目是“我为什么不擅长写作文”。我确实不擅长写作文。
高中三年,我的笔荒废了三年。写不好,憋出一张纸来,交给了老师。
过了一礼拜老师让我们去找她,叫我五点到,我磨磨蹭蹭五点十分才到。
高老师气得乐了,她面谈五个人,就我一个是迟到的。
但是她说我写得很有意思。
我高中英语一直在吃老本,没什么进步,写不好长句,老写短句。她说我写得不罗嗦,很硬朗,有海明威的风格。
吓得我要死,我说您太抬举我了。
我在作文里写,说老师给的题目太无聊,写不出好东西,这也是我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她说以后她会努力给我们一些好的题目。
后来她给的题目确实都很好。有她的鼓励,我也开始认真对待作文,渐渐能越写越多。
现在回头再看,自己当时写的英语作文满纸的中式英语味道,不知道她怎么能看下去的。
大二教阅读,她给我们书单让我们选书分组阅读,我随手挑了本《飘》,组里同学说这本字数有点多,我不管,说服了他们。结果拿到书的时候傻了眼。别的组都是薄薄的一本,我们组是两块砖。室友选了本《汤姆叔叔的小屋》,大概十几万字;《飘》有一百二十万字。
结果到做读书报告时,班里大多数人都是没读完书上网找资料编的,我倒是差不多把《飘》读完了。
高老师是个善良的人。我很刻薄,看班里的同学都觉得没什么优点。高老师总能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一个室友和我一组做的读书报告,这人特懒,根本没兴趣学习,读书报告他的部分一塌糊涂,我帮他改了半天。上台做呈现的时候他背得倒是很流利。高老师为此很高兴,问我是不是也觉得他这学期进步很多。
我尴尬了半天,憋出一句,可能我和他每天相处,察觉不出来吧。
结果他阅读课期末考试空了一大片没做。估计高老师能察觉出来了。
寒假还剩两天,高老师给我的《野性的呼唤》我还没读完,我得去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