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日历牌 0328
Ostern
复活节
Doch die Sonne lächelt am heiligen Tag,
Die Blumen stehn auf im grünen Hag,
Die Wiesen blinken mit Perlen von Tau,
Der Wald reckt empor sich ins Himmelsblau,
Die Glocken läuten von Turm zu Turm,
Die Nacht ist vorüber, vorüber der Sturm,
Die Menschen wandern mit leisem Schritt,
Und die auferstandene Liebe geht mit.
太阳在神圣的日子微笑,
花儿在绿树从中抬出头,
草地闪烁着露做的珍珠,
森林伸展四肢直冲蓝色苍穹,
钟声从一座塔楼敲过另一座,
夜已过去,风暴已歇,
人们轻轻地走上路,
复活的爱随之而来。
Anna Behrens-Litzmann (1850- nach 1913)
〜〜〜〜〜〜
编者按:今天是复活节后的周一(Ostermontag),西方世界的人们仍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自五四至今,有很多中国作家以复活节为契机进行创作,假借西方视角回望东方,表达人文关怀。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正是这样一首诗,寓意显而易见,手法却别出心裁。
复活节
“愿薪酬如同软奶酪
发霉膨胀……”
我几乎不敢喘气地说完
剩下的部分,那就是:
“愿上主垂听”。愿上主
在我的屋顶悬挂彩虹
涨薪的契约,世界每个
移动的角落都信仰。
没有人拒绝美元上的
效忠词:“我们信仰
上主”——致富的
大祭司。他说所有的
人会因他流的血而自由。
救赎的奥迹,就像瑞士
永不破产的银行
我们都喜悦这些。分享
罪恶,顺从它
把它打扮成白色,就像
一张待签的支票
2007.05.01
选自《舌形如火 2003—2013诗歌自选集》,厄土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
~~~~~~
1849: Deutsche Reichsverfassung
“德意志帝国宪法”
今天的保罗教堂
Die Abgeordneten der Nationalversammlung verabschiedeten in der Frankfurter Paulskirche die erste deutsche Verfassung und trugen dem preußischen König Friedrich Wilhelm IV. die Kaiserwürde an. Er aber lehnte die "Kaiserkrone aus Bürgerhand" ab - das gerade erst verabschiedete Verfassungswerk war gescheitert.
法兰克福国民大会在保罗教堂内决议产生《保罗教堂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打算让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接受宪法施行后的德国皇冠。但威廉四世拒绝了“人民递上的皇冠”,这一刚刚诞生的宪法被扼杀于襁褓。
Das kommt nicht oft vor: einem König wird die erbliche Kaiserwürde angeboten, und er lehnt ab. So geschehen im Frühjahr 1849. Der Grund, warum der preußische König Friedrich Wilhelm IV. die Kaiserkrone des Deutschen Reichs nicht annehmen wollte, war keinesfalls Bescheidenheit - im Gegenteil, Friedrich Wilhelm IV. sagte damals: "Ich will weder der Fürsten Zustimmung zu der Wahl noch die Krone. Diese sogenannte Krone ist aber schon an sich keine Krone sondern ein Hundehalsband. Sie trägt den Ludergeruch der Revolution von 1848, der albernsten, dümmsten, schlechtesten dieses Jahrhunderts. Einen solchen imaginären Reif, aus Dreck und Letten gebacken, soll ein legitimer König von Gottes Gnaden und gar der König von Preußen sich geben lassen?"
一个成为世袭皇帝的机会摆在一位邦国国王面前,却被后者拒绝了,这种事情十分罕见。然而1849年的春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拒绝接过皇冠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贪得无厌,相反,他说:“我既不想要选帝侯制度,也不想要这顶皇冠。这所谓的皇冠还不如说是狗链。它夹带着这个世纪最愚蠢的1848年革命的尸臭。这样一顶用泥土和污渍烘出的虚构皇冠,怎么能戴在一位神授君主、普鲁士国王的头上呢?”
~~~关于《保罗教堂宪法》的周边知识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
保罗教堂宪法(保罗教会宪法) (Paulskirchenverfassung)是第一部整个德国范围内由民主决议产生的宪法。然而这部宪法却从来没有生效过。这部“德意志帝国宪法”于1849年3月27日由法兰克福国民大会在保罗教堂内决议产生,并于1849年3月28日正式公布。宪法最终由于德意志各邦、尤其是普鲁士国王的反对而宣告失败。
这部宪法规定德国应该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但是执政官应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国民大会打算让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接受宪法施行后德国的皇冠,然而威廉四世坚持君权神授,拒绝了皇冠。
随后在德国西南部发生了旨在要求德国各邦接受宪法的宪法运动和革命起义,这些运动和起义于1849年夏遭到军事镇压,也意味着保罗教堂宪法的彻底失败。
不过,保罗教堂宪法作为整个德国第一部民主决议产生的宪法,却对德国以后的宪制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在基本权利方面。这些基本权利构成了宪法的核心,并早在1848年12月27日就已经通过“关于德意志民族基本权利的帝国法”(Reichsgesetz betreffend die Grundrechte des deutschen Volkes)生效。这些基本权利随后单独作为一章被编入保罗教堂宪法(第五章:财产不可侵犯、迁徙自由、废除死刑、人身自由、邮件保密、科学和学术自由、集会自由以及思想自由),并且一部分被原封不动地编入随后的魏玛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
保罗教堂宪法是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和讨论之后才颁布的。争论焦点之一是关于未来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构成问题。就此主要有“小德意志解决方案”和“大德意志解决方案”两种方案供表决选择。“小德意志解决方案”排除奥地利,并打算接受普鲁士的领导,而“大德意志解决方案”则包含奥地利在内。
宪法第1条规定:德意志帝国由目前的德意志邦联的领土范围构成。宪法第2条第1句规定:一个与另一个非德意志国家有共同国家元首的德意志国家,应该具有与该非德意志国家相分离的宪法、政府和管理。这两个规定都和在维也纳的皇室政府的利益相冲突。奥地利希望维持自己的多民族国家的体系,拒绝了放弃其非德意志国家部分。由此国民议会的议员们决定采取“小德意志方案”,但仍然对“大德意志方案”敞开大门。
复活节
Doch die Sonne lächelt am heiligen Tag,
Die Blumen stehn auf im grünen Hag,
Die Wiesen blinken mit Perlen von Tau,
Der Wald reckt empor sich ins Himmelsblau,
Die Glocken läuten von Turm zu Turm,
Die Nacht ist vorüber, vorüber der Sturm,
Die Menschen wandern mit leisem Schritt,
Und die auferstandene Liebe geht mit.
太阳在神圣的日子微笑,
花儿在绿树从中抬出头,
草地闪烁着露做的珍珠,
森林伸展四肢直冲蓝色苍穹,
钟声从一座塔楼敲过另一座,
夜已过去,风暴已歇,
人们轻轻地走上路,
复活的爱随之而来。
Anna Behrens-Litzmann (1850- nach 1913)
〜〜〜〜〜〜
编者按:今天是复活节后的周一(Ostermontag),西方世界的人们仍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自五四至今,有很多中国作家以复活节为契机进行创作,假借西方视角回望东方,表达人文关怀。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正是这样一首诗,寓意显而易见,手法却别出心裁。
复活节
“愿薪酬如同软奶酪
发霉膨胀……”
我几乎不敢喘气地说完
剩下的部分,那就是:
“愿上主垂听”。愿上主
在我的屋顶悬挂彩虹
涨薪的契约,世界每个
移动的角落都信仰。
没有人拒绝美元上的
效忠词:“我们信仰
上主”——致富的
大祭司。他说所有的
人会因他流的血而自由。
救赎的奥迹,就像瑞士
永不破产的银行
我们都喜悦这些。分享
罪恶,顺从它
把它打扮成白色,就像
一张待签的支票
2007.05.01
选自《舌形如火 2003—2013诗歌自选集》,厄土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6月。
~~~~~~
1849: Deutsche Reichsverfassung
“德意志帝国宪法”
今天的保罗教堂
Die Abgeordneten der Nationalversammlung verabschiedeten in der Frankfurter Paulskirche die erste deutsche Verfassung und trugen dem preußischen König Friedrich Wilhelm IV. die Kaiserwürde an. Er aber lehnte die "Kaiserkrone aus Bürgerhand" ab - das gerade erst verabschiedete Verfassungswerk war gescheitert.
法兰克福国民大会在保罗教堂内决议产生《保罗教堂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打算让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接受宪法施行后的德国皇冠。但威廉四世拒绝了“人民递上的皇冠”,这一刚刚诞生的宪法被扼杀于襁褓。
Das kommt nicht oft vor: einem König wird die erbliche Kaiserwürde angeboten, und er lehnt ab. So geschehen im Frühjahr 1849. Der Grund, warum der preußische König Friedrich Wilhelm IV. die Kaiserkrone des Deutschen Reichs nicht annehmen wollte, war keinesfalls Bescheidenheit - im Gegenteil, Friedrich Wilhelm IV. sagte damals: "Ich will weder der Fürsten Zustimmung zu der Wahl noch die Krone. Diese sogenannte Krone ist aber schon an sich keine Krone sondern ein Hundehalsband. Sie trägt den Ludergeruch der Revolution von 1848, der albernsten, dümmsten, schlechtesten dieses Jahrhunderts. Einen solchen imaginären Reif, aus Dreck und Letten gebacken, soll ein legitimer König von Gottes Gnaden und gar der König von Preußen sich geben lassen?"
一个成为世袭皇帝的机会摆在一位邦国国王面前,却被后者拒绝了,这种事情十分罕见。然而1849年的春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拒绝接过皇冠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贪得无厌,相反,他说:“我既不想要选帝侯制度,也不想要这顶皇冠。这所谓的皇冠还不如说是狗链。它夹带着这个世纪最愚蠢的1848年革命的尸臭。这样一顶用泥土和污渍烘出的虚构皇冠,怎么能戴在一位神授君主、普鲁士国王的头上呢?”
~~~关于《保罗教堂宪法》的周边知识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
保罗教堂宪法(保罗教会宪法) (Paulskirchenverfassung)是第一部整个德国范围内由民主决议产生的宪法。然而这部宪法却从来没有生效过。这部“德意志帝国宪法”于1849年3月27日由法兰克福国民大会在保罗教堂内决议产生,并于1849年3月28日正式公布。宪法最终由于德意志各邦、尤其是普鲁士国王的反对而宣告失败。
这部宪法规定德国应该是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但是执政官应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国民大会打算让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接受宪法施行后德国的皇冠,然而威廉四世坚持君权神授,拒绝了皇冠。
随后在德国西南部发生了旨在要求德国各邦接受宪法的宪法运动和革命起义,这些运动和起义于1849年夏遭到军事镇压,也意味着保罗教堂宪法的彻底失败。
不过,保罗教堂宪法作为整个德国第一部民主决议产生的宪法,却对德国以后的宪制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在基本权利方面。这些基本权利构成了宪法的核心,并早在1848年12月27日就已经通过“关于德意志民族基本权利的帝国法”(Reichsgesetz betreffend die Grundrechte des deutschen Volkes)生效。这些基本权利随后单独作为一章被编入保罗教堂宪法(第五章:财产不可侵犯、迁徙自由、废除死刑、人身自由、邮件保密、科学和学术自由、集会自由以及思想自由),并且一部分被原封不动地编入随后的魏玛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宪法。
保罗教堂宪法是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和讨论之后才颁布的。争论焦点之一是关于未来德意志民族国家的构成问题。就此主要有“小德意志解决方案”和“大德意志解决方案”两种方案供表决选择。“小德意志解决方案”排除奥地利,并打算接受普鲁士的领导,而“大德意志解决方案”则包含奥地利在内。
宪法第1条规定:德意志帝国由目前的德意志邦联的领土范围构成。宪法第2条第1句规定:一个与另一个非德意志国家有共同国家元首的德意志国家,应该具有与该非德意志国家相分离的宪法、政府和管理。这两个规定都和在维也纳的皇室政府的利益相冲突。奥地利希望维持自己的多民族国家的体系,拒绝了放弃其非德意志国家部分。由此国民议会的议员们决定采取“小德意志方案”,但仍然对“大德意志方案”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