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嫲嫲是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
我一直觉得我会那么喜欢做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奶奶。 打有记忆起,奶奶就跟着我们家住,小时候爸妈要忙工作,家里的伙食就落到了奶奶手上。 奶奶戴着一个玉镯和银镯,每次从学校回家听到“丁丁当当”的声音就知道是她在下厨的声音。 奶奶十分会做菜,从来不下糖却也能做出带着甜味的菜肴,而且还能做出自己的味道,没人模仿的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豌豆焖饭。每到周末,我总会缠着奶奶让她给我做。 炸香的蒜苗加入肥瘦均匀的猪肉,香喷喷的豌豆饭倒进菜料里头,拌匀翻炒,“滋滋”的声音随着香气刺激着我的听觉和味蕾。 一个早上的忙碌后奶奶便会叫着“丹呀,可以吃啦~” 我便飞快的跑过去,盛起一盆坐到电视机面前,一边看动画一边狼吞虎咽。 如今想来,好像奶奶一直吃的不多,只是静静坐在我旁边,一声声问着“好吃不?” 我从来也不太看着她的脸和她对话,只是一边塞着饭一边笑着说“超级好吃”
奶奶会做的节日料理特别多。 端午的时候奶奶会亲手裹粽子。 距离端午还有一个多星期的时候她就开始去菜市场选粽叶,然后用浴盆泡上一个星期,去掉上面的脏东西。然后就会看到她今天提着十几斤猪肉,明天看到她提着几十只咸蛋,后天看到她把红豆和蒜头还有一些小配料提回家。 临近端午的时候,我都是被蒜头炸猪肉的香味薰醒,然后跑下来留着口水看着奶奶熟练的把红豆米打底,然后馅料放中间,最后再铺上一层红豆米,折好粽叶,裹紧,缠上竹条,一提都满了之后就放进烧开的水里,蒸熟。 一天下来,十几提的粽子也就完工。 其实我们家里吃的很少,奶奶做这么多,每年都是往几个孩子家里送。 “总是一不小心做得太多吃不完所以顺便送一点吧,他们家没人做粽子,外面买的没自己家做的那么好吃。” 冬至的时候奶奶会做菜头粄和汤圆。 菜头粄是我们家乡独有的冬至必吃,用糯米做好表皮,然后把白萝卜、虾米、炸猪肉和蒜苗混合成馅料,酿进表皮,折成油角形状,粽叶沾油垫底,十几分钟后一托托的菜头粄就蒸好,咬开后香喷喷的馅料让人忍不住吞口水,汁水直流。 不过最开心的还是跟奶奶一起在冬至前一晚做丸子。 我们这边的丸子不是圆形,而且尖尖的椭圆形,而且分为红白二色,白色丸子是普通的糯米丸子,红色是用食用洋红上色。 冬至前一晚我们三姐妹就会跑来跟奶奶一起做丸子,奶奶就会拿干面粉让我们都沾上。 “沾了干面粉才不会沾手。”奶奶饶有经验的说。 我们会一边揉一边问奶奶这样行不行,奶奶总是十分严格的检查,不行的就返工重做。 一个晚上说说笑笑便过去,做好的丸子奶奶会慎重的装好然后放入冰箱。第二天煮盛上三碗祭拜神明,然后叫我们每个人吃一碗再上学上班。 “吃了丸子就大一岁了,要好好学习呀。”冬至是老人家心中的跨年大事。 其实,我不怎么爱吃糯米类的食物,可是那些年里,我总是一边抱怨那么大碗一边老实的吃完,然后匆匆上学。
奶奶是因为食道癌去世的。 高三那年,奶奶因为吃东西总是喉咙疼所以去看过很多次医生,可都看不出个所以然,老人家一直以为只是简单的喉咙发炎,所以也没有很注意。 后来开始吃不下东西的时候才感觉事情严重,就赶紧叫孩子们带她到市里大医院检查,谁知,是食道癌三期。孩子们不甘,又送到省里专科医院检查,结果一样,只能尽量延长时间,治疗的最佳日期已经过去了。 我记得妈妈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哽咽着和我说不要告诉奶奶。当时感觉整个人半身麻痹,没敢哭,更没敢吱声,一夜未眠。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奶奶就没再和我们同台吃饭,而且不能吃固体。 在客厅里,总是看到她坐在木沙发上,配一碗猪肉粥,喝着蒸猪肉汤,香味依旧那么浓烈,可她总是把料都剩下,只是把粥和汤水吃下。
有时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命运捉弄,一个最懂得美食的真谛的人,一个最爱吃的人,最后却是因为吃不了东西渐渐的衰弱,慢慢的耗尽最后的能量。 奶奶去世的那天,早上是我在看护她,中午时候因为同学聚会我就出了门,妈妈和大姑接了班。我才出门不到两个小时就听到二堂哥的来电,哽咽的让我马上回家,背景是妈妈和大姑一大波的哭声。 我穿着高跟鞋不顾一切的往下冲,搭了车回家,十分钟不到的车程里,我却感觉过了几十年一般的遥远。 到家后,妈妈肿了眼的让我马上回房间换衣服,我余光看到奶奶坐在椅子上,爸爸哽咽的说“娘,不怕,我给你穿鞋子,我们回老家。”然后一直跟别人说“不怕的,娘去了天堂了。” 同一天里,家族全部人都赶了过来,然后把奶奶运送回老家,车里大家都没说话,一路沉默到了老家。 马不停蹄的进棺、做法事。 法师念着固定的台词,大人们听着到点就哭喊着,我们后辈也跟着一起哭。 大伯作为长子需要念一段独白,法师拉着大伯的手,他念一句大伯就念一句,我人生第一次看到大伯抽搐着嘴巴,红着眼不停地一边哭一边念。 之后抬棺上山下葬。 入夜后要在祠堂守夜一晚,哭到脱水的我在下半夜里,直接在地上的竹席沉沉的睡了三个小时。
奶奶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接受不了。 因为她的房间就在我们三姐妹的对面,虽然门之后一直关着,可每次经过时,内心总是几秒的疼痛。 去年搬家后,这种心情才慢慢减缓。 可奶奶呀,我还是一直好想念你做的各种料理。 你知道吗?我试着模仿你的口味做你的料理,可是都做不出来原来的味道,我一直在深究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后来,我离开了家,我来了广州。 我才发现,原来我一直想念的,是“奶奶的回忆” 是我们一起度过的这么多年,不管开心不开心,我们家总是用一道美食打破僵局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