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喜欢你
三八节今年升级成了女神节,听说在某些地方更是成了娘娘姐,太后节,诸如此类。各种集体情绪在每个节日都是要例行刷屏的,今天从豆瓣广播到朋友圈也是稀里哗啦刷了一个遍,本来忙了一天已经有些免疫,但是晚上还是猝不及防被鹭岛同仁刷了个屏,内容其实很简单,从大boss到各部门的男同胞,笑嘻嘻手持红纸,写着对女同胞们的赞美和祝福,配上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一条并不复杂的富媒体微信,就着一个一个熟悉的部门名称,把我鼻子都看酸了。我对鹭岛的基友说,老天啊,如果你认识那边的人,务必替我转达我的嫉妒。
其实你问我嫉妒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今晚跟印童鞋聊天的时候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在雨中满身透湿搬东西,本来正在自我陶醉的爽着,结果看到不远处一个同样情况的妹子,有一个人撑着伞匆匆去给她打上,就是那种感觉。我不会就此退缩,然而就这一刻,请允许我心酸一会儿。
之前写蝜蝂记的时候,我就一直是处于那种在雨中搬东西的状态里。或者举个再具体一点的例子,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人能抵达的》(https://www.douban.com/note/269671039/#!/i!/ckDefault),写一个人搬了一吨东西的壮举,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自虐加成就的爽感,可做类比。其实我最近几个月正经历着踏入职场以来最大的低谷,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地成熟起来,然而无可回避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为了抵抗这个压力我常常不能承认自己的感受,害怕一旦承认了自己就会垮。有两个声音在我脑子里打架,其中一个声音是站在心理健康角度的,一个是站在职场角度的,一个声音不停地劝慰自己说你真的很累了,需要休息,需要弹性;另一个声音则不停地指责自己说都这把年纪了为什么还这么幼稚,鞭策自己要努力完成这个社会化进程并且不能被别人看出来,或者说有的必不可少的坎要迈过去的话,迈的过程所受的冷眼大概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可抱怨。这两个声音一直在我头脑里打架,要求二选一,以致生了一场病才作罢。
想起之前有一回跟boss出去吃饭,是我很少接触的圈子,也有着和我完全不同的三观。因为不会讲场面话,一般在这种场合我都是默默无语的。明知道自己不属于那样的场合,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也知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道理,知道只需要笑嘻嘻附和一下了事就可以,但回来心里还是很不舒服。一边自责没有走出舒适区,一边又觉得何必非要去扬短避长自讨苦吃。但是今天我对这件事情又多了一个别的看法。我跟印童鞋说,确实有的东西是耳濡目染的,像有的家庭出来子承父业的孩子,遇到行业里的问题,天生就要比后来者多更多的悟性,自己没有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就不要去横向比较徒增烦恼。印童鞋说,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你现在所做的开荒的工作,以后也许就是为你的下一代打下基础。虽然我对于下一代的教育观念一直是放养式的,不过我必须承认,如果以后ta要走这条路,有前人的轨迹是要省不少力气就是了。当然也有可能我今后的轨迹并不如之前或者此刻所想,有可能未来还有我从来没想过的转折,我大概没有前人带路的运气,但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拓荒者,我的人生经验也必然主要服务的是我自己。或许正是这样,才能让我逐渐摸清自己的本心,渐渐成长为自己的知音吧。人生之美在于历,德不孤,必有邻~
承认自己并不完美,然后,我还是要对自己说: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偏偏黑凤梨~
well,我还是比以前自恋多了嘛。
其实你问我嫉妒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今晚跟印童鞋聊天的时候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就像是自己在雨中满身透湿搬东西,本来正在自我陶醉的爽着,结果看到不远处一个同样情况的妹子,有一个人撑着伞匆匆去给她打上,就是那种感觉。我不会就此退缩,然而就这一刻,请允许我心酸一会儿。
之前写蝜蝂记的时候,我就一直是处于那种在雨中搬东西的状态里。或者举个再具体一点的例子,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人能抵达的》(https://www.douban.com/note/269671039/#!/i!/ckDefault),写一个人搬了一吨东西的壮举,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自虐加成就的爽感,可做类比。其实我最近几个月正经历着踏入职场以来最大的低谷,也在这个过程中迅速地成熟起来,然而无可回避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确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为了抵抗这个压力我常常不能承认自己的感受,害怕一旦承认了自己就会垮。有两个声音在我脑子里打架,其中一个声音是站在心理健康角度的,一个是站在职场角度的,一个声音不停地劝慰自己说你真的很累了,需要休息,需要弹性;另一个声音则不停地指责自己说都这把年纪了为什么还这么幼稚,鞭策自己要努力完成这个社会化进程并且不能被别人看出来,或者说有的必不可少的坎要迈过去的话,迈的过程所受的冷眼大概就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可抱怨。这两个声音一直在我头脑里打架,要求二选一,以致生了一场病才作罢。
想起之前有一回跟boss出去吃饭,是我很少接触的圈子,也有着和我完全不同的三观。因为不会讲场面话,一般在这种场合我都是默默无语的。明知道自己不属于那样的场合,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也知道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道理,知道只需要笑嘻嘻附和一下了事就可以,但回来心里还是很不舒服。一边自责没有走出舒适区,一边又觉得何必非要去扬短避长自讨苦吃。但是今天我对这件事情又多了一个别的看法。我跟印童鞋说,确实有的东西是耳濡目染的,像有的家庭出来子承父业的孩子,遇到行业里的问题,天生就要比后来者多更多的悟性,自己没有这样的成长环境,也就不要去横向比较徒增烦恼。印童鞋说,其实可以这样理解,你现在所做的开荒的工作,以后也许就是为你的下一代打下基础。虽然我对于下一代的教育观念一直是放养式的,不过我必须承认,如果以后ta要走这条路,有前人的轨迹是要省不少力气就是了。当然也有可能我今后的轨迹并不如之前或者此刻所想,有可能未来还有我从来没想过的转折,我大概没有前人带路的运气,但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拓荒者,我的人生经验也必然主要服务的是我自己。或许正是这样,才能让我逐渐摸清自己的本心,渐渐成长为自己的知音吧。人生之美在于历,德不孤,必有邻~
承认自己并不完美,然后,我还是要对自己说: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偏偏黑凤梨~
well,我还是比以前自恋多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