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这么多剩女?
很多朋友安慰我说,在深圳不用担心找女朋友。我问为什么?朋友说深圳剩女特别多,男女比例是1:7,你不知道吗?
当然这个数据不可能是真的,凭生活经验即可判断,那么深圳为什么这么多剩女呢?
原因肯定很多,但是我觉得教育和职业结构是两种最主要的因素,当然女生的经济的独立、择偶观、城市的包容性等。
中国女性素质高于男性的情况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更加适合女生,所以高学历中女性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而且敢于来深圳打拼的白领很多学历都较高,这就导致白领的人口比例应该是女性多于男性。
但是,高学历成为白领女性的利器,也成为白领女性的魔咒,女性在择偶方面倾向于向上找,也就是学历、收入、身高都优于自己的男性,就是所谓B女找A男,所以A就剩下了,而且男性由于怕自尊心和压力,往往喜欢往下找,所以女博士最难找对象,最优质的女性反而容易主动剩下。
而且,在深圳中上层移民中,本来女性就多于男性,还有向上找,加上一夫一妻制的限制,导致A男早早被霸占了。优质男中出柜(gay)的也增加,由于男性年龄对择偶影响较小,所以想多做几年钻石王老五的也在增加,加剧B女剩下的情况。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基层移民中情况如何,就整个深圳市人口来说,人口普查显示男女比例大致是均衡的,但是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女生会多于男性,是为什么呢?
因为职业分工,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原来深圳关外以女工为主的工厂逐渐消失,女性被迫转移到市区寻找工作,加上深圳城市的高速发展,服务业对女性劳工的需求量激增,女工从原来的关外转移到关内工作,但是关内却较为缺乏适合底层男性劳工的岗位,有的被迫返乡,有的或者在郊区从事建筑或者其他体力工作。
导致的情况是关内女性多,关外男性多,关内就出现男女比例失调,早些年我们家乡村子里不少外出务工青年在同一个厂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是现在男女分离,双方择偶面临困难。最严重的是关内的女性在择偶上已经看不上关外的男性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呢?
因为女性从事服务业,接触的人和事物,和关外郊区的男工相比,更开阔,层次更高,而且工作也更为体面,在价值观上基层男女已经形成严重的差距和鸿沟,沟通交流变得困难,没有了共同语言。
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和我同龄女老乡在关内商场做店员,明显比郊区从事建筑的同龄男老乡聪明灵活,当男老乡想买一部手机聊QQ,结果买到苹果模型机,被骗了。但是女老乡已经用真苹果在微信朋友圈晒自拍了,完全两个世界的人了。
这批率先成长的女青年,不愿找关外的男青年,又够不着白领男青年,所以主动剩下了,进一步加剧深圳关内的剩女情况。
让我们在回到女白领这边,除了自身的高学历高收入成为深圳剩女的择偶”劣势“外,大城市广泛的流动人口给女白领造成了”选择“很多的幻觉。
更可恶的是,男女双方备胎策略造成的择偶的幻觉,我身边的女生常常跟我“抱怨”,好几个优质男生追她,不知道该选谁。同时,我身边的男生告诉我自己和好几个女生暧昧不清,甚至一天要见好几个,同一场电影陪不同的女生看了好几遍,所以给女生造成了很多男生追自己的幻觉,一方面缓解了剩女择偶的紧迫感,跟严重是剩女“挑”花了眼,进一步提高择偶标准,越发容易剩下。
再来看看男白领这边,其实大部分男白领在深圳是买不起房的,所以在择偶方面,男白领就会有所顾忌,要么回家乡找,挣点钱学点本事回家,要不就是找个愿意跟自己回家的女白领,但是这个社会告诉女白领,她们有资格要求追求自己的男生在深圳有房,同时,事业上的放弃,远嫁异乡,怀着对大都市深深的不舍,最终女白领还是觉得哪怕剩下,也要留下。深圳的开放包容性更是让大龄剩女喜欢,也让她们没法回去了,结果男女比例进一步失调。
其实我们从白领和服务业女工可以看出,她们都明显优于自己同阶层的男性,这也许才是深圳剩女这么多最重要的原因,我们能等是,时间让剩女们与婚姻达成妥协了!
当然这个数据不可能是真的,凭生活经验即可判断,那么深圳为什么这么多剩女呢?
原因肯定很多,但是我觉得教育和职业结构是两种最主要的因素,当然女生的经济的独立、择偶观、城市的包容性等。
中国女性素质高于男性的情况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更加适合女生,所以高学历中女性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而且敢于来深圳打拼的白领很多学历都较高,这就导致白领的人口比例应该是女性多于男性。
但是,高学历成为白领女性的利器,也成为白领女性的魔咒,女性在择偶方面倾向于向上找,也就是学历、收入、身高都优于自己的男性,就是所谓B女找A男,所以A就剩下了,而且男性由于怕自尊心和压力,往往喜欢往下找,所以女博士最难找对象,最优质的女性反而容易主动剩下。
而且,在深圳中上层移民中,本来女性就多于男性,还有向上找,加上一夫一妻制的限制,导致A男早早被霸占了。优质男中出柜(gay)的也增加,由于男性年龄对择偶影响较小,所以想多做几年钻石王老五的也在增加,加剧B女剩下的情况。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基层移民中情况如何,就整个深圳市人口来说,人口普查显示男女比例大致是均衡的,但是我们会发现身边的女生会多于男性,是为什么呢?
因为职业分工,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原来深圳关外以女工为主的工厂逐渐消失,女性被迫转移到市区寻找工作,加上深圳城市的高速发展,服务业对女性劳工的需求量激增,女工从原来的关外转移到关内工作,但是关内却较为缺乏适合底层男性劳工的岗位,有的被迫返乡,有的或者在郊区从事建筑或者其他体力工作。
导致的情况是关内女性多,关外男性多,关内就出现男女比例失调,早些年我们家乡村子里不少外出务工青年在同一个厂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是现在男女分离,双方择偶面临困难。最严重的是关内的女性在择偶上已经看不上关外的男性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原因呢?
因为女性从事服务业,接触的人和事物,和关外郊区的男工相比,更开阔,层次更高,而且工作也更为体面,在价值观上基层男女已经形成严重的差距和鸿沟,沟通交流变得困难,没有了共同语言。
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和我同龄女老乡在关内商场做店员,明显比郊区从事建筑的同龄男老乡聪明灵活,当男老乡想买一部手机聊QQ,结果买到苹果模型机,被骗了。但是女老乡已经用真苹果在微信朋友圈晒自拍了,完全两个世界的人了。
这批率先成长的女青年,不愿找关外的男青年,又够不着白领男青年,所以主动剩下了,进一步加剧深圳关内的剩女情况。
让我们在回到女白领这边,除了自身的高学历高收入成为深圳剩女的择偶”劣势“外,大城市广泛的流动人口给女白领造成了”选择“很多的幻觉。
更可恶的是,男女双方备胎策略造成的择偶的幻觉,我身边的女生常常跟我“抱怨”,好几个优质男生追她,不知道该选谁。同时,我身边的男生告诉我自己和好几个女生暧昧不清,甚至一天要见好几个,同一场电影陪不同的女生看了好几遍,所以给女生造成了很多男生追自己的幻觉,一方面缓解了剩女择偶的紧迫感,跟严重是剩女“挑”花了眼,进一步提高择偶标准,越发容易剩下。
再来看看男白领这边,其实大部分男白领在深圳是买不起房的,所以在择偶方面,男白领就会有所顾忌,要么回家乡找,挣点钱学点本事回家,要不就是找个愿意跟自己回家的女白领,但是这个社会告诉女白领,她们有资格要求追求自己的男生在深圳有房,同时,事业上的放弃,远嫁异乡,怀着对大都市深深的不舍,最终女白领还是觉得哪怕剩下,也要留下。深圳的开放包容性更是让大龄剩女喜欢,也让她们没法回去了,结果男女比例进一步失调。
其实我们从白领和服务业女工可以看出,她们都明显优于自己同阶层的男性,这也许才是深圳剩女这么多最重要的原因,我们能等是,时间让剩女们与婚姻达成妥协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罗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外卖社会学:中产变穷,女骑手与女性主义! (1人喜欢)
- 不读书,如何过好生活?|2024年罗成私人年度十大好书 (2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