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吃|Gnocchi 马铃薯猫耳朵?土豆面疙瘩?
吃飽太閒,做了義大利麵食Gnocchi(馬鈴薯貓耳朵或叫馬鈴薯麵疙瘩,台灣把土豆叫馬鈴薯)。忘記第一次吃Gnocchi是在哪,但一直非常喜歡其香氣和咬在嘴中的細緻口感。 用的是綿密品種(creamy)的白皮馬鈴薯,蒸熟搗成泥,和鹽、黑胡椒、刨成絲的帕瑪森起司(Parmesan cheese)、蛋黃、麵粉,揉成不黏手的大團子。然後搓成長條,切成一塊塊小團子。我在Ebay上訂的專做Gnocchi的帶紋路小木板(Gnocchi board)還沒寄達,隨便拿了飯匙用,壓出紋路,以好入味。 醬汁用了前幾天看到的配方,鼠尾草(sage)下油鍋,油用的是橄欖油混奶油(unsalted butter,在大陸叫黃油)。待鼠尾草稍變色捲起,出香氣後,再拌入煎至香脆的培根,灑點鹽。 將做好的醬汁拌入煎得外頭微焦脆、裡頭綿密的Gnocchi。花了一個半小時的功夫,我倆不到半小時就完食了。 之前看到一位美食家考證馬鈴薯的歷史,馬鈴薯最早沒人敢吃,認為有毒,後來才知道它是發了芽才有毒。馬鈴薯的品種很多,每種外觀、味道、質地還不一樣,適合做不同種類的料理。馬鈴薯能做出的世界料理光是他蒐集列舉出的食譜就有一百多道!我想想自己做過的有哪些:日式咖喱、奶油燉飯(cream stew,乃日本菜)、馬鈴薯濃湯清湯、羅宋湯、醋溜土豆絲(中菜)、牧羊人派(愛爾蘭鄉村菜)、焗烤馬鈴薯,炸薯條、日式馬鈴薯泥沙拉、寧波風味蔥香小土豆⋯一時列舉不完,但總之離一百種還差距甚遠咧! 不是常有人說英國人只吃馬鈴薯超無聊嗎?我完全不同意啊!

好看,適合請客,一粒粒慢慢吃,聊天正好

用盛飯的勺代替Gnocchi board

灑點麵粉,避免沾黏

用橄欖油煎好的土豆麵疙瘩,外頭微微焦脆

用奶油、鼠尾草和脆培根做成的醬汁

淋上醬汁,灑點帕瑪森,拌勻,開吃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