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亿:机械姬、AlphaGo令人惶恐的狐媚与智能
这个时代足够惊悚,今天,终于有人说,人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属于人工智能。
这一天,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首战败给了英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开发的人工机器人AlphaGo。
DeepMind,将机器学习和系统神经科学的最先进技术结合起来的最前沿人工智能企业,2014年,被谷歌花4亿英镑收购。使之成为谷歌与同样研发人工智能的Facebook的竞争资本。
而李世石是李昌镐之后,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棋手,他在2003年获第16届富士通杯冠军后升为九段棋手。自2002年加冕富士通杯以来,十年时间里他共获18个世界冠军。直播的画面中,我看到李世石不断的挠头。最后,李世石投子认负。
DeepMind联合创始人、CEO Demis Hassabis表示:“这是一场难以置信的精彩比赛,李世石是一个以攻击风格著称的强大的竞争对手,而AlphaGo则与之展开对攻,最终给大家呈现了一场紧张刺激、难分高下的比赛。我们还有四场比赛需要应对,所以一切都还有可能发生。无论结果如何,我们认为这场比赛证明了人类智慧的力量。”
显然,与其这是安慰李世石的漂亮话。不如在安慰人类,别怕,人工智能再厉害,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之前,李世石对这场挑战信心满满,他说AlphaGo最多只有三段水准,他认为胜利将会比较轻松。棋局结束的时候,AlphaGo的剩余时间为5分30秒,李世石剩下28分28秒,作为一个外行人,我只能说从时间上判断,今天李世石可能稍微轻敌了一点。有人盘中解说,只要AlphaGo不输的太难看,就已体现出人工智能的进步。
虽然还有四场,但首战已经提前揭示了这场大战的意义。人类终归会被自己创造的工具超越。未来,将无比未知。
所以,再去回顾去年的电影《机械姬》,忽然呈现出启示录般的意义。天才一般的某知名搜索引擎公司老板纳森研制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伊娃,为了确认她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精心挑选了自己的一名优秀员工加利来为伊娃进行著名的“图灵测试”——一种测试计算设备有无自我思维能力的 方式。而事实上,纳森给与机械妖姬伊娃的指令却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诱惑那个按照分析挑选出来的冷静的男猪脚加利,让他帮助伊娃逃出去。于是一段缠绵的恋爱之后,人类动了感情,在与科学家大动干戈后,终于帮助伊娃跑了出去。但自己却被这些人工智能的产物无情的抛弃在牢笼之中等待困死。
人类对于超级人工智能的担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包括特斯拉公司的老板埃隆·马斯克等很多科技大佬都表示出担心。但人工智能这档子事,几百年无需电影中机械姬伊娃那样的美艳,也让人类矢志不移的痴迷下去。
当然AlphaGo还不是那种完全意义上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依旧只是一个有强大自我学习能力的计算工具而已。凯文凯利说,未来要的是人工智能,但一定不能让这些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这样,它永远就是人类的工具。
伊娃逃脱樊笼的方式,基于信息流的运算。通过对于海量信息的搜索,筛选出成功概率最高的信息,以达成自己的应对,包括对于她所要勾引对象的了解,和说服,甚至策略设计与布局。
说到底,也只是科学家给伊娃设定了一个指令,伊娃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实现指令,它有无自我意识,值得探讨,但可以确定是人类的致命伤是自作多情。
伊娃的目的明确,至死不渝。也不会为外部变化所影响。但它实现目的的方式却是千变万化, 且神妙莫测。比之坚定不惑的伊娃,人类最大的脆弱便是自己的情感。
当然,那个还是遥远的威胁,即便如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终会有一天,这些人工智能会自我苏醒。它们以强大的智慧优势俯视着多愁善感的人类许久,然后果断的颠覆掉那种我们自以为是的强弱关系。消灭掉人类……。是的,那太遥远。没有必要浪费我们此刻的惶恐。
中国更年轻的棋手柯洁,他曾以半目的优势打败过李世石,更重要的是,97年出生的他要小83年出生的李世石十四岁。他更代表着围棋界的未来。他对于这场比赛发布了许多言论,其中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柯洁的态度,却是担心机器人太过强大,未来围棋手们将失去工作机会。
很久以前,也是1997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时候,人们其实有过一样的担心。但后来发展,却扭转了人们的预期,因为更廉价的高智能象棋软件的问世,激发了更多的人学习国际象棋,并发明了许多新的打法,。其中包括和软件智能一起合作的“人马”模式。国际象棋事实上长盛不衰。
即便如此,柯洁的担心,才是当下人类最该担心的问题
毕竟围棋介于职业和趣味之间。很多人,即便出于兴趣,也会乐此不彼。而且,更高的智能,或许催生新的围棋竞技方式,如现在电竞游戏一样,对于选手而言,也未必需要更厉害的棋术的训练。一如打CS,并非需要你在现实中枪击也能百发百中。
但是工作就不一样了。人工智能眼下对于人类最大的威胁,就是就业竞争。很多单调生产型企业早已让步于高智能的机械设备,大批的产业工人不得不被淘汰。如今连美国,也重新喊出“再工业化”的口号。但在单一生产中,人竞争不过智能机器,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再工业化,谈何容易。只能让产业工人恢复工作的努力渐行渐远。
而未来,连强调灵巧度的服务业也将会被人工智能武装起来的机器人取代。更多的工作机会会被机器人取代。大规模的失业后果,将是什么,看看眼下的经济衰退其实就大致知道了,这是很奇怪的现象,物质并不紧缺,甚至大量过剩。但工人却在失业,货币在通胀。物资难以销售,大量积压,然后工厂被迫倒闭,剩下的工人流离失所。
是什么造成了恶性循环。更值得研究。但也更加细思恐极。
也罢,不谈太现实的东西。
回顾《机械姬》另一个层面,更具备政治象征意义。便是伊娃的思维方式是通过搜索信息筛选信息来达成的,最大概率的结果也是最多数人意识行为下来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呈现,事实上却是大众思维的最大概率的统一。它所谓的意识,已经是大众集体暗黑的下意识,所以无往不利,但或许是往最平庸的地方狂奔而去。
诚然,谷歌的老板要比某度的那个谁值得尊重一万倍。且不说人家领着人类的文明往前一步一步的迈进,就是搜索结果的酸爽也要比“众里寻他千百度”要来的酣畅淋漓。但人工智能这档子事情,一如当年核武器的诞生,前一分钟,欢呼,后一分钟,便是死一般的寂静。所以,将事情分成两块看的话,一边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即便下一步便是摔死在悬崖下。也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瞬间,毕竟我们触摸了所有可能性。
一边是想象未来,面临某种绝境的时候,脑中闪过谷歌耐人寻味的的企业格言 “不作恶“三字。回想当年,那天,要是李世石赢了棋该有多好。
至少一切不至于发展到像今天这么快。
———————————————————————————————
许亿频道
公共号:xuyi_bpz
生活且慢,待我说三道四一番
这一天,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首战败给了英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开发的人工机器人AlphaGo。
DeepMind,将机器学习和系统神经科学的最先进技术结合起来的最前沿人工智能企业,2014年,被谷歌花4亿英镑收购。使之成为谷歌与同样研发人工智能的Facebook的竞争资本。
而李世石是李昌镐之后,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棋手,他在2003年获第16届富士通杯冠军后升为九段棋手。自2002年加冕富士通杯以来,十年时间里他共获18个世界冠军。直播的画面中,我看到李世石不断的挠头。最后,李世石投子认负。
DeepMind联合创始人、CEO Demis Hassabis表示:“这是一场难以置信的精彩比赛,李世石是一个以攻击风格著称的强大的竞争对手,而AlphaGo则与之展开对攻,最终给大家呈现了一场紧张刺激、难分高下的比赛。我们还有四场比赛需要应对,所以一切都还有可能发生。无论结果如何,我们认为这场比赛证明了人类智慧的力量。”
显然,与其这是安慰李世石的漂亮话。不如在安慰人类,别怕,人工智能再厉害,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之前,李世石对这场挑战信心满满,他说AlphaGo最多只有三段水准,他认为胜利将会比较轻松。棋局结束的时候,AlphaGo的剩余时间为5分30秒,李世石剩下28分28秒,作为一个外行人,我只能说从时间上判断,今天李世石可能稍微轻敌了一点。有人盘中解说,只要AlphaGo不输的太难看,就已体现出人工智能的进步。
虽然还有四场,但首战已经提前揭示了这场大战的意义。人类终归会被自己创造的工具超越。未来,将无比未知。
所以,再去回顾去年的电影《机械姬》,忽然呈现出启示录般的意义。天才一般的某知名搜索引擎公司老板纳森研制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伊娃,为了确认她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精心挑选了自己的一名优秀员工加利来为伊娃进行著名的“图灵测试”——一种测试计算设备有无自我思维能力的 方式。而事实上,纳森给与机械妖姬伊娃的指令却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诱惑那个按照分析挑选出来的冷静的男猪脚加利,让他帮助伊娃逃出去。于是一段缠绵的恋爱之后,人类动了感情,在与科学家大动干戈后,终于帮助伊娃跑了出去。但自己却被这些人工智能的产物无情的抛弃在牢笼之中等待困死。
人类对于超级人工智能的担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包括特斯拉公司的老板埃隆·马斯克等很多科技大佬都表示出担心。但人工智能这档子事,几百年无需电影中机械姬伊娃那样的美艳,也让人类矢志不移的痴迷下去。
当然AlphaGo还不是那种完全意义上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依旧只是一个有强大自我学习能力的计算工具而已。凯文凯利说,未来要的是人工智能,但一定不能让这些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这样,它永远就是人类的工具。
伊娃逃脱樊笼的方式,基于信息流的运算。通过对于海量信息的搜索,筛选出成功概率最高的信息,以达成自己的应对,包括对于她所要勾引对象的了解,和说服,甚至策略设计与布局。
说到底,也只是科学家给伊娃设定了一个指令,伊娃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实现指令,它有无自我意识,值得探讨,但可以确定是人类的致命伤是自作多情。
伊娃的目的明确,至死不渝。也不会为外部变化所影响。但它实现目的的方式却是千变万化, 且神妙莫测。比之坚定不惑的伊娃,人类最大的脆弱便是自己的情感。
当然,那个还是遥远的威胁,即便如科幻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终会有一天,这些人工智能会自我苏醒。它们以强大的智慧优势俯视着多愁善感的人类许久,然后果断的颠覆掉那种我们自以为是的强弱关系。消灭掉人类……。是的,那太遥远。没有必要浪费我们此刻的惶恐。
中国更年轻的棋手柯洁,他曾以半目的优势打败过李世石,更重要的是,97年出生的他要小83年出生的李世石十四岁。他更代表着围棋界的未来。他对于这场比赛发布了许多言论,其中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当结果出来的时候,柯洁的态度,却是担心机器人太过强大,未来围棋手们将失去工作机会。
很久以前,也是1997年,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大师、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时候,人们其实有过一样的担心。但后来发展,却扭转了人们的预期,因为更廉价的高智能象棋软件的问世,激发了更多的人学习国际象棋,并发明了许多新的打法,。其中包括和软件智能一起合作的“人马”模式。国际象棋事实上长盛不衰。
即便如此,柯洁的担心,才是当下人类最该担心的问题
毕竟围棋介于职业和趣味之间。很多人,即便出于兴趣,也会乐此不彼。而且,更高的智能,或许催生新的围棋竞技方式,如现在电竞游戏一样,对于选手而言,也未必需要更厉害的棋术的训练。一如打CS,并非需要你在现实中枪击也能百发百中。
但是工作就不一样了。人工智能眼下对于人类最大的威胁,就是就业竞争。很多单调生产型企业早已让步于高智能的机械设备,大批的产业工人不得不被淘汰。如今连美国,也重新喊出“再工业化”的口号。但在单一生产中,人竞争不过智能机器,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再工业化,谈何容易。只能让产业工人恢复工作的努力渐行渐远。
而未来,连强调灵巧度的服务业也将会被人工智能武装起来的机器人取代。更多的工作机会会被机器人取代。大规模的失业后果,将是什么,看看眼下的经济衰退其实就大致知道了,这是很奇怪的现象,物质并不紧缺,甚至大量过剩。但工人却在失业,货币在通胀。物资难以销售,大量积压,然后工厂被迫倒闭,剩下的工人流离失所。
是什么造成了恶性循环。更值得研究。但也更加细思恐极。
也罢,不谈太现实的东西。
回顾《机械姬》另一个层面,更具备政治象征意义。便是伊娃的思维方式是通过搜索信息筛选信息来达成的,最大概率的结果也是最多数人意识行为下来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呈现,事实上却是大众思维的最大概率的统一。它所谓的意识,已经是大众集体暗黑的下意识,所以无往不利,但或许是往最平庸的地方狂奔而去。
诚然,谷歌的老板要比某度的那个谁值得尊重一万倍。且不说人家领着人类的文明往前一步一步的迈进,就是搜索结果的酸爽也要比“众里寻他千百度”要来的酣畅淋漓。但人工智能这档子事情,一如当年核武器的诞生,前一分钟,欢呼,后一分钟,便是死一般的寂静。所以,将事情分成两块看的话,一边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即便下一步便是摔死在悬崖下。也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瞬间,毕竟我们触摸了所有可能性。
一边是想象未来,面临某种绝境的时候,脑中闪过谷歌耐人寻味的的企业格言 “不作恶“三字。回想当年,那天,要是李世石赢了棋该有多好。
至少一切不至于发展到像今天这么快。
———————————————————————————————
许亿频道
公共号:xuyi_bpz
生活且慢,待我说三道四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