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与韩嫣的爱情
读《史记》的时候,一开始还以为韩嫣是个女孩儿,毕竟他的名字是个女字旁,对不对?后来才知道是我少见多怪,霍去病的儿子霍嬗,名字也是女字旁,这说明西汉早期,人们起名字的时候,是不计较什么女字旁的字的,实际上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的女性都没有名字。
说起来,韩嫣也是名门之后,王子侯孙,是战国七雄韩国的王族。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韩襄王的孙子韩信(与淮阴侯韩信同名同姓)积极响应刘邦,被封为韩王。刘邦做了皇帝后,大封同姓王,对异姓王则千方百计地想除掉,对韩王,刘邦采取的策略是将他的国都迁到离匈奴非常近的马邑(后来汉武帝在这里发动了伏击匈奴的马邑之战,成为打击匈奴的第一战),让他充当抵挡匈奴的炮灰。
韩信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刘邦这样做的用意,所以汉七年,当匈奴大举入侵马邑,将马邑团团包围后,韩王信看到挡不住了,就投降了匈奴。匈奴派韩王信率兵南下,刘邦御驾亲征结果中了匈奴的详败计,被包围在平城,最后靠贿赂匈奴阏氏,用女人和亲,才狼狈地逃回长安。
韩信投降匈奴时,他老婆已经怀孕了,结果到了匈奴颓当城时,生下了一个男孩,韩信也偷懒,说既然是在颓当城生下的,就叫韩颓当吧。汉文帝十四年,韩颓当弃暗投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被封为弓高侯,在七国之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迁说他是“功冠诸将”。
韩嫣就是这位弓高侯的孙子。
由于是功臣之后,韩嫣从小就被寄养在宫中,陪皇子们读书,这其中他与刘彻的关系最好,到了刘彻被封为太子后,他们的关系已经由一般的朋友发展成同性恋人了。他们之所以发展到这种关系,我分析起来应该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是汉家皇室一直有同性恋的传统或者说是遗传基因。汉高祖与籍孺,汉惠帝与闳孺,汉文帝与邓通都是载之史册的同性恋关系,所以刘彻与其青梅竹马的好朋友韩嫣发展成GAY一点也不奇怪。
二是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尚武的人,他喜欢的人都是一些年轻英俊、武艺高强、高大威猛的人。韩嫣正好符合这些条件。史记载,韩信身高八尺五寸,汉代一尺等于今天21.25---23.75CM ,也就是相当于1.80M至2M之间,到韩嫣这一代,想必还是属于高大型的。韩嫣的祖上有匈奴背景,所以他的骑射得之家传,并且对匈奴的战术也很有研究。而刘彻当皇帝后,一门心思想打匈奴,所以难怪对韩嫣非常欣赏了。
三是因为韩嫣这个人本身也非常懂得讨刘彻欢心。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刘彻的母亲其实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她在嫁给刘彻老爸前,已经嫁过一个丈夫叫金王孙,还生了一个女儿叫金俗。但是当她做了皇后,成了皇太后以后,宫里就再也没有人敢提这个事情了,毕竟在那个开放的时候,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韩嫣看出来太后实际上非常想念这个流落到民间的女儿,而刘彻又是一个不拘礼义的孝子,所以他决定冒险做一回捅窗户纸的人。
有一次,皇太后又想女儿想得吃不下饭时,韩嫣就偷偷地将金家的事情告诉了刘彻。刘彻果然没有生气,反而听说在民间还有一个姐姐,非常高兴。他先派军队,把金家围个水泄不通,吓得金家上下鸡飞狗跳,都以为有了灭门之祸。等刘彻亲自来到金家后,终于从床肚底下找出了吓得浑身发抖金俗,姐弟相认后,大家才知道悲剧变成了喜剧,结果把个皇太后也感动得一塌糊涂。
有了这么几个条件,汉武帝对韩嫣倒真的发生了感情,不仅封他为上大夫,而且还经常给他极为丰厚的赏赐,除了和妃子睡觉,就经常召韩嫣到宫里陪他睡觉。
韩嫣有了太多的钱,花不掉了,于是他就想了一箭双雕的办法,那就是打金弹子。一则他本来就喜欢打弹弓,满足了自己的爱好;二则也算是扶贫。所以韩嫣一旦出去打弹弓,京城里的小孩子就一边唱着“若饥寒,逐金丸”的童谣,兴高采烈地跟在韩嫣后面拾韩嫣打出的金弹子,每次都能捡到十几个。
但是人总是不能太张狂,有一次江都王随汉武帝到上林苑狩猎,汉武帝没有出发前,先派韩嫣乘副车,带着一百多个骑兵将野兽赶出来。江都王看见了,以为是刘彻亲自来了,赶紧扒在地上,韩嫣看见江都王跪在那里也没有停车下来,而是继续驱赶野兽。等韩嫣过去了,江都王才知道车里面坐的不是刘彻而是刘彻的男宠韩嫣,觉得非常没有面子,事后就跑到太后那里哭,说我也不想做什么江都王了,我还不如做个韩嫣那样的人呢!他这一番哭诉,难免使皇太后对韩嫣心生不满,从此种下了祸根。
前面说了,汉武帝因为与韩嫣感情很深,所以经常召韩嫣入宫侍寝,宫里人也都知道,所以韩嫣进出宫中,从来是畅通无阻的,没有人管他,由此也可见刘彻是多么的宠他了。
可是韩嫣并不是太监,算起来,在宫中,他和刘彻可能是仅有的两个正常的男人了。天长日久,韩嫣除了和皇帝调情外,也难免和宫中的宫女们勾勾搭搭,因为即使韩嫣不去招惹她们,这些长期性压抑的宫女也会主动乱抛媚眼,投怀送抱。
这种事,汉武帝不可能不知道,因为他当然知道放一个正常男人进宫,而且可以自由活动,无异于将一只肥羊投到饿虎口中。可是因为他太爱韩嫣了,所以并不在意。但是太后要找韩嫣的茬,却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太后派人跟踪韩嫣,在他与宫女做苟且之事的时候,就逮了一个现行。
就这样,皇太后可以名正言顺地赐韩嫣死了,刘彻一听说,吓得赶紧往太后那里跑,要为韩嫣求情,但哀求再三,皇太后也不松口,终于还是将韩嫣赐死了。悲伤万分的刘彻无奈之下,只好将长得与韩嫣一模一样的韩嫣的弟弟韩说召进宫来,作为韩嫣的替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性恋是一种汉朝上流社会的游戏,皇太后对皇帝搞同性恋是不以为忤的,但对乱宫闱的事却不能容忍。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即使贵为皇帝,有时候也保护不了自己的爱人,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已的爱人在自己的眼前死去。
______
附一篇:(还是转的)
关于汉武帝和韩嫣~
注:本文不对文也不对人,仅仅是某腐女某被文雷到后的小小纠结||||||||||||||||
这篇评论,就是这种纠结下的产物。。。。。。。
汉朝,一直是写历史同人的姐姐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而汉武帝刘彻同学又是个中翘楚。韩嫣、卫青、霍去病,还有李延年,哪一个不能作为同人女们喜闻乐见的小受形象的初级模板。
这里,某只想说一下韩嫣韩美人。
卡门大的《风起建章》系列中,韩美人恣意疏狂,又深情义气。
在匈奴国,为了使整个家族得以回到中原故土,他被当作女孩子教养一十三年,小小年纪就定下娃娃亲,要嫁给匈奴王子休屠。但罗裙红装并没有削弱他作为一个七尺男儿该有的血性。婚礼当晚,韩家老少乘了马车挥鞭向故土,韩嫣不甘在婚房里等死,他逃了,为了给自己的家族争取时间。
当敌人的王子在野地山林,大雨滂沱里追上自己臆想了十几年的新娘,当新婚的王子以为终于得尝所愿却发现他向往了十几年的幸福不过是一场骗局,韩嫣抬起如画容颜,目光凛冽,骄傲地说:我必须回去,我还有事情没有做完呢。否则,不管是下雨还是下刀子,有机会的话我还是会逃的。
回到中原,未央宫里住着韩嫣这辈子认准的人,即使他多疑花心,但在韩嫣眼里他胸怀大志,野心勃勃;他器量非凡,无论遇到什么曲折,都不会就此消沉;他行事刚柔相济敢做敢当,他是他的帝王。
为了让刘彻得到臣子的信任,他甘愿身受鞭刑,痛至昏迷。还好,清醒之后看到的是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两色人相对沉默,然后他对他说:“抗击匈奴非同儿戏,你打算将此重任交给李当户?他只是有个好父亲,本人根本不知道匈奴的马有多快,刀有多沉。……或者,你是认为凭着军心士气能将此克服”…… 当刘彻头痛欲裂,行为疯癫,却唤着他的名字的时候,他选择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任他的拳头砸在自己的背上,不顾自己,一心护好他的手脚,不教倾倒的家具,一地的碎瓷片弄伤了他;他说:你要建立军队,我就帮你练兵,你要讨伐匈奴,我就为你冲锋陷阵。即使所有人都反对你,我也会支持你。
当匈奴休屠王子寻来的时候,许了韩嫣一个有广阔草原,强壮野马,明亮铠甲,飞舞旗帜的未来,这正是他想要而他的刘彻一直以来都没能给他的。他确实动心了,可是他不会走也走不了,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而对于卫青,他也许是内疚的,韩嫣将他从如狼似虎的家人身边救了出来,同时也把他带到了刘彻身边,这对卫青来说不只是幸或不幸。
韩嫣爱着自己的王,他的王也爱着韩嫣。但是刘彻的爱太沉重了。韩嫣想和他比翼,而刘彻不想让自己的嫣儿受伤,不想让自己的嫣儿听到未央宫里的闲言碎语,不想让他步邓通的后尘,他要把自己的爱人藏起来,然后给他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韩嫣岂是甘于被当作女子养在深闺的。陈皇后色未衰而爱已驰,卫子夫无法为王分担忧愁,他韩嫣此生要手握三尺青锋,为他的王守家国,平天下。就算他的王不再爱他,他仍然是他的臣子,仍然有理由留在他的王身边。韩嫣是翱翔天际的鹰,他要百年之后,世人提起刘彻,就想到韩嫣。纵然身死不能同穴,他们至少能用这种方式不弃不离。
但,他的王让他失望了,深宫怨妇般的生活让耀眼夺目的韩嫣渐渐苍白枯萎,和虚有其表的干花比起来,他宁愿选择绚烂却短暂的花火。从来都没有苟延残喘的苍鹰,所以,韩嫣从未央宫的高台边纵身一跃,如同被狂风吹落枝头的花朵。那一刻,宽袖衣摆随风飞扬,成全了他灵魂里关于驰骋天际的梦想。
而他的帝王,爱着他的帝王,终于再也触不及、碰不到……他的爱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漫无踪影大的《未央遗事》依然讲述了一个这样的韩嫣,白马逐金丸,年少复轻狂。故事里依然有笑里藏刀的王皇后、骄慢善妒的陈阿骄、年少天真的卫青、新得帝宠的卫子夫,不过是匈奴的王子休屠换了使者休磾。
六岁那年,当年的王夫人后来的王皇后,王太后,在一群孩子中一眼选中了他做刘彻的伴读,于是在刘彻身边一待就是十七年。在韩嫣的记忆中,小时侯的日子一直都有阳光普照。那时候刘彻还叫刘彘,彘有猪的意思。刘彻将玉做的小猪送给韩嫣,让他一定不能离身,当然,他自己也有一个,整天都藏在中单里,他要在韩嫣面前建立一个堂堂大汉王子的形象,才不让他知道自己也会那么小女儿情态。那时候什么都没发生,他会半夜里偷偷爬到自己的伴读床上,然后缠着他唱歌给自己听,或者硬是唱走调走的十万八千里的歌给自己的伴读听。那时候刘彻、韩嫣还有后来的陈皇后陈阿娇也曾经是很好的童年玩伴。
谁又能知道长大之后的事。
或许,长大真的是一场浩劫。小时候只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两个人越走越远。韩嫣爱上的人从来都不会想自己的爱人要什么,谁让他爱上了一个帝王。韩嫣的梦想是为守护爱人的国家,上战场,杀匈奴,而他的爱人只会给他一把空有华丽装饰的匕首。
最后,韩嫣在未央宫外的京城郊外被王太后派出的刺客杀死,讽刺的是,刺客用的正是当初刘彻送给韩嫣的匕首。上不了战场的匕首却真的能杀人,也许在韩嫣收下匕首的那刻开始,就已经开始杀人了,它慢慢地杀死了韩嫣的心。
“这世上只有刘彻能让韩嫣离开,也只有刘彻能让韩嫣心死。”
很不幸地,它们一一实现,“收到匕首的那刻就埋下一棵种子,暗中在体内生长,伤口就是它们的出口,疯狂的涌出,盛开出艳丽夺目的血花”。
刘彻说:“长大之后,我不会再让汉朝的女子跟姐姐一样,不会让她们去和亲,牺牲她们的一生来换取这样的和平,我要攻打匈奴,让他们委屈汉朝臣服汉朝,让他们知道汉朝的厉害!”
刘彻说:“朕要更化改制!先向天下征召贤良文学之士,要培植新人,增加自己的力量,才能巩固我的地位。”
刘彻说:“我要向天下招募有志勇士,前往月氏游说,联合他们攻打匈奴!”
刘彻说:“一直都留在我身边好吗?”
年轻的王子轻易地抓住了同样年轻的自己的伴读的心,却没有去解读没有去信任。所以,刘彻终会失去韩嫣。
两个相似但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故事,韩嫣是唯一的。
哪怕天下人都将他看作以色侍人,媚上的佞幸,只要最在意的那个人明白自己的想法,他就可以豁出去地事事都为他着想。他身处这个尴尬的位置,其实有两种更简单的选择:一是离开刘彻,从此闲云野鹤;二是自甘堕落,做群臣眼中的那个韩嫣。但韩嫣是走不了的,他和刘彻有太多的羁绊,而韩嫣的傲骨也绝不允许他做第二种选择。于是,注定了他的结局。
汉武帝刘彻本可以拥有像南朝陈国君主陈茜的韩子高一样的韩嫣,但他却以爱为名,将那个如夏花般绚烂的生命逼入生不如死的境地。
就文学来讲,这是太完美的一个悲剧,造就了这样一个经典的小受形象,同时引来众同人女无限唏嘘。然,于当事人,心中的痛苦又有谁知。
![]() |
说起来,韩嫣也是名门之后,王子侯孙,是战国七雄韩国的王族。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韩襄王的孙子韩信(与淮阴侯韩信同名同姓)积极响应刘邦,被封为韩王。刘邦做了皇帝后,大封同姓王,对异姓王则千方百计地想除掉,对韩王,刘邦采取的策略是将他的国都迁到离匈奴非常近的马邑(后来汉武帝在这里发动了伏击匈奴的马邑之战,成为打击匈奴的第一战),让他充当抵挡匈奴的炮灰。
韩信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刘邦这样做的用意,所以汉七年,当匈奴大举入侵马邑,将马邑团团包围后,韩王信看到挡不住了,就投降了匈奴。匈奴派韩王信率兵南下,刘邦御驾亲征结果中了匈奴的详败计,被包围在平城,最后靠贿赂匈奴阏氏,用女人和亲,才狼狈地逃回长安。
韩信投降匈奴时,他老婆已经怀孕了,结果到了匈奴颓当城时,生下了一个男孩,韩信也偷懒,说既然是在颓当城生下的,就叫韩颓当吧。汉文帝十四年,韩颓当弃暗投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被封为弓高侯,在七国之乱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司马迁说他是“功冠诸将”。
韩嫣就是这位弓高侯的孙子。
由于是功臣之后,韩嫣从小就被寄养在宫中,陪皇子们读书,这其中他与刘彻的关系最好,到了刘彻被封为太子后,他们的关系已经由一般的朋友发展成同性恋人了。他们之所以发展到这种关系,我分析起来应该有这么几个因素:
一是汉家皇室一直有同性恋的传统或者说是遗传基因。汉高祖与籍孺,汉惠帝与闳孺,汉文帝与邓通都是载之史册的同性恋关系,所以刘彻与其青梅竹马的好朋友韩嫣发展成GAY一点也不奇怪。
二是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尚武的人,他喜欢的人都是一些年轻英俊、武艺高强、高大威猛的人。韩嫣正好符合这些条件。史记载,韩信身高八尺五寸,汉代一尺等于今天21.25---23.75CM ,也就是相当于1.80M至2M之间,到韩嫣这一代,想必还是属于高大型的。韩嫣的祖上有匈奴背景,所以他的骑射得之家传,并且对匈奴的战术也很有研究。而刘彻当皇帝后,一门心思想打匈奴,所以难怪对韩嫣非常欣赏了。
三是因为韩嫣这个人本身也非常懂得讨刘彻欢心。有一件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刘彻的母亲其实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她在嫁给刘彻老爸前,已经嫁过一个丈夫叫金王孙,还生了一个女儿叫金俗。但是当她做了皇后,成了皇太后以后,宫里就再也没有人敢提这个事情了,毕竟在那个开放的时候,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是韩嫣看出来太后实际上非常想念这个流落到民间的女儿,而刘彻又是一个不拘礼义的孝子,所以他决定冒险做一回捅窗户纸的人。
有一次,皇太后又想女儿想得吃不下饭时,韩嫣就偷偷地将金家的事情告诉了刘彻。刘彻果然没有生气,反而听说在民间还有一个姐姐,非常高兴。他先派军队,把金家围个水泄不通,吓得金家上下鸡飞狗跳,都以为有了灭门之祸。等刘彻亲自来到金家后,终于从床肚底下找出了吓得浑身发抖金俗,姐弟相认后,大家才知道悲剧变成了喜剧,结果把个皇太后也感动得一塌糊涂。
有了这么几个条件,汉武帝对韩嫣倒真的发生了感情,不仅封他为上大夫,而且还经常给他极为丰厚的赏赐,除了和妃子睡觉,就经常召韩嫣到宫里陪他睡觉。
韩嫣有了太多的钱,花不掉了,于是他就想了一箭双雕的办法,那就是打金弹子。一则他本来就喜欢打弹弓,满足了自己的爱好;二则也算是扶贫。所以韩嫣一旦出去打弹弓,京城里的小孩子就一边唱着“若饥寒,逐金丸”的童谣,兴高采烈地跟在韩嫣后面拾韩嫣打出的金弹子,每次都能捡到十几个。
但是人总是不能太张狂,有一次江都王随汉武帝到上林苑狩猎,汉武帝没有出发前,先派韩嫣乘副车,带着一百多个骑兵将野兽赶出来。江都王看见了,以为是刘彻亲自来了,赶紧扒在地上,韩嫣看见江都王跪在那里也没有停车下来,而是继续驱赶野兽。等韩嫣过去了,江都王才知道车里面坐的不是刘彻而是刘彻的男宠韩嫣,觉得非常没有面子,事后就跑到太后那里哭,说我也不想做什么江都王了,我还不如做个韩嫣那样的人呢!他这一番哭诉,难免使皇太后对韩嫣心生不满,从此种下了祸根。
前面说了,汉武帝因为与韩嫣感情很深,所以经常召韩嫣入宫侍寝,宫里人也都知道,所以韩嫣进出宫中,从来是畅通无阻的,没有人管他,由此也可见刘彻是多么的宠他了。
可是韩嫣并不是太监,算起来,在宫中,他和刘彻可能是仅有的两个正常的男人了。天长日久,韩嫣除了和皇帝调情外,也难免和宫中的宫女们勾勾搭搭,因为即使韩嫣不去招惹她们,这些长期性压抑的宫女也会主动乱抛媚眼,投怀送抱。
这种事,汉武帝不可能不知道,因为他当然知道放一个正常男人进宫,而且可以自由活动,无异于将一只肥羊投到饿虎口中。可是因为他太爱韩嫣了,所以并不在意。但是太后要找韩嫣的茬,却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太后派人跟踪韩嫣,在他与宫女做苟且之事的时候,就逮了一个现行。
就这样,皇太后可以名正言顺地赐韩嫣死了,刘彻一听说,吓得赶紧往太后那里跑,要为韩嫣求情,但哀求再三,皇太后也不松口,终于还是将韩嫣赐死了。悲伤万分的刘彻无奈之下,只好将长得与韩嫣一模一样的韩嫣的弟弟韩说召进宫来,作为韩嫣的替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性恋是一种汉朝上流社会的游戏,皇太后对皇帝搞同性恋是不以为忤的,但对乱宫闱的事却不能容忍。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即使贵为皇帝,有时候也保护不了自己的爱人,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已的爱人在自己的眼前死去。
______
附一篇:(还是转的)
关于汉武帝和韩嫣~
注:本文不对文也不对人,仅仅是某腐女某被文雷到后的小小纠结||||||||||||||||
这篇评论,就是这种纠结下的产物。。。。。。。
汉朝,一直是写历史同人的姐姐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而汉武帝刘彻同学又是个中翘楚。韩嫣、卫青、霍去病,还有李延年,哪一个不能作为同人女们喜闻乐见的小受形象的初级模板。
这里,某只想说一下韩嫣韩美人。
卡门大的《风起建章》系列中,韩美人恣意疏狂,又深情义气。
在匈奴国,为了使整个家族得以回到中原故土,他被当作女孩子教养一十三年,小小年纪就定下娃娃亲,要嫁给匈奴王子休屠。但罗裙红装并没有削弱他作为一个七尺男儿该有的血性。婚礼当晚,韩家老少乘了马车挥鞭向故土,韩嫣不甘在婚房里等死,他逃了,为了给自己的家族争取时间。
当敌人的王子在野地山林,大雨滂沱里追上自己臆想了十几年的新娘,当新婚的王子以为终于得尝所愿却发现他向往了十几年的幸福不过是一场骗局,韩嫣抬起如画容颜,目光凛冽,骄傲地说:我必须回去,我还有事情没有做完呢。否则,不管是下雨还是下刀子,有机会的话我还是会逃的。
回到中原,未央宫里住着韩嫣这辈子认准的人,即使他多疑花心,但在韩嫣眼里他胸怀大志,野心勃勃;他器量非凡,无论遇到什么曲折,都不会就此消沉;他行事刚柔相济敢做敢当,他是他的帝王。
为了让刘彻得到臣子的信任,他甘愿身受鞭刑,痛至昏迷。还好,清醒之后看到的是心心念念的那个人,两色人相对沉默,然后他对他说:“抗击匈奴非同儿戏,你打算将此重任交给李当户?他只是有个好父亲,本人根本不知道匈奴的马有多快,刀有多沉。……或者,你是认为凭着军心士气能将此克服”…… 当刘彻头痛欲裂,行为疯癫,却唤着他的名字的时候,他选择用自己的怀抱温暖他,任他的拳头砸在自己的背上,不顾自己,一心护好他的手脚,不教倾倒的家具,一地的碎瓷片弄伤了他;他说:你要建立军队,我就帮你练兵,你要讨伐匈奴,我就为你冲锋陷阵。即使所有人都反对你,我也会支持你。
当匈奴休屠王子寻来的时候,许了韩嫣一个有广阔草原,强壮野马,明亮铠甲,飞舞旗帜的未来,这正是他想要而他的刘彻一直以来都没能给他的。他确实动心了,可是他不会走也走不了,因为他的心已经不属于自己了。
而对于卫青,他也许是内疚的,韩嫣将他从如狼似虎的家人身边救了出来,同时也把他带到了刘彻身边,这对卫青来说不只是幸或不幸。
韩嫣爱着自己的王,他的王也爱着韩嫣。但是刘彻的爱太沉重了。韩嫣想和他比翼,而刘彻不想让自己的嫣儿受伤,不想让自己的嫣儿听到未央宫里的闲言碎语,不想让他步邓通的后尘,他要把自己的爱人藏起来,然后给他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韩嫣岂是甘于被当作女子养在深闺的。陈皇后色未衰而爱已驰,卫子夫无法为王分担忧愁,他韩嫣此生要手握三尺青锋,为他的王守家国,平天下。就算他的王不再爱他,他仍然是他的臣子,仍然有理由留在他的王身边。韩嫣是翱翔天际的鹰,他要百年之后,世人提起刘彻,就想到韩嫣。纵然身死不能同穴,他们至少能用这种方式不弃不离。
但,他的王让他失望了,深宫怨妇般的生活让耀眼夺目的韩嫣渐渐苍白枯萎,和虚有其表的干花比起来,他宁愿选择绚烂却短暂的花火。从来都没有苟延残喘的苍鹰,所以,韩嫣从未央宫的高台边纵身一跃,如同被狂风吹落枝头的花朵。那一刻,宽袖衣摆随风飞扬,成全了他灵魂里关于驰骋天际的梦想。
而他的帝王,爱着他的帝王,终于再也触不及、碰不到……他的爱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 |
漫无踪影大的《未央遗事》依然讲述了一个这样的韩嫣,白马逐金丸,年少复轻狂。故事里依然有笑里藏刀的王皇后、骄慢善妒的陈阿骄、年少天真的卫青、新得帝宠的卫子夫,不过是匈奴的王子休屠换了使者休磾。
六岁那年,当年的王夫人后来的王皇后,王太后,在一群孩子中一眼选中了他做刘彻的伴读,于是在刘彻身边一待就是十七年。在韩嫣的记忆中,小时侯的日子一直都有阳光普照。那时候刘彻还叫刘彘,彘有猪的意思。刘彻将玉做的小猪送给韩嫣,让他一定不能离身,当然,他自己也有一个,整天都藏在中单里,他要在韩嫣面前建立一个堂堂大汉王子的形象,才不让他知道自己也会那么小女儿情态。那时候什么都没发生,他会半夜里偷偷爬到自己的伴读床上,然后缠着他唱歌给自己听,或者硬是唱走调走的十万八千里的歌给自己的伴读听。那时候刘彻、韩嫣还有后来的陈皇后陈阿娇也曾经是很好的童年玩伴。
谁又能知道长大之后的事。
或许,长大真的是一场浩劫。小时候只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两个人越走越远。韩嫣爱上的人从来都不会想自己的爱人要什么,谁让他爱上了一个帝王。韩嫣的梦想是为守护爱人的国家,上战场,杀匈奴,而他的爱人只会给他一把空有华丽装饰的匕首。
最后,韩嫣在未央宫外的京城郊外被王太后派出的刺客杀死,讽刺的是,刺客用的正是当初刘彻送给韩嫣的匕首。上不了战场的匕首却真的能杀人,也许在韩嫣收下匕首的那刻开始,就已经开始杀人了,它慢慢地杀死了韩嫣的心。
“这世上只有刘彻能让韩嫣离开,也只有刘彻能让韩嫣心死。”
很不幸地,它们一一实现,“收到匕首的那刻就埋下一棵种子,暗中在体内生长,伤口就是它们的出口,疯狂的涌出,盛开出艳丽夺目的血花”。
刘彻说:“长大之后,我不会再让汉朝的女子跟姐姐一样,不会让她们去和亲,牺牲她们的一生来换取这样的和平,我要攻打匈奴,让他们委屈汉朝臣服汉朝,让他们知道汉朝的厉害!”
刘彻说:“朕要更化改制!先向天下征召贤良文学之士,要培植新人,增加自己的力量,才能巩固我的地位。”
刘彻说:“我要向天下招募有志勇士,前往月氏游说,联合他们攻打匈奴!”
刘彻说:“一直都留在我身边好吗?”
年轻的王子轻易地抓住了同样年轻的自己的伴读的心,却没有去解读没有去信任。所以,刘彻终会失去韩嫣。
两个相似但侧重点各不相同的故事,韩嫣是唯一的。
哪怕天下人都将他看作以色侍人,媚上的佞幸,只要最在意的那个人明白自己的想法,他就可以豁出去地事事都为他着想。他身处这个尴尬的位置,其实有两种更简单的选择:一是离开刘彻,从此闲云野鹤;二是自甘堕落,做群臣眼中的那个韩嫣。但韩嫣是走不了的,他和刘彻有太多的羁绊,而韩嫣的傲骨也绝不允许他做第二种选择。于是,注定了他的结局。
汉武帝刘彻本可以拥有像南朝陈国君主陈茜的韩子高一样的韩嫣,但他却以爱为名,将那个如夏花般绚烂的生命逼入生不如死的境地。
就文学来讲,这是太完美的一个悲剧,造就了这样一个经典的小受形象,同时引来众同人女无限唏嘘。然,于当事人,心中的痛苦又有谁知。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