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 |
影片的第29秒,出现了John Betjeman的一句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 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影片把它翻译为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
之后才了解到,这里有些没翻译正确其一当然是恶心到要死的“听觉、嗅觉以及视觉”,一点美感都没有。其二是“grows”这个词,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来”,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萌发”。
换句话说,dark hour of reason应该是生存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一到时候,它就会抖掉身上的尘土,慢慢地萌芽开来。可以说这是我所认可的翻译结果。但虽然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开始琢磨这句话,但当时的我可能将侧重点放在了后面的部分,更加站在布鲁洛的角度看,或许前面那部分是他在黑暗来领之前的些许光芒吧,所以布鲁诺的姐姐才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纳粹的海报,所以布鲁诺的爸爸才会像一个没有大脑的追随者一样,被希特勒奴役。所谓“理性”总能披上这样或那样的外衣企图让人信服,而一旦被说服,就会永远浸泡在荒谬的泥淖里,无法自拔。
![]() |
还有男小主角模仿飞机在街道上自由奔跑时可以说是一个很有杀伤力的桥段,为什么这么说呢,或许那时无法鉴别善与恶的孩子还认为那些士兵很酷,就像现在的我看见电视里的军人觉得他们很酷,很有一种要征服一切的感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是保护美女,老人和儿童而参加军队,可以说二战的德国士兵是战争的制造者,是连自己的家人都没办法保护的愚蠢的统治者的奴隶,就像电影里的孩子的父亲和那群追随者,还口口声声地用“军人的职责”为自己辩护。
![]() |
最可怕的教育是价值观的强行灌输,而最可怕的价值观是被一件条纹睡衣分割,看着姐姐满墙的贴画真是触目惊心的疼。教育在那个年代来说就是洗脑,话说说到教育,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最有发言权了,有些方面今天的教育还是在强行向我们灌输者某些观念想法,其实这些东西之所以被我们接纳,是在洗脑的过程中我们也认为它2符合情理,还有被许多人赞同,这里有个奇怪的定律就是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其实现在我们看来那些东西是错的,但就如我们今天大家公认的想法观念,只是要看是否适应这个如今的社会了,或许它们本质上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才是最可怕的吧。
![]() |
影片最浓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后布鲁诺的妈妈哭喊的一幕,但也如影片整体的风格,很平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最后为时也不过一分多钟,然后镜头淡出。这种平平静静的残忍让人窒息,把这种痛心的感觉一直持续,直到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