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处小悟
网络上有一种很火的说法,说“旅行是检验情侣的唯一标准”、“两个人到底合不合适,出去旅行一次吧!”。曾经我也信奉这个论断,认为旅行时处在陌生环境,两个人24小时无死角地在一起,习惯怪癖都曝光在对方眼前,客观地说确实能够帮助双方完成一个深入的了解和预判。再加上无论是遇到的大事小事,或者存在的分歧意见,都需要靠两个人齐心协力或者不计前嫌去共同解决问题,因为两个人只能互相依靠,没有别人帮忙,所以如何顺利完成一次旅行,最能考验两个人的契合度,而且旅行是最能实现感情升温的有效途径。
但结婚之后我发现,“旅行是检验两个人合不合适,检验情侣的唯一标准”的论断言过其实了,可能对于刚刚发展中的情侣是一次很好的了解对方的机会,但不能把旅行的作用上升到那么高的境界。我和先生从第一次远行到现在大大小小已经经历过不少次旅行,婚前婚后都有,所有都是自由行,所以只有两个人互动,确实能从旅行中发生摩擦,发现彼此的缺点,但还算能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绝没有过一半的时候俩人分道扬镳或者打道回府的情况,即使互相不爽对方的时候,也忍着一起玩,玩着玩着就好了,最后都还算是不错的一段旅程。
总结起来,旅行的意义并不如此高大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出去旅行时的心情是快乐的、兴奋的,所以两个人即使有不愉快也会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以免扫了兴;第二,旅行中有且只有两个人互相依赖,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会共同解决,不然变成一个人更加势单力薄;第三,即使两个人真的闹得不可开交,也不会狠心扔下对方一个人独自离开,所以会慢慢自然和解;最后,和生活相比,旅行中的困难简直是九牛一毛。旅行时不爽尚可分手,生活中不爽就得离婚分财产!
因此在我看来,真正检验一段感情的事,还是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愿不愿意不嫌麻烦去解决,讲不明白的事愿不愿意花时间去解释明白,一个是不是愿意捧另一个的“臭脚”,是不是能好好说话,才是两个人相处的关键。当两个人的爱情不再只是风花雪月,打情骂俏,而是转化成一堆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时候,两个人还能不能始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去共同解决生活中的琐碎,才最能检验两个人究竟合不合适。
我一直都很赞成“试婚”的行为,现在社会开放了,人们的思想也不保守了,两个人最好在婚前同居,无论是否和公公婆婆共同居住,至少两个人要像结婚一样感受日常的相处。(当然不排除不计较结婚之后再离婚的,可以无视此段。)作为情侣的时候,两个人黏糊也只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长时间一直黏糊,所以仍然体会不出激情过后的平淡。可生活并不是总是充满激情的,平淡才是生活的主线。如果两个人不能忍受平淡的生活或者平淡时的对方,那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煎熬的。如果能耐住寂寞,那便可以继续发展了,或者说至少有发展的基础了。当然我们谁也不能对未来预言,谁知道多么让人羡慕的一对也会有分崩离析的一天呢?能把握现在的“我愿意”就足够了,未来就交给未来定夺吧。
最近我和先生在冷战,原因是他给我讲他工作调班的安排我没有听懂,而且是在不同的两天里说了两遍,我还是没明白。他不愿意再给我讲了,而且表现很烦躁,说给人家讲一说就懂了,给我讲怎么这么费劲,还变着腔调说是他自己表达能力有问题。我其实很不明白我没听懂这件事给我讲明白有什么难的,为什么那么不情愿,也许人家说听懂了只不过是敷衍呢?谁真正关心你究竟怎么调班?而我愿意弄明白却遭到了埋怨,真是有苦说不出。同事告诉我可能这就是男人和女人思维方式不同产生的问题吧。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两个人相处中如何沟通的重要性。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夫妻之间能够“好好说话”是很重要的。许多家庭里夫妻之间都不会“好好说话”。工作中的不愉快带到家里撒给另一半,生活中的压力排解不了跟家里耀武扬威……家应该是避风港,另一半应该是倾听你帮助你的灯塔,给你指明方向,照亮你回家的路,你不应该把灯塔拆掉。
作为夫妻,愿意聊天交流,有问题能够摆出来说清楚,而不是藏着掖着,避免冷战;共同培养爱好,有聊得来的话题;面对困难有勇气,面对未来有期待,才能让两个人感情持续不降温。
但结婚之后我发现,“旅行是检验两个人合不合适,检验情侣的唯一标准”的论断言过其实了,可能对于刚刚发展中的情侣是一次很好的了解对方的机会,但不能把旅行的作用上升到那么高的境界。我和先生从第一次远行到现在大大小小已经经历过不少次旅行,婚前婚后都有,所有都是自由行,所以只有两个人互动,确实能从旅行中发生摩擦,发现彼此的缺点,但还算能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绝没有过一半的时候俩人分道扬镳或者打道回府的情况,即使互相不爽对方的时候,也忍着一起玩,玩着玩着就好了,最后都还算是不错的一段旅程。
总结起来,旅行的意义并不如此高大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出去旅行时的心情是快乐的、兴奋的,所以两个人即使有不愉快也会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以免扫了兴;第二,旅行中有且只有两个人互相依赖,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会共同解决,不然变成一个人更加势单力薄;第三,即使两个人真的闹得不可开交,也不会狠心扔下对方一个人独自离开,所以会慢慢自然和解;最后,和生活相比,旅行中的困难简直是九牛一毛。旅行时不爽尚可分手,生活中不爽就得离婚分财产!
因此在我看来,真正检验一段感情的事,还是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愿不愿意不嫌麻烦去解决,讲不明白的事愿不愿意花时间去解释明白,一个是不是愿意捧另一个的“臭脚”,是不是能好好说话,才是两个人相处的关键。当两个人的爱情不再只是风花雪月,打情骂俏,而是转化成一堆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时候,两个人还能不能始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去共同解决生活中的琐碎,才最能检验两个人究竟合不合适。
我一直都很赞成“试婚”的行为,现在社会开放了,人们的思想也不保守了,两个人最好在婚前同居,无论是否和公公婆婆共同居住,至少两个人要像结婚一样感受日常的相处。(当然不排除不计较结婚之后再离婚的,可以无视此段。)作为情侣的时候,两个人黏糊也只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长时间一直黏糊,所以仍然体会不出激情过后的平淡。可生活并不是总是充满激情的,平淡才是生活的主线。如果两个人不能忍受平淡的生活或者平淡时的对方,那未来的日子一定是煎熬的。如果能耐住寂寞,那便可以继续发展了,或者说至少有发展的基础了。当然我们谁也不能对未来预言,谁知道多么让人羡慕的一对也会有分崩离析的一天呢?能把握现在的“我愿意”就足够了,未来就交给未来定夺吧。
最近我和先生在冷战,原因是他给我讲他工作调班的安排我没有听懂,而且是在不同的两天里说了两遍,我还是没明白。他不愿意再给我讲了,而且表现很烦躁,说给人家讲一说就懂了,给我讲怎么这么费劲,还变着腔调说是他自己表达能力有问题。我其实很不明白我没听懂这件事给我讲明白有什么难的,为什么那么不情愿,也许人家说听懂了只不过是敷衍呢?谁真正关心你究竟怎么调班?而我愿意弄明白却遭到了埋怨,真是有苦说不出。同事告诉我可能这就是男人和女人思维方式不同产生的问题吧。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两个人相处中如何沟通的重要性。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就是说夫妻之间能够“好好说话”是很重要的。许多家庭里夫妻之间都不会“好好说话”。工作中的不愉快带到家里撒给另一半,生活中的压力排解不了跟家里耀武扬威……家应该是避风港,另一半应该是倾听你帮助你的灯塔,给你指明方向,照亮你回家的路,你不应该把灯塔拆掉。
作为夫妻,愿意聊天交流,有问题能够摆出来说清楚,而不是藏着掖着,避免冷战;共同培养爱好,有聊得来的话题;面对困难有勇气,面对未来有期待,才能让两个人感情持续不降温。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