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勒滑雪
这是我第二次去威斯勒滑雪,第一次是5年前。那跟女儿一起去,在那里几乎没有看到中国人。这次去,已经听到有人在说中国话了。威斯勒离温哥华100多公里。据我所知是全世界最大的滑雪场。说它大,因为它有200条雪道,37个索道。每年世界各地来滑雪的有200万人。
二,它靠近海,离海湾只有几十公里。冬天海水气温较高,上升遇到冷空气就会变成雪。第三,它海拔较高,威斯勒山海拔2400米,就像在海平面立起了个屏障。威斯勒山脚大概是海拔600米,我们去的时候气温是零度左右,但到了山上,气温就只有零下2-3度。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山上的雪就不会融化。我所去过的雪场,雪质最好的是日本的北海道,那里冬天也有10多米的雪。那里的地理条件也跟威斯勒相似。除了地理位置外,威斯勒的交通也很方便。它离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温哥华只有100多公里。下了飞机,租个车,开两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
威斯勒成为世界最大的滑雪场,我觉得主要还是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要成为一个好的滑雪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雪,威斯勒几乎每个冬季都有雪。今年已经下了9.5米的雪。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雪?第一,它纬度高,应该接近黑龙江的纬度,纬度高,冬天就会比较冷。第
我是2月28日下午4点多到达温哥华的,下了飞机就去租车。担心那里下雪,路况不好,租的是一辆福特的越野车,那车跟长安福特的翼虎差不多,但配置很高,有全景天窗,GPS, 倒车视频,雨水自动雨刮,反光镜上有盲点警告,但做工还是比较粗糙。但租金并不贵,大概$40美金一天。
租好车上路时天已经黑了。从温哥华到威斯勒是99号公路,那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海。路不宽,而且下着雨,车子的性能也不熟,只能慢慢开。到了威斯勒已经是晚上8点了。威斯勒虽然名声很大,但其实就是个小村庄。常驻人口只有1,500。但有几十家酒店,因为冬天(滑雪季节)有200万人次来访。算一下,冬天算4个月,平均每天有1-2万人。除了酒店,那村里就是餐馆,卖滑雪用品,旅游纪念品。。。,总之都是为滑雪人服务的。
我上次去时住的酒店现在要$350一晚,住不起,所以订了一个公寓式酒店,就是带有厨房的。那房间在顶楼,天花板是斜的,窗子很小,那厨房和卧室在一起,一共20几平方,显得很拥挤。但就是这样的房间也要$200一晚,停车还要另收$15。好处是那酒店就在威斯勒村中,离索道只有步行5分钟的距离,而且村子里有各式各样的餐厅,很方便。办完入住手续,就去找吃的,因为一路上不断吃零食,并不太饿,虽然就想找个日本料理简单吃一点。哪知那日本餐馆满座,要等半个多小时,只有买了些Sushi带回酒店当晚饭。
早上起来,又去超市买了鸡蛋,牛奶,面包,面条,水饺,水果,冰淇淋。。。天还在下。气象报告说前两天刚下了30公分的雪。赶紧上雪道。威斯勒村在海拔600米左右,雪场主要是威斯勒山和黑梳山,两座山都很大,山顶大约2500米,两个山峰中间有厢式索道相连。从威斯勒村上山也是厢式索道,坐索道大约15分钟,上升到1500米左右就是冷冻线,在1500米以下,虽然也有雪,因为气温较高,雪白天会融化,所以雪质很差,没人在那里滑。但在1500米以上,整个冬季基本上都是在摄氏零下,所以雪一直不融化。
下了厢式索道是一个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大平台,那里可以换索道继续往上一直到山顶。那里有餐厅,滑雪的人大部分在那里吃午餐。
我到时,那里已经有9米多的积雪,又刚下了30公分的新雪,所以雪质很好。等我上到山上,虽然是周一,但已经有很多人。
好在山上雪道/索道很多,基本上不用排队。雪质虽然好,但雪道压的不是很平整,加上刚下浮雪,滑起来奔奔跳跳的,很不习惯。不敢滑快,也不敢上高级雪道。第一天,就一直在威斯勒山上滑。
第二天,还是上威斯勒山。雪还在下,但小了点。
前一天因为雪大,去山顶的索道没有开。今天开了,就直接上山顶。上了2000米,就没有树了,一眼望去,四周都是雪。很多地方没有雪道,到处都能滑。但有的地方很陡,有的地方有石头,是悬崖。
山顶风很大,人都站不稳。浮雪有一尺厚,基本上都是没压过的,高高低低,很难滑。我滑了不久就摔一跤,还好速度不快。爬起来再慢慢滑。只到山顶一趟,就坐Peak2Peak索道去黑梳山,在那里滑了大半天。
第三天,雪停了。但山上人山人海,从山底坐索道到山顶就花了45分钟。
到了山上看到山从云雾中钻出来,景色很美,停下来拍了些照片。
这样滑滑停停,一上午只滑了两趟。下午又起雾,能见度下降到1米。可以说四周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因为看不清,只能慢慢滑。下山后,看到一家餐馆打出广告,下午3:00-5:00,生蚝$15加元(大约75人民币)10只。4:40冲进去,早已满座。说,最好4点之前来(那时人人都在山上!)。大有上当之感,只有买块匹萨当晚饭。
第四天,又下雪。人也累了,只能在威斯勒山上找些平坦的雪道滑。因为晚上约了侄女在温哥华吃晚饭,所以滑到下午1点就下山。这样滑了3天半,有点累了。尤其是因为不习惯浮雪,一直在刹车减速,大腿用力。所以不仅大腿酸,膝盖都有点疼。即使这样,威斯勒/黑梳山的雪道我大概只滑了三分之二。高级道基本没敢上。开回温哥华的路很美,还是靠山沿海,但这次是白天,秀丽的景色一直使我想停车拍照。温哥华的酒店不贵,市中心的凯悦也只要$120一夜,那酒店下面有一块空地,上面都是樱花树。那樱花初开,仿佛让人回到了东京。
四天的滑雪三天下雪,一天起雾,并不是太爽,而且就这样一晃而过。但总那么使人留连忘返,难以忘怀。
(部分照片取之网络。)
二,它靠近海,离海湾只有几十公里。冬天海水气温较高,上升遇到冷空气就会变成雪。第三,它海拔较高,威斯勒山海拔2400米,就像在海平面立起了个屏障。威斯勒山脚大概是海拔600米,我们去的时候气温是零度左右,但到了山上,气温就只有零下2-3度。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山上的雪就不会融化。我所去过的雪场,雪质最好的是日本的北海道,那里冬天也有10多米的雪。那里的地理条件也跟威斯勒相似。除了地理位置外,威斯勒的交通也很方便。它离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温哥华只有100多公里。下了飞机,租个车,开两个小时多一点就到了。
威斯勒成为世界最大的滑雪场,我觉得主要还是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要成为一个好的滑雪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雪,威斯勒几乎每个冬季都有雪。今年已经下了9.5米的雪。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雪?第一,它纬度高,应该接近黑龙江的纬度,纬度高,冬天就会比较冷。第
我是2月28日下午4点多到达温哥华的,下了飞机就去租车。担心那里下雪,路况不好,租的是一辆福特的越野车,那车跟长安福特的翼虎差不多,但配置很高,有全景天窗,GPS, 倒车视频,雨水自动雨刮,反光镜上有盲点警告,但做工还是比较粗糙。但租金并不贵,大概$40美金一天。
租好车上路时天已经黑了。从温哥华到威斯勒是99号公路,那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海。路不宽,而且下着雨,车子的性能也不熟,只能慢慢开。到了威斯勒已经是晚上8点了。威斯勒虽然名声很大,但其实就是个小村庄。常驻人口只有1,500。但有几十家酒店,因为冬天(滑雪季节)有200万人次来访。算一下,冬天算4个月,平均每天有1-2万人。除了酒店,那村里就是餐馆,卖滑雪用品,旅游纪念品。。。,总之都是为滑雪人服务的。
我上次去时住的酒店现在要$350一晚,住不起,所以订了一个公寓式酒店,就是带有厨房的。那房间在顶楼,天花板是斜的,窗子很小,那厨房和卧室在一起,一共20几平方,显得很拥挤。但就是这样的房间也要$200一晚,停车还要另收$15。好处是那酒店就在威斯勒村中,离索道只有步行5分钟的距离,而且村子里有各式各样的餐厅,很方便。办完入住手续,就去找吃的,因为一路上不断吃零食,并不太饿,虽然就想找个日本料理简单吃一点。哪知那日本餐馆满座,要等半个多小时,只有买了些Sushi带回酒店当晚饭。
早上起来,又去超市买了鸡蛋,牛奶,面包,面条,水饺,水果,冰淇淋。。。天还在下。气象报告说前两天刚下了30公分的雪。赶紧上雪道。威斯勒村在海拔600米左右,雪场主要是威斯勒山和黑梳山,两座山都很大,山顶大约2500米,两个山峰中间有厢式索道相连。从威斯勒村上山也是厢式索道,坐索道大约15分钟,上升到1500米左右就是冷冻线,在1500米以下,虽然也有雪,因为气温较高,雪白天会融化,所以雪质很差,没人在那里滑。但在1500米以上,整个冬季基本上都是在摄氏零下,所以雪一直不融化。
![]() |
从威斯勒村坐厢式索道上山。 |
下了厢式索道是一个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大平台,那里可以换索道继续往上一直到山顶。那里有餐厅,滑雪的人大部分在那里吃午餐。
![]() |
下了厢式索道是一个平台,那里有奥运会的标记。 |
![]() |
那平台有维护雪道的压雪机,后面那房子是餐厅。 |
![]() |
还可以换索道继续向上。 |
我到时,那里已经有9米多的积雪,又刚下了30公分的新雪,所以雪质很好。等我上到山上,虽然是周一,但已经有很多人。
好在山上雪道/索道很多,基本上不用排队。雪质虽然好,但雪道压的不是很平整,加上刚下浮雪,滑起来奔奔跳跳的,很不习惯。不敢滑快,也不敢上高级雪道。第一天,就一直在威斯勒山上滑。
第二天,还是上威斯勒山。雪还在下,但小了点。
![]() |
雪中滑雪 |
前一天因为雪大,去山顶的索道没有开。今天开了,就直接上山顶。上了2000米,就没有树了,一眼望去,四周都是雪。很多地方没有雪道,到处都能滑。但有的地方很陡,有的地方有石头,是悬崖。
![]() |
再往上就没有树了,到处白茫茫一片。 |
山顶风很大,人都站不稳。浮雪有一尺厚,基本上都是没压过的,高高低低,很难滑。我滑了不久就摔一跤,还好速度不快。爬起来再慢慢滑。只到山顶一趟,就坐Peak2Peak索道去黑梳山,在那里滑了大半天。
![]() |
连接威斯勒山和黑梳山的Peak2Peak索道 |
第三天,雪停了。但山上人山人海,从山底坐索道到山顶就花了45分钟。
![]() |
雪一停,山上人山人海。 |
![]() |
排队的时候,逗逗鸟儿。手上拿点吃的,它就飞来停在手上。 |
到了山上看到山从云雾中钻出来,景色很美,停下来拍了些照片。
![]() |
雪停了,山上的景很美。 |
![]() |
山在云雾中 |
这样滑滑停停,一上午只滑了两趟。下午又起雾,能见度下降到1米。可以说四周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因为看不清,只能慢慢滑。下山后,看到一家餐馆打出广告,下午3:00-5:00,生蚝$15加元(大约75人民币)10只。4:40冲进去,早已满座。说,最好4点之前来(那时人人都在山上!)。大有上当之感,只有买块匹萨当晚饭。
第四天,又下雪。人也累了,只能在威斯勒山上找些平坦的雪道滑。因为晚上约了侄女在温哥华吃晚饭,所以滑到下午1点就下山。这样滑了3天半,有点累了。尤其是因为不习惯浮雪,一直在刹车减速,大腿用力。所以不仅大腿酸,膝盖都有点疼。即使这样,威斯勒/黑梳山的雪道我大概只滑了三分之二。高级道基本没敢上。开回温哥华的路很美,还是靠山沿海,但这次是白天,秀丽的景色一直使我想停车拍照。温哥华的酒店不贵,市中心的凯悦也只要$120一夜,那酒店下面有一块空地,上面都是樱花树。那樱花初开,仿佛让人回到了东京。
四天的滑雪三天下雪,一天起雾,并不是太爽,而且就这样一晃而过。但总那么使人留连忘返,难以忘怀。
(部分照片取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