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理解“帮助人”的启示
从心理学上理解“帮助人”的启示
文:李小英
一.现象
现实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别人向你求助或你向别人求助的情景:如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好,父母焦虑不安,心急如焚,来问你怎么办?向你寻求方法;天灾人祸,牢狱之灾,生死病亡,病床前的呻吟,坟墓前的悲伤,怎么劝慰;你与人相处对人和事不满,心生抱怨,或你遇到一个不可理喻的人,找渣寻事,你怎么寻求他人帮助化解?等等,不一而足。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万千的生香活色的世界里,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会有许多的寻求帮助的事情。而每个人也会无论多少都会伸出援助的手或者像别人伸出需要的手,寻求帮助,传递爱和温暖,度过生活中的每一个难题和困境。
但是,帮助人的方式正确与否却会给自身和他人带来许多困惑和心理创伤。曾经, 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当我还没有进入心理学学习时,我曾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件,大的有人命关天,判刑坐牢,死不瞑目,生不如死的人生事件;小的有生活中的细碎摩擦,言语不敬等人际纠纷,我都投入我的全副热情和精力,搜腸刮肚,费尽心机,掏心掏肺,全身心的投入去帮助,寻求快速的解决处理办法。有时到了山穷水尽,弹尽粮绝,掏空自我,心力衰竭,也无法达到双边宿愿。
许多时候用尽心血,不尽人意,纵使愿望再良好,也没法事事如意。 而你看到他们的渴求,悲伤,焦虑,愤怒,你很自责,内疚,惭愧,你并不比他们轻松。这种内心的负债般撕裂至你无法动弹,久久无法释怀。
曾经我选择了完全屏蔽我的感知世界,把我的感受完全悬置起来,曾经有本书一句话固化了我的感受,“不要让一个人特质影响你的判断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委托人,对于我们仅仅是一个单位,问题里的一个因素。感情作用会影响清醒的理智,·····”一个严谨而自律的人是会出色的助人做好许多事情。然,他的自身情感世界是不快乐的。
二.困惑
当我参加了心理学的学习和体验及成长后,打开了我固化的感知和情绪自然流露,这时是另一种感受现象出现:情绪极其敏感并外化,别人的悲伤会使我投入更多的热忱和帮助,别人的委屈会引发我的悲哀并且自发的投入情感去安慰帮助。我反思:为什么以前一滴泪不会轻易下滴的人,现在这样脆弱和无力?如何帮助人?还是自己的情绪?我感到回到了最初的原点。此时对怎样助人怎样自身心理健康,一种怀疑和困惑盘旋在心里。
三.萨提亚理论的启示
当随着萨提亚学习的引导,开始觉察自己内在的情绪状态,寻找出更丰富的内在资源,让自己生命更加完善的前提下,影响身边的生命向良好,积极,向更高自我成长上的转变,这是一种美好的信念乃至一种乐观的人生理念。
首先,是对人的认识应是全新快乐的。“用新的眼光审视旧的经验,并发展出和谐的使用那些资源的方式。”“与人连接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你们是完美的生命体,你们是生命完美的化身。”以此看法,使人看到了人的积极乐观潜能的个体。
二是澄清帮助人的误区。
她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能帮助人的方法便是去哺育每个人。所以我全身都长满了奶瓶,而它们都有着‘只能开不能关’的水龙头,且我当时头上一定一个叫‘喝我’的招牌。那让我成为一个合符体统的人。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晚上回到家里时,会很想死,每个人都像掐住我的脖子一样,好像抓住我的身体不放,但我并没有发觉我为他们做什么。因为我会把自己搞到快肢解了一样,为了要帮他们买衣服,做这做那,对他们仁慈,以及剩下的那一套,然后当我终于垮了,我问‘什么是帮助’?”
这样的话,形象真切的再现了帮助的误区。
三是助人先修己。
她说:“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珍惜我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要拥有你自己的蜡烛。在他们还没有点亮,没有蜡烛时。”只有充实完善自己,爱惜自己为前提,你才有这个精力和能力去帮助人,否则,一切都是虚妄。
四是排除对他人无能力的误解。
“他们什么都有,但欲不得其门,我将铭记在心的事情,我将不会给予他们任何东西。我只能是会用我自己来你们取得你们拥有的资源。”“我知道那过程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东西,不只是为了外面那些人,也是为了我自己。”这段,深刻的阐明了别人有能力,取你们自己的资源,也为了自己。
五是怎么帮助的方法。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萨提亚以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故事阐明了“帮助他们取得自己的资源”这就是真正对他们负责的真正的帮助。
活在当下,解决当下问题。以“现时现地”的方式,处理问题,因为昨天的感觉已成为了回忆。只有站在当下,处理当下情绪,才能厘清思路。
“帮助人们看到,听到,感觉到是他们很重要的两个方法。”让他们看到听到自身的光芒自身的智慧,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值得”的。
同时去断依赖。以政府机构个人,“所谓的仁慈,并给他们那些所没有的东西,然后一切就会没事。世世代代都仰赖着政府社会救济过活。”
这就是我学习心理逐步转变的帮助人认识到的误区和真正助人修己的启示。
当你接触到不一样的来自于另一个地理和文化,对于个人来说,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启示和引领。
我愿沿着这条助人修己的路继续走下去。
联系心理咨询师加个人微信:179000508。 看更多心理文章,加公众号 L461951329
![]() |
文:李小英
一.现象
现实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别人向你求助或你向别人求助的情景:如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好,父母焦虑不安,心急如焚,来问你怎么办?向你寻求方法;天灾人祸,牢狱之灾,生死病亡,病床前的呻吟,坟墓前的悲伤,怎么劝慰;你与人相处对人和事不满,心生抱怨,或你遇到一个不可理喻的人,找渣寻事,你怎么寻求他人帮助化解?等等,不一而足。
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万千的生香活色的世界里,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会有许多的寻求帮助的事情。而每个人也会无论多少都会伸出援助的手或者像别人伸出需要的手,寻求帮助,传递爱和温暖,度过生活中的每一个难题和困境。
但是,帮助人的方式正确与否却会给自身和他人带来许多困惑和心理创伤。曾经, 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当我还没有进入心理学学习时,我曾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件,大的有人命关天,判刑坐牢,死不瞑目,生不如死的人生事件;小的有生活中的细碎摩擦,言语不敬等人际纠纷,我都投入我的全副热情和精力,搜腸刮肚,费尽心机,掏心掏肺,全身心的投入去帮助,寻求快速的解决处理办法。有时到了山穷水尽,弹尽粮绝,掏空自我,心力衰竭,也无法达到双边宿愿。
许多时候用尽心血,不尽人意,纵使愿望再良好,也没法事事如意。 而你看到他们的渴求,悲伤,焦虑,愤怒,你很自责,内疚,惭愧,你并不比他们轻松。这种内心的负债般撕裂至你无法动弹,久久无法释怀。
曾经我选择了完全屏蔽我的感知世界,把我的感受完全悬置起来,曾经有本书一句话固化了我的感受,“不要让一个人特质影响你的判断能力,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委托人,对于我们仅仅是一个单位,问题里的一个因素。感情作用会影响清醒的理智,·····”一个严谨而自律的人是会出色的助人做好许多事情。然,他的自身情感世界是不快乐的。
二.困惑
当我参加了心理学的学习和体验及成长后,打开了我固化的感知和情绪自然流露,这时是另一种感受现象出现:情绪极其敏感并外化,别人的悲伤会使我投入更多的热忱和帮助,别人的委屈会引发我的悲哀并且自发的投入情感去安慰帮助。我反思:为什么以前一滴泪不会轻易下滴的人,现在这样脆弱和无力?如何帮助人?还是自己的情绪?我感到回到了最初的原点。此时对怎样助人怎样自身心理健康,一种怀疑和困惑盘旋在心里。
三.萨提亚理论的启示
当随着萨提亚学习的引导,开始觉察自己内在的情绪状态,寻找出更丰富的内在资源,让自己生命更加完善的前提下,影响身边的生命向良好,积极,向更高自我成长上的转变,这是一种美好的信念乃至一种乐观的人生理念。
首先,是对人的认识应是全新快乐的。“用新的眼光审视旧的经验,并发展出和谐的使用那些资源的方式。”“与人连接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的事。”“你们是完美的生命体,你们是生命完美的化身。”以此看法,使人看到了人的积极乐观潜能的个体。
二是澄清帮助人的误区。
她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能帮助人的方法便是去哺育每个人。所以我全身都长满了奶瓶,而它们都有着‘只能开不能关’的水龙头,且我当时头上一定一个叫‘喝我’的招牌。那让我成为一个合符体统的人。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晚上回到家里时,会很想死,每个人都像掐住我的脖子一样,好像抓住我的身体不放,但我并没有发觉我为他们做什么。因为我会把自己搞到快肢解了一样,为了要帮他们买衣服,做这做那,对他们仁慈,以及剩下的那一套,然后当我终于垮了,我问‘什么是帮助’?”
这样的话,形象真切的再现了帮助的误区。
三是助人先修己。
她说:“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珍惜我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要拥有你自己的蜡烛。在他们还没有点亮,没有蜡烛时。”只有充实完善自己,爱惜自己为前提,你才有这个精力和能力去帮助人,否则,一切都是虚妄。
四是排除对他人无能力的误解。
“他们什么都有,但欲不得其门,我将铭记在心的事情,我将不会给予他们任何东西。我只能是会用我自己来你们取得你们拥有的资源。”“我知道那过程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东西,不只是为了外面那些人,也是为了我自己。”这段,深刻的阐明了别人有能力,取你们自己的资源,也为了自己。
五是怎么帮助的方法。
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萨提亚以这样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故事阐明了“帮助他们取得自己的资源”这就是真正对他们负责的真正的帮助。
活在当下,解决当下问题。以“现时现地”的方式,处理问题,因为昨天的感觉已成为了回忆。只有站在当下,处理当下情绪,才能厘清思路。
“帮助人们看到,听到,感觉到是他们很重要的两个方法。”让他们看到听到自身的光芒自身的智慧,让他们看到自己是“值得”的。
同时去断依赖。以政府机构个人,“所谓的仁慈,并给他们那些所没有的东西,然后一切就会没事。世世代代都仰赖着政府社会救济过活。”
这就是我学习心理逐步转变的帮助人认识到的误区和真正助人修己的启示。
当你接触到不一样的来自于另一个地理和文化,对于个人来说,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启示和引领。
我愿沿着这条助人修己的路继续走下去。
联系心理咨询师加个人微信:179000508。 看更多心理文章,加公众号 L461951329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