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老建筑
查看话题 >哈尔滨老道外 | 在时间中倾颓
或许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哈尔滨的老道外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即使曾听说过它,当真到访过的人仍然很少。尽管这片区域拥有大量近百年的老建筑,其数量之多,风格之独特,都远超市中心繁华的中央大街,可它的沧桑晦暗也超乎想象。 这组照片拍摄于二月中旬,尽管去那里之前曾看到过网上的照片,但当真置身其中,一层又一层时间的遗痕还是把我震撼到失语,隔了这么久,才终于能平静的写一写。而且因为那片区域比预想中要大,很担心逛不过来,结果当时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竟然扛着相机拍了整整五小时,冻得手指不能弯曲都不忍停下,最后午饭和晚饭也忘了吃……
尽管表面上这些老房子是巴洛克风格,但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建筑上装饰细节常常使用中国传统纹样。对这种独特的风格其实有一个专属的名词——“中华巴洛克”,唯有在哈尔滨这座深受俄罗斯文化浸染的城市里,才能在找到如此独特又自然的融合。
其实老道外地区的历史比哈尔滨市更久,不过当时的称呼是“傅家甸”。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使得这一带涌入了大批劳工与商人,于是居民多了起来,商业也逐渐兴盛,城市规模迅速变大,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明显,最终形成了哈尔滨这座当年远东地区最繁华的大都市。 关于傅家甸,迟子建曾写过一本小说《白雪乌鸦》,以1910年冬到1911年春那场震惊中外的鼠疫事件为背景,再现了清末民初这片区域的生活风貌。它其实是晚清政府现代化改革运动的最后一丝微光。当时民间和官方齐心协力配合,果断采用现代化的防疫控制手段,及时减缓了高传染性疫情的扩散,曾为当年的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颇多赞誉。 然而随后动荡的战争与革命让这件事被遗忘多年,直到SARS爆发,人们才记起了近百年前也曾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记起了那位曾经成功的处理这次事件的公共卫生专家伍连德——这位剑桥大学的医学博士,原本是一位南洋华侨,却临危受任,奔赴寒冷的中国远东,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关于这次事件如果想了解更多,除了这本书,推荐访问数字古籍图书馆“书格”中的档案《哈尔滨傅家甸防疫撮影》。
一百年后,这是我到老道外时见到的第一个场景:老房子门前燃烧着的垃圾箱,浓烟刺鼻,是避开了风向才拍下了这张照片。可以看得出周围多混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上个世纪的遗迹慢慢倾颓,等待着消失。
但更震撼的,其实是这些老建筑的内部。
不记得有多少年了,很可能是自从二十年前家乡铁路两边的棚户区被拆除后,我再未如此近距离见过这么破败的地方。可不同于那些毫无章法的窝棚,尽管后来搬入的一代又一代居民将这里一变再变,几乎让它沦为废墟,却仍然可以透过残损甚至坍塌的木楼梯和走廊,模糊辨认出曾经的精致规整。我再未在任何地方见过比这更强烈的繁华与落魄的对比,它近乎野蛮的坦然,却又仿佛某种神圣的启示,在向你宣告一切皆空。
走廊上部的镂空装饰和木质扶栏,实际上是西伯利亚民居的常见结构,不过装饰同样采用的中国传统纹样。
其实透过相机能够被记录下来的,都还是些阳光下可以看清的部分,那些覆满几十上百年灰尘的角角落落,因为太过幽暗,根本无法拍摄为影像。也有些地方被后来居民建起的砖房遮盖,虽然旁边有小路可通,却不知会通往哪里。当我望向那些几乎永远照不见阳光的角落时,简直要怀疑如果走进去,将会走回曾经那个时代。
下面这两张,是勉强记录下来的幽暗的角落,旁边的灯,是用来照明的,因为这里光线永远太暗。灯下有一个防火报警铃,想来是因为这里建筑物过于密集,又多为木质,此外电线又到处乱牵,实在太容易失火,所以不得已而为之。
有些地方的地面布满污水冻结而成的冰块,走起来很容易滑倒。所以这个院子我拍了两张照片就赶紧跑出来了,总以为自己是一个胆大的人,但在这里,我当真怕到不敢前行。
如果这两张照片有让大家不舒服,还望见谅。考虑了一下仍然发出来,是想尽可能真实的传达当时的场景。走在那里时其实想起了曾经以哈尔滨为背景拍摄的电影《白日焰火》,虽然电影中的场景不在这里,但魔幻又诡异的氛围实在太像了。这样的地方,真的没法不让人揣测曾有一些晦暗的故事发生。 不知道老道外还能够支撑多久了,在靖宇街的另一侧,已经有了一片区域修葺一新,被开发为毫无历史韵味的商业街。而这一边,却又任由老建筑们破败坍塌下去,逐渐与杂物和垃圾融为一体。我清楚官方有官方的难处,只要置身这里,见到过那一层又一层累积的棚户房,就可以体会到迁走住在这里的大量居民有多不易,但无论人在还是不在,恐怕都无法减缓它们消失的速度,因为那个属于它们的时代,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 ———————————————————————— 1. 浏览更多照片,可以访问相册《哈尔滨老道外·时间中倾颓》 2. 这篇日志发布后,有几位曾经在老道外生活过的豆友在留言中分享自己的经历,稍后我会统一整理过来。想知道那里真实的生活什么样,听听他们怎么说,或许要比看照片更准确。也欢迎你把自己对老道外的记忆分享出来:) ———————————————————————— 2016.03.05更新 整理一下大家的回忆吧: @秧子 : 是的,说了好几年要搬迁,一直都实施不了。现在还在那的居民已经不多了,稍稍有些能力的基本都已经搬走,留下的也是想拿老房子换一套面积不错的楼房。这几年政府也出面跟住户协商过,但都因为双方不让步最后不了了之。去年北三市场取缔了,属于童年的回忆啊,一去不回了 @绿蜗牛: 一个,出生在老道外北三街道,生长在那里的人,很喜欢你的记录。在不久之前,这里还是一个菜市场,所以才会比道外其他街道狼狈些。在我的记忆里,每天天不亮就会有拖拉机的声音,然后是叫卖声。冬天市场里还是能找到可以打滑的水面玩,夏天的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楼下饭店里,偶尔穿出来打打杀杀的声音(东北豪迈么,喝多了更是)。正如你的记录住的楼房,楼梯是木头的,还有一个公共的石头阳台,天上挂满了各种电线…… 还有你说的神秘的黑暗去处,那时候也是一样的黑,有的是一个通道,有的,会是一扇定满纸壳和报纸的门,至少应该是木质的(为了抗寒居住人加上的吧),门后面,有来奶奶或者姥姥家玩的小伙伴…… @Nicole_Z: 我是老道外,表妹家就住在图8-图16这样的院子。小时候我俩年龄相近所以一周有一半时间都是住在她家玩。在那里生活并不容易,没有上下水,上厕所要去院子里的公厕。冬天没有暖气,屋子里烧炉子取暖,床也是火炕,连墙都是暖的。院子里的邻居很亲近,谁家缺个酱油醋直接就去邻居家拿点。天热时大家都搬出个凳子坐在外面唠嗑,不唠到太阳下山是不会回去的。表妹家床边有个稍高的小窗子,得踮起脚尖使劲抻脖子才能看到窗外,窗外是另一片居民区,同样的老房子高矮不一的交错着。到现在我还记得有一个带小院的平房里住着一位老奶奶总在院子里喂小鸡晾衣服,还有几只野猫在窗外的屋顶上懒洋洋的晒太阳。 感谢大家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