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 毛姆
她忽然想到他会不会爱上她了,但是马上耸耸肩打消了这个念头。她知道好多女孩一厢情愿地认为她们遇见的每个男人都爱上了他们,事实证明她们荒谬极了。
他将目光转向了她,她觉得她的眼睛不由自主的触到了他的目光。他的眼神里有种她从未见过的柔情,同时像在乞求着什么,就像一条狗被鞭子抽了时眼睛里的东西。
事后她惊奇的发现她一点没变。她觉得怎么也会有点不同,心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肯定会让她感觉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但是当她偶然坐到镜子跟前的时候,她迷惑的看到镜子里的女人和前一天毫无二致。
但是这些白日梦浮光掠影般一一闪现的时候,她的心底似乎朦朦胧胧潜藏着忧虑。这种感觉相当古怪,就好像一支管弦乐队在旋律声部由木管与弦乐谱写着牧歌般的田园曲,而鼓组却在低音声部隐约的敲击出不详的节奏。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力、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的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私利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该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虚荣心遭到打击在女人心里激起的仇恨,将胜过下幼崽惨遭屠戮的母狮。
—当初你有必要告诉我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其他的你都不想要么?
他的嘴角冷冷地垂了下去。
—呃,亲爱的,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你,他说的话时不能字字当真的。
—你根本就没当真?
—当时我是真心说的。
—我怎么理智的起来呢?对我来说爱情就是一切,你就是我的全部。可它对你来说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这我怎么受得了?
—我亲爱的,别这样,你要控制自己。
—我绝非无情无义,上天作证,我不是想伤害你的感情,但是我必须告诉你真相。
—如果光是责备我会对你有好处的话,那你就随便吧。
—我没那么说,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不是你清楚地向我暗示你想和我上床,我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的。
—嗯,要理解一个男人的想法,最好的办法是设身处地的从他的角度考虑。在他看来,你就像一个到处淘气的小鬼头,他现在要把你带回到安全的地方去。
她沉默了下来。她模糊的意识到了什么。这就像在学习某种外国话的时候,读完了一页文文章你却根本不知所云,直到一个单词或者一个句子启发了你,使你冥思苦想的脑瓜灵光一现,似乎明白了整篇文章的意思。她模糊的领悟到了瓦尔特的阴谋 — 如同夜里一片黑暗阴霾的景物,被一道闪电照亮,继而又重新回复到黑暗当中。她被她在那一瞬看到的东西吓得全身发抖。
— 倘若对我施以谩骂能使你心满意足,我想我无权抱怨。女人从来都是偏狭的,在她们眼里,男人永远是错的一方。其实另外那一方也并非一身清白,无可指摘。
她所感受到的痛苦是如此剧烈,以至于她随时想撕破嗓子尖叫起来。她从没想过原来一个人可以遭受如此惨烈的苦难,她绝望的自问究竟是什么错事叫她遭此报应。
—那就是他苦心经营的事业。他深谙笼络人心之道。他有那种天赋,让每个遇到他的人都觉得跟他情投意合。对他来说不在话下的事,他总是乐得为你效劳;要是你之所愿稍微难为了他,他也会让你觉得换了谁也做不来的。
—的确是招人喜欢的人。
—魅力,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魅力会使人厌烦,我个人认为。当你跟一个并非殷勤而是严肃的人交往时,就会感到相当舒坦。我认识唐生有好多年了,有那么一两次,我看到他摘下了他那张面具。不过我不关心他这个,我就是普普通通一个海关低级官员。据我了解,在这个世界上他不会向任何人付出什么东西,除了他自己。
—他何以赢得英明聪慧的名声?
—这个世界是有足够多的傻瓜。当一个官居高位的人对他们不摆架子,还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他会为他们力尽所能,他们想当然的以为此人智慧非凡。当然了,这里面也不能少了他夫人的份儿。她是个不同凡响的女人,颇有脑子,她的点子永远值得一用。有了她在后面拿主意,查理·唐生不用担心会作出蠢事来,而这正是在官场上顺风顺水的要务所在。政府不需要聪明的人,聪明的人有主见,而主见就是麻烦。他们要的是亲和、圆滑、永不犯愚蠢错误的人。
—他也会闹出些风流韵事,但是都不当真。他一直小心行事,从不惹火上身,给自己找麻烦。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耽于情爱的人,只是他爱慕虚荣,希望被女人崇拜罢了。
—呃、对。她明白他只是小打小闹,不会做得过火。她说她愿意和查理那些可怜的小情人们交个朋友,不过她们都是些泛泛之流。她说爱上她丈夫的女人永远都是二流货色,这简直也令她脸上无光。
她不仅是被关在那所小修道院的门外,而且关在了她一直孜孜追求的神秘的精神花园的大门外。她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我是个多无足轻重的人啊”
—这对我有失公正。因为我愚蠢、轻佻、虚荣,你就责备我,这对我是不公平的。我就是被这样教养长大的,我身边所有的女孩都是如此。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喜欢听交响音乐会,就责备他不会欣赏音乐。你不能强求我不具备的东西,否则对我就是不公平。我从来都没有欺骗过你,假装我会这会那。我有的仅仅是可爱漂亮、天性活泼。你不能指望我到集市的货摊上买珍珠项链和貂皮大衣,你是去那买锡做的小号和玩具气球的。
他的声音有气无力,她甚至生出些火气来了。为什么他就不能明白呢?她已经一目了然了。和笼罩在心头对死亡的恐惧相比,和那天她偶然见的神圣的自然之美相比,他们之间的事儿不是过于渺小琐屑了么?一个愚蠢的女人红杏出墙又能怎么样?为什么她的丈夫就不能轻描淡写,过去就让它过去了呢?瓦尔特枉为聪明人一世,到了这会儿孰轻孰重也分不清。他当初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她当成无价之宝供奉起来,后来发现她其实是金玉其外,就再不肯原谅自己,也不原谅她。他的灵魂已经裂成两半儿了,他苟活到现在纯碎是一派假相。当真相豁然摆在眼前的时候,他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完了。明摆着的事,他不会原谅她,因为他根本不能原谅他自己。
人们正在痛苦中挣扎,在恐惧中死去,而这美丽的自然竟然无动于衷。
—你知道,我亲爱的孩子,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
凯蒂有种奇怪的想法,她感觉自己在不断成长。没完没了的工作占据了她的心思,在和别人交往中,她接触到了新的生活,新的观念,这启发了她的思维。她的活力又回来了,她感觉比以前更健康,身体更结实。如今她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会哭了。让她颇为惊奇而又困惑不解的是,她发觉自己时常开怀大笑。她已经习惯呆在这块瘟疫肆虐的中心地带了,虽然她明知身边有人在随时死去,但是已经能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了。
她自由了,终于自由了,自由了!她都要忍不住高声欢叫起来。
而且她急需赚得同情。她得知那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时,心中出现了奇怪的向往和无名的欲望。她感到无比虚弱,胆战心惊,觉得她和所有的朋友都是那么遥远,只剩她一个人孤独无助。尽管她对她妈妈毫无情意,但是今天早上她却突然渴望起妈妈能在身边。她太需要帮助和安慰了。
但是她不能。这几个苦难的礼拜以来她所经历的一切,似乎都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什么,她变了,连自己也认不出来。尽管她被美好的前景深深地打动了,但她感到在她的灵魂里,一群旁观者似乎正在惊恐的好奇的望着她。除了说真话,她别无选择。她觉得撒谎并不值得。
—如果根本没有永恒的生命呢?如果死亡就是万物的归宿,那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们白白放弃了一切,她们被骗了,她们是受到愚弄的傻瓜。
—我持以怀疑。我怀疑她们的理想是否镜花水月,并非如此重要。她们的生活本身就已经成为美丽的东西。我有一种想法,觉得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美丽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写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管弦乐队里的每一个成员负责一件乐器,你觉得在一支乐曲逐渐展开的同时,乐器的演奏者们会时刻关注乐队的整体效果么?他们只关心自己演奏的那部分,但是他们深知整支乐曲是优美的,即便没人去注意听它,它依然是优美的。所以他们可以安心的演奏自己的那一部分。
当然,瓦尔特的死对她来说是个打击,她不希望她死。但是说到底她并不爱他,从来也没有爱过他。未亡人的恸哭哀悼是贤惠而妇道的,谁要是看透了她的心思,免不了要骂她无情无义,卑鄙丑恶。但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以后,她再也不想惺惺作态,悖逆心愿了。最起码过去这几个礼拜教会了她一个道理,有时对人撒谎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饶恕了。
但是他们是不会知道的。她怀疑这世界上人人心里都藏着见不得人的秘密,恐怕被别人瞧上一眼。
自由!那就是一直在她心里蠢蠢欲动的念头。正是有了自由,尽管未来依然模糊不清,但却像小河上的薄雾一样,在晨光的辉耀下顿时显得五彩斑斓。自由!她挣脱了令人烦扰的束缚,那个纠缠于她左右的身影永远地消失了。死亡的威胁烟消云散了,使她屈尊受纳的爱情已经随风而去。所有的精神羁绊统统的见鬼去了,留下的只有一个自由奔放的灵魂。有了自由,她也就有了无畏的面对未来的勇气。
她不曾想自由自在不受羁绊是如此令人愉快,簇拥在美观养眼的饰物摆设之间是如此使人慵懒欲睡,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会让她这么心满意足。
然而随着船离香港越来越远,她发觉心中的怨恨之情渐渐的迟钝了下来。那件事好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她好比是个猛然发了疯的人,清醒之后依稀记得的疯病发作时的所作所为感到哀伤和羞愧。但既然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还是有机会请求人们的原谅。
话语之间,凯蒂觉得他们父女俩的心里隔着很大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甚至比两个初遇的陌生人还要远。因为但凡是陌生人,总还会对对方有种好奇心,父女过去的共同生活现在反而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一道冷漠的墙。她曾经想当然的认为既然他是她的父亲,那么他就理应当疼爱她。而事实上他却对她没有一点父女之情,这着实使她震惊。她只知道她们全家都对他烦透了,没想到反过来他对她们的感觉也是一样的。他仍旧像以往一样和蔼、恭谦,但是在苦难中练就的敏锐的洞察力让她发觉,他从心里讨厌她,尽管他从来也不对自己承认这一点。
可怜的人。他只稍作挣扎便向他应尽的责任屈服了。短短的只言片语,就让所有希望付诸东流。
—我希望是个女孩。我想把她养大,使她不会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当我回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时,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无能为力。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要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
—我希望她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计养活自己,而不是像我。
—我没有灰心,我还有希望和勇气。
过去结束了,让死去的人死去吧。这样的想法很无情么?她希望她已经学会了怜悯和慈悲。她不清楚未来有什么在等待着她,但是她心里准备好了,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以轻松乐观的态度去接受。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像是从她的意识深处无端冒出来的。那是在他们— 她和可怜的瓦尔特去往那座叫他送了命的瘟疫之城的路上,一个早晨,天还黑着他们就坐上轿子出发了。天色渐亮后,她看到了— 亦或是在幻觉中出现了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间抚慰了她饱受磨难的心,她似乎觉得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太阳升起了,驱散了雾气,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了眼前。它穿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直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今她明白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 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没有归宿的路,而是修道院里嬷嬷们无怨无悔的形于其上的路—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毫无意义的— 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他将目光转向了她,她觉得她的眼睛不由自主的触到了他的目光。他的眼神里有种她从未见过的柔情,同时像在乞求着什么,就像一条狗被鞭子抽了时眼睛里的东西。
事后她惊奇的发现她一点没变。她觉得怎么也会有点不同,心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肯定会让她感觉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但是当她偶然坐到镜子跟前的时候,她迷惑的看到镜子里的女人和前一天毫无二致。
但是这些白日梦浮光掠影般一一闪现的时候,她的心底似乎朦朦胧胧潜藏着忧虑。这种感觉相当古怪,就好像一支管弦乐队在旋律声部由木管与弦乐谱写着牧歌般的田园曲,而鼓组却在低音声部隐约的敲击出不详的节奏。
—我对你根本没抱幻想。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力、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我知道智慧将会令你大惊失色,所以处处谨小慎微,务必表现的和你交往的任何男人一样像个傻瓜。我知道你仅仅为了一己私利跟我结婚。我爱你如此之深,这我毫不在意。据我所知,人们在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回报时,往往感到伤心失望,继而变成愤怒和尖刻。我不是那样。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也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被赐予机会爱你就应该心怀感激了。每当我想到你跟我在一起是愉悦的,每当我从你眼睛里看到欢乐,我都狂喜不已。我尽力将我的爱维持在不让你厌烦的限度,否则我清楚那个后果我承受不了。我时刻关注你的神色,但凡你的厌烦显现出一点蛛丝马迹,我便改变方式。一个丈夫的权利,在我看来却是一种恩惠。
虚荣心遭到打击在女人心里激起的仇恨,将胜过下幼崽惨遭屠戮的母狮。
—当初你有必要告诉我这个世界上除了我其他的你都不想要么?
他的嘴角冷冷地垂了下去。
—呃,亲爱的,当一个男人爱上了你,他说的话时不能字字当真的。
—你根本就没当真?
—当时我是真心说的。
—我怎么理智的起来呢?对我来说爱情就是一切,你就是我的全部。可它对你来说竟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这我怎么受得了?
—我亲爱的,别这样,你要控制自己。
—我绝非无情无义,上天作证,我不是想伤害你的感情,但是我必须告诉你真相。
—如果光是责备我会对你有好处的话,那你就随便吧。
—我没那么说,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不是你清楚地向我暗示你想和我上床,我是做梦也没有想过的。
—嗯,要理解一个男人的想法,最好的办法是设身处地的从他的角度考虑。在他看来,你就像一个到处淘气的小鬼头,他现在要把你带回到安全的地方去。
她沉默了下来。她模糊的意识到了什么。这就像在学习某种外国话的时候,读完了一页文文章你却根本不知所云,直到一个单词或者一个句子启发了你,使你冥思苦想的脑瓜灵光一现,似乎明白了整篇文章的意思。她模糊的领悟到了瓦尔特的阴谋 — 如同夜里一片黑暗阴霾的景物,被一道闪电照亮,继而又重新回复到黑暗当中。她被她在那一瞬看到的东西吓得全身发抖。
— 倘若对我施以谩骂能使你心满意足,我想我无权抱怨。女人从来都是偏狭的,在她们眼里,男人永远是错的一方。其实另外那一方也并非一身清白,无可指摘。
她所感受到的痛苦是如此剧烈,以至于她随时想撕破嗓子尖叫起来。她从没想过原来一个人可以遭受如此惨烈的苦难,她绝望的自问究竟是什么错事叫她遭此报应。
—那就是他苦心经营的事业。他深谙笼络人心之道。他有那种天赋,让每个遇到他的人都觉得跟他情投意合。对他来说不在话下的事,他总是乐得为你效劳;要是你之所愿稍微难为了他,他也会让你觉得换了谁也做不来的。
—的确是招人喜欢的人。
—魅力,自始至终一成不变的魅力会使人厌烦,我个人认为。当你跟一个并非殷勤而是严肃的人交往时,就会感到相当舒坦。我认识唐生有好多年了,有那么一两次,我看到他摘下了他那张面具。不过我不关心他这个,我就是普普通通一个海关低级官员。据我了解,在这个世界上他不会向任何人付出什么东西,除了他自己。
—他何以赢得英明聪慧的名声?
—这个世界是有足够多的傻瓜。当一个官居高位的人对他们不摆架子,还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他会为他们力尽所能,他们想当然的以为此人智慧非凡。当然了,这里面也不能少了他夫人的份儿。她是个不同凡响的女人,颇有脑子,她的点子永远值得一用。有了她在后面拿主意,查理·唐生不用担心会作出蠢事来,而这正是在官场上顺风顺水的要务所在。政府不需要聪明的人,聪明的人有主见,而主见就是麻烦。他们要的是亲和、圆滑、永不犯愚蠢错误的人。
—他也会闹出些风流韵事,但是都不当真。他一直小心行事,从不惹火上身,给自己找麻烦。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耽于情爱的人,只是他爱慕虚荣,希望被女人崇拜罢了。
—呃、对。她明白他只是小打小闹,不会做得过火。她说她愿意和查理那些可怜的小情人们交个朋友,不过她们都是些泛泛之流。她说爱上她丈夫的女人永远都是二流货色,这简直也令她脸上无光。
她不仅是被关在那所小修道院的门外,而且关在了她一直孜孜追求的神秘的精神花园的大门外。她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
“我是个多无足轻重的人啊”
—这对我有失公正。因为我愚蠢、轻佻、虚荣,你就责备我,这对我是不公平的。我就是被这样教养长大的,我身边所有的女孩都是如此。你不能因为一个人不喜欢听交响音乐会,就责备他不会欣赏音乐。你不能强求我不具备的东西,否则对我就是不公平。我从来都没有欺骗过你,假装我会这会那。我有的仅仅是可爱漂亮、天性活泼。你不能指望我到集市的货摊上买珍珠项链和貂皮大衣,你是去那买锡做的小号和玩具气球的。
他的声音有气无力,她甚至生出些火气来了。为什么他就不能明白呢?她已经一目了然了。和笼罩在心头对死亡的恐惧相比,和那天她偶然见的神圣的自然之美相比,他们之间的事儿不是过于渺小琐屑了么?一个愚蠢的女人红杏出墙又能怎么样?为什么她的丈夫就不能轻描淡写,过去就让它过去了呢?瓦尔特枉为聪明人一世,到了这会儿孰轻孰重也分不清。他当初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把她当成无价之宝供奉起来,后来发现她其实是金玉其外,就再不肯原谅自己,也不原谅她。他的灵魂已经裂成两半儿了,他苟活到现在纯碎是一派假相。当真相豁然摆在眼前的时候,他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完了。明摆着的事,他不会原谅她,因为他根本不能原谅他自己。
人们正在痛苦中挣扎,在恐惧中死去,而这美丽的自然竟然无动于衷。
—你知道,我亲爱的孩子,安宁,在工作中是找不到的,它也不在欢乐中,也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这所修道院中,它仅仅存在于人的灵魂里。
凯蒂有种奇怪的想法,她感觉自己在不断成长。没完没了的工作占据了她的心思,在和别人交往中,她接触到了新的生活,新的观念,这启发了她的思维。她的活力又回来了,她感觉比以前更健康,身体更结实。如今她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会哭了。让她颇为惊奇而又困惑不解的是,她发觉自己时常开怀大笑。她已经习惯呆在这块瘟疫肆虐的中心地带了,虽然她明知身边有人在随时死去,但是已经能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了。
她自由了,终于自由了,自由了!她都要忍不住高声欢叫起来。
而且她急需赚得同情。她得知那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时,心中出现了奇怪的向往和无名的欲望。她感到无比虚弱,胆战心惊,觉得她和所有的朋友都是那么遥远,只剩她一个人孤独无助。尽管她对她妈妈毫无情意,但是今天早上她却突然渴望起妈妈能在身边。她太需要帮助和安慰了。
但是她不能。这几个苦难的礼拜以来她所经历的一切,似乎都在她的心里留下了什么,她变了,连自己也认不出来。尽管她被美好的前景深深地打动了,但她感到在她的灵魂里,一群旁观者似乎正在惊恐的好奇的望着她。除了说真话,她别无选择。她觉得撒谎并不值得。
—如果根本没有永恒的生命呢?如果死亡就是万物的归宿,那将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们白白放弃了一切,她们被骗了,她们是受到愚弄的傻瓜。
—我持以怀疑。我怀疑她们的理想是否镜花水月,并非如此重要。她们的生活本身就已经成为美丽的东西。我有一种想法,觉得唯一能使我们从对这个世界的嫌恶中解脱出来的,就是纵使世事纷乱,人们依然不断创造出来美丽事物。人们描摹的绘画,谱写的乐曲,编写的书籍,和人们的生活。而其中最为丰饶的美,就是人们美丽的生活,那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管弦乐队里的每一个成员负责一件乐器,你觉得在一支乐曲逐渐展开的同时,乐器的演奏者们会时刻关注乐队的整体效果么?他们只关心自己演奏的那部分,但是他们深知整支乐曲是优美的,即便没人去注意听它,它依然是优美的。所以他们可以安心的演奏自己的那一部分。
当然,瓦尔特的死对她来说是个打击,她不希望她死。但是说到底她并不爱他,从来也没有爱过他。未亡人的恸哭哀悼是贤惠而妇道的,谁要是看透了她的心思,免不了要骂她无情无义,卑鄙丑恶。但是在经历了这么多的事以后,她再也不想惺惺作态,悖逆心愿了。最起码过去这几个礼拜教会了她一个道理,有时对人撒谎是不得不为之,但是自欺就、不可饶恕了。
但是他们是不会知道的。她怀疑这世界上人人心里都藏着见不得人的秘密,恐怕被别人瞧上一眼。
自由!那就是一直在她心里蠢蠢欲动的念头。正是有了自由,尽管未来依然模糊不清,但却像小河上的薄雾一样,在晨光的辉耀下顿时显得五彩斑斓。自由!她挣脱了令人烦扰的束缚,那个纠缠于她左右的身影永远地消失了。死亡的威胁烟消云散了,使她屈尊受纳的爱情已经随风而去。所有的精神羁绊统统的见鬼去了,留下的只有一个自由奔放的灵魂。有了自由,她也就有了无畏的面对未来的勇气。
她不曾想自由自在不受羁绊是如此令人愉快,簇拥在美观养眼的饰物摆设之间是如此使人慵懒欲睡,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会让她这么心满意足。
然而随着船离香港越来越远,她发觉心中的怨恨之情渐渐的迟钝了下来。那件事好像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界,她好比是个猛然发了疯的人,清醒之后依稀记得的疯病发作时的所作所为感到哀伤和羞愧。但既然那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还是有机会请求人们的原谅。
话语之间,凯蒂觉得他们父女俩的心里隔着很大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甚至比两个初遇的陌生人还要远。因为但凡是陌生人,总还会对对方有种好奇心,父女过去的共同生活现在反而成了横亘在两人之间一道冷漠的墙。她曾经想当然的认为既然他是她的父亲,那么他就理应当疼爱她。而事实上他却对她没有一点父女之情,这着实使她震惊。她只知道她们全家都对他烦透了,没想到反过来他对她们的感觉也是一样的。他仍旧像以往一样和蔼、恭谦,但是在苦难中练就的敏锐的洞察力让她发觉,他从心里讨厌她,尽管他从来也不对自己承认这一点。
可怜的人。他只稍作挣扎便向他应尽的责任屈服了。短短的只言片语,就让所有希望付诸东流。
—我希望是个女孩。我想把她养大,使她不会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当我回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女孩时,我非常恨我自己,但是我无能为力。我要把女儿养大,让她成为一个自由的自立的人。我要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爱她、养育她,不是为了让她将来和哪个男人睡觉,从此把这辈子依附于他。
—我希望她像一个自由的人那样生活,找一份好的活计养活自己,而不是像我。
—我没有灰心,我还有希望和勇气。
过去结束了,让死去的人死去吧。这样的想法很无情么?她希望她已经学会了怜悯和慈悲。她不清楚未来有什么在等待着她,但是她心里准备好了,无论发生什么,她都会以轻松乐观的态度去接受。这时,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好像是从她的意识深处无端冒出来的。那是在他们— 她和可怜的瓦尔特去往那座叫他送了命的瘟疫之城的路上,一个早晨,天还黑着他们就坐上轿子出发了。天色渐亮后,她看到了— 亦或是在幻觉中出现了了一幅令人屏息的美丽景象,它瞬间抚慰了她饱受磨难的心,她似乎觉得人世间的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太阳升起了,驱散了雾气,一条崎岖的小路出现在了眼前。它穿过稻田,越过小河,在广阔的土地上起起伏伏,一直延伸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如今她明白了,假如她沿着眼前这条越来越清晰的小路前行— 不是诙谐的老韦丁顿说的那条没有归宿的路,而是修道院里嬷嬷们无怨无悔的形于其上的路— 或许所有她做过的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毫无意义的— 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