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之前,匆匆去趟布拉格
决定参加学生组织的布拉格周末游只是临时起意。从阿姆斯特丹到布拉格的距离是九百千米,我们坐了一夜大巴。第二天早上九点车停在距离老城中心一个很近的青旅old prague hostel。
我对于布拉格的感性印象里充满了少女情怀,是因为那首《布拉格广场》,一首小学六年级就会哼的流行歌曲。当然只是一个偶然属于中国年轻人的回忆,我好奇地问了几个同行的新加坡女生,她们从没听说过这首歌。其余,是一些零碎的念想,对布拉格之春的一知半解,也是在草草预览行程时才想起卡夫卡、米德兰昆德拉是大名鼎鼎的捷克作家。奇异的小说情节和电影里的捷克女孩也都是很遥远的回忆了。布拉格是英文prague(捷克语praha)的音译,在古老的捷克语里,praha的意思是一片干燥的地带(dry area)。的确,捷克地处东欧,远离海洋,全年降水量相比于西海岸极少。相比于很多毗邻的西欧国家,捷克在国际舞台上并不耀眼。游客到当地仍然需要兑换捷克币,听着当地人不怎么流利的英文。
入住青旅后,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就走向了布拉格的老城广场(old town sqaure),虽然前夜的睡眠并不好,但是脑子里却带着兴奋劲儿,汇入到广场的人流中。广场中间有当年宗教改革领袖胡斯的塑像,所以又称为胡斯广场。这里曾经是布拉格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现在游客最为集中的地带。广场上,有街头艺人的表演、卖当地传统食物的摊贩、租赁代步车的年轻人们,当然还有举着各种颜色雨伞的当地导游。
整个广场的布局相当紧凑。广场的西边是布拉格市老市政厅(city hall),花70捷克币可以登上塔顶俯瞰老城全景。东边对应的是布拉格最古老的教堂,泰恩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yn),别名双子教堂。由于工匠当年的失误,教堂的两个塔身并不同一大小,大的一边又被当地人称为母塔(female tower),小的被称为公塔(male tower)。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围绕教堂脚下的有大小不一的建筑,现在大都为展览馆、咖啡馆、糖果店、纪念品店。
布拉格市政厅(city town of hall)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3世纪,至今仍然作为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给我们解说的是一个年轻消瘦的女解说员,内容简介干脆,细节里透着对这建筑的尊重。从小听惯了上下五千年,几百年的历史并好像并不算长,甚至觉得这里的壁画略显粗糙、监狱构建简陋。然而这些遗迹却被完好无损地保留,年轻的志愿者在这里工作,为游客讲述并不轰动的历史的细节,依旧令人动容。市政厅外的天文钟最为人津津乐道,当年的工匠创造了这个举世无双的时钟,钟里小圈每转一圈是一天,大圈的时钟每转一圈是一年。每到整点,时钟两侧的小窗会打开,十二门徒依次出场,中间的金鸡挥动翅膀,所有的游客都举起手将这一时刻记录。精准的工匠技艺是当时国家财力领先的标志,自然地融入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中。
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路。这城市对于历史的保存似乎有一种偏执,不愿意去动这里的一块砖头。车道上铺满了大砖头块,汽车跑起来颠颠簸簸,行人走的马路也是由小石块铺成,石头间间隙磨脚也坏鞋。走着走着也许就碰巧来到了卡夫卡的故居,看到黄金小巷里的某一家书店摆满了卡夫卡的作品,二手书就放在门前供过路的人翻阅。
布拉格被伏尔塔瓦河穿过,查理大桥(charlie bridge)连接南北。走过查理大桥就来到布拉格城堡脚下,布拉格的城堡建在最高处,缓缓上坡,似有朝拜之感,又能很容易联想到当年兵戎马戈时代的防守之势。站在城堡上,整个布拉格城市就在眼前。
圣维特教堂(St Vitus Cathedral )地处城堡之中,教堂前并不是一片开阔的地带,走过层层走廊来到尽头,高耸的教堂就突然出现在面前,气势磅礴,逼得行人毫无退路、令人窒息。教堂内的空间狭长开阔,两侧精致的彩色玻璃壁画令人咋舌。高耸的内壁围形成向上的狭长空间,把渺小的个人所有杂念吸走,下一秒就变成虔诚的信徒。
夜晚的布拉格路上行人稀少,酒吧里却人头攒动。我们的夜晚活动是“pubcrawl”。意味着一群人从第一天的夜晚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会辗转若干个酒吧,其中陌生人会加入到队伍当中来,最后不醉不归。酒吧入口是一扇仅容一人进入的小木门,然而地下室空间开阔,布置成了足球酒吧。布拉格是欧洲地区少有的absinthe酒合法的地区,因为酒精浓度高达60-70%,极易喝醉。然而这不影响同行的伙伴们的兴致,“have a shot of absinthe”此起彼伏着。和朋友出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在门口遇见了一对德国的夫妇,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娶了中国妻子,婚礼上的旗袍美到令人惊叹。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在夜晚布拉格的街道上,大多数没办法走直线,这景象也是蔚为壮观。
第二天早晨十点,我在犹太人集中营的博物馆里看到了凌晨五点才结束pubcrawl的伙伴们,有的眼睛里还带着血丝,静静地参观着犹太人的墓地。临走前,独自一个人又来到了布拉格的老城广场,在天文钟前驻足。下午四点的整点刚刚过去,录像的游客散去不少。还是那个年轻的餐馆服务员微笑着向过路的行人询问需不需要进餐馆坐坐,导游不厌其烦的讲述天文钟的历史故事。广场上的艺人准备收拾行李和一天的收获回家,明天又是相同的表演。我并不知道满脸堆笑的街头艺人是否觉得工作枯燥,他们大概也盼望着春天,因为在布拉格的春天,至少温度回暖,游客也会多一些。
我对于布拉格的感性印象里充满了少女情怀,是因为那首《布拉格广场》,一首小学六年级就会哼的流行歌曲。当然只是一个偶然属于中国年轻人的回忆,我好奇地问了几个同行的新加坡女生,她们从没听说过这首歌。其余,是一些零碎的念想,对布拉格之春的一知半解,也是在草草预览行程时才想起卡夫卡、米德兰昆德拉是大名鼎鼎的捷克作家。奇异的小说情节和电影里的捷克女孩也都是很遥远的回忆了。布拉格是英文prague(捷克语praha)的音译,在古老的捷克语里,praha的意思是一片干燥的地带(dry area)。的确,捷克地处东欧,远离海洋,全年降水量相比于西海岸极少。相比于很多毗邻的西欧国家,捷克在国际舞台上并不耀眼。游客到当地仍然需要兑换捷克币,听着当地人不怎么流利的英文。
入住青旅后,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就走向了布拉格的老城广场(old town sqaure),虽然前夜的睡眠并不好,但是脑子里却带着兴奋劲儿,汇入到广场的人流中。广场中间有当年宗教改革领袖胡斯的塑像,所以又称为胡斯广场。这里曾经是布拉格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现在游客最为集中的地带。广场上,有街头艺人的表演、卖当地传统食物的摊贩、租赁代步车的年轻人们,当然还有举着各种颜色雨伞的当地导游。
![]() |
胡斯的雕塑在布拉格广场的中心,于是它看起来没想象中的浪漫。 |
整个广场的布局相当紧凑。广场的西边是布拉格市老市政厅(city hall),花70捷克币可以登上塔顶俯瞰老城全景。东边对应的是布拉格最古老的教堂,泰恩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before tyn),别名双子教堂。由于工匠当年的失误,教堂的两个塔身并不同一大小,大的一边又被当地人称为母塔(female tower),小的被称为公塔(male tower)。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围绕教堂脚下的有大小不一的建筑,现在大都为展览馆、咖啡馆、糖果店、纪念品店。
![]() |
登上市政厅顶可以俯瞰整个老城全景,泰恩教堂矗立云端格外显眼。 |
![]() |
红色的砖瓦给布拉格涂上了别致的风情。 |
布拉格市政厅(city town of hall)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3世纪,至今仍然作为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给我们解说的是一个年轻消瘦的女解说员,内容简介干脆,细节里透着对这建筑的尊重。从小听惯了上下五千年,几百年的历史并好像并不算长,甚至觉得这里的壁画略显粗糙、监狱构建简陋。然而这些遗迹却被完好无损地保留,年轻的志愿者在这里工作,为游客讲述并不轰动的历史的细节,依旧令人动容。市政厅外的天文钟最为人津津乐道,当年的工匠创造了这个举世无双的时钟,钟里小圈每转一圈是一天,大圈的时钟每转一圈是一年。每到整点,时钟两侧的小窗会打开,十二门徒依次出场,中间的金鸡挥动翅膀,所有的游客都举起手将这一时刻记录。精准的工匠技艺是当时国家财力领先的标志,自然地融入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中。
![]() |
新人在世纪钟下合影 |
![]() |
市政厅内部的“吊顶”设计,依旧是13世纪的壁画。 |
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路。这城市对于历史的保存似乎有一种偏执,不愿意去动这里的一块砖头。车道上铺满了大砖头块,汽车跑起来颠颠簸簸,行人走的马路也是由小石块铺成,石头间间隙磨脚也坏鞋。走着走着也许就碰巧来到了卡夫卡的故居,看到黄金小巷里的某一家书店摆满了卡夫卡的作品,二手书就放在门前供过路的人翻阅。
![]() |
一条普通的街道。 |
布拉格被伏尔塔瓦河穿过,查理大桥(charlie bridge)连接南北。走过查理大桥就来到布拉格城堡脚下,布拉格的城堡建在最高处,缓缓上坡,似有朝拜之感,又能很容易联想到当年兵戎马戈时代的防守之势。站在城堡上,整个布拉格城市就在眼前。
![]() |
在布拉格南部遥望河对岸的城堡。 |
![]() |
登上城堡,俯瞰布拉格整个城市。 |
圣维特教堂(St Vitus Cathedral )地处城堡之中,教堂前并不是一片开阔的地带,走过层层走廊来到尽头,高耸的教堂就突然出现在面前,气势磅礴,逼得行人毫无退路、令人窒息。教堂内的空间狭长开阔,两侧精致的彩色玻璃壁画令人咋舌。高耸的内壁围形成向上的狭长空间,把渺小的个人所有杂念吸走,下一秒就变成虔诚的信徒。
![]() |
St.Vitus Chatthedral传说耗时几百年修建完 |
![]() |
圣维特大教堂的壁画 |
夜晚的布拉格路上行人稀少,酒吧里却人头攒动。我们的夜晚活动是“pubcrawl”。意味着一群人从第一天的夜晚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会辗转若干个酒吧,其中陌生人会加入到队伍当中来,最后不醉不归。酒吧入口是一扇仅容一人进入的小木门,然而地下室空间开阔,布置成了足球酒吧。布拉格是欧洲地区少有的absinthe酒合法的地区,因为酒精浓度高达60-70%,极易喝醉。然而这不影响同行的伙伴们的兴致,“have a shot of absinthe”此起彼伏着。和朋友出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在门口遇见了一对德国的夫妇,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娶了中国妻子,婚礼上的旗袍美到令人惊叹。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在夜晚布拉格的街道上,大多数没办法走直线,这景象也是蔚为壮观。
![]() |
酒吧drunk monkey |
第二天早晨十点,我在犹太人集中营的博物馆里看到了凌晨五点才结束pubcrawl的伙伴们,有的眼睛里还带着血丝,静静地参观着犹太人的墓地。临走前,独自一个人又来到了布拉格的老城广场,在天文钟前驻足。下午四点的整点刚刚过去,录像的游客散去不少。还是那个年轻的餐馆服务员微笑着向过路的行人询问需不需要进餐馆坐坐,导游不厌其烦的讲述天文钟的历史故事。广场上的艺人准备收拾行李和一天的收获回家,明天又是相同的表演。我并不知道满脸堆笑的街头艺人是否觉得工作枯燥,他们大概也盼望着春天,因为在布拉格的春天,至少温度回暖,游客也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