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商人和在美华工,曾这样抵制美国的种族歧视
中国人从近代以来就在经济上受制于他国?其实不然。早在1905年,还是清朝末年的时候,就曾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声势浩大的抵制美货运动——这场运动使美国损失掉了一半的出口,并第一次以和平的方式抵抗了白人基督教国家。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在新书《1905帝国巡游》中,回顾了这一为人所忽视的历史事件。让我们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华人进入美国务工的时候。
▌美国华工血泪史
从古代开始,中国皇帝就将广州这一偏远的南方港口城市定为一个非正式口岸,供那些想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洋人”出入。皇帝将与洋人贸易这一令人厌恶的工作交由广州商人,广州也随之成了中华帝国的国际贸易港口。与其他中国人相比,这里的人与美国恶魔们打交道的经验是最丰富的。从加州淘金热开始,正是珠江三角洲上的家庭最先将他们的孩子送往美国寻找发财的机会。
广东人来到美国,也带来了他们古老的传统:勤劳、合作、谦恭、节俭。与白种人相比,中国人能以更高的效率挖到更多的金矿,花费更低,更少饮酒作乐,行为更端正,而且几乎从来不惹事。但西方工人们认为中国人是在不正当竞争,因为黄种人的饮食很廉价,只是些米饭和老鼠肉。
1863年,林肯总统启动了著名的横跨整个美洲大陆的铁路工程。当从太平洋向东建时,施工队遇到了加州和内华达州锯齿山中坚硬的花岗岩。本土工人灰心丧气,放下了他们的凿子和锤子。而中国工人,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起万里长城的人,完成了这项雅利安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加州州长在写给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信中说:“没有中国人,就不可能完成这条伟大的国家铁路。”
由于不能和中国工人在同一层级上竞争,白种人很快立法把中国人赶出去。正如史蒂芬·安布罗斯(Stephen Ambrose)在《世间独一无二》(Nothing Like It in the World)一书中描述的那样:
加州法律用尽一切办法给予华人歧视性待遇,联邦政府也尽可能地侮辱他们,剥夺他们正常的生计。华人被禁止在主矿脉上工作,为了在残渣中淘金,他们还要缴纳每人四美元的淘金税——一种所谓的许可税,还有每人两美元的水费。另外,华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医疗税、两美元的教育税以及一笔财产税。但他们不能上公立学校,没有公民身份,因此也无权选举,还不能在法庭上作证。不过,他们仍然缴纳了超过两百万美元的税款。如果中国人胆敢前往一处新矿开采,美国人就会辱骂、殴打、抢劫甚至杀了他们。这就是那句谚语描述的情形,“机会不能留给中国佬”。
就算这样,中国工人依然比美国本土工人表现得好。后来成为加州参议员的乔治·希尔斯特(George Hearst),曾经分别在四个州观察了中国工人十年之久。他忧心忡忡地表示:“中国人干得更多,花得更少,完全能将我们国家的工人淘汰掉。”
“佣工的生活”,帕克,1878年8月21日。华人劳工抽大烟,吃老鼠肉;美国工人回到家中,受到妻儿的欢迎。
▌美国白人的反华大屠杀
1877 年,“消灭中国人白种人联盟”宣布了他们的目标:“以一切符合法律的手段,将中国人赶 出加州。”反华工人联盟,比如工人骑士团和工党,在整个美洲大陆范围内宣传他们的口号:“中国人滚蛋”。
1877年,美国国会组建了中国移民调查联合特别委员会。这些既是基督徒,又是立法者的白种人陈述道:
中国人的脑容量不足以让他们拥有积极的自制力。这一黄种人似乎没有进步的欲望,也没有自由和代议制的观念。任何一个雅利安或欧罗巴人种都比中国人在整体上更为优越。
1783年至1882年,美国建国以来99年间,从来没有非法移民的概念,1882年的驱逐华人运动改变了这一点。 美国历史上移民的大门首次为了阻拦一个非白人人种而关闭了。马萨诸塞州议员乔治·霍尔认为,《排华法案》“和种族歧视法案同样恶劣”。但由于被渲染的“黄祸论”,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一新法案并无异议。1882 年,后来的老罗斯福总统当时才24岁,刚刚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宣称:“没有任何灾难比黄种人占领太平洋海岸更可怕。”
黑鬼必须滚,华人必须滚”是1879年9月13日《哈珀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注释是“智力低下的野蛮人理解不了共和政体”。(《哈珀周刊》)
怀俄明州的罗克斯普林斯(Rock Springs) 曾经是一个矿业城镇,差不多一半左右的美国州际铁路的燃料都由这里提供。
约六百名华人和三百名白人居住在这个尘土飞扬的小镇上。1885年9月1日晚上,工人骑士团的罗克斯普林斯分团举行了主题为“华人必须滚蛋”的会议。翌日,一场种族清洗运动拉开了帷幕,运动的口号为“是白人就一起干”。
武装起来的白人矿工包围了罗克斯普林斯的中国城。子弹从一名华人洗衣工的头颅穿过时,他还在洗衣房里勤劳工作。白人们击毙了出逃的华人,还从他们身上搜刮财物,白人的妻子和女儿们高兴得直拍手。这些白人妇女几天前还给华人教英文课,如今却在洗劫她们学生的家。工人骑士团的狙击手们守候在农村,截获逃到这里的华人。
怀俄明州的官员最早赶赴罗克斯普林斯,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城镇里的男人、女人或者小孩,没有一人生还。他们曾经居住过的房 屋或者棚户也全被烧毁了。烧焦的尸体散发阵阵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沿着铁路散发的臭味在方圆一两公里外都可以闻到。”但是在随后的法庭审判中,却没有人被判有罪。
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华人是种族敌人,在种族问题上坚持利己政策,以驱逐那些“会对白人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外国人 ”。
总统罗斯福可能会乐于逮捕在美华人,并把他们遣送回本国。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美国商业利益堪忧,因为本土华人可能会停止与美国的贸易。
▌华人请愿事件
1903年10月11日,在罗斯福的移民政策下,华人都聚集到波士顿的唐人街。
在一次突袭中,两百三十四名华人被逮捕,五十人被遣送。 第二天区法官宣判这次突袭完全合法。福州英华学院的学生写了一封请愿书给罗斯福,“我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你的子民在中国宣扬爱,但是你们却如此恶劣地对待在美华人,甚至比黑人还差!”
在美国所发生的种种最终遭受了来自中国官方的制裁。1904年1月,中国官方通知罗斯福说他们准备终止《中美续增条约》, 以便在1905年续签,并邀请罗斯福前来商议更为公平的协定。这时距离总统选举还有几个月,罗斯福名正言顺地要求中国保留门户开放政策,却要求无限期地延长《排华法案》。
为了显示其妥协的诚意,罗斯福邀请了上海轮船大亨叶在馥作为中国方面代表之一参加 1904 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叶在馥从纽约进入美国,随后上了去圣路易斯的火车。半夜,他在酣睡中被火车包厢外的敲门声惊醒。移民局的暴徒逮捕了他,把他赶下了火车,囚禁在水牛城附近。受制于总统的身份,罗斯福除了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言论以外什么都做不了:“这让我长时间感到不安。赴美的中国商人和中国学生竟然要面对如此多的困难。”
很多年来,白人基督徒都对华人很无礼。但是从西奥多·罗斯福开始,华人的行动改变了这种情况。
1904年5月,上海商人发起了一场抵制美货的活动。
▌罗斯福曾试图欺骗康有为
六月底,罗斯福与康有为进行了几次会谈。罗斯福努力说服康有为,美国不仅欢迎中国劳工,也欢迎所有华人,但他的表态没能成功骗到康有为。在白宫会议结束后,康有为表示,“整个中国民族都愤怒了”。他亲自发起一场活动抵制美货,“以对抗美国的排华行为”。
愤怒的爱国者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报纸在其中起了积极作用,他们在报纸头条报道抵制活动;拒绝为美国货打广告;宣传抵制活动;重印爆炸性的反美演讲;把美国品牌列举出来,呼吁读者拒绝买所有标有“美国制造”、“美利坚合众国”或者“美国”字样的商品;他们还资助抵制性质的征文比赛,甚至宣称,1905 年抵制美货运动可以和独立战争中美国反对英国殖民者倾销茶叶的斗争相提并论。
许多中国家庭和商店都印制了大量彩色通告,写着“请不要购买美货 ”,学生拿着印着“抵制美货”的旗帜在街头游行。 广东当时流行一首名叫“抵制不平等条款” 的歌,广东人随歌起舞。一位中国出版商翻译了哈里特·比 彻·斯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他在序言中写道,美国人对待黑人的方式现在已经被移植到了华人身上。成百上千的反美人士被派遣到广东各地去给民众表演华人被美国人虐待的剧目。赌场之前还给顾客们提供免费的美国香烟,如今也换成了一个中国牌子。
▌以和平方式抵抗了白人国家
这场抵制运动当即收到了成效。8月16日,美国领事朱利叶斯·雷(Julius Lay)到广东,“记录原油销量减少了一万箱。以前常规可以售出 50 万袋面粉,现在有时一袋都卖不出去”。
前美国驻华外交官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想暗示华盛顿,“华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6月28日《纽约时报》这样写道:
华人强烈反美
美国排华法案带来的问题持续吸引着华人的注意。这种爱国热情至深至广令外国人感到震惊,同时也证明了华人的民族情感和公共精神在滋长,这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从8月1日开始,一场抵制外国列强的活动开始出现,团结、和平,而且有效,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个理念就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到中国大陆,也传到了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在哈瓦那, 华人捐助了一万美元宣传反美宣言。
英属哥伦比亚的维多利亚港,华人捐助 6 万美元成立了一个基金, 用以补偿那些拒绝卸载美国货的中国籍码头工人。狂躁的美国商人批评罗斯福,传教士和教育家也要求政府挽救局面。但是由于带着种族歧视的有色眼镜,西奥 多·罗斯福看不到华人的爱国热情,也不相信他们会将这种热情付诸实践。他以为这种来势汹汹的激情很快就会消散。
罗斯福没有意识到,亚洲第三世界的国家,已经耗费或者将会耗费美国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他打发了阿奎纳多(菲律宾第一任总统埃米利奥·阿奎纳多),随之引出了很多麻烦。它让美国出口损失了将近一半。
白宫的“莽骑兵”被震惊了,中国居然以和平的方式抵抗了白人基督教国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上海人预言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纪元:“如果我们现在成功从美国那讨回了公道,我们可以接着抵抗给我们喂食鸦片的国家,以及那些掠夺我们领土的国家。”
实际上,《纽约论坛报》曾经提醒过,“这场抵制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如果第一次成功了,未来就有了运用这种强制抵抗政策的可能性。”它说得对。这场抵制活动第一次联合了中国的民族主义者, 他们通过促进国民交流、组织聚会、努力宣传、发放大量赠品来鼓舞国人。1905年的这场活动中, 许多领导者在进一步的暴动中会继续用这种方法对抗外国列强的控制。罗斯福可能从来不会想到华人会像爱国者 一样起来反抗,只是认为他们总是表现得像商人一样。但他从根本上低估了华人的特性,也因此点燃了另一根导火索。显然这种低估——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认真地“估”——把美国的20世纪都给卷进去了。
——本文摘自詹姆斯·布拉德利著作《1905帝国巡游:美国塑造亚太格局的伏笔》。选文有删改。
购书链接:亚马逊 京东 当当
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布拉德利在新书《1905帝国巡游》中,回顾了这一为人所忽视的历史事件。让我们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华人进入美国务工的时候。
▌美国华工血泪史
从古代开始,中国皇帝就将广州这一偏远的南方港口城市定为一个非正式口岸,供那些想来中国做生意的外国“洋人”出入。皇帝将与洋人贸易这一令人厌恶的工作交由广州商人,广州也随之成了中华帝国的国际贸易港口。与其他中国人相比,这里的人与美国恶魔们打交道的经验是最丰富的。从加州淘金热开始,正是珠江三角洲上的家庭最先将他们的孩子送往美国寻找发财的机会。
广东人来到美国,也带来了他们古老的传统:勤劳、合作、谦恭、节俭。与白种人相比,中国人能以更高的效率挖到更多的金矿,花费更低,更少饮酒作乐,行为更端正,而且几乎从来不惹事。但西方工人们认为中国人是在不正当竞争,因为黄种人的饮食很廉价,只是些米饭和老鼠肉。
1863年,林肯总统启动了著名的横跨整个美洲大陆的铁路工程。当从太平洋向东建时,施工队遇到了加州和内华达州锯齿山中坚硬的花岗岩。本土工人灰心丧气,放下了他们的凿子和锤子。而中国工人,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起万里长城的人,完成了这项雅利安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加州州长在写给安德鲁·约翰逊总统的信中说:“没有中国人,就不可能完成这条伟大的国家铁路。”
![]() |
修建太平洋大铁路的中国劳工 |
由于不能和中国工人在同一层级上竞争,白种人很快立法把中国人赶出去。正如史蒂芬·安布罗斯(Stephen Ambrose)在《世间独一无二》(Nothing Like It in the World)一书中描述的那样:
加州法律用尽一切办法给予华人歧视性待遇,联邦政府也尽可能地侮辱他们,剥夺他们正常的生计。华人被禁止在主矿脉上工作,为了在残渣中淘金,他们还要缴纳每人四美元的淘金税——一种所谓的许可税,还有每人两美元的水费。另外,华人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医疗税、两美元的教育税以及一笔财产税。但他们不能上公立学校,没有公民身份,因此也无权选举,还不能在法庭上作证。不过,他们仍然缴纳了超过两百万美元的税款。如果中国人胆敢前往一处新矿开采,美国人就会辱骂、殴打、抢劫甚至杀了他们。这就是那句谚语描述的情形,“机会不能留给中国佬”。
![]() |
就算这样,中国工人依然比美国本土工人表现得好。后来成为加州参议员的乔治·希尔斯特(George Hearst),曾经分别在四个州观察了中国工人十年之久。他忧心忡忡地表示:“中国人干得更多,花得更少,完全能将我们国家的工人淘汰掉。”
![]() |
“佣工的生活”,帕克,1878年8月21日。华人劳工抽大烟,吃老鼠肉;美国工人回到家中,受到妻儿的欢迎。
▌美国白人的反华大屠杀
1877 年,“消灭中国人白种人联盟”宣布了他们的目标:“以一切符合法律的手段,将中国人赶 出加州。”反华工人联盟,比如工人骑士团和工党,在整个美洲大陆范围内宣传他们的口号:“中国人滚蛋”。
1877年,美国国会组建了中国移民调查联合特别委员会。这些既是基督徒,又是立法者的白种人陈述道:
中国人的脑容量不足以让他们拥有积极的自制力。这一黄种人似乎没有进步的欲望,也没有自由和代议制的观念。任何一个雅利安或欧罗巴人种都比中国人在整体上更为优越。
1783年至1882年,美国建国以来99年间,从来没有非法移民的概念,1882年的驱逐华人运动改变了这一点。 美国历史上移民的大门首次为了阻拦一个非白人人种而关闭了。马萨诸塞州议员乔治·霍尔认为,《排华法案》“和种族歧视法案同样恶劣”。但由于被渲染的“黄祸论”,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一新法案并无异议。1882 年,后来的老罗斯福总统当时才24岁,刚刚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宣称:“没有任何灾难比黄种人占领太平洋海岸更可怕。”
![]() |
黑鬼必须滚,华人必须滚”是1879年9月13日《哈珀周刊》一篇文章的标题,注释是“智力低下的野蛮人理解不了共和政体”。(《哈珀周刊》)
怀俄明州的罗克斯普林斯(Rock Springs) 曾经是一个矿业城镇,差不多一半左右的美国州际铁路的燃料都由这里提供。
约六百名华人和三百名白人居住在这个尘土飞扬的小镇上。1885年9月1日晚上,工人骑士团的罗克斯普林斯分团举行了主题为“华人必须滚蛋”的会议。翌日,一场种族清洗运动拉开了帷幕,运动的口号为“是白人就一起干”。
武装起来的白人矿工包围了罗克斯普林斯的中国城。子弹从一名华人洗衣工的头颅穿过时,他还在洗衣房里勤劳工作。白人们击毙了出逃的华人,还从他们身上搜刮财物,白人的妻子和女儿们高兴得直拍手。这些白人妇女几天前还给华人教英文课,如今却在洗劫她们学生的家。工人骑士团的狙击手们守候在农村,截获逃到这里的华人。
怀俄明州的官员最早赶赴罗克斯普林斯,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城镇里的男人、女人或者小孩,没有一人生还。他们曾经居住过的房 屋或者棚户也全被烧毁了。烧焦的尸体散发阵阵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沿着铁路散发的臭味在方圆一两公里外都可以闻到。”但是在随后的法庭审判中,却没有人被判有罪。
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华人是种族敌人,在种族问题上坚持利己政策,以驱逐那些“会对白人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外国人 ”。
总统罗斯福可能会乐于逮捕在美华人,并把他们遣送回本国。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美国商业利益堪忧,因为本土华人可能会停止与美国的贸易。
▌华人请愿事件
1903年10月11日,在罗斯福的移民政策下,华人都聚集到波士顿的唐人街。
在一次突袭中,两百三十四名华人被逮捕,五十人被遣送。 第二天区法官宣判这次突袭完全合法。福州英华学院的学生写了一封请愿书给罗斯福,“我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你的子民在中国宣扬爱,但是你们却如此恶劣地对待在美华人,甚至比黑人还差!”
在美国所发生的种种最终遭受了来自中国官方的制裁。1904年1月,中国官方通知罗斯福说他们准备终止《中美续增条约》, 以便在1905年续签,并邀请罗斯福前来商议更为公平的协定。这时距离总统选举还有几个月,罗斯福名正言顺地要求中国保留门户开放政策,却要求无限期地延长《排华法案》。
为了显示其妥协的诚意,罗斯福邀请了上海轮船大亨叶在馥作为中国方面代表之一参加 1904 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叶在馥从纽约进入美国,随后上了去圣路易斯的火车。半夜,他在酣睡中被火车包厢外的敲门声惊醒。移民局的暴徒逮捕了他,把他赶下了火车,囚禁在水牛城附近。受制于总统的身份,罗斯福除了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言论以外什么都做不了:“这让我长时间感到不安。赴美的中国商人和中国学生竟然要面对如此多的困难。”
很多年来,白人基督徒都对华人很无礼。但是从西奥多·罗斯福开始,华人的行动改变了这种情况。
1904年5月,上海商人发起了一场抵制美货的活动。
▌罗斯福曾试图欺骗康有为
六月底,罗斯福与康有为进行了几次会谈。罗斯福努力说服康有为,美国不仅欢迎中国劳工,也欢迎所有华人,但他的表态没能成功骗到康有为。在白宫会议结束后,康有为表示,“整个中国民族都愤怒了”。他亲自发起一场活动抵制美货,“以对抗美国的排华行为”。
愤怒的爱国者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报纸在其中起了积极作用,他们在报纸头条报道抵制活动;拒绝为美国货打广告;宣传抵制活动;重印爆炸性的反美演讲;把美国品牌列举出来,呼吁读者拒绝买所有标有“美国制造”、“美利坚合众国”或者“美国”字样的商品;他们还资助抵制性质的征文比赛,甚至宣称,1905 年抵制美货运动可以和独立战争中美国反对英国殖民者倾销茶叶的斗争相提并论。
许多中国家庭和商店都印制了大量彩色通告,写着“请不要购买美货 ”,学生拿着印着“抵制美货”的旗帜在街头游行。 广东当时流行一首名叫“抵制不平等条款” 的歌,广东人随歌起舞。一位中国出版商翻译了哈里特·比 彻·斯托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他在序言中写道,美国人对待黑人的方式现在已经被移植到了华人身上。成百上千的反美人士被派遣到广东各地去给民众表演华人被美国人虐待的剧目。赌场之前还给顾客们提供免费的美国香烟,如今也换成了一个中国牌子。
▌以和平方式抵抗了白人国家
这场抵制运动当即收到了成效。8月16日,美国领事朱利叶斯·雷(Julius Lay)到广东,“记录原油销量减少了一万箱。以前常规可以售出 50 万袋面粉,现在有时一袋都卖不出去”。
前美国驻华外交官何天爵(Chester Holcombe)想暗示华盛顿,“华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6月28日《纽约时报》这样写道:
华人强烈反美
美国排华法案带来的问题持续吸引着华人的注意。这种爱国热情至深至广令外国人感到震惊,同时也证明了华人的民族情感和公共精神在滋长,这在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从8月1日开始,一场抵制外国列强的活动开始出现,团结、和平,而且有效,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个理念就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到中国大陆,也传到了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在哈瓦那, 华人捐助了一万美元宣传反美宣言。
英属哥伦比亚的维多利亚港,华人捐助 6 万美元成立了一个基金, 用以补偿那些拒绝卸载美国货的中国籍码头工人。狂躁的美国商人批评罗斯福,传教士和教育家也要求政府挽救局面。但是由于带着种族歧视的有色眼镜,西奥 多·罗斯福看不到华人的爱国热情,也不相信他们会将这种热情付诸实践。他以为这种来势汹汹的激情很快就会消散。
罗斯福没有意识到,亚洲第三世界的国家,已经耗费或者将会耗费美国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他打发了阿奎纳多(菲律宾第一任总统埃米利奥·阿奎纳多),随之引出了很多麻烦。它让美国出口损失了将近一半。
白宫的“莽骑兵”被震惊了,中国居然以和平的方式抵抗了白人基督教国家,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个上海人预言将会出现一个新的纪元:“如果我们现在成功从美国那讨回了公道,我们可以接着抵抗给我们喂食鸦片的国家,以及那些掠夺我们领土的国家。”
实际上,《纽约论坛报》曾经提醒过,“这场抵制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如果第一次成功了,未来就有了运用这种强制抵抗政策的可能性。”它说得对。这场抵制活动第一次联合了中国的民族主义者, 他们通过促进国民交流、组织聚会、努力宣传、发放大量赠品来鼓舞国人。1905年的这场活动中, 许多领导者在进一步的暴动中会继续用这种方法对抗外国列强的控制。罗斯福可能从来不会想到华人会像爱国者 一样起来反抗,只是认为他们总是表现得像商人一样。但他从根本上低估了华人的特性,也因此点燃了另一根导火索。显然这种低估——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认真地“估”——把美国的20世纪都给卷进去了。
——本文摘自詹姆斯·布拉德利著作《1905帝国巡游:美国塑造亚太格局的伏笔》。选文有删改。
购书链接:亚马逊 京东 当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