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拜集》黄译
于金庸《倚天屠龙记》三女同舟一节始知鲁拜集,此一章小昭谵语之诗文,为集中第28首,金庸言用郭沫若译文,曰: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其时,我约在15、6岁,少年不识愁而愿强附会,嗣后即借阅郭译,匆匆读过。其后,二十年间,又大概看过《柔巴依》,浏览过英文本。
在郭译本看后不久,一个杂志上看到钱钟书赞扬另一翻译,引第12首译文:一箪疏食一壶酒,一卷诗书树下凉。卿为阿侬歌瀚海,茫茫瀚海即天堂。其文清新隽永,目定惊艳,心大好之,求之不得。不想如今在互联网上无意发现,马上浏览一遍。译者为黄克孙,台湾人,物理学家,于1956年初版,1989年台湾发第二版,难怪找不到。
鲁拜集所言理道至为简单:殊途同归,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此书不以思想胜境为优,且饱食而生厌。作者本为波斯大科学家,深通宇宙时序消息,精于生死之本,私意揣测,有此卓绝成就,绝非虚与委蛇能得。死生一大事,因缘于此,穷极四海,费劲千年,解人无数,自以为得解者无数,人生求其大不必得,免其小又不能,呵壁自问,书空咄咄,一言可尽又万言难安。私以为莫如庄子之以明,孔子之所言:未知生焉知死作为态度最好。
文章有因文而流传的,有因质而不朽的,鲁拜集是以文字精粹受人瞩目,四行诗句里,仅展示人所熟悉的一二意像,或叙述或议论,活泼生动,婉转多姿,点到为止,意在言外,豁达又无奈,悲哀又享受,看破红尘又不避俗世,有滋味者,人不会由此万念俱灰,就是陪着作者喟叹一声,追忆蓝田日暖,火照江红,增加些人生的惘然,在要求秩序计划预案的时间里,窥视一下无常也好。黄克孙的翻译更能将我们引向中国人熟知的时空,以绝句为体,创设中国意境,或者波斯原本意义不是这样,无妨接受起来就是如此。随机取第1首:醒醒游仙梦里人,残星几点已西沉。羲和骏马鬃如火,红到苏丹塔上云。第17首:乾坤寥落一穹庐,日夜循环起太初。多少英雄来复去,锦衣华盖尽同途。第101首:酒僮酒僮劝客来,坐中无我莫徘徊。醉翁去后余何物,一支空空覆酒杯。只有苏丹不是古诗所用的,不知原文,就是中国七言绝句。借他人瓶装自己酒,滋味是惯常的滋味,容易亲近。其实,就鲁拜集看,从英国的选译,到中国的各个版本,都是装自己酒的过程。
鲁拜集主题为人共识,读文时,可按照枕边书读法,随手取来,随意翻开,看倦就放,身体得到休息,性灵得到陶冶,效果最佳。做研究的除外。
因读黄译本,忆及从10多岁结缘到如今偿愿,看看已过了浮生半世,鬓已星星,奔波餐饭,烟火满面。然读鲁拜集黄译也可引长思绪,起些自我安慰之心,得些闲暇,有些宣泄,也算是文章助益,有所得了。记于此。
在郭译本看后不久,一个杂志上看到钱钟书赞扬另一翻译,引第12首译文:一箪疏食一壶酒,一卷诗书树下凉。卿为阿侬歌瀚海,茫茫瀚海即天堂。其文清新隽永,目定惊艳,心大好之,求之不得。不想如今在互联网上无意发现,马上浏览一遍。译者为黄克孙,台湾人,物理学家,于1956年初版,1989年台湾发第二版,难怪找不到。
鲁拜集所言理道至为简单:殊途同归,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此书不以思想胜境为优,且饱食而生厌。作者本为波斯大科学家,深通宇宙时序消息,精于生死之本,私意揣测,有此卓绝成就,绝非虚与委蛇能得。死生一大事,因缘于此,穷极四海,费劲千年,解人无数,自以为得解者无数,人生求其大不必得,免其小又不能,呵壁自问,书空咄咄,一言可尽又万言难安。私以为莫如庄子之以明,孔子之所言:未知生焉知死作为态度最好。
文章有因文而流传的,有因质而不朽的,鲁拜集是以文字精粹受人瞩目,四行诗句里,仅展示人所熟悉的一二意像,或叙述或议论,活泼生动,婉转多姿,点到为止,意在言外,豁达又无奈,悲哀又享受,看破红尘又不避俗世,有滋味者,人不会由此万念俱灰,就是陪着作者喟叹一声,追忆蓝田日暖,火照江红,增加些人生的惘然,在要求秩序计划预案的时间里,窥视一下无常也好。黄克孙的翻译更能将我们引向中国人熟知的时空,以绝句为体,创设中国意境,或者波斯原本意义不是这样,无妨接受起来就是如此。随机取第1首:醒醒游仙梦里人,残星几点已西沉。羲和骏马鬃如火,红到苏丹塔上云。第17首:乾坤寥落一穹庐,日夜循环起太初。多少英雄来复去,锦衣华盖尽同途。第101首:酒僮酒僮劝客来,坐中无我莫徘徊。醉翁去后余何物,一支空空覆酒杯。只有苏丹不是古诗所用的,不知原文,就是中国七言绝句。借他人瓶装自己酒,滋味是惯常的滋味,容易亲近。其实,就鲁拜集看,从英国的选译,到中国的各个版本,都是装自己酒的过程。
鲁拜集主题为人共识,读文时,可按照枕边书读法,随手取来,随意翻开,看倦就放,身体得到休息,性灵得到陶冶,效果最佳。做研究的除外。
因读黄译本,忆及从10多岁结缘到如今偿愿,看看已过了浮生半世,鬓已星星,奔波餐饭,烟火满面。然读鲁拜集黄译也可引长思绪,起些自我安慰之心,得些闲暇,有些宣泄,也算是文章助益,有所得了。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