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为什么喜欢渡边君

“女孩子熄烟要熄得文雅一点。”我说,“那样熄,活像砍柴女。不要硬碾,从四周开始慢慢熄,那就不至于把烟头弄得焦头烂额了。你这熄法太残忍了。另外无论如何不能从鼻孔里出烟。和男的一起吃饭时,一般女孩子不至于提起三个月只戴一副乳罩的话” 比较喜欢的一段话,最初是看到这段话,觉得渡边这个人挺有魅力。渡边实际上是比较招人喜欢的人,虽然他看起来并不合群,但是他总能吸引到一些特别的人和他交朋友。最初是木月,这也是渡边最喜欢的一个朋友。木月本身不算擅长交际,跟直子和渡边待在一起时却显得很有交际才能,按渡边的说法,这正是木月待友的真诚之处,但木月在17岁那年自杀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渡边到了没有熟人的东京读大学,后来在街上遇到了木月一起长大的女朋友直子,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爱情。不,我觉得他们之间并没有产生爱情,是一种与友情和爱情都不同的情感。这种感情的产生源自于他们共同拥有了木月的死,在没有熟人的东京。 渡边本身就是一个文艺青年,说话比较简短,和任何人在一起相处时好像是一切事情都可以的样子,看起来没有激烈的情感,但他肩上又可以扛得起责任,性格里有坚强的韧性。主要体现在当后来直子由于木月的死还有家族遗传精神出现问题时,渡边一直做着努力,并且是怀着希望直子尽快好起来两个人一起展开美好生活的心情对直子的病做着积极的努力,他没有放弃直子,并且在直子住进疗养院时,他真切地思念直子。 我还很喜欢渡边面对生活的平淡和孤独时的方式。看书的时候正是周六,我一个人看书,吃饭,晒太阳,有点孤独但不寂寞。不管渡边身边有没有人,但是我觉得他始终是孤独的,哪怕他身边有人和他谈着话,他的心也像在一个独立的地方。一个爱热闹的人独处很有可能是觉得情绪消沉和孤独的,但一个可以好好独处的人,比如渡边,他至少应该是有一个丰富内心世界的人,尽管从表面上看他的内心世界波澜不惊。对了,我没有写渡边怎么面对孤独。他上课,打工,看书,有时候和身边的人玩。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这些事时的心境。渡边没有觉得孤独,他就是安然地做这些事,不会觉得身边没有人孤独,也不会觉得做这些琐事浪费了时间。渡边也有一个时期觉得孤独苦闷,在绿子拒绝跟他联系的那段时间,但我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段的描写,才让渡边不仅仅成为一个小说人物,而像一个真实的普通人。我们都可以承受孤独,但假如漫长一生都是这种孤独的状态,谁都没法开心地活下去吧,至少也要时不时的遇到一些人。 绿子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姑娘,跟直子不同,直子像是活在雾里的人,有点缥缈。最后渡边在还爱着直子的时候喜欢上了绿子,最终选择的人也是绿子。我认同渡边的选择,而且上面说过,我觉得他不爱直子,只是他自己不知道。但除了这个原因,我还认为我们现实中的爱情有些也是这样的,可能谈过一段非常深刻的恋情,但最后选择共度一生的那个人,往往是一个温暖的尘世中人。 嗯,还应该写上我为什么觉得觉得渡边和直子之间不是爱情,直子对渡边不是爱情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书里也有提到,但我觉得渡边对直子也不是爱,因为当直子死后,他和他与直子共同的好友玲子一起在街上走时,他有了一种和直子当初在街上走时一样的感觉。 书里的人物我有两个没有提到,敢死队和永泽。这两个人物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青春里也往往都有这两号人,前者是有点古板的老老实实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后者是富有又帅气的校园风云人物。渡边看起来是和他们都不一样的人,却和他们有了交集。这个桥段在书里丰富了这本书,如果没有这两号人,内容也许显得单薄,没有这么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