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县的肉夹馍
0
在我的家乡青山县,有一个卖肉夹馍的摊子。这个摊子虽然不大,但至今一直开着。
起初,肉夹馍是被当做早点来卖的,因此这个不大的摊子经常被老板娘摆在县城里的学校附近。最近几年,县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加强县城街道美化建设的号召,特意在城南开设了小吃一条街,并将过去分散在县城各处的小吃摊点“请”到了这条街上。
不消说,在这些被迁移的小吃摊点之中,自然也包括了卖肉夹馍的摊子和它的老板娘。
不知道为什么,在咽下黄澄澄的啤酒的时候,和肉夹馍有关的画面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翻飞。这也许和今天早上没能吃到肉夹馍有莫大的关系,我无不唏嘘地想,当时自己真是傻逼——今天早上,等我一口气跑到小吃一条街的时候,没有和往常一样看到卖肉夹馍的摊子和它的老板娘。失落之余,我才想起来今天才初六,这个时候老板娘大概还在家里过年呢。
回过神来,我把杯中所剩不多的酒喝光,把杯子稳稳当当地放在面前的茶几上。此时围坐在茶几旁的王晓辰、赵乾松、刘三儿和周吴正也都喝完了自己的酒,并且都把各自的杯子放在了茶几上。随后,负责倒酒的王晓辰麻利地抓起酒瓶倒酒,正在打关的赵乾松也趁此间隙为大家发牌。等到玻璃杯被尿黄尿黄的啤酒伴着沫子溢满的时候,赵乾松的牌也发好了。只见赵乾松正襟危坐,目光在席间流转,转了一圈之后,最终停在了我的身上。他笑着冲我抬了抬头,示意要起我的牌。我微微颔首,伸出右手盖在自己的牌上,抬头看着赵乾松被包间灯光打得亮一块暗一块的脸,咧开嘴笑了,大声说:
“你感觉到了吗?是张大牌哦,你看我都快按不住了,你可得小心,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哦!”
“少……废话,就起……就起你!”看来赵乾松已然喝醉,一句简单的话此时被他说得东倒西歪。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背面朝上的牌放在掌中,将另外一只手合于其上。我把合十的双手移到鼻梁上方,瞪大双眼紧盯着掌间的缝隙,然后如周润发般搓动双手让牌慢慢露出一角,并在心里默念“大牌、大牌、大牌”……狗日的!小牌!哎,果然是早上没有吃到肉夹馍的缘故,似乎连运气都差起来了,我一边在心中埋怨,一边气急败坏地把牌扔在茶几上。再一转眼,赵乾松已经伴着笑脸把酒递到了我的眼前。在接过酒的时候,恰好一阵尿意袭来,于是我只得把琥珀一般的酒放在茶几上,一边起身一边说:
“酒先记在这里,你们继续,我去放水。”
洗手间就在包间里,这样就免去了外出找寻茶楼公共厕所的麻烦。我就着昏黄的灯光从围坐在一起的众人中起身,踩着满地的瓜子壳,一路上踢翻了好几个空啤酒瓶。我一边走一边看着这些空瓶子“乒乒乓乓”地翻倒在地,“呲楞楞”地滚到了墙角,“乒”地一声碰到墙壁反弹回来,然后又“呲楞楞”地滚出一段距离之后才了停下来。等到最后一只瓶子停稳的时候,伴着身后觥筹交错的响声和众人的喧闹,我也钻进了洗手间。
在青山县里,你能见到的同学小聚大都如此。再者,到了二十六七岁的年龄,吃饭唱歌于我们已经没有了多少吸引力,远不如喝酒扯淡来得简单粗暴。所以要是没有女生参加,同学聚会最后肯定会发展成半夜找个茶楼,抱几箱啤酒,要一副扑克,一边玩酒令游戏一边吹牛扯淡,一边仰天长叹一边不醉不归。
今天正好是初六,上午的时候刘三儿说自己昨天在家里憋了一天,说今天正好是出门的时候,说晚上找大家聚一下。于是吃过晚饭之后,我、刘三儿、王晓辰、赵乾松和周吴正这几个狐朋狗友便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好再来”茶楼。
等撒完尿一身轻松地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赵乾松已经打关完毕,大家开始中场休息,为下一轮的豪饮做准备。中场休息时虽然不用喝酒,但此刻众人并没有闲着——现在大家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扯淡聊天。
所以恰恰相反,此时包间里喧闹的声音反而比刚才更大了。
青山县是一个典型的西北小县城,而这样的小县城,首当其冲的特点就是小。对于青山县城的小,县城的老百姓们有个说法:他们说你点燃一支烟,然后拿着这支烟绕城走一圈,走完之后保证手里的烟不会燃尽。说得咬文嚼字一些,就是不出一支烟的功夫,你就可以绕着这个小县城走一圈。这个说法并不夸张,我可以以刚尿出去的啤酒发誓。
不过也正是因为小,所以即便在县城里发生了一件芝麻粒大小的事情,也会在不出一支烟的功夫里被老板姓们口耳相传,而且说得就好像整个县城的人都参与到了事件中或者目击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一样。举一反三,这种现象同样有一个咬文嚼字的说法,就是不出一袋烟的功夫,隔壁王大爷杀了一只鸡或者对门刘阿姨的孩子数学考了45分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就会被传得满城皆知。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说法同样不夸张,我依旧可以以刚刚尿出去的啤酒发誓。
基于以上的事实,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内容自然可想而知——不外乎县城中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
说到底,全国上下哪个小县城不是如此呢?
我想这大概是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和大城市里的人们喜欢看娱乐节目是一个道理。
然而今天是个例外,主要原因是今天在座的人里面多了个周吴正。
虽然大家和周吴正都是同学,但是包括我在内,都认为周吴正已经不再算是一个地道的青山县人——周吴正毕业之后便在X市工作,距今已有两年之久。而聊起这个人,我们一致认为,说不定哪天这家伙就会和我们这些小县城里的小老百姓彻底划清界限,成了X市的市民。
小解之后,我再度踩着满地的瓜子壳,再度踢倒了几个啤酒瓶,再度穿过众人,坐回原位,加入大家的聊天。
果不其然,我还没坐下多久,家长里短便被大家聊尽,于是大家开始说眼前的人和事。
“哎!你看看,现在过年,人都不好聚了。”刘三儿喝得已经坐不直了,只得半躺在沙发上,有气无力地用手指着我们,说,“你们一个个……一个个狗日的……现在都他妈的……他妈的声气粗了啊!叫都叫不动了!”
“是啊,以前一叫就出来了,现在叫不动了。”王晓辰打了个酒嗝,甩着胳膊说,“叫不动啦!”
“有老婆就忘了基友,不都这样!去网吧打游戏都叫不扭动,真是看白了。”赵乾松指着我骂道。
“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事情,忙不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王晓辰无不遗憾地摊手,摆出一副仰天长叹的样子,接着说,“哎,人生的路啊,为啥越走越窄呢?”
“妈的,所以就剩我们这几个人了,来来来,喝一个。”刘三用酒杯敲着茶几,“敬我们操蛋的生活!”
众人拿起啤酒喝了一圈。
“我说,到了明年这个时候,还能叫出来几个人呢?”刘三儿放下杯子,抹掉嘴上的啤酒沫子,环顾四周。
“我!”赵乾松举手。
“还有我。”王晓辰附和道。
“我不行,”我低头,“今年结婚,也许以后就不行了。”
“你个怂货!”
“你说你们几个人,”此时沉默了半天的周吴正终于说话了,“到了这个年龄,不结婚干啥?不生娃干啥?话说我今天出门的时候,在路上看到连猫都在叫春都在发情,我心想,到底还是过春节了,到底还是春天来了。你看连猫都春心躁动了,你说你们不搞搞人与自然,不响应祖国号召多生几胎,你们想干啥?莫非想上天啊?”
“啧啧,您现在是城里人,您现在觉悟高,不能和您比。”赵乾松万般挖苦地说。
“就是,”王晓辰转向周吴正,问道,“对了,周吴正,你就说个实话吧,在内心深处,你是不是已经把自己当城里人了?”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把头转向周吴正,想要知道周吴正如何作答。
“没有。”周吴正的表情中带着一丝严肃,就好像在法庭上陈词一样。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
对于这般戛然而止的尴尬,究其原因,只能说王晓辰这家伙实在是太直接了。如果换做是我被这样问,就算是“在内心深处的确已经把自己当城里人了”,但是出于礼貌也会说“没有”,我想大家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不过,在我看来这到底还是周吴正自己的事情,我倒不是很感兴趣。据我所知,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出去工作的人都回来了,所以我更想知道的是,周吴正会怎么选呢?是打算以后回来工作呢?还是继续在外面打拼呢?
伴着这样的疑惑,我拿起酒杯和周吴正走了一个,在喝酒的同时,我把心头的疑惑说了出来。
听完我的话,周吴正放下酒杯想了一下,开口想要说些什么,到最后却又犹豫了——只见他的嘴长了一下之后又闭了起来。
看来他似乎已经有答案了,但是他好像不想告诉大家。
“是啊,你有什么打算呢?”见状,正在添酒的王晓辰追问。
被追问的周吴正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才开口说自己也没想清楚。
看到周吴正回答的如此敷衍,众人也不再好追问什么,但是我感觉他对我们这帮哥们儿到底还是心有隔阂和戒备,或者说他已经不再把我们当作朋友看了。而之前的那句“没有”,果然还是出自于城市人才有的那种拒人千里的“礼貌”吧。
或许,在内心深处,他已经否定了自己的过去,完完全全地成了一个城市人口。
真是见外!
须臾间,这样的想法让我有点不开心,让我有点看不起周吴正,让我想尽快结束这个话题——于是我端起酒杯,高声道:
“不说了,不说了,大家喝酒,喝酒!来来来,新年快乐!”
1
大酒过后,大家各自作散。
这个时候小县城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家在微信里说自己已经安全到家的时候,我手中的烟还没有燃尽,而我和周吴正的家都在城东,所以我们离开茶楼之后便结伴同行。
因为城西的地势要高于城东的缘故,从茶楼回家需要走很长的一段下坡路,我想这大概和县城建在由沙石沉积而成的小山坡上有一定的关系。
和所有地处西北的小县城一样,青山县被连绵不绝的群山围绕,被一条自西向东的江水横穿。记得初中地理老师曾经讲过,在很早以前,在青山县城还不存在的时候,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险恶,不易于生存。后来,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也许是大自然的神工,在历史上的某个洪涝频发的时期,在连续的暴雨、泥石流的作用下,山中的沙石沿着山沟冲到河滩上沉积了下来。久而久之,原本很宽阔的河道变得狭窄,原本的不大的河滩变成了宽广的沙地。又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到江水不再同从前往那样汹涌、群山也不再像蜀道那样难行的时候,第一批青山县城居民披荆斩棘悄然而至。这些青山县的原住民,这些称得上我们父辈的人们——史料记载他们是被流放而来的异乡人(所以可以说青山县城老百姓的骨子里至始至终都流淌着漂泊和流放的血液)——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决定留在这里。于是,第一天,他们整日狂欢,庆祝自己终于找到了“应许之地”。第二天,他们驱走野兽、砍伐树木,他们夯实土地,他们围栏砌墙,到了傍晚的时候,随着屡屡炊烟沿着河滩缓缓升起,青山县城最早的村落便形成了。第三天,他们开始在耕作,他们为没有在半路把同行的老牛杀掉充饥而感到高兴,他们坐在地头看着地里种下的希望,提前分享着未来的丰收所带来的喜悦。第四天,他们停止了劳作,年轻男女们开始歌唱,那是繁衍生息的歌声,这歌声在群山间回响,这歌声充满了希望、力量以及对生的渴望。到了第五天,随着太阳的渐渐东升,婴儿的啼哭划破了村落的宁静,新的生命诞生了,人们欢呼、舞蹈、庆贺——他们终于在“应许之地”生根发芽结果,他们终于结束了漫长无定的天涯漂泊。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就这样,在小县城周遭的青山和碧水的共睹下,虽然舞台上的人物早已经换了一茬接一茬,但是县城里的故事却依旧如流水般不舍昼夜地继续着,继续着……
一路上,路灯把街道照得通亮,街道两侧的广告牌和远处大楼上的霓虹灯如眼睛般一眨一眨地闪烁个不停,远处某个楼顶上探照灯射出的光柱在小城头顶的天幕上四处游移。也许是还在过年的缘故,街道上空无一人,偶尔会有一辆汽车或者摩托车嘶鸣着引擎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除此之外,不时会从远处传来的几阵犬吠、几句人语以及几阵稀稀疏疏的鞭炮声。在这之后,一切都归于沉寂,一切都变得冷清,眼前的小县城一下子安静得如同处子一般,就像第一批青山县城的居民造访她时所见到的一样。
走了一段距离之后,伴着二月份的冷风,酒意慢慢消退,人一下子清醒了许多,不过脚步依旧非常的沉重。我抬头,明月当空,如同是谁在天幕上挂起了一只电灯泡,月光四溢而出,连同路灯的灯光一起清冷地打在我和周吴正的身上,在路上投出两只黑黢黢的、张牙舞爪的、魑魅魍魉般心事重重的影子——这影子正随着他们的主人缓缓前进——他们的主人正走在这不知道照耀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代人的月光之下,走在这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的街道上。
我一边走一边抬头四顾,眼前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县城街道,这样的街道也许自己还得再走个六七十年。我想,如果行走就是我们的人生的话,那么在一个地方走完自己的此生——既便只是这么想想——也是件乏味无趣的事情。而走在我身边的周吴正,此刻的他也许有着和我同样的想法,所以这么说来离开这个小县城倒也天经地义。然而,离开了这里,无非也就是去其他的城市,无非也就是把其他城市的其他街道走个六七十年。
本质上,这和在小县城里度日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我还是很好奇,我想知道周吴正的想法,因为我觉得他得既有城市生活的体验,又有在小县城生活的过往,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视角和体悟。
“喂,我说,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什么怎么打算的?”周吴正歪头,他的眼神告诉我刚才他好像并不在这里。
“留在这里还是出去打拼?”
“这很重要吗?”
“只是好奇。你看,我就不需要考虑这种问题,因为我没你那本事,出不去。”
“但是你有在这个县城里混生活的智慧,我就没有。而且,这个小县城也算是小国寡民,来来回回都是熟人,相互照应,挺方便的,也不坏。”
“你说的是没错,但是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比如要面临这样的选择,你会有矛盾吗?”
“唔,多少会有点,毕竟凡是从小县城小村庄走出来的年轻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我倒是觉得你会留在外面,现在有点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
说到这里,周吴正突然停下脚步,转头对我说:
“感谢你还认为我有点能力,不过说实话,对我来说留在哪里倒不是很重要。”
听罢,我同样停下脚步,心想这就是刚才在茶楼里周吴正欲言又止的话吗?在哪里生活这种事情真的不重要?换言之,人生这种事情真的不重要?我不这么认为,我反驳道:
“怎么不重要?人总是要往高处走的。出去的那伙人都觉得城市比小县城、比农村要好。而且如果是我的话,也会选择离开的!”
“有这样想法的人,无非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方式而已,正如你已经习惯了小县城的生活方式一样。”
“好,你说得这么拽,那我问你,那你呢?”
周吴正顿了一下,他没选择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说了一句打麻将常说的俗话:
“呐,你看,看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高手呢,并不是看他能否打好一副好牌,而要看他如何打好一副烂牌。”
听到这句话,我沉默了。
“而且,”周吴正接着说,“大城市和小地方并不是好牌和烂牌的区别,他们只是不同罢了。”
“那照你的说法,打牌的人比牌本身更重要?”
“大概如此。”
“或者说,大城市也好小县城也好,在哪里都无所谓?”
“没错,刚才我说过了。”
“胡说八道,”我无法理解他的话,更无法赞同他的想法,我所能做的只有反驳,“那如你所说,就算你无所谓,难道你不为你的后代考虑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还有更好的社会环境?有了这些资源,你的后代也许会比你走得更远。”
“也许吧,但是你得知道。你的后代是你生命的延续!但他们不是你思想的延续!他们不可能继承你所有的人生智慧!他们不可能活得像你一样!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向是被刺痛了一样,周吴正变得激动异常,语速一下子快了不少,“我是说,虽然儿子终究变成了父亲,女儿终究变成了母亲,然后我们的世界就这样永远地生生不息下去了,但是你到底不可能活得和你父母一模一样,对吧?”
随着感叹句一样的问句结束,霎时间,他满口的酒气扑面而来。
听到这里,我无言以对,想必这样的想法在他心里由来已久,而今天他只是借着醉酒说了出来。不过,无论如何我都无法赞成他的说法,如此的歪理邪说让我觉得他十七八年的书都白读了,简直就是在虚掷光阴!
我向周吴正摇了摇头,表示了自己的无奈。
周吴正什么也没说,转身继续朝着城东走去。
一路上,我们再无言语,就这样一直走到了他家小区门口。
“那我走了啊。”我向周吴正摆了摆手,欲要转身离开。
“那个,”我回头,看到周吴正探询般地问,“我初八早上九点走,汽车,到时候要不要一起去吃一次肉夹馍?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买,还有印象吗?”
“太有了,”早上没能吃到肉夹馍的余恨还未散去,我爽快地答应了,“必须可以哇!”
“说起来那个摊子摆了有二十来年了吧?自从上大学之后我就再也没吃过那个肉夹馍了。”
“那必须吃一次,不然以后就忘了,出去虽然也有肉夹馍,但是到底不是同一个味道,”听到周吴正对肉夹馍竟然还念念不忘,我突然有点莫名的感动,似乎就连刚刚对他的反感都在一瞬间消失了,“初八早上九点是吧?来得及。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去,到时候我请。”
“一言为定。”
3
用左手揭开面前的钢筋锅,锅中卤肉的香味很快便占领了周遭的空气。
将手中的勺子麻利地伸入锅里,就着卤汁挑出几块五花肉块扔到案板上。
扣上锅盖、放下勺子,拿起平放在案板上的菜刀,将躺在案板上的肉赶到案板中央。
依着不同的方向,让手中的刀飞快地落在案板上,发出“当当当当”的响声。
确认肉已经切到足够细,用刀把已经贴在案板上的肉末赶到案板中央,堆成一座小“肉山”。
左手从保温锅里拿出一个烤饼,平放在案板边缘,用力按住,右手持刀沿着馍的侧边缘水平剖入。
像张开的贝壳一样将剖开的饼托在手中,另一只手用刀将铲起肉末,均匀涂抹在其中一块饼的内侧。
放下刀,合上饼,扯下食品袋,将饼装入其中。
再次揭开钢筋锅,拿起勺子,舀一勺汤汁沿着饼的切口浇入。
至此,肉夹馍就算是做好了。
随着食客接过做好的肉夹馍,这个仪式般的过程也就结束了。
在我的家乡青山县有一家肉夹馍小摊。
这个小摊从我记事起就在那里了,直到现在都还开着,在不大的小县城里尽人皆知。
这个小摊一直都很小,仅仅包括一块案板、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口不大的钢筋锅、一把刀、一柄勺,小到一辆手推车就能容纳下所有的家当。
这个小摊的老板是个女人,在我的印象里她眉目低垂、臂膀有力。
最初,她会把车子推到学校门口,准备好所有的家什,立在车子后面的等待食客的到来。
后来,随着县城街道美化的进行,她把车子推到了县城的小吃一条街上,并永久地“驻扎”了下来。
虽然我曾经作为食客在卖肉夹馍的小摊上看着老板娘把上面的动作重复了很多次,但我还是不能回忆起老板做肉夹馍时的所有细节。
甚至就连今天也不例外。
今天是初八,在给周吴正送行的时候,我又把老板娘做肉夹馍的过程重温了好几遍,但是此刻我依旧不能记起每一步当中的细节,这样的感觉就如同和周吴正交谈一般,犹如雾中看花,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到了送行的时候,我又把之前的问题问了一遍,希冀于周吴正能给我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
“你之前说,在大城市打拼也可以,在小县城度日也不错,那你到底选哪里啊?你看,鸟都要给自己找个窝啊!更何况人呢。”我一边吃着肉夹馍一边问周吴正。
周吴正没有回答,只是专心地吃自己的夹馍。
等周吴正吃完夹馍之后,我又问了一遍。
这时周吴正抬了抬头,用下巴指了指卖夹馍的小摊子,问我:
“你觉得这个摊子,是在学校门口摆挣得多呢,还是在这里摆挣得多呢?”
“这个很难说。”
“但是总归有多有少。”
“那得。”
“但是其实老板娘无所谓。”
“为什么?”我不理解。
“因为老板娘有她的自信。”
“什么自信?”我更疑惑了。
“你看,她已经磨练了二十多年的手艺,她拥有能够将一副所谓的烂牌打好的自信。况且我之前也说过,本质上没有所谓的烂牌与好牌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是不同罢了。”
“这个我明白,关键是我想知道你怎么选。”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了区别,那么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要知道,毕竟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想想看,你若是和老板娘一样每天挥个几千刀,若是力求每日精进,若是对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有着严格要求,若是将老天和父母赋予我们的财富发挥到极致。我相信,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立地成佛。嗯,就算是退一步,你没有成佛,我想至少不会过得太坏。”
“这么说,”我接过话,“那就是留在X市喽?”
“现在是,以后没准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日他哥,你现在真他妈的矫情!”我再度被他说得不着边际,“罢罢罢,只要你觉得自己在外面混得不错就好。”
听我这样说,周吴正摸着自己的脑袋笑了。
终于,我们来到了车站。(还记得那个关于小城里一支烟的比喻吗?)
“好吧,就到这里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那我就送到这里吧,那个,这个夹馍你带着路上吃。其实对于我来说,不管你将来在哪里,不管你将来在做什么,反正别忘了家乡的味道就成,回来之后能够出来一起不醉不归就成。”
说着,我把拎在手里的肉夹馍举到了周吴正的面前。
当时我想,也许就像周吴正说的一样,我手中的这个肉夹馍,不仅灌注了老板娘二十多年来不断精进的技艺,而且还承载了我们这些人对这个小县城二十多年来的美好回忆,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这个小县城对小县城里——无论是身在县城还是漂泊在外的——所有年轻人的最好祝愿。
(2016-2-21,成稿,于杭州出租屋)
(2016-2-22,修改,于杭州出租屋)
(2016-2-27,修改,于z公司)
(2016-2-29,修改,于z公司)
在我的家乡青山县,有一个卖肉夹馍的摊子。这个摊子虽然不大,但至今一直开着。
起初,肉夹馍是被当做早点来卖的,因此这个不大的摊子经常被老板娘摆在县城里的学校附近。最近几年,县政府为了响应国家加强县城街道美化建设的号召,特意在城南开设了小吃一条街,并将过去分散在县城各处的小吃摊点“请”到了这条街上。
不消说,在这些被迁移的小吃摊点之中,自然也包括了卖肉夹馍的摊子和它的老板娘。
不知道为什么,在咽下黄澄澄的啤酒的时候,和肉夹馍有关的画面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翻飞。这也许和今天早上没能吃到肉夹馍有莫大的关系,我无不唏嘘地想,当时自己真是傻逼——今天早上,等我一口气跑到小吃一条街的时候,没有和往常一样看到卖肉夹馍的摊子和它的老板娘。失落之余,我才想起来今天才初六,这个时候老板娘大概还在家里过年呢。
回过神来,我把杯中所剩不多的酒喝光,把杯子稳稳当当地放在面前的茶几上。此时围坐在茶几旁的王晓辰、赵乾松、刘三儿和周吴正也都喝完了自己的酒,并且都把各自的杯子放在了茶几上。随后,负责倒酒的王晓辰麻利地抓起酒瓶倒酒,正在打关的赵乾松也趁此间隙为大家发牌。等到玻璃杯被尿黄尿黄的啤酒伴着沫子溢满的时候,赵乾松的牌也发好了。只见赵乾松正襟危坐,目光在席间流转,转了一圈之后,最终停在了我的身上。他笑着冲我抬了抬头,示意要起我的牌。我微微颔首,伸出右手盖在自己的牌上,抬头看着赵乾松被包间灯光打得亮一块暗一块的脸,咧开嘴笑了,大声说:
“你感觉到了吗?是张大牌哦,你看我都快按不住了,你可得小心,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哦!”
“少……废话,就起……就起你!”看来赵乾松已然喝醉,一句简单的话此时被他说得东倒西歪。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背面朝上的牌放在掌中,将另外一只手合于其上。我把合十的双手移到鼻梁上方,瞪大双眼紧盯着掌间的缝隙,然后如周润发般搓动双手让牌慢慢露出一角,并在心里默念“大牌、大牌、大牌”……狗日的!小牌!哎,果然是早上没有吃到肉夹馍的缘故,似乎连运气都差起来了,我一边在心中埋怨,一边气急败坏地把牌扔在茶几上。再一转眼,赵乾松已经伴着笑脸把酒递到了我的眼前。在接过酒的时候,恰好一阵尿意袭来,于是我只得把琥珀一般的酒放在茶几上,一边起身一边说:
“酒先记在这里,你们继续,我去放水。”
洗手间就在包间里,这样就免去了外出找寻茶楼公共厕所的麻烦。我就着昏黄的灯光从围坐在一起的众人中起身,踩着满地的瓜子壳,一路上踢翻了好几个空啤酒瓶。我一边走一边看着这些空瓶子“乒乒乓乓”地翻倒在地,“呲楞楞”地滚到了墙角,“乒”地一声碰到墙壁反弹回来,然后又“呲楞楞”地滚出一段距离之后才了停下来。等到最后一只瓶子停稳的时候,伴着身后觥筹交错的响声和众人的喧闹,我也钻进了洗手间。
在青山县里,你能见到的同学小聚大都如此。再者,到了二十六七岁的年龄,吃饭唱歌于我们已经没有了多少吸引力,远不如喝酒扯淡来得简单粗暴。所以要是没有女生参加,同学聚会最后肯定会发展成半夜找个茶楼,抱几箱啤酒,要一副扑克,一边玩酒令游戏一边吹牛扯淡,一边仰天长叹一边不醉不归。
今天正好是初六,上午的时候刘三儿说自己昨天在家里憋了一天,说今天正好是出门的时候,说晚上找大家聚一下。于是吃过晚饭之后,我、刘三儿、王晓辰、赵乾松和周吴正这几个狐朋狗友便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好再来”茶楼。
等撒完尿一身轻松地从洗手间出来的时候,赵乾松已经打关完毕,大家开始中场休息,为下一轮的豪饮做准备。中场休息时虽然不用喝酒,但此刻众人并没有闲着——现在大家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扯淡聊天。
所以恰恰相反,此时包间里喧闹的声音反而比刚才更大了。
青山县是一个典型的西北小县城,而这样的小县城,首当其冲的特点就是小。对于青山县城的小,县城的老百姓们有个说法:他们说你点燃一支烟,然后拿着这支烟绕城走一圈,走完之后保证手里的烟不会燃尽。说得咬文嚼字一些,就是不出一支烟的功夫,你就可以绕着这个小县城走一圈。这个说法并不夸张,我可以以刚尿出去的啤酒发誓。
不过也正是因为小,所以即便在县城里发生了一件芝麻粒大小的事情,也会在不出一支烟的功夫里被老板姓们口耳相传,而且说得就好像整个县城的人都参与到了事件中或者目击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一样。举一反三,这种现象同样有一个咬文嚼字的说法,就是不出一袋烟的功夫,隔壁王大爷杀了一只鸡或者对门刘阿姨的孩子数学考了45分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就会被传得满城皆知。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说法同样不夸张,我依旧可以以刚刚尿出去的啤酒发誓。
基于以上的事实,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内容自然可想而知——不外乎县城中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
说到底,全国上下哪个小县城不是如此呢?
我想这大概是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和大城市里的人们喜欢看娱乐节目是一个道理。
然而今天是个例外,主要原因是今天在座的人里面多了个周吴正。
虽然大家和周吴正都是同学,但是包括我在内,都认为周吴正已经不再算是一个地道的青山县人——周吴正毕业之后便在X市工作,距今已有两年之久。而聊起这个人,我们一致认为,说不定哪天这家伙就会和我们这些小县城里的小老百姓彻底划清界限,成了X市的市民。
小解之后,我再度踩着满地的瓜子壳,再度踢倒了几个啤酒瓶,再度穿过众人,坐回原位,加入大家的聊天。
果不其然,我还没坐下多久,家长里短便被大家聊尽,于是大家开始说眼前的人和事。
“哎!你看看,现在过年,人都不好聚了。”刘三儿喝得已经坐不直了,只得半躺在沙发上,有气无力地用手指着我们,说,“你们一个个……一个个狗日的……现在都他妈的……他妈的声气粗了啊!叫都叫不动了!”
“是啊,以前一叫就出来了,现在叫不动了。”王晓辰打了个酒嗝,甩着胳膊说,“叫不动啦!”
“有老婆就忘了基友,不都这样!去网吧打游戏都叫不扭动,真是看白了。”赵乾松指着我骂道。
“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事情,忙不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王晓辰无不遗憾地摊手,摆出一副仰天长叹的样子,接着说,“哎,人生的路啊,为啥越走越窄呢?”
“妈的,所以就剩我们这几个人了,来来来,喝一个。”刘三用酒杯敲着茶几,“敬我们操蛋的生活!”
众人拿起啤酒喝了一圈。
“我说,到了明年这个时候,还能叫出来几个人呢?”刘三儿放下杯子,抹掉嘴上的啤酒沫子,环顾四周。
“我!”赵乾松举手。
“还有我。”王晓辰附和道。
“我不行,”我低头,“今年结婚,也许以后就不行了。”
“你个怂货!”
“你说你们几个人,”此时沉默了半天的周吴正终于说话了,“到了这个年龄,不结婚干啥?不生娃干啥?话说我今天出门的时候,在路上看到连猫都在叫春都在发情,我心想,到底还是过春节了,到底还是春天来了。你看连猫都春心躁动了,你说你们不搞搞人与自然,不响应祖国号召多生几胎,你们想干啥?莫非想上天啊?”
“啧啧,您现在是城里人,您现在觉悟高,不能和您比。”赵乾松万般挖苦地说。
“就是,”王晓辰转向周吴正,问道,“对了,周吴正,你就说个实话吧,在内心深处,你是不是已经把自己当城里人了?”
此话一出,大家纷纷把头转向周吴正,想要知道周吴正如何作答。
“没有。”周吴正的表情中带着一丝严肃,就好像在法庭上陈词一样。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
对于这般戛然而止的尴尬,究其原因,只能说王晓辰这家伙实在是太直接了。如果换做是我被这样问,就算是“在内心深处的确已经把自己当城里人了”,但是出于礼貌也会说“没有”,我想大家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不过,在我看来这到底还是周吴正自己的事情,我倒不是很感兴趣。据我所知,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出去工作的人都回来了,所以我更想知道的是,周吴正会怎么选呢?是打算以后回来工作呢?还是继续在外面打拼呢?
伴着这样的疑惑,我拿起酒杯和周吴正走了一个,在喝酒的同时,我把心头的疑惑说了出来。
听完我的话,周吴正放下酒杯想了一下,开口想要说些什么,到最后却又犹豫了——只见他的嘴长了一下之后又闭了起来。
看来他似乎已经有答案了,但是他好像不想告诉大家。
“是啊,你有什么打算呢?”见状,正在添酒的王晓辰追问。
被追问的周吴正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才开口说自己也没想清楚。
看到周吴正回答的如此敷衍,众人也不再好追问什么,但是我感觉他对我们这帮哥们儿到底还是心有隔阂和戒备,或者说他已经不再把我们当作朋友看了。而之前的那句“没有”,果然还是出自于城市人才有的那种拒人千里的“礼貌”吧。
或许,在内心深处,他已经否定了自己的过去,完完全全地成了一个城市人口。
真是见外!
须臾间,这样的想法让我有点不开心,让我有点看不起周吴正,让我想尽快结束这个话题——于是我端起酒杯,高声道:
“不说了,不说了,大家喝酒,喝酒!来来来,新年快乐!”
1
大酒过后,大家各自作散。
这个时候小县城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大家在微信里说自己已经安全到家的时候,我手中的烟还没有燃尽,而我和周吴正的家都在城东,所以我们离开茶楼之后便结伴同行。
因为城西的地势要高于城东的缘故,从茶楼回家需要走很长的一段下坡路,我想这大概和县城建在由沙石沉积而成的小山坡上有一定的关系。
和所有地处西北的小县城一样,青山县被连绵不绝的群山围绕,被一条自西向东的江水横穿。记得初中地理老师曾经讲过,在很早以前,在青山县城还不存在的时候,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险恶,不易于生存。后来,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也许是大自然的神工,在历史上的某个洪涝频发的时期,在连续的暴雨、泥石流的作用下,山中的沙石沿着山沟冲到河滩上沉积了下来。久而久之,原本很宽阔的河道变得狭窄,原本的不大的河滩变成了宽广的沙地。又不知道过了多久,等到江水不再同从前往那样汹涌、群山也不再像蜀道那样难行的时候,第一批青山县城居民披荆斩棘悄然而至。这些青山县的原住民,这些称得上我们父辈的人们——史料记载他们是被流放而来的异乡人(所以可以说青山县城老百姓的骨子里至始至终都流淌着漂泊和流放的血液)——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决定留在这里。于是,第一天,他们整日狂欢,庆祝自己终于找到了“应许之地”。第二天,他们驱走野兽、砍伐树木,他们夯实土地,他们围栏砌墙,到了傍晚的时候,随着屡屡炊烟沿着河滩缓缓升起,青山县城最早的村落便形成了。第三天,他们开始在耕作,他们为没有在半路把同行的老牛杀掉充饥而感到高兴,他们坐在地头看着地里种下的希望,提前分享着未来的丰收所带来的喜悦。第四天,他们停止了劳作,年轻男女们开始歌唱,那是繁衍生息的歌声,这歌声在群山间回响,这歌声充满了希望、力量以及对生的渴望。到了第五天,随着太阳的渐渐东升,婴儿的啼哭划破了村落的宁静,新的生命诞生了,人们欢呼、舞蹈、庆贺——他们终于在“应许之地”生根发芽结果,他们终于结束了漫长无定的天涯漂泊。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就这样,在小县城周遭的青山和碧水的共睹下,虽然舞台上的人物早已经换了一茬接一茬,但是县城里的故事却依旧如流水般不舍昼夜地继续着,继续着……
一路上,路灯把街道照得通亮,街道两侧的广告牌和远处大楼上的霓虹灯如眼睛般一眨一眨地闪烁个不停,远处某个楼顶上探照灯射出的光柱在小城头顶的天幕上四处游移。也许是还在过年的缘故,街道上空无一人,偶尔会有一辆汽车或者摩托车嘶鸣着引擎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除此之外,不时会从远处传来的几阵犬吠、几句人语以及几阵稀稀疏疏的鞭炮声。在这之后,一切都归于沉寂,一切都变得冷清,眼前的小县城一下子安静得如同处子一般,就像第一批青山县城的居民造访她时所见到的一样。
走了一段距离之后,伴着二月份的冷风,酒意慢慢消退,人一下子清醒了许多,不过脚步依旧非常的沉重。我抬头,明月当空,如同是谁在天幕上挂起了一只电灯泡,月光四溢而出,连同路灯的灯光一起清冷地打在我和周吴正的身上,在路上投出两只黑黢黢的、张牙舞爪的、魑魅魍魉般心事重重的影子——这影子正随着他们的主人缓缓前进——他们的主人正走在这不知道照耀了多少个世纪多少代人的月光之下,走在这已经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的街道上。
我一边走一边抬头四顾,眼前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县城街道,这样的街道也许自己还得再走个六七十年。我想,如果行走就是我们的人生的话,那么在一个地方走完自己的此生——既便只是这么想想——也是件乏味无趣的事情。而走在我身边的周吴正,此刻的他也许有着和我同样的想法,所以这么说来离开这个小县城倒也天经地义。然而,离开了这里,无非也就是去其他的城市,无非也就是把其他城市的其他街道走个六七十年。
本质上,这和在小县城里度日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我还是很好奇,我想知道周吴正的想法,因为我觉得他得既有城市生活的体验,又有在小县城生活的过往,他有着我们所没有的视角和体悟。
“喂,我说,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什么怎么打算的?”周吴正歪头,他的眼神告诉我刚才他好像并不在这里。
“留在这里还是出去打拼?”
“这很重要吗?”
“只是好奇。你看,我就不需要考虑这种问题,因为我没你那本事,出不去。”
“但是你有在这个县城里混生活的智慧,我就没有。而且,这个小县城也算是小国寡民,来来回回都是熟人,相互照应,挺方便的,也不坏。”
“你说的是没错,但是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比如要面临这样的选择,你会有矛盾吗?”
“唔,多少会有点,毕竟凡是从小县城小村庄走出来的年轻人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我倒是觉得你会留在外面,现在有点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
说到这里,周吴正突然停下脚步,转头对我说:
“感谢你还认为我有点能力,不过说实话,对我来说留在哪里倒不是很重要。”
听罢,我同样停下脚步,心想这就是刚才在茶楼里周吴正欲言又止的话吗?在哪里生活这种事情真的不重要?换言之,人生这种事情真的不重要?我不这么认为,我反驳道:
“怎么不重要?人总是要往高处走的。出去的那伙人都觉得城市比小县城、比农村要好。而且如果是我的话,也会选择离开的!”
“有这样想法的人,无非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里的生活方式而已,正如你已经习惯了小县城的生活方式一样。”
“好,你说得这么拽,那我问你,那你呢?”
周吴正顿了一下,他没选择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说了一句打麻将常说的俗话:
“呐,你看,看一个人是不是一个高手呢,并不是看他能否打好一副好牌,而要看他如何打好一副烂牌。”
听到这句话,我沉默了。
“而且,”周吴正接着说,“大城市和小地方并不是好牌和烂牌的区别,他们只是不同罢了。”
“那照你的说法,打牌的人比牌本身更重要?”
“大概如此。”
“或者说,大城市也好小县城也好,在哪里都无所谓?”
“没错,刚才我说过了。”
“胡说八道,”我无法理解他的话,更无法赞同他的想法,我所能做的只有反驳,“那如你所说,就算你无所谓,难道你不为你的后代考虑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还有更好的社会环境?有了这些资源,你的后代也许会比你走得更远。”
“也许吧,但是你得知道。你的后代是你生命的延续!但他们不是你思想的延续!他们不可能继承你所有的人生智慧!他们不可能活得像你一样!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向是被刺痛了一样,周吴正变得激动异常,语速一下子快了不少,“我是说,虽然儿子终究变成了父亲,女儿终究变成了母亲,然后我们的世界就这样永远地生生不息下去了,但是你到底不可能活得和你父母一模一样,对吧?”
随着感叹句一样的问句结束,霎时间,他满口的酒气扑面而来。
听到这里,我无言以对,想必这样的想法在他心里由来已久,而今天他只是借着醉酒说了出来。不过,无论如何我都无法赞成他的说法,如此的歪理邪说让我觉得他十七八年的书都白读了,简直就是在虚掷光阴!
我向周吴正摇了摇头,表示了自己的无奈。
周吴正什么也没说,转身继续朝着城东走去。
一路上,我们再无言语,就这样一直走到了他家小区门口。
“那我走了啊。”我向周吴正摆了摆手,欲要转身离开。
“那个,”我回头,看到周吴正探询般地问,“我初八早上九点走,汽车,到时候要不要一起去吃一次肉夹馍?小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去买,还有印象吗?”
“太有了,”早上没能吃到肉夹馍的余恨还未散去,我爽快地答应了,“必须可以哇!”
“说起来那个摊子摆了有二十来年了吧?自从上大学之后我就再也没吃过那个肉夹馍了。”
“那必须吃一次,不然以后就忘了,出去虽然也有肉夹馍,但是到底不是同一个味道,”听到周吴正对肉夹馍竟然还念念不忘,我突然有点莫名的感动,似乎就连刚刚对他的反感都在一瞬间消失了,“初八早上九点是吧?来得及。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去,到时候我请。”
“一言为定。”
3
用左手揭开面前的钢筋锅,锅中卤肉的香味很快便占领了周遭的空气。
将手中的勺子麻利地伸入锅里,就着卤汁挑出几块五花肉块扔到案板上。
扣上锅盖、放下勺子,拿起平放在案板上的菜刀,将躺在案板上的肉赶到案板中央。
依着不同的方向,让手中的刀飞快地落在案板上,发出“当当当当”的响声。
确认肉已经切到足够细,用刀把已经贴在案板上的肉末赶到案板中央,堆成一座小“肉山”。
左手从保温锅里拿出一个烤饼,平放在案板边缘,用力按住,右手持刀沿着馍的侧边缘水平剖入。
像张开的贝壳一样将剖开的饼托在手中,另一只手用刀将铲起肉末,均匀涂抹在其中一块饼的内侧。
放下刀,合上饼,扯下食品袋,将饼装入其中。
再次揭开钢筋锅,拿起勺子,舀一勺汤汁沿着饼的切口浇入。
至此,肉夹馍就算是做好了。
随着食客接过做好的肉夹馍,这个仪式般的过程也就结束了。
在我的家乡青山县有一家肉夹馍小摊。
这个小摊从我记事起就在那里了,直到现在都还开着,在不大的小县城里尽人皆知。
这个小摊一直都很小,仅仅包括一块案板、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口不大的钢筋锅、一把刀、一柄勺,小到一辆手推车就能容纳下所有的家当。
这个小摊的老板是个女人,在我的印象里她眉目低垂、臂膀有力。
最初,她会把车子推到学校门口,准备好所有的家什,立在车子后面的等待食客的到来。
后来,随着县城街道美化的进行,她把车子推到了县城的小吃一条街上,并永久地“驻扎”了下来。
虽然我曾经作为食客在卖肉夹馍的小摊上看着老板娘把上面的动作重复了很多次,但我还是不能回忆起老板做肉夹馍时的所有细节。
甚至就连今天也不例外。
今天是初八,在给周吴正送行的时候,我又把老板娘做肉夹馍的过程重温了好几遍,但是此刻我依旧不能记起每一步当中的细节,这样的感觉就如同和周吴正交谈一般,犹如雾中看花,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到了送行的时候,我又把之前的问题问了一遍,希冀于周吴正能给我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
“你之前说,在大城市打拼也可以,在小县城度日也不错,那你到底选哪里啊?你看,鸟都要给自己找个窝啊!更何况人呢。”我一边吃着肉夹馍一边问周吴正。
周吴正没有回答,只是专心地吃自己的夹馍。
等周吴正吃完夹馍之后,我又问了一遍。
这时周吴正抬了抬头,用下巴指了指卖夹馍的小摊子,问我:
“你觉得这个摊子,是在学校门口摆挣得多呢,还是在这里摆挣得多呢?”
“这个很难说。”
“但是总归有多有少。”
“那得。”
“但是其实老板娘无所谓。”
“为什么?”我不理解。
“因为老板娘有她的自信。”
“什么自信?”我更疑惑了。
“你看,她已经磨练了二十多年的手艺,她拥有能够将一副所谓的烂牌打好的自信。况且我之前也说过,本质上没有所谓的烂牌与好牌的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只是不同罢了。”
“这个我明白,关键是我想知道你怎么选。”
“如果这一切都没有了区别,那么顺其自然就可以了。要知道,毕竟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想想看,你若是和老板娘一样每天挥个几千刀,若是力求每日精进,若是对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有着严格要求,若是将老天和父母赋予我们的财富发挥到极致。我相信,无论在哪里,你都可以立地成佛。嗯,就算是退一步,你没有成佛,我想至少不会过得太坏。”
“这么说,”我接过话,“那就是留在X市喽?”
“现在是,以后没准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日他哥,你现在真他妈的矫情!”我再度被他说得不着边际,“罢罢罢,只要你觉得自己在外面混得不错就好。”
听我这样说,周吴正摸着自己的脑袋笑了。
终于,我们来到了车站。(还记得那个关于小城里一支烟的比喻吗?)
“好吧,就到这里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那我就送到这里吧,那个,这个夹馍你带着路上吃。其实对于我来说,不管你将来在哪里,不管你将来在做什么,反正别忘了家乡的味道就成,回来之后能够出来一起不醉不归就成。”
说着,我把拎在手里的肉夹馍举到了周吴正的面前。
当时我想,也许就像周吴正说的一样,我手中的这个肉夹馍,不仅灌注了老板娘二十多年来不断精进的技艺,而且还承载了我们这些人对这个小县城二十多年来的美好回忆,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这个小县城对小县城里——无论是身在县城还是漂泊在外的——所有年轻人的最好祝愿。
(2016-2-21,成稿,于杭州出租屋)
(2016-2-22,修改,于杭州出租屋)
(2016-2-27,修改,于z公司)
(2016-2-29,修改,于z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