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仁喜「内境•外象」开幕,等你走进玻璃建筑看建筑展
“建筑不是理论、抽象的东西,而是戏剧的空间,是人类情感的容器。”--姚仁喜
「内境•外象」展览昨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盛大开幕,嘉宾和朋友们的如约到来让建筑师姚仁喜的展览更具人与空间的互动感。
读库主办的“堂奥”一席谈,姚先生和他的太太姚任祥女士到场(《传家》的作者)与大家分享感悟,“不忘初心,不失良心”便是他的太太对他的设计的总结。
本次「内境․外象」展览涵纳两个主题:其一「内境」是一系列的多元展示,以电影、音乐、融入大型装置的手法来呈现建筑师的内在思惟、哲学理念与企图撷取心灵与直觉的吉光片羽,保留灵光剎那的瞬间氛围。另一主题「外象」:精选姚建筑师最具代表性之作品,透过创作过程中的草图模型、纪录像片、细部模型、绘图纸本等,连贯一气地呈现于大众面前。透过本展,观众将看到建筑空间不只是设计、营造专业的领域,更是能触动人心,承载人们生活、记忆的诗意舞台。
在200多根圆柱构成直径 10 米的圆型空间,柱上布满各种意念与话语;当一切寂静无声时,心经乍现。
透过姚仁喜建筑师的访谈纪录、草图、施工过程影片等,探讨建筑创作背后的思维。六个影像画面的排列组合,让观者在同一时间点感受到不同议题在不同时空同时发生并列的现象与经验。
透过简化后的作品元素,来展现建筑设计案的核心本质。 展览意象取源于八个独立的建筑设计案。透过撷取、简化、浓缩、精炼及重组的设计手法将原建筑案 的色彩、形式、尺寸、材质、设计及构造组合,转化成这八支白色柱子的实体装置。
汉宝德纪念馆、法鼓大学大愿桥、乌镇剧院、水月道场等多件建筑模型集中展示,在MoCA中感受其他建筑的整体和细部。
![]() |
艺术家姚仁喜在开幕现场 |
「内境•外象」展览昨日在上海当代艺术馆盛大开幕,嘉宾和朋友们的如约到来让建筑师姚仁喜的展览更具人与空间的互动感。
![]() |
到场观众及嘉宾朋友们 |
读库主办的“堂奥”一席谈,姚先生和他的太太姚任祥女士到场(《传家》的作者)与大家分享感悟,“不忘初心,不失良心”便是他的太太对他的设计的总结。
本次「内境․外象」展览涵纳两个主题:其一「内境」是一系列的多元展示,以电影、音乐、融入大型装置的手法来呈现建筑师的内在思惟、哲学理念与企图撷取心灵与直觉的吉光片羽,保留灵光剎那的瞬间氛围。另一主题「外象」:精选姚建筑师最具代表性之作品,透过创作过程中的草图模型、纪录像片、细部模型、绘图纸本等,连贯一气地呈现于大众面前。透过本展,观众将看到建筑空间不只是设计、营造专业的领域,更是能触动人心,承载人们生活、记忆的诗意舞台。
![]() |
喧嚣与寂静 |
在200多根圆柱构成直径 10 米的圆型空间,柱上布满各种意念与话语;当一切寂静无声时,心经乍现。
![]() |
并列·对话 |
透过姚仁喜建筑师的访谈纪录、草图、施工过程影片等,探讨建筑创作背后的思维。六个影像画面的排列组合,让观者在同一时间点感受到不同议题在不同时空同时发生并列的现象与经验。
![]() |
第九柱 |
透过简化后的作品元素,来展现建筑设计案的核心本质。 展览意象取源于八个独立的建筑设计案。透过撷取、简化、浓缩、精炼及重组的设计手法将原建筑案 的色彩、形式、尺寸、材质、设计及构造组合,转化成这八支白色柱子的实体装置。
![]() |
「艺、聚、思」精选作品模型 |
汉宝德纪念馆、法鼓大学大愿桥、乌镇剧院、水月道场等多件建筑模型集中展示,在MoCA中感受其他建筑的整体和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