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世间的盐,调味在人间——读高军的《世间的盐》
![]() |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用以形容高军的文章真真再贴切不过,而且高军的豆瓣用名就叫“风行水上”诶,那“自然成文”许是高军老师的文学追求吧,他确实是做到了“文”如其名了。
看《世间的盐》最多的感受是:“卧槽,开头不是正讲着A吗?怎么看着看着就讲到B了?”“卧槽,怎么又回到A了?”有种光天化日之下,有人在眼皮底下偷梁换柱而屋中人丝毫未察觉的感觉。所谓“闲话体”大概就是如此吧:阳光甚好,清酒几杯,且听对面云游而来之人带着方音(书中有很多我没听过的词语,查过之后才知道是地方说法)侃侃而谈。古今、雅俗随意切换,生活、吃食、艺术、文学点到成文,甚是快哉。不仅快意,还妙呀!高军老师是开了上帝视角吗?寻常小事都能让他写出花来。就拿“蚊子吸血”这件事来说吧,他能从草母蚊子说到草公蚊子再说到花蚊子,而且你还不会觉得腻烦,原来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皆有“文章”啊!这样的高军老师,应该非常热爱生活吧。
我一直在想这本书为何叫“世间的盐”,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做多了的我为此动用了搜索引擎,妄图分析出它的深层含义。耶稣说过基督徒要做世上的盐、世上的光,大意是要教导基督徒行善积德,保持纯净一类。虽然扯上耶稣这本书似乎能显得更高深一点,但实际就只是像封面上印的一行小字说的那样:我们活在世上,不过想生活能有趣些。所以何谓“世间的盐”,为人间的生活调味罢了,各位看官且看且尝吧。趣味也是一种学问,大的很!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