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感悟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收获颇丰。
从远古的巫术图腾,到先秦青铜饕餮,从楚汉的浪漫丰饶到魏晋的风神思辨,从初唐的意气风发到盛唐的富贵丰满,从中唐到宋的生活情调,元的落寞归隐,明清的个性和世俗。对中国文化的脉络,终于有了一个较为笼统的认识。
其中,最有感触的,是魏晋的名士,宋元的士大夫,明清的性灵(个性)解放者。
魏晋:木秀风必摧,无常故高冷
佛家常说无常,古代史,最无常的,莫过魏晋。繁华,毁灭,弹指一瞬间。极端的生存环境,淬炼纯粹的心性,那是一次深刻的人性解放。既然,无常到,苟活都容不下,何不,潇洒随性,纯粹到,只在乎美和思辨,人的美(兰陵王,潘安等美貌的推崇,以及史书对人风神气质的浓重描画),自然的美(山水诗和归隐田园,谢灵运,陶渊明),艺术的美(书法,绘画,玄妙的雕塑,王羲之,顾恺之等)。清谈,老庄,佛教,心的哲学,人的自然属性,在思辨中,又一次张扬。
如果说,魏晋,是贵族的人性解放,高冷而纯粹,形而上,直指心灵。那么,两宋,则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生诉求,事业,生活情调,心灵的有机融合。前者是心的艺术,后者,是人生的哲学。
宋:人间有味是清欢
山水画是宋元的精魂。从北宋的为自然传神,经由南宋,过渡到元的为自己传神。宋的描摹自然,也推崇可游可居,元的抒情表意,也都是熟悉的生活环境。抑扬顿挫,枯湿浓淡间,生活与自然与心灵的调和。不似魏晋的高冷,多一份的人间的意味。正如佛教,于魏晋是玄妙,思辨,形而上,于两宋却是禅宗的顿悟,活在当下,生活即修行。
如果说魏晋是高冷,两宋就是温润。瓷器凝聚了两宋的时代精神。或青或白,素雅莹润,清而不冷,雅而有味,极合这阙苏词的意境,人间有味是清欢。
未完,待续…
从远古的巫术图腾,到先秦青铜饕餮,从楚汉的浪漫丰饶到魏晋的风神思辨,从初唐的意气风发到盛唐的富贵丰满,从中唐到宋的生活情调,元的落寞归隐,明清的个性和世俗。对中国文化的脉络,终于有了一个较为笼统的认识。
其中,最有感触的,是魏晋的名士,宋元的士大夫,明清的性灵(个性)解放者。
魏晋:木秀风必摧,无常故高冷
佛家常说无常,古代史,最无常的,莫过魏晋。繁华,毁灭,弹指一瞬间。极端的生存环境,淬炼纯粹的心性,那是一次深刻的人性解放。既然,无常到,苟活都容不下,何不,潇洒随性,纯粹到,只在乎美和思辨,人的美(兰陵王,潘安等美貌的推崇,以及史书对人风神气质的浓重描画),自然的美(山水诗和归隐田园,谢灵运,陶渊明),艺术的美(书法,绘画,玄妙的雕塑,王羲之,顾恺之等)。清谈,老庄,佛教,心的哲学,人的自然属性,在思辨中,又一次张扬。
如果说,魏晋,是贵族的人性解放,高冷而纯粹,形而上,直指心灵。那么,两宋,则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生诉求,事业,生活情调,心灵的有机融合。前者是心的艺术,后者,是人生的哲学。
宋:人间有味是清欢
山水画是宋元的精魂。从北宋的为自然传神,经由南宋,过渡到元的为自己传神。宋的描摹自然,也推崇可游可居,元的抒情表意,也都是熟悉的生活环境。抑扬顿挫,枯湿浓淡间,生活与自然与心灵的调和。不似魏晋的高冷,多一份的人间的意味。正如佛教,于魏晋是玄妙,思辨,形而上,于两宋却是禅宗的顿悟,活在当下,生活即修行。
如果说魏晋是高冷,两宋就是温润。瓷器凝聚了两宋的时代精神。或青或白,素雅莹润,清而不冷,雅而有味,极合这阙苏词的意境,人间有味是清欢。
未完,待续…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