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西双版纳特产值得带走(本地人强烈推荐!)
西双版纳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在这里盛产很多美食、水果、生态农品、工艺品等特产。但是网上很多帖子都是互相转抄,很多西双版纳特产介绍的不够全面,要么已经找不到店铺位置,要么很多特产都已经商业化,性价比不高。所以作为当地人的我特意整理了这篇文章,希望给到西双版纳游玩的外地朋友做一个参考。
先说一说这里的当地人的一些口味,这里的很多特产美食都偏酸、辣,很多特产都直接采用原生态材料制作,在这里我只介绍哪些值得带走的西双版纳伴手礼特产,很多超市市场上的东西就不介绍了,我认为既然一生难得来以此西双版纳,要带特产就带地道健康的特产,否则带的礼品特产质量不好就算了,送亲友后没什么新奇,还影响一路上携带不便。
上图和本文是西双版纳第一家做特产和伴手礼结合的自有品牌“易手礼”店主纯手打的,豆瓣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考虑到游客朋友们到西双版纳旅游想带点本地原生态特产整理的,大家出门旅游总会想到给父母、亲友、同事带伴手礼送的需求,但是很多导游或者店铺出售的要么因为回扣价高,要么质量不保证,所以我们在注册成立了专门做西双版纳伴手礼土特产的小店,叫做“易手礼”,如果大家需要上微信我们,我们免费机场、酒店送货,现场验货满意付款。让大家省心旅游,要返程的时候在拿正宗西双版纳特产。
一、分类介绍西双版纳特产
1、自产普洱茶特产
关于普洱茶来到西双版纳我认为是必买特产之一,在这里是普洱茶的胜产地,有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世界上栽培古树的鼻祖就在这里,茶叶是西双版纳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市场上很多茶店基本上都打着自己买的都是古树茶,并且标价也不高,有的甚至十多元一饼(375g),大家想一想市场行情就知道真伪,现在古树茶的散茶收购价格都是500元以上。所以大家都买的时候要多辨别真伪。基本上很多都是台地茶冒充的。
目前西双版纳销售的普洱茶主要分为散茶、饼茶、生茶、熟茶。饼茶又分为375g和200g的居多。
下面演示给大家以下普洱茶的制作过程:
下面我详细给大家讲下西双版纳特产普洱茶相关知识。
闻名世界的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现在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易武)、攸乐(基诺);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蛮砖茶山: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蛮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漫撒(易武)茶山:曼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 担。采茶季节要雇用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攸乐(基诺)茶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碓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革登茶山: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倚邦茶山: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莽枝茶山:莽枝山,紧连革登茶山和孔明山,面积比倚邦茶山小。莽枝茶山至少在元朝已有成片茶园。莽枝山脚下的曼赛、速底等村寨,有上千年的历史,一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明朝末年已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山贩茶。清康熙初年,莽枝古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莽枝山,本是一块古茶区,元、明时期早已茶园成片,普洱府成立之前,已有汉商进到莽枝茶山买茶。由于当时六大茶山还是车里宣慰司的辖地,汉人在六大茶山定居的还不多,汉商们进到茶山买茶大多借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家中,汉商中有尊重民俗、诚挚待人之人,也有心术不正、胡作非为之徒。
普洱府经历战乱后,在多处矛盾未平的形势下诞生。六大茶山虽然划归了普洱府,但茶山仍不安宁,雍正十年(1732年)茶山土千户刀兴国又率众起义,莽枝茶山再次起战火,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剿抚兼施将刀兴国的反抗弹压下去。倚邦的曹当斋坐上了六大茶山总管的位置,在曹当斋的调抚下,茶山终于恢复了宁静。从乾隆初年开始,莽枝茶山和其他五个茶山一道逐步走向太平、兴旺、繁盛。
更多西双版纳普洱茶攻略:http://www.yishouli.com/guides_list2.php?glflid=81
购买西双版纳茶农自产普洱茶:http://www.yishouli.com/tea.php
2、野生蜂蜜
下面就该说说西双版纳特产蜂蜜了,我的家乡西双版纳地处云南省最南端,这里热带雨林茂密,蜜源丰富,环境无污染,野蜜资源丰富,在景洪、勐腊、勐海热带雨林的野蜂多数将蜂巢筑在高大的树枝上,因其蜂巢暴露在外部,一般攻击性极强;而野外残酷的环境,使野蜂警惕性强,抗病能力高,易手礼去发现的西双版纳野生蜂蜜,产量极低。野蜜由不同的野蜂种群采集不同蜜源植物花卉而得。
西双版纳特产野生蜂蜜的功效和作用
《名医别录》书中记载的“石蜜”实际野生蜂蜜上就是巢居在山石中的中华蜂生产的野生蜂蜜。书中称“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可见先民们使用蜂蜜做药材最先用的就是野生蜂蜜,并广泛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烧伤、咳嗽久治不愈等疾病,足见野生蜂蜜的药用价值。
野生蜂蜜食用与储存方法
每天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每次口服一茶勺,40℃温水冲食。
蜂蜜储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清洁、通风处,温度保持在5-10℃。空气湿度不超过75%的环境中。装蜂蜜的容器要盖严,防止漏气,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
真假蜂蜜辨别:
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 、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态状,即蜂蜜结晶。因此,蜂蜜结晶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毫无影响,也不影响食用。
蜂蜜结晶的速度与其所含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和蜜源有关。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还受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
假蜜是不结晶的。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在贮藏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有结晶析出,产生分层或成固体。不管是哪种蜂蜜,其结晶都是全面的,相对均匀。那种“最后沉淀到容器底部”的结晶是不正常的,蜂蜜的局部结晶只存在于未成熟蜜、人工浓缩蜜和蜂蜜正在结晶或融化过程中。而我们的蜂蜜已经结出均匀的晶体,逐渐分层,最后会变成固体。
想购买的小伙伴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易手礼。
西双版纳野生蜂蜜购买:http://www.yishouli.com/stnp.php
3、傣家手工红糖
西双版纳的亚热带山间盆地气候很适合甘蔗的成长,榨糖是家家都会的工艺,让易手礼带朋友们一起走进傣家手工红糖的甜蜜世界!
西双版纳手工红糖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红糖除养生功效外,更因为“糖蜜”成分,具有强力的解毒功效,能将过量的黑色素从真皮层中导出,并通过淋巴组织排出体外。红糖性温、益气养血、祛风散寒,是家庭必备的补品。直到现在,傣家人仍然将傣家生产的红糖作为馈赠亲友、祭祀等活动专用的红糖。
吃过傣族手工红糖的人,大概都忘不了那独特纯正的甜蜜滋味。而从蔗汁变成这暗红色的宝贝,大概只有制作红糖的人才明了,需要在甜蜜的水蒸气中,用心地等待、再等待…
傣家纯手工红糖制作过程:用每一根杆蔗榨成汁,在大锅慢慢熬至少八个小时;一吨杆蔗最多熬成70~80公斤红糖;红糖具有:润心肺,健脾暖胃,益气补血,缓肝气,活血等功效!主治:女人痛经,口干欲饮,肺热等,女人不可一日无糖!
我们的西双版纳傣家纯手工红糖,主要针对高端个性消费者,坚持高品质理念,为现代都市人群提供具有滋补养颜,香醇原始的绿色产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甘蔗,具有糖份高,糖质口感好的特点,是其他亚热带生长的甘蔗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坚持百分之百纯手工熬制,原生态零添加,让您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儿时的味道。
4、热带水果
5、西双版纳手工艺品
二、哪些西双版纳特产店铺比较靠谱
先说一说这里的当地人的一些口味,这里的很多特产美食都偏酸、辣,很多特产都直接采用原生态材料制作,在这里我只介绍哪些值得带走的西双版纳伴手礼特产,很多超市市场上的东西就不介绍了,我认为既然一生难得来以此西双版纳,要带特产就带地道健康的特产,否则带的礼品特产质量不好就算了,送亲友后没什么新奇,还影响一路上携带不便。
![]() |
西双版纳生态特产 |
上图和本文是西双版纳第一家做特产和伴手礼结合的自有品牌“易手礼”店主纯手打的,豆瓣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考虑到游客朋友们到西双版纳旅游想带点本地原生态特产整理的,大家出门旅游总会想到给父母、亲友、同事带伴手礼送的需求,但是很多导游或者店铺出售的要么因为回扣价高,要么质量不保证,所以我们在注册成立了专门做西双版纳伴手礼土特产的小店,叫做“易手礼”,如果大家需要上微信我们,我们免费机场、酒店送货,现场验货满意付款。让大家省心旅游,要返程的时候在拿正宗西双版纳特产。
一、分类介绍西双版纳特产
1、自产普洱茶特产
关于普洱茶来到西双版纳我认为是必买特产之一,在这里是普洱茶的胜产地,有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世界上栽培古树的鼻祖就在这里,茶叶是西双版纳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是市场上很多茶店基本上都打着自己买的都是古树茶,并且标价也不高,有的甚至十多元一饼(375g),大家想一想市场行情就知道真伪,现在古树茶的散茶收购价格都是500元以上。所以大家都买的时候要多辨别真伪。基本上很多都是台地茶冒充的。
目前西双版纳销售的普洱茶主要分为散茶、饼茶、生茶、熟茶。饼茶又分为375g和200g的居多。
下面演示给大家以下普洱茶的制作过程:
![]() |
西双版纳普洱茶制作过程 |
下面我详细给大家讲下西双版纳特产普洱茶相关知识。
闻名世界的六大茶山一般指云南茶叶或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现在亦有澜沧江内六大茶山即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易武)、攸乐(基诺);江外六大茶山: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的说法。
![]() |
西双版纳六大茶山地图 |
蛮砖茶山: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蛮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 |
西双版纳特产之蛮砖茶山普洱茶 |
漫撒(易武)茶山:曼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 担。采茶季节要雇用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 |
西双版纳特产之漫撒(易武)茶山普洱茶 |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攸乐(基诺)茶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束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碓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 |
西双版纳特产之攸乐(基诺)茶山普洱茶 |
革登茶山: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 |
西双版纳特产之普洱茶六大茶山 |
倚邦茶山: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莽枝茶山:莽枝山,紧连革登茶山和孔明山,面积比倚邦茶山小。莽枝茶山至少在元朝已有成片茶园。莽枝山脚下的曼赛、速底等村寨,有上千年的历史,一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明朝末年已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山贩茶。清康熙初年,莽枝古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莽枝山,本是一块古茶区,元、明时期早已茶园成片,普洱府成立之前,已有汉商进到莽枝茶山买茶。由于当时六大茶山还是车里宣慰司的辖地,汉人在六大茶山定居的还不多,汉商们进到茶山买茶大多借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家中,汉商中有尊重民俗、诚挚待人之人,也有心术不正、胡作非为之徒。
普洱府经历战乱后,在多处矛盾未平的形势下诞生。六大茶山虽然划归了普洱府,但茶山仍不安宁,雍正十年(1732年)茶山土千户刀兴国又率众起义,莽枝茶山再次起战火,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剿抚兼施将刀兴国的反抗弹压下去。倚邦的曹当斋坐上了六大茶山总管的位置,在曹当斋的调抚下,茶山终于恢复了宁静。从乾隆初年开始,莽枝茶山和其他五个茶山一道逐步走向太平、兴旺、繁盛。
更多西双版纳普洱茶攻略:http://www.yishouli.com/guides_list2.php?glflid=81
购买西双版纳茶农自产普洱茶:http://www.yishouli.com/tea.php
2、野生蜂蜜
下面就该说说西双版纳特产蜂蜜了,我的家乡西双版纳地处云南省最南端,这里热带雨林茂密,蜜源丰富,环境无污染,野蜜资源丰富,在景洪、勐腊、勐海热带雨林的野蜂多数将蜂巢筑在高大的树枝上,因其蜂巢暴露在外部,一般攻击性极强;而野外残酷的环境,使野蜂警惕性强,抗病能力高,易手礼去发现的西双版纳野生蜂蜜,产量极低。野蜜由不同的野蜂种群采集不同蜜源植物花卉而得。
西双版纳特产野生蜂蜜的功效和作用
《名医别录》书中记载的“石蜜”实际野生蜂蜜上就是巢居在山石中的中华蜂生产的野生蜂蜜。书中称“石蜜,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可见先民们使用蜂蜜做药材最先用的就是野生蜂蜜,并广泛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烧伤、咳嗽久治不愈等疾病,足见野生蜂蜜的药用价值。
![]() |
易手礼带您看看西双版纳野生蜂蜜 |
野生蜂蜜食用与储存方法
每天饭前1-1.5小时或饭后2-3小时食用比较适宜。每次口服一茶勺,40℃温水冲食。
蜂蜜储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清洁、通风处,温度保持在5-10℃。空气湿度不超过75%的环境中。装蜂蜜的容器要盖严,防止漏气,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
真假蜂蜜辨别:
蜂蜜结晶是葡萄糖围绕结晶核形成颗粒,并在颗粒周围包上一层果糖 、蔗糖或糊精的膜,逐渐聚结扩展,而使整个容器中的蜂蜜部分或全部形成松散的固态状,即蜂蜜结晶。因此,蜂蜜结晶是一种正常现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毫无影响,也不影响食用。
蜂蜜结晶的速度与其所含葡萄糖结晶核、温度、水分和蜜源有关。蜂蜜结晶速度的快慢还受温度的影响,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由于蜂蜜的黏稠度提高,致使蜂蜜结晶迟缓;若高于此温度,由于提高了糖的溶解度,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
假蜜是不结晶的。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在贮藏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有结晶析出,产生分层或成固体。不管是哪种蜂蜜,其结晶都是全面的,相对均匀。那种“最后沉淀到容器底部”的结晶是不正常的,蜂蜜的局部结晶只存在于未成熟蜜、人工浓缩蜜和蜂蜜正在结晶或融化过程中。而我们的蜂蜜已经结出均匀的晶体,逐渐分层,最后会变成固体。
想购买的小伙伴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易手礼。
西双版纳野生蜂蜜购买:http://www.yishouli.com/stnp.php
3、傣家手工红糖
西双版纳的亚热带山间盆地气候很适合甘蔗的成长,榨糖是家家都会的工艺,让易手礼带朋友们一起走进傣家手工红糖的甜蜜世界!
![]() |
西双版纳特产手工红糖 |
西双版纳手工红糖指带蜜的甘蔗成品糖,红糖除养生功效外,更因为“糖蜜”成分,具有强力的解毒功效,能将过量的黑色素从真皮层中导出,并通过淋巴组织排出体外。红糖性温、益气养血、祛风散寒,是家庭必备的补品。直到现在,傣家人仍然将傣家生产的红糖作为馈赠亲友、祭祀等活动专用的红糖。
吃过傣族手工红糖的人,大概都忘不了那独特纯正的甜蜜滋味。而从蔗汁变成这暗红色的宝贝,大概只有制作红糖的人才明了,需要在甜蜜的水蒸气中,用心地等待、再等待…
傣家纯手工红糖制作过程:用每一根杆蔗榨成汁,在大锅慢慢熬至少八个小时;一吨杆蔗最多熬成70~80公斤红糖;红糖具有:润心肺,健脾暖胃,益气补血,缓肝气,活血等功效!主治:女人痛经,口干欲饮,肺热等,女人不可一日无糖!
![]() |
西双版纳手工红糖制作过程 |
我们的西双版纳傣家纯手工红糖,主要针对高端个性消费者,坚持高品质理念,为现代都市人群提供具有滋补养颜,香醇原始的绿色产品,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甘蔗,具有糖份高,糖质口感好的特点,是其他亚热带生长的甘蔗所不能比拟的,我们坚持百分之百纯手工熬制,原生态零添加,让您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儿时的味道。
4、热带水果
5、西双版纳手工艺品
二、哪些西双版纳特产店铺比较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