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哈巴的牧民奶奶家吃了一顿鸡
“不过现在是秋天。牛羊散在河边,细心地啃食草地。河岸边收割过的麦茬地泛着整齐的金黄,地势起伏动荡。有一块地正在被焚烧,青烟缭绕,烟气荡过来,闻起来是干燥的香气。我穿过烟雾走进麦茬地,啄木鸟‘夺、夺、夺’的敲击声在高处回荡。抬起头来,麦田四周白桦林的林梢,用白雪和金黄的颜色深入蓝天。” ——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白哈巴干净得令人吃惊!天空和树林,河水和街道都因为过于洁净而反射着澄澈的阳光,白哈巴的村子就静静座落在这样光芒四射的大地上。相比单纯地欣赏自然景观,在壮丽的景色中仍能感受到人生活的气息作为点缀最让我觉得心旷神怡,那里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因为是秋天,松软的金黄色落叶层层叠叠铺满了地面,一脚踩上去就像踩进兔子洞一样。有一条小溪优雅地穿过村子,我猜它会汇入哈巴河。那一天傍晚的落日时分,我们就在哈巴河桥上看着河岸桦木林树梢的阳光一点点淡下去。据说那片原始桦木林有三十多公里长。
车早就停下来了,这样的地方开车逛太浪费了。我们慢吞吞地往村子里面走,因为是中午了,又因为我妈无论到哪里都想吃柴鸡,所以我们找准了有好多鸡在闲庭信步的一家闯了进去——那是一家哈萨克人的院子——房子里的老奶奶不得不出来接待我们。他们跟老奶奶商量买一只鸡炖了吃,旁边开餐馆的大妈正好也来这个老奶奶家买鸡,直接替她报了价:“一只两百!”
鸡很快就被炖上了。我坐在院子里百无聊赖地晒太阳,听着爸爸妈妈跟老爷爷老奶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一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小儿子在中央民族大学上学…还有两个儿子去哈萨克斯坦那边做生意,日子过得不错…女儿在哈巴河县,外孙在县里上小学...是的,村子里也有一个小学,屋子新得很,是北京援建的...你们是从北京来的啊!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鸡就在我们的欢呼雀跃声中上桌了,呼呼冒着热气的大锅里面不仅有鸡,还有当地的紫皮土豆和老奶奶自己做的拉条子,汤上浮着点点油星。相比鸡来说,我更喜欢土豆——浸满了鸡汤的土豆被炖得又酥又烂,含到嘴里就会变成土豆泥,让人开心得不想咽下去——总觉得鸡很少,并且很快发现了为什么:扭头一看,老奶奶家的外孙正拿着一根大鸡腿在院子里哗啦啦地奔跑。。。我大概是有点生气的,那大鸡腿本来应该是我的。
从牧民奶奶家出来后,我们在白哈巴的邮局买了一套新疆喀纳斯带邮资的明信片。我想了半天,谁的地址都不知道,连家里地址都想不起来了!干脆寄到了自己小学的班里。回到北京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班主任老师忽然递给了我一张明信片,我愣愣地接过来之后才意识到这是那张从白哈巴寄来的明信片,它的背面还有我歪歪扭扭的字:“看看这张明信片和我谁先到北京。”
10年的十一去的新疆,爸爸的游记: http://www.doyouhike.net/city/beijing/466177,0,0,1.html
白哈巴干净得令人吃惊!天空和树林,河水和街道都因为过于洁净而反射着澄澈的阳光,白哈巴的村子就静静座落在这样光芒四射的大地上。相比单纯地欣赏自然景观,在壮丽的景色中仍能感受到人生活的气息作为点缀最让我觉得心旷神怡,那里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因为是秋天,松软的金黄色落叶层层叠叠铺满了地面,一脚踩上去就像踩进兔子洞一样。有一条小溪优雅地穿过村子,我猜它会汇入哈巴河。那一天傍晚的落日时分,我们就在哈巴河桥上看着河岸桦木林树梢的阳光一点点淡下去。据说那片原始桦木林有三十多公里长。
车早就停下来了,这样的地方开车逛太浪费了。我们慢吞吞地往村子里面走,因为是中午了,又因为我妈无论到哪里都想吃柴鸡,所以我们找准了有好多鸡在闲庭信步的一家闯了进去——那是一家哈萨克人的院子——房子里的老奶奶不得不出来接待我们。他们跟老奶奶商量买一只鸡炖了吃,旁边开餐馆的大妈正好也来这个老奶奶家买鸡,直接替她报了价:“一只两百!”
鸡很快就被炖上了。我坐在院子里百无聊赖地晒太阳,听着爸爸妈妈跟老爷爷老奶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一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小儿子在中央民族大学上学…还有两个儿子去哈萨克斯坦那边做生意,日子过得不错…女儿在哈巴河县,外孙在县里上小学...是的,村子里也有一个小学,屋子新得很,是北京援建的...你们是从北京来的啊!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鸡就在我们的欢呼雀跃声中上桌了,呼呼冒着热气的大锅里面不仅有鸡,还有当地的紫皮土豆和老奶奶自己做的拉条子,汤上浮着点点油星。相比鸡来说,我更喜欢土豆——浸满了鸡汤的土豆被炖得又酥又烂,含到嘴里就会变成土豆泥,让人开心得不想咽下去——总觉得鸡很少,并且很快发现了为什么:扭头一看,老奶奶家的外孙正拿着一根大鸡腿在院子里哗啦啦地奔跑。。。我大概是有点生气的,那大鸡腿本来应该是我的。
从牧民奶奶家出来后,我们在白哈巴的邮局买了一套新疆喀纳斯带邮资的明信片。我想了半天,谁的地址都不知道,连家里地址都想不起来了!干脆寄到了自己小学的班里。回到北京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班主任老师忽然递给了我一张明信片,我愣愣地接过来之后才意识到这是那张从白哈巴寄来的明信片,它的背面还有我歪歪扭扭的字:“看看这张明信片和我谁先到北京。”
10年的十一去的新疆,爸爸的游记: http://www.doyouhike.net/city/beijing/466177,0,0,1.html
![]() |
去白哈巴的路上 |
![]() |
牧民老奶奶和孙女,孙女没有鸡腿吃:-( |
![]() |
鸡,土豆和拉条子 |
![]() |
哈巴河岸的白桦林 |
![]() |
11岁可爱的我!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