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不听话的豆豆
豆豆越来越大,我慢慢感觉到我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当看到他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预期时,我总是会大声呵斥,甚至做出马上到起身打他的动作。其次是,如果有时候事情比较严重,比如危险到他的安全的时候,我会真的打他。
想起我们当时还没有豆豆的时候,我似乎信心十足地说过,我以后是不会打小孩的,因为我认为打小孩既没什么效果,而且还会给他留下不良印象。我甚至认为,打小孩是大人不成熟的表现,正所谓“跟小孩较什么劲呢?”直到豆豆还不能走路的时候,我还是那么以为的。没想到豆豆开始学会走路,我的“誓言”和我的教育观立马崩塌了。他实在是太调皮,不管桌上有什么东西,他都要弄到地上。如果不弄到地上,那势必也将弄得乱七八糟,我看了很头疼,情急之下往往会通过大声说话,或者直接行动阻止他进一步“搞破坏”。
现在他已经两岁半,到了走路完全没有问题了,甚至可以跑的时候,而我对他的反应更加激烈了。比如他吃饭的时候总是不好好吃,把饭弄得桌上地下到处都是,用他的勺子不停在桌上划,我通常是用筷子敲他的小手,直至他不再捣乱,随后哇哇哭起来;或是一不留意,他就跑到路边的陡坡边上,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等等。这时候我一般是吼着过去,然后给他屁股几下,他都没缓过神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脑中突然有一个画面,他这样一直长大,我一直吼他,到后面越来越大声,我很难想象等他上小学或者中学的时候,我要用多大分贝的声音训斥他,他才能听话。当然,这只是假象,随着他慢慢长大,或许他会慢慢的懂事,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危险或者有多蠢,到那时,我或许并不需要过多的操心他了。
我的对他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有时候他吃饭还是会玩他的勺子,还是会不时到路边上去玩。我有时候怀疑,他是否听得懂大人说的话。但我想他应该是听得懂的,因为我们交流很多事情都很顺利,比如叫他把垃圾丢垃圾筐,比如拿自己的杯子喝水等等,只要告诉他,他便会一路小跑去做这些事。但为什么碰到那种危险或不讨人喜欢的行为的时候,他却不听,要一而再,再而三去犯错呢?难道是他为了好玩而选择性听话?我想他还没到那么聪明的地步把。
现在想想,或许是我们要求太多了。他只是单纯的想玩,至于他的行为在大人眼中会是什么样子他并不能考虑到。即便我们之后教育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也需要改进的过程,其实有很多事情他已经慢慢的改正而不再那样做了。加上我发现他的“错误”的时候对他的态度,恐怕也成了他不听劝的帮凶了。谁会愿意听取一个怒气冲冲的人提出的意见呢?何况他是个毛头小孩······
另外,我想我需要多些耐心。在教育他的时候,我多数在玩手机,或者在做自己的事情。他的那些动作指不定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而我却反认为他顽皮并打断我们的注意力而责备他。倘若我们自己少一些所谓的娱乐,多陪陪他,兴许他也不会有那些行为。天气好的时候,我有时候就会搬个椅子坐在太阳下,看着他骑着他单车围着我转,就这样简单的娱乐,他也会玩得很兴奋,而且不会去捣乱。或许他要的并不多,而只是陪伴。而我们之间的矛盾是,我也想有自己的娱乐,而突然来了个小家伙要瓜分我的少有的空闲时间,难免会有些情绪。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现实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这个改变也是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为这个选择负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通俗点说,单身汉随便怎么玩,有了小孩就不能随便玩······
在豆豆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网上买了育儿经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怎么说,孩子才会听》,看着里面的案例,觉得说得挺有道理,并暗自下决心,以后我也要这么教育豆豆。可一到关键时候,我就把那些书里的方法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那些道理我都懂,可冲动是魔鬼啊,它太厉害了。看来以后碰上什么情况,还是先冷静几秒钟,想想用什么方法处理比较得当吧,毕竟在我教训完豆豆后,我通常会有一种危机感:小时候我这么对他,他长大了不会“报之以李”吧······
首先是,当看到他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预期时,我总是会大声呵斥,甚至做出马上到起身打他的动作。其次是,如果有时候事情比较严重,比如危险到他的安全的时候,我会真的打他。
想起我们当时还没有豆豆的时候,我似乎信心十足地说过,我以后是不会打小孩的,因为我认为打小孩既没什么效果,而且还会给他留下不良印象。我甚至认为,打小孩是大人不成熟的表现,正所谓“跟小孩较什么劲呢?”直到豆豆还不能走路的时候,我还是那么以为的。没想到豆豆开始学会走路,我的“誓言”和我的教育观立马崩塌了。他实在是太调皮,不管桌上有什么东西,他都要弄到地上。如果不弄到地上,那势必也将弄得乱七八糟,我看了很头疼,情急之下往往会通过大声说话,或者直接行动阻止他进一步“搞破坏”。
现在他已经两岁半,到了走路完全没有问题了,甚至可以跑的时候,而我对他的反应更加激烈了。比如他吃饭的时候总是不好好吃,把饭弄得桌上地下到处都是,用他的勺子不停在桌上划,我通常是用筷子敲他的小手,直至他不再捣乱,随后哇哇哭起来;或是一不留意,他就跑到路边的陡坡边上,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等等。这时候我一般是吼着过去,然后给他屁股几下,他都没缓过神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脑中突然有一个画面,他这样一直长大,我一直吼他,到后面越来越大声,我很难想象等他上小学或者中学的时候,我要用多大分贝的声音训斥他,他才能听话。当然,这只是假象,随着他慢慢长大,或许他会慢慢的懂事,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危险或者有多蠢,到那时,我或许并不需要过多的操心他了。
我的对他的教训似乎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有时候他吃饭还是会玩他的勺子,还是会不时到路边上去玩。我有时候怀疑,他是否听得懂大人说的话。但我想他应该是听得懂的,因为我们交流很多事情都很顺利,比如叫他把垃圾丢垃圾筐,比如拿自己的杯子喝水等等,只要告诉他,他便会一路小跑去做这些事。但为什么碰到那种危险或不讨人喜欢的行为的时候,他却不听,要一而再,再而三去犯错呢?难道是他为了好玩而选择性听话?我想他还没到那么聪明的地步把。
现在想想,或许是我们要求太多了。他只是单纯的想玩,至于他的行为在大人眼中会是什么样子他并不能考虑到。即便我们之后教育他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也需要改进的过程,其实有很多事情他已经慢慢的改正而不再那样做了。加上我发现他的“错误”的时候对他的态度,恐怕也成了他不听劝的帮凶了。谁会愿意听取一个怒气冲冲的人提出的意见呢?何况他是个毛头小孩······
另外,我想我需要多些耐心。在教育他的时候,我多数在玩手机,或者在做自己的事情。他的那些动作指不定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而我却反认为他顽皮并打断我们的注意力而责备他。倘若我们自己少一些所谓的娱乐,多陪陪他,兴许他也不会有那些行为。天气好的时候,我有时候就会搬个椅子坐在太阳下,看着他骑着他单车围着我转,就这样简单的娱乐,他也会玩得很兴奋,而且不会去捣乱。或许他要的并不多,而只是陪伴。而我们之间的矛盾是,我也想有自己的娱乐,而突然来了个小家伙要瓜分我的少有的空闲时间,难免会有些情绪。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现实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这个改变也是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为这个选择负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通俗点说,单身汉随便怎么玩,有了小孩就不能随便玩······
在豆豆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网上买了育儿经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怎么说,孩子才会听》,看着里面的案例,觉得说得挺有道理,并暗自下决心,以后我也要这么教育豆豆。可一到关键时候,我就把那些书里的方法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那些道理我都懂,可冲动是魔鬼啊,它太厉害了。看来以后碰上什么情况,还是先冷静几秒钟,想想用什么方法处理比较得当吧,毕竟在我教训完豆豆后,我通常会有一种危机感:小时候我这么对他,他长大了不会“报之以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