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相逢,原已是不同
已是许久未曾敲着键盘写些东西了。学习太过繁忙,事情也太过繁杂,真想定心静心写些东西也是不得空。
我是个记性不太好的人,总喜欢拿起相机拍下见到的美景,总喜欢拿起笔记下悲欢离别,只是再看自己的照片,再读自己的文章也总找不回当初的那种感觉。或许这就是时间,它可以抚平伤痛,也可以让快乐变得微小,微笑如沙滩上的一粒沙子。然而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这样的抹去是让自己的内心能够暂时的清空,才能不愿意或者愿意地去接受下一份悲痛与快乐。
考试周是充满着痛苦与快乐的时光,痛苦在无边无际的复习与考试,快乐在考后的放假。正是在痛苦之后的短暂快乐才显得更加珍贵。趁着这份短暂的快乐,回到了高中,看了昔日的老师 。当我站在高中门口,忽然想到了《围城》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那时候在高中时候,想着何时能离开这个地方,而如今却是站在门外等着门卫能接到老师的电话,能够让我们进去,万事变迁,原已是心意不同了。每个老师见到我,都惊异于我选择了现在这个工科专业,或许在高中的时候,我也会惊异于自己的选择。从做语文老师问我如今是否还写文章,再到英语老师问我这昔日课代表还曾记得多少动名词,不由觉得原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如今看来确实遥远了,真的是遥远了。那时能写,能想,去思考,在现在仿佛一切的学习为了是成绩,为了是绩点,或是根本在有口无心地学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其实,人又有多少如意呢?能如意是福气,不能如意是人生,C'est la vie!原来我现在所经历的不过是一种遗憾,一种自己未曾想过的遗憾,成为语文老师口中“其实保持着写作习惯也是蛮好的”,成为英语老师口中“你真的喜欢你这个专业吗”,成为班主任化学老师口中“男怕入错行”,真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成为过去不一样的自己了。无论在曾经她们的眼中我是如何的一个学生,可是如今我自己给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这条她们没想到,我自己也未曾想到的道路。我当然相信认识有天赋的,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便能成功的。我们都努力去跑步,有多少人能成为那个博尔特?我们都努力去学画画,又有多少人能成徐悲鸿?我们都努力去学钢琴,小提琴,又有多少人成贝多芬,成为帕格尼尼?只是老师口中的可惜,亦是我曾经的遗憾。我不下百次,在深夜想过如果自己选择另一条路会怎样,但是当我真正下定决心去干一件事情,再多的如果也成为空谈,不过是期冀着从自己所假设的幻象中来慰藉现实的痛苦与不安罢了。
相逢,的确快乐,乃扬从华师大特地赶回来,来到我们的学校,昔日的记者团同学又聚在了一起。记者团的选择是我大一做的最符合自己的心意选择之一吧,我认识了自带文艺BUFF的乃扬,认识了斗诗狂魔子杰,认识了微博秀恩爱的昌荣(这些定语不要介意,)。有时候真的未曾想过,当时一个为了兴趣的决定真的能收获一些朋友,能得到一些友谊,并且能在一年之后大家又能再聚,无论如今大家在什么专业,在何处,再不是昔日的自己,但是这份情总是在的。饭桌上聊的无非是八卦云云,真正欢心的便是能够聚在一起,尽管不再如以前那样,但是至少我们也不曾离去过。在回去的地铁上,和乃扬聊着将来的打算,不由觉得,或许在多少年之后的再聚,我们大家又都会变成另一个模样,一个你不曾想到的模样。
有时候,生活充满着离别与再聚。在离别时,我们永远猜测不到下一个重聚会是如何的自己。正如离开高中时不曾知道将来的我会走上这条工科不归路,正如现在的我不曾知道将来的我会不会突发奇想又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是每一次的重聚,我们都变了点什么,都获得了什么。不用说将来这么远,我们自己也不能知道明天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会得到什么,但是我们所能做的是对自己的每个选择负责,对每个自己的决定负责。
夜已深,星星寥寥,一个寂静的夜最是适合思考,而我思考的是人生,还是未来呢?
我是个记性不太好的人,总喜欢拿起相机拍下见到的美景,总喜欢拿起笔记下悲欢离别,只是再看自己的照片,再读自己的文章也总找不回当初的那种感觉。或许这就是时间,它可以抚平伤痛,也可以让快乐变得微小,微笑如沙滩上的一粒沙子。然而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只有这样的抹去是让自己的内心能够暂时的清空,才能不愿意或者愿意地去接受下一份悲痛与快乐。
考试周是充满着痛苦与快乐的时光,痛苦在无边无际的复习与考试,快乐在考后的放假。正是在痛苦之后的短暂快乐才显得更加珍贵。趁着这份短暂的快乐,回到了高中,看了昔日的老师 。当我站在高中门口,忽然想到了《围城》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那时候在高中时候,想着何时能离开这个地方,而如今却是站在门外等着门卫能接到老师的电话,能够让我们进去,万事变迁,原已是心意不同了。每个老师见到我,都惊异于我选择了现在这个工科专业,或许在高中的时候,我也会惊异于自己的选择。从做语文老师问我如今是否还写文章,再到英语老师问我这昔日课代表还曾记得多少动名词,不由觉得原来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如今看来确实遥远了,真的是遥远了。那时能写,能想,去思考,在现在仿佛一切的学习为了是成绩,为了是绩点,或是根本在有口无心地学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其实,人又有多少如意呢?能如意是福气,不能如意是人生,C'est la vie!原来我现在所经历的不过是一种遗憾,一种自己未曾想过的遗憾,成为语文老师口中“其实保持着写作习惯也是蛮好的”,成为英语老师口中“你真的喜欢你这个专业吗”,成为班主任化学老师口中“男怕入错行”,真的,有时候觉得自己成为过去不一样的自己了。无论在曾经她们的眼中我是如何的一个学生,可是如今我自己给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这条她们没想到,我自己也未曾想到的道路。我当然相信认识有天赋的,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便能成功的。我们都努力去跑步,有多少人能成为那个博尔特?我们都努力去学画画,又有多少人能成徐悲鸿?我们都努力去学钢琴,小提琴,又有多少人成贝多芬,成为帕格尼尼?只是老师口中的可惜,亦是我曾经的遗憾。我不下百次,在深夜想过如果自己选择另一条路会怎样,但是当我真正下定决心去干一件事情,再多的如果也成为空谈,不过是期冀着从自己所假设的幻象中来慰藉现实的痛苦与不安罢了。
相逢,的确快乐,乃扬从华师大特地赶回来,来到我们的学校,昔日的记者团同学又聚在了一起。记者团的选择是我大一做的最符合自己的心意选择之一吧,我认识了自带文艺BUFF的乃扬,认识了斗诗狂魔子杰,认识了微博秀恩爱的昌荣(这些定语不要介意,)。有时候真的未曾想过,当时一个为了兴趣的决定真的能收获一些朋友,能得到一些友谊,并且能在一年之后大家又能再聚,无论如今大家在什么专业,在何处,再不是昔日的自己,但是这份情总是在的。饭桌上聊的无非是八卦云云,真正欢心的便是能够聚在一起,尽管不再如以前那样,但是至少我们也不曾离去过。在回去的地铁上,和乃扬聊着将来的打算,不由觉得,或许在多少年之后的再聚,我们大家又都会变成另一个模样,一个你不曾想到的模样。
有时候,生活充满着离别与再聚。在离别时,我们永远猜测不到下一个重聚会是如何的自己。正如离开高中时不曾知道将来的我会走上这条工科不归路,正如现在的我不曾知道将来的我会不会突发奇想又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是每一次的重聚,我们都变了点什么,都获得了什么。不用说将来这么远,我们自己也不能知道明天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会得到什么,但是我们所能做的是对自己的每个选择负责,对每个自己的决定负责。
夜已深,星星寥寥,一个寂静的夜最是适合思考,而我思考的是人生,还是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