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件衬衫的故事
最近闲来无事,在某宝上看中一件衬衫。说实话本人很少在某宝上淘东西,也很少网购,只是一时兴起,然后看着款式适合,价位适中。没想那么多就下单了。本来店家承诺的是3天到货,但是一件衬衫从深圳到我这儿足足花了5天,其实我并不急着穿这件衬衫,我也并不是很在意,毕竟这个延迟是可以接受的。
好了下面来讲讲关于这个事儿一些让我困惑的地方。楼主在线下单的是L号,但发过来的是L,穿在身上总觉得有点小。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试穿了下,就下水洗洗,两天后再穿就发现好像又小了一点。后面跟店家交涉,想要换一件稍微大点的,但是店家回复:你已经下水洗过了,不在我们的退换货范围之内。无可奈何,只有闲挂在那儿,给了个中评。
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花钱买了一件无用的衬衫,但过两天突然接到一个广东的号码,是那个店主,问我是不是可以将中评可以改好评,并承诺下次进店给某某优惠。其实对于这件事楼主本身是拒绝的,但是楼主又是一个随和的人,毕竟做生意也不容易,就随口答应下了。
回来后看到这件衬衫,我默默的思索着:我们现在买的衣服到底有多少是适合自己的?楼主身边经常会看到一件事儿:很多姑娘的购物车总是装了好多的东西,但是她们买下来的却不多,即使买过来,穿了几次后,就再也看不到这些衣服的踪迹了。
诚然网购确实改变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很多,是很多宅男宅女的福音。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中,我们都追求的是效率,多快好省成为了网购的主流宣传。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的想过,我们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意义在哪儿?很多人都会羡慕明星那时尚的装扮,后来就有了新的代名词:XXX同款,很多人都为之疯狂。
我们是否能静下心,好好地想想:自己的个性气质是否适合这些XXX同款。买卖的意义很多是满足自己的虚荣,释放自己隐藏心底的痛点:虽然我不能完全成为他,但是他有的东西我也能拥有,一种自我的满足。
我们每个人的穿戴都不一样,我们都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这是我们很多人的通性:希望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赞赏,哪怕是回头多看自己一眼,自我都会感到很满足。有时候会想去定制属于自己衣服,对于私人订制那昂高的代价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但是对于撞衫这种事情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我想这个时代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心底里承认自己长得丑。这个时代的同质化很严重,碍于世俗的眼光和观念,很多人过分的压抑了自我的个性,这可能和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关。
但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很多的90、00后完全忽略了这些世俗的眼光。背离了我们所谓的传统,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儿。开国之初我们就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出不一样的力量。他们具有这个时代的个性标签,秀出真我,做回自己,这恰恰是我们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好了下面来讲讲关于这个事儿一些让我困惑的地方。楼主在线下单的是L号,但发过来的是L,穿在身上总觉得有点小。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试穿了下,就下水洗洗,两天后再穿就发现好像又小了一点。后面跟店家交涉,想要换一件稍微大点的,但是店家回复:你已经下水洗过了,不在我们的退换货范围之内。无可奈何,只有闲挂在那儿,给了个中评。
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花钱买了一件无用的衬衫,但过两天突然接到一个广东的号码,是那个店主,问我是不是可以将中评可以改好评,并承诺下次进店给某某优惠。其实对于这件事楼主本身是拒绝的,但是楼主又是一个随和的人,毕竟做生意也不容易,就随口答应下了。
回来后看到这件衬衫,我默默的思索着:我们现在买的衣服到底有多少是适合自己的?楼主身边经常会看到一件事儿:很多姑娘的购物车总是装了好多的东西,但是她们买下来的却不多,即使买过来,穿了几次后,就再也看不到这些衣服的踪迹了。
诚然网购确实改变了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很多,是很多宅男宅女的福音。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中,我们都追求的是效率,多快好省成为了网购的主流宣传。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的想过,我们真正想得到的是什么?我们追求的意义在哪儿?很多人都会羡慕明星那时尚的装扮,后来就有了新的代名词:XXX同款,很多人都为之疯狂。
我们是否能静下心,好好地想想:自己的个性气质是否适合这些XXX同款。买卖的意义很多是满足自己的虚荣,释放自己隐藏心底的痛点:虽然我不能完全成为他,但是他有的东西我也能拥有,一种自我的满足。
我们每个人的穿戴都不一样,我们都希望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这是我们很多人的通性:希望别人的认可,得到别人的赞赏,哪怕是回头多看自己一眼,自我都会感到很满足。有时候会想去定制属于自己衣服,对于私人订制那昂高的代价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但是对于撞衫这种事情是我们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我想这个时代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心底里承认自己长得丑。这个时代的同质化很严重,碍于世俗的眼光和观念,很多人过分的压抑了自我的个性,这可能和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关。
但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很多的90、00后完全忽略了这些世俗的眼光。背离了我们所谓的传统,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儿。开国之初我们就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些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传播出不一样的力量。他们具有这个时代的个性标签,秀出真我,做回自己,这恰恰是我们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