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论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传世名篇《Herbsttag》的英文及中文译作
初论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传世名篇《Herbsttag》的英文及中文译作
呼吁诗歌翻译界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让一个持续近百年错误尽早得以纠正
《Herbsttag》是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传世名篇,原作为德文,创作与1902年。中文译本有冯至、北岛等名家翻译的十几个版本,颇具影响。
这些中文版本都深受Norton和Leishman的两个英文版本的影响。不幸的是这两个英文版本本身存在明显的谬误。
英文版本的谬误集中在对原作第六行和第七行的翻译。下面分别录出德文原作及两个英文版本的第六行和第七行:
Rilke的德文原作:
drä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die letzte Süße in den schweren Wein.
Norton的英文译作:
urge them on to fulfillment and drive
the last sweetness into heavy wine.
Leishman的英文译作:
urge them on to fulfillment and throw
the last sweetness into the heavy wine.
先看德文原作:
可分离动词hindraengen的意思是:拥向…;挤向…。
动词jagen的意思是:追猎;猎取。追赶;追捕。
名词Wein在此处的意思是“葡萄”,而不是“葡萄酒”。
两行的字面直译为,
(让树枝上的)果实拥向尽善尽美,且猎取
最后的甘甜在葡萄里。
两个英文版本在可分离动词hindraengen的翻译上犯着同样的错误,只翻译那个前置的可分离动词draengen,译作urge,而把后置的可分离动词hin当作表示方向的副词处理。另一个动词jagen被译作drive…into或throw…into,让读者们云里雾里。更严重的是把本应译作“葡萄”的名词Wein,译作wine(葡萄酒),使得英译本的这两句无论是与葡萄酒的酿制原理还是与酿制流程都格格不入。
如上所述,绝大多数的中文版本作都是由英译本转译的,或受到英译本的影响,造成以讹传讹,积重难返的现状。
以上表述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诗歌翻译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使这个持续近百年错误尽早得以纠正。
顺便提一下诗题。多数中文译本的诗题为《秋日》,陈敬容译作《秋天》。《Herbsttag》这首诗歌创作于1902年9月21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那一天称为秋分,德语区国家认为北半球的秋分在9月20日至9月23日之间,据此诗题不妨译作《秋分》。
下面是我翻译的《Herbsttag》
《秋分》 里尔克 1902.9.21 巴黎
郑向阳 译
主啊!秋天到了。盛极一时的夏天悄然离去。
日晷上的阴影默默述说着时序的变迁,
西风又一次吹拂着田园。
枝头的果实就要成熟了,
主啊,再赐予几天南国的晴爽。
憧憬着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也期待着品尝
葡萄那沁心的甘甜。
此时没有房子的人,没有人会为他建造。
此时孤独的人会长久孤独;
会在无眠的期待中读书、写长长的信;
会步入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中
忐忑不安地来回踱步。
呼吁诗歌翻译界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让一个持续近百年错误尽早得以纠正
《Herbsttag》是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的传世名篇,原作为德文,创作与1902年。中文译本有冯至、北岛等名家翻译的十几个版本,颇具影响。
这些中文版本都深受Norton和Leishman的两个英文版本的影响。不幸的是这两个英文版本本身存在明显的谬误。
英文版本的谬误集中在对原作第六行和第七行的翻译。下面分别录出德文原作及两个英文版本的第六行和第七行:
Rilke的德文原作:
dränge sie zur Vollendung hin und jage
die letzte Süße in den schweren Wein.
Norton的英文译作:
urge them on to fulfillment and drive
the last sweetness into heavy wine.
Leishman的英文译作:
urge them on to fulfillment and throw
the last sweetness into the heavy wine.
先看德文原作:
可分离动词hindraengen的意思是:拥向…;挤向…。
动词jagen的意思是:追猎;猎取。追赶;追捕。
名词Wein在此处的意思是“葡萄”,而不是“葡萄酒”。
两行的字面直译为,
(让树枝上的)果实拥向尽善尽美,且猎取
最后的甘甜在葡萄里。
两个英文版本在可分离动词hindraengen的翻译上犯着同样的错误,只翻译那个前置的可分离动词draengen,译作urge,而把后置的可分离动词hin当作表示方向的副词处理。另一个动词jagen被译作drive…into或throw…into,让读者们云里雾里。更严重的是把本应译作“葡萄”的名词Wein,译作wine(葡萄酒),使得英译本的这两句无论是与葡萄酒的酿制原理还是与酿制流程都格格不入。
如上所述,绝大多数的中文版本作都是由英译本转译的,或受到英译本的影响,造成以讹传讹,积重难返的现状。
以上表述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诗歌翻译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使这个持续近百年错误尽早得以纠正。
顺便提一下诗题。多数中文译本的诗题为《秋日》,陈敬容译作《秋天》。《Herbsttag》这首诗歌创作于1902年9月21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那一天称为秋分,德语区国家认为北半球的秋分在9月20日至9月23日之间,据此诗题不妨译作《秋分》。
下面是我翻译的《Herbsttag》
《秋分》 里尔克 1902.9.21 巴黎
郑向阳 译
主啊!秋天到了。盛极一时的夏天悄然离去。
日晷上的阴影默默述说着时序的变迁,
西风又一次吹拂着田园。
枝头的果实就要成熟了,
主啊,再赐予几天南国的晴爽。
憧憬着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也期待着品尝
葡萄那沁心的甘甜。
此时没有房子的人,没有人会为他建造。
此时孤独的人会长久孤独;
会在无眠的期待中读书、写长长的信;
会步入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中
忐忑不安地来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