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全了!!1-9岁孩子的绘画特点及指导建议丨《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读书笔记》(中篇)
感谢!感谢!感谢!
昨天其实是我儿子大枣儿的两周岁生日,我发了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以此纪念。万万没想到,首篇原创文章在0粉丝的基础上、在不到一天内突破2000的阅读量,这大大超出我的预期。这个开门红,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厚爱!!!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所有亲朋好友还有未曾谋面的您的支持!真的谢谢大家!
诚然,朋友们的给力支持是此番成绩的最大功臣,但我相信,如果文章内容乏善可陈,也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这大大增大了我的信心!
我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有价值、高质量的原创育儿自媒体。虽然现在公众号泛滥,但我依旧相信内容为王,我相信有价值的内容一定不会被埋没,我相信认真、努力的人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我会更加努力的写好每一篇育儿文章,我一定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在此,附上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对第一篇文章的评价,她能感受到这一点我非常感动。其实,她的感受是我想分享的源动力,是我最希望达到的目的。我希望能从好的方面影响到更多中国家长,那样这个社会一定会更美好:)
以上
---------------------------------------------------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读书笔记(中):1-9岁孩子的绘画特点及指导建议
作者:(日)鸟居昭美
简介:鸟居昭美,日本著名教育家,画家。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他不仅是颇具建树的幼教理论专家,也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
一、 一岁
1. 一岁左右,绘画从手会淘气开始
1) 第一次的绘画作品
• 一岁左右的孩子,不是有了要去绘画的意图、打算才画画的。这种绘画,不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是手运动的结果。
• 因为有乐趣,所以,孩子还会一次又一次地“涂鸦”,而且还会在墙壁、桌子上等地方“涂鸦”……而实际上,这种兴趣会成为孩子热爱绘画的原动力!
2) 让孩子多爬行,对绘画有帮助
身体全身的运动机能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话,绘画的能力也不能充分得以发展。所以,孩子的爬行能力和绘画能力是有关系的。
2. 一岁半前,通过手的往返运动涂鸦
1) 像半圆形弧线的画
一岁两三个月至一岁半,孩子的手开始能够做以肘为轴心的左右往返运动。手的往返运动所留下的不是水平的横线,而是像半圆的弧线。
3. 一岁半以后,从大的连续圆圈到小的连续圆圈
1) 连续的圆圈
一岁六个月以后开始
2) 也画小的连续圆圈
• 一岁十个月左右开始,孩子就能画出比较小的连续圆圈,且以前笨拙的圆圈开始变成较标准流畅的圆形。这时候,孩子也开始 上下往返的竖线涂鸦,手的功能从手腕向手指发展,工具的抓握方法也变得和大人一样了。
• 尽管出现了小的连续圆圈和上下往返的竖线涂鸦,大的连续圆圈和点状涂鸦还仍然继续,并没有消失。
• 从这个时期开始,到孩子三岁,家长应尽量让孩子涂鸦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 儿童画廊(这个部分是精选了该年龄段有代表性的儿童画作进行举例说明的,采用'妈妈发问说明情景,作者指导评价’的形式,意会的东西较多,非常建议直接去看书、去感受!)
• 不能区分画和文字的时期,最好不要教文字。
• 这个时期问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为时过早。当家长听到孩子“我在写字”的回答时,不要说“字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哟”,也不要由此就开始教孩子写自己的名字。
• 不要中途搭话,打断孩子的绘画热情。
5. 一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只给他一种她喜欢的颜色。
• 除了粗的马克笔之外,还要给他像蜡笔(蜡质较多较硬的那种)、铅笔等其它绘画工具。纸要尽量大一些。
二、 两岁
1. 两岁半前,圆圈开始封口
1) 用指尖来抓
• 过了两岁,孩子已经开始能够用手指尖来捏东西了。比如想抓爬来爬去的蚂蚁,或是把扣子塞进扣眼、或是捏着凤仙花的种子弹着玩儿……
• “捏”这个动作,不是简单的用手握住,而是要把意识集中在手的末端。
2) 有意识地看
画画的行为,不仅需要手的功能,还要加上眼睛的功能。因此,孩子不仅能够对比着已经画好的线条和将要画的线条来画画,也能够目测线条的走向。这正是在培养孩子判断未来采取行动的能力。
3) 圆圈封口了
到了两岁二至四个月,孩子开始能够画单独的一根线条,即有始有终的一根线条。
也能把线条连起来,让画出去的线条回到原点。孩子画出来的是一个圆圈。
2. 两岁半后,开始对画加以解释说明
1) “我要。。。”“我想。。。”的萌芽(叛逆期的到来)
• 手的功能配合上眼的功能后,孩子开始能够预测、判断所画的线条走向。同时,孩子开始考虑是画长线条还是短线条,横着画还是竖着画,要不要画个圆圈等,孩子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
• 这种“我要。。。”“我想。。。”做什么的意识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也强烈的表现了出来,如孩子要自己吃东西,自己穿衣服。。。
• 这样的行为,在绘画活动时,当然也会表现出来。如果孩子想画些什么的意图和积极性被阻碍,孩子就会对这种行为猛烈地反抗。希望妈妈尊重孩子的这种心理,不要进行不必要地出手、多嘴进行干预,不然就可能前功尽弃。
2) 用语言对线条进行解释说明
孩子两岁以后,到四岁左右,开始对自己画的东西以自己对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释说明。这是通过语言的功能初次达到的能力。比如:孩子画了一个封闭的圆圈,从形状看既不像丸子也不像面包,丸子和面包也没有摆在眼前,但孩子却解释说这是丸子,那是面包。
3) 变化的解释说明
• 孩子到了两岁,就能够对画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比如,“这是苹果”,“这是妈妈”。
• 但是,从两岁左右开始的最早的解释和说明,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发生变化。
• 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千万不要摧毁孩子难能可贵的萌芽,反而去教孩子画事物的具体形象!
3. 儿童画廊(这个部分是精选了该年龄段有代表性的儿童画作进行举例说明的,采用'妈妈发问说明情景,作者指导评价’的形式,意会的东西较多,非常建议直接去看书、去感受!)
4. 两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只需一种颜色。
• 除了粗的马克笔外,还要给孩子细的签字笔、圆珠笔、铅笔(2B~4B)、蜡笔(不要粉蜡笔)。
• 纸张小、大都要有。
三、 三岁
1. 三岁半前,有目的地动手画画
1) 自始至终给画赋予同样的意义。
在三岁前,孩子是先动手画,然后再解释说明他给画赋予的意义,会因为心情的改变或别人的影响而改变,是非常模棱两可的东西。而到了三岁,孩子脑海里首先浮现想要画的东西,随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画画。尽管还不能画具体的形象,但孩子把圆圈当做要画的东西,一个又一个地画着圆圈。
2. 三岁半后,用许多圆讲述
1) 日新月异地发展的三岁儿童
• 这个时期,孩子喜欢玩情景模仿类游戏。
• 手的动作发展也更加灵活。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很多事,因此变非常自信。“我想。。。”“我要。。。”做什么的愿望和热情也更加高涨。而且,他们也开始明白自己和他人、大的和小的等这种对比的事物关系。
2) 向有内容的画发展
• 虽然同样画的是一个个的圆圈,现在,孩子能把这些联系起来,逐渐演变出了故事情节。孩子给这些毫无意义的随便画出的线条、圆圈赋予意义,手按照这种意义来画,最终,这些线条和圆圈变成了能够表达、象征孩子感受的东西。
• 这已经是猿猴类动物无法模仿的,“用来表达的画”的萌芽。妈妈在看到孩子画的满是圆圈的画请千万不要不高兴,反而要发自内心的称赞他们。最好把孩子讲的故事记录下来,标注好日期,作为纪念保留下来,对孩子来说是最好不过的礼物!
3) “头部人像”登场
• 三岁左右,圆圈上画上点和横线的“头部人像”形象开始在孩子的画中出现。孩子给点和线赋予各种意义,表征能力进一步发展了。
• 用极具表征的手法表现显示生活事物的线条,是三至四岁儿童绘画的显著特征。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绘画也被称为“表征主义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斥责孩子:为什么不画耳朵?为什么没有手脚?等等。更不要犯愚蠢的错误,去教孩子如何画人物形象!
4) 孩子特有的拟人化表现手法
把非人类的东西画得像人类一样的表现手法叫“拟人化表现手法”,这是三岁左右开始的幼儿期儿童绘画的特征之一,比如把太阳公公画成有鼻子的模样等。
3. 儿童画廊
• 如果想让孩子画填色画,还是等到7岁后吧。
4. 三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如果给孩子用墨水笔,请同事准备吸水性好的大张的纸。
• 如果是用马克笔、签字笔、铅笔、圆珠笔就请准备绘画本或记录本。
• 用色的指导从无色(黑色与白色以及由黑白相混而成的深浅不同的灰,统称无彩色)开始。
四、 四岁
1. 四岁前后,孩子凭印象画画
1) 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关于儿童画人物肖像的发展过程系统图)
• 发展得早的从三岁半开始,普遍情况是从四岁左右开始
• 万万不可提醒孩子类似“是不是还长着脚呢?手呢?”这样的事!
• 当然,这个时期画手的孩子也是存在的。
• 如果在这个时期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罪过了。
2) 凭自己的印象画画
• 孩子到了四岁,就可以让他们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主题来画画了。
• 四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画画的内容,并结合脑海中的印象,画出多少有点儿像的形象来。
• 孩子想要画出来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实,即孩子内心的真实。
3) 印象深刻的画得大
• 加入孩子画的妈妈嘴很大,那是因为孩子倾向于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得很大而已。这个时候可不要说“啊?我的嘴没有那么大的!”
• 不要把孩子的画和大人的画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价。妈妈只需上前问问“这个,是谁?”,如果孩子回答“是妈妈!”,就一定要高兴地说:“啊,在画妈妈呀!”就够了。
2. 四岁半后的画,看起来就像商品目录
1) 排列事物的罗列表达形式
• 从四岁开始到五岁的时候,孩子喜欢在一张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我们称为罗列表达。
• 如果仔细听听孩子的解释会发现,这些形象之间是有关联的。
• 另外,从四岁半开始到五岁,孩子会画一个四方的线把家里家外、船里船外区分开来,这是孩子的条理性表达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现。
2) 用同一画面表达时间流逝
• 把时间的流逝在同一画面、同时表达出来的方式,我们称为同存表达,常见于4-7岁孩子的画中。
3. 儿童画廊
• 写生,最好还是等到孩子九岁左右的时候。
4. 四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给孩子一种颜色就好,最多6种。
• 除了细的签字笔外,还有准备马克笔、蜡笔(蜡质较多较硬的那种)、圆珠笔、铅笔等。
五、 五岁
1. 五岁前后,能画出有序排列的事物形象
1) 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形象
• 孩子到了五岁左右,渐渐明白了各种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征,同时也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关系。
• 五岁左右的孩子还明白了人是穿着衣服的,于是开始画起穿衣服的人。
2) 按照兴趣来画画
• 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而是按照自己认识到的,只画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这种现象是4-8岁左右孩子会画的特点。我称之为“感觉的写实主义”。这种倾向会持续到孩子9岁左右的绘画转化期。
2. 五岁半后,用基底线表达关系
1) 基底线的登场
• 五岁半至六岁左右,开始对事物之间的关系逐渐有了兴趣。如对捉迷藏游戏开始感兴趣、开始能玩剪刀石头布游戏等。
• 画画时开始出现基底线。基底线成为了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换至二维平面世界的秩序建立的基础。
• 从4-5岁的商品目录式的罗列(一维空间的并列表达方式),开始过渡到“系列化的表达方式”。
• 在此阶段,欣赏孩子的作品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听孩子讲述画里的这种关系,如问:“谁?在哪里?在干什么?”
3. 儿童画廊
•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游戏。作为发展想象力的重要阶段,人的一生里,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重要的了。五岁的孩子正是通过画这种角色扮演游戏内容的画,来培养这种重要的能力。
• 能把对故事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是五岁孩子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请多给孩子讲民间故事和各种传说故事。
4. 五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享受分区涂色的乐趣,请给孩子准备12色的蜡笔或其他绘画材料,但如果孩子喜欢用单色,也是可以的。
• 蜡笔还是建议选择蜡质较多、质地较硬的那种。
六、 六岁
1. 六岁,把事物沿着基底线并列画出
1) 事物按顺序整齐排列
• 所谓基底线,可以是水面的线,地面的线、山的轮廓线等。。。
2) 能画出图案纹饰的六岁
• 培养六岁孩子的绘画能力时,不可忽视的是图案纹饰的绘画。
• 这种把事物抽象化、图案化的能力是书面语言(文字)的基础。
2. 儿童画廊
• 这幅画充分体现了孩子凭听到的故事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事物印象的非凡能力,所以一定要给孩子多讲故事。
• 这个时期特有的透视画法在孩子的画中很常见,也非常震撼。
• 如带孩子体验一个新奇的事物之后,当天,他会沉浸在兴奋中而无法静心下来作画。可以等两天之后再作画不迟。
七、 七八岁
1. 开始对成人和孩子的社会有所认识
1) 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
• 孩子到了七岁左右,与其说是用线条来画画,不如说是用线条围起来的面来进行表达。同时,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
• 一旦开始从侧面画人物肖像,紧接着到了八岁左右,孩子就会开始画有动作的人物肖像。请家长满怀喜悦地关注着孩子的这一成长过程。
2. 儿童画廊
八、 九岁
1. 九岁开始画大人的画
1) 进入视觉写实主义时代
• 到了九岁,孩子终于开始采用和成人相同的观察方式,画法也开始向写实的手法转变。
• 4-8岁(感觉的写实主义画),9岁(视觉的写实主义)。
2. 六至九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使用任何绘画工具,他们也会非常喜欢有挑战的版画游戏。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1.《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读书笔记(上):入门级理论基础
2.《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读书笔记(下):绘画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
注:本文系张小羊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本文首发于张小羊的原创育儿微信公众号:逗比辣妈张小羊 上,欢迎扫码关注!
昨天其实是我儿子大枣儿的两周岁生日,我发了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以此纪念。万万没想到,首篇原创文章在0粉丝的基础上、在不到一天内突破2000的阅读量,这大大超出我的预期。这个开门红,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厚爱!!!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所有亲朋好友还有未曾谋面的您的支持!真的谢谢大家!
诚然,朋友们的给力支持是此番成绩的最大功臣,但我相信,如果文章内容乏善可陈,也不会达到这样的效果。所以,这大大增大了我的信心!
我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有价值、高质量的原创育儿自媒体。虽然现在公众号泛滥,但我依旧相信内容为王,我相信有价值的内容一定不会被埋没,我相信认真、努力的人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我会更加努力的写好每一篇育儿文章,我一定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在此,附上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对第一篇文章的评价,她能感受到这一点我非常感动。其实,她的感受是我想分享的源动力,是我最希望达到的目的。我希望能从好的方面影响到更多中国家长,那样这个社会一定会更美好:)
![]() |
以上
---------------------------------------------------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读书笔记(中):1-9岁孩子的绘画特点及指导建议
作者:(日)鸟居昭美
简介:鸟居昭美,日本著名教育家,画家。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他不仅是颇具建树的幼教理论专家,也是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
一、 一岁
1. 一岁左右,绘画从手会淘气开始
1) 第一次的绘画作品
• 一岁左右的孩子,不是有了要去绘画的意图、打算才画画的。这种绘画,不是一种文化活动,而是手运动的结果。
• 因为有乐趣,所以,孩子还会一次又一次地“涂鸦”,而且还会在墙壁、桌子上等地方“涂鸦”……而实际上,这种兴趣会成为孩子热爱绘画的原动力!
![]() |
![]() |
2) 让孩子多爬行,对绘画有帮助
身体全身的运动机能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的话,绘画的能力也不能充分得以发展。所以,孩子的爬行能力和绘画能力是有关系的。
2. 一岁半前,通过手的往返运动涂鸦
1) 像半圆形弧线的画
一岁两三个月至一岁半,孩子的手开始能够做以肘为轴心的左右往返运动。手的往返运动所留下的不是水平的横线,而是像半圆的弧线。
![]() |
3. 一岁半以后,从大的连续圆圈到小的连续圆圈
1) 连续的圆圈
一岁六个月以后开始
2) 也画小的连续圆圈
• 一岁十个月左右开始,孩子就能画出比较小的连续圆圈,且以前笨拙的圆圈开始变成较标准流畅的圆形。这时候,孩子也开始 上下往返的竖线涂鸦,手的功能从手腕向手指发展,工具的抓握方法也变得和大人一样了。
![]() |
• 尽管出现了小的连续圆圈和上下往返的竖线涂鸦,大的连续圆圈和点状涂鸦还仍然继续,并没有消失。
• 从这个时期开始,到孩子三岁,家长应尽量让孩子涂鸦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 |
4. 儿童画廊(这个部分是精选了该年龄段有代表性的儿童画作进行举例说明的,采用'妈妈发问说明情景,作者指导评价’的形式,意会的东西较多,非常建议直接去看书、去感受!)
• 不能区分画和文字的时期,最好不要教文字。
• 这个时期问孩子“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还为时过早。当家长听到孩子“我在写字”的回答时,不要说“字可不是这个样子的哟”,也不要由此就开始教孩子写自己的名字。
• 不要中途搭话,打断孩子的绘画热情。
5. 一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只给他一种她喜欢的颜色。
• 除了粗的马克笔之外,还要给他像蜡笔(蜡质较多较硬的那种)、铅笔等其它绘画工具。纸要尽量大一些。
二、 两岁
1. 两岁半前,圆圈开始封口
1) 用指尖来抓
• 过了两岁,孩子已经开始能够用手指尖来捏东西了。比如想抓爬来爬去的蚂蚁,或是把扣子塞进扣眼、或是捏着凤仙花的种子弹着玩儿……
• “捏”这个动作,不是简单的用手握住,而是要把意识集中在手的末端。
2) 有意识地看
画画的行为,不仅需要手的功能,还要加上眼睛的功能。因此,孩子不仅能够对比着已经画好的线条和将要画的线条来画画,也能够目测线条的走向。这正是在培养孩子判断未来采取行动的能力。
3) 圆圈封口了
到了两岁二至四个月,孩子开始能够画单独的一根线条,即有始有终的一根线条。
![]() |
也能把线条连起来,让画出去的线条回到原点。孩子画出来的是一个圆圈。
![]() |
2. 两岁半后,开始对画加以解释说明
1) “我要。。。”“我想。。。”的萌芽(叛逆期的到来)
• 手的功能配合上眼的功能后,孩子开始能够预测、判断所画的线条走向。同时,孩子开始考虑是画长线条还是短线条,横着画还是竖着画,要不要画个圆圈等,孩子想要画什么的意识开始萌芽。
• 这种“我要。。。”“我想。。。”做什么的意识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也强烈的表现了出来,如孩子要自己吃东西,自己穿衣服。。。
• 这样的行为,在绘画活动时,当然也会表现出来。如果孩子想画些什么的意图和积极性被阻碍,孩子就会对这种行为猛烈地反抗。希望妈妈尊重孩子的这种心理,不要进行不必要地出手、多嘴进行干预,不然就可能前功尽弃。
2) 用语言对线条进行解释说明
孩子两岁以后,到四岁左右,开始对自己画的东西以自己对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释说明。这是通过语言的功能初次达到的能力。比如:孩子画了一个封闭的圆圈,从形状看既不像丸子也不像面包,丸子和面包也没有摆在眼前,但孩子却解释说这是丸子,那是面包。
![]() |
3) 变化的解释说明
• 孩子到了两岁,就能够对画的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比如,“这是苹果”,“这是妈妈”。
• 但是,从两岁左右开始的最早的解释和说明,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发生变化。
• 越是脑海中对各种事物有丰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个圆圈想象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千万不要摧毁孩子难能可贵的萌芽,反而去教孩子画事物的具体形象!
3. 儿童画廊(这个部分是精选了该年龄段有代表性的儿童画作进行举例说明的,采用'妈妈发问说明情景,作者指导评价’的形式,意会的东西较多,非常建议直接去看书、去感受!)
4. 两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只需一种颜色。
• 除了粗的马克笔外,还要给孩子细的签字笔、圆珠笔、铅笔(2B~4B)、蜡笔(不要粉蜡笔)。
• 纸张小、大都要有。
三、 三岁
1. 三岁半前,有目的地动手画画
1) 自始至终给画赋予同样的意义。
在三岁前,孩子是先动手画,然后再解释说明他给画赋予的意义,会因为心情的改变或别人的影响而改变,是非常模棱两可的东西。而到了三岁,孩子脑海里首先浮现想要画的东西,随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动手画画。尽管还不能画具体的形象,但孩子把圆圈当做要画的东西,一个又一个地画着圆圈。
![]() |
2. 三岁半后,用许多圆讲述
1) 日新月异地发展的三岁儿童
• 这个时期,孩子喜欢玩情景模仿类游戏。
• 手的动作发展也更加灵活。一个人可以独自完成很多事,因此变非常自信。“我想。。。”“我要。。。”做什么的愿望和热情也更加高涨。而且,他们也开始明白自己和他人、大的和小的等这种对比的事物关系。
2) 向有内容的画发展
• 虽然同样画的是一个个的圆圈,现在,孩子能把这些联系起来,逐渐演变出了故事情节。孩子给这些毫无意义的随便画出的线条、圆圈赋予意义,手按照这种意义来画,最终,这些线条和圆圈变成了能够表达、象征孩子感受的东西。
![]() |
• 这已经是猿猴类动物无法模仿的,“用来表达的画”的萌芽。妈妈在看到孩子画的满是圆圈的画请千万不要不高兴,反而要发自内心的称赞他们。最好把孩子讲的故事记录下来,标注好日期,作为纪念保留下来,对孩子来说是最好不过的礼物!
3) “头部人像”登场
• 三岁左右,圆圈上画上点和横线的“头部人像”形象开始在孩子的画中出现。孩子给点和线赋予各种意义,表征能力进一步发展了。
![]() |
• 用极具表征的手法表现显示生活事物的线条,是三至四岁儿童绘画的显著特征。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绘画也被称为“表征主义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斥责孩子:为什么不画耳朵?为什么没有手脚?等等。更不要犯愚蠢的错误,去教孩子如何画人物形象!
4) 孩子特有的拟人化表现手法
把非人类的东西画得像人类一样的表现手法叫“拟人化表现手法”,这是三岁左右开始的幼儿期儿童绘画的特征之一,比如把太阳公公画成有鼻子的模样等。
![]() |
3. 儿童画廊
• 如果想让孩子画填色画,还是等到7岁后吧。
4. 三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如果给孩子用墨水笔,请同事准备吸水性好的大张的纸。
• 如果是用马克笔、签字笔、铅笔、圆珠笔就请准备绘画本或记录本。
• 用色的指导从无色(黑色与白色以及由黑白相混而成的深浅不同的灰,统称无彩色)开始。
四、 四岁
1. 四岁前后,孩子凭印象画画
![]() |
1) 从头部人像到头足人像(关于儿童画人物肖像的发展过程系统图)
• 发展得早的从三岁半开始,普遍情况是从四岁左右开始
• 万万不可提醒孩子类似“是不是还长着脚呢?手呢?”这样的事!
• 当然,这个时期画手的孩子也是存在的。
• 如果在这个时期成人教给孩子如何画画,就是剥夺了孩子认识事物的乐趣,甚至是挫伤了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成人如果这样做就是阻碍了孩子成长为人的最重要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罪过了。
![]() |
2) 凭自己的印象画画
• 孩子到了四岁,就可以让他们以“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等主题来画画了。
• 四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语言来描述画画的内容,并结合脑海中的印象,画出多少有点儿像的形象来。
• 孩子想要画出来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实,即孩子内心的真实。
![]() |
3) 印象深刻的画得大
• 加入孩子画的妈妈嘴很大,那是因为孩子倾向于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得很大而已。这个时候可不要说“啊?我的嘴没有那么大的!”
• 不要把孩子的画和大人的画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价。妈妈只需上前问问“这个,是谁?”,如果孩子回答“是妈妈!”,就一定要高兴地说:“啊,在画妈妈呀!”就够了。
2. 四岁半后的画,看起来就像商品目录
1) 排列事物的罗列表达形式
• 从四岁开始到五岁的时候,孩子喜欢在一张纸上画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我们称为罗列表达。
• 如果仔细听听孩子的解释会发现,这些形象之间是有关联的。
• 另外,从四岁半开始到五岁,孩子会画一个四方的线把家里家外、船里船外区分开来,这是孩子的条理性表达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现。
![]() |
2) 用同一画面表达时间流逝
• 把时间的流逝在同一画面、同时表达出来的方式,我们称为同存表达,常见于4-7岁孩子的画中。
![]() |
3. 儿童画廊
• 写生,最好还是等到孩子九岁左右的时候。
4. 四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给孩子一种颜色就好,最多6种。
• 除了细的签字笔外,还有准备马克笔、蜡笔(蜡质较多较硬的那种)、圆珠笔、铅笔等。
五、 五岁
1. 五岁前后,能画出有序排列的事物形象
1) 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及形象
• 孩子到了五岁左右,渐渐明白了各种事物各自具有的特征,同时也明白了事物之间的关系。
• 五岁左右的孩子还明白了人是穿着衣服的,于是开始画起穿衣服的人。
2) 按照兴趣来画画
• 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而是按照自己认识到的,只画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这种现象是4-8岁左右孩子会画的特点。我称之为“感觉的写实主义”。这种倾向会持续到孩子9岁左右的绘画转化期。
2. 五岁半后,用基底线表达关系
1) 基底线的登场
• 五岁半至六岁左右,开始对事物之间的关系逐渐有了兴趣。如对捉迷藏游戏开始感兴趣、开始能玩剪刀石头布游戏等。
• 画画时开始出现基底线。基底线成为了把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换至二维平面世界的秩序建立的基础。
• 从4-5岁的商品目录式的罗列(一维空间的并列表达方式),开始过渡到“系列化的表达方式”。
• 在此阶段,欣赏孩子的作品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听孩子讲述画里的这种关系,如问:“谁?在哪里?在干什么?”
![]() |
3. 儿童画廊
•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喜欢角色扮演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游戏。作为发展想象力的重要阶段,人的一生里,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重要的了。五岁的孩子正是通过画这种角色扮演游戏内容的画,来培养这种重要的能力。
• 能把对故事的印象画成一幅画,是五岁孩子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了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请多给孩子讲民间故事和各种传说故事。
4. 五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享受分区涂色的乐趣,请给孩子准备12色的蜡笔或其他绘画材料,但如果孩子喜欢用单色,也是可以的。
• 蜡笔还是建议选择蜡质较多、质地较硬的那种。
六、 六岁
1. 六岁,把事物沿着基底线并列画出
1) 事物按顺序整齐排列
• 所谓基底线,可以是水面的线,地面的线、山的轮廓线等。。。
![]() |
![]() |
2) 能画出图案纹饰的六岁
• 培养六岁孩子的绘画能力时,不可忽视的是图案纹饰的绘画。
• 这种把事物抽象化、图案化的能力是书面语言(文字)的基础。
![]() |
2. 儿童画廊
![]() |
• 这幅画充分体现了孩子凭听到的故事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事物印象的非凡能力,所以一定要给孩子多讲故事。
• 这个时期特有的透视画法在孩子的画中很常见,也非常震撼。
• 如带孩子体验一个新奇的事物之后,当天,他会沉浸在兴奋中而无法静心下来作画。可以等两天之后再作画不迟。
七、 七八岁
1. 开始对成人和孩子的社会有所认识
1) 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
• 孩子到了七岁左右,与其说是用线条来画画,不如说是用线条围起来的面来进行表达。同时,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
• 一旦开始从侧面画人物肖像,紧接着到了八岁左右,孩子就会开始画有动作的人物肖像。请家长满怀喜悦地关注着孩子的这一成长过程。
2. 儿童画廊
![]() |
![]() |
八、 九岁
1. 九岁开始画大人的画
1) 进入视觉写实主义时代
• 到了九岁,孩子终于开始采用和成人相同的观察方式,画法也开始向写实的手法转变。
![]() |
这幅画其实是作者女儿画的!!!好厉害!!! |
• 4-8岁(感觉的写实主义画),9岁(视觉的写实主义)。
![]() |
2. 六至九岁儿童绘画要点摘要
• 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使用任何绘画工具,他们也会非常喜欢有挑战的版画游戏。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1.《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读书笔记(上):入门级理论基础
2.《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读书笔记(下):绘画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
注:本文系张小羊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本文首发于张小羊的原创育儿微信公众号:逗比辣妈张小羊 上,欢迎扫码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