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才是生命的根本
精神才是生命的根本
在《生命的三个境界》里似乎提及了精神世界的存在。就人而言,活着就是精神状态的前后相续而已。所有快乐、痛苦、迷惘、焦躁等等,组合成了你的生命。需要否定的是,生命不是你赚了多少钱、结婚、养育小孩、升职、生病这些事情。生命的体验是你对事情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
为什么要这么想?首先,一个爱吃榴莲的人吃榴莲和不爱吃的人吃榴莲,表面的事情是一样的,但生命体验是不一样的。所以,感受才是根本的。其次,如果反过来以为事情才是生命本身,那么人就会执着于事情的完成。比如婚礼一定要有多少礼金,比如一定要升职,误以为完成了一些事情就具备了生命的意义,就能感受价值、尊严等。因为人没有分清事情的意义与事情本身,那人就会在追求这些事情上迷失自己。而且,这样就容易被社会灌输、贩卖某些事情(或物品)。比如,女人很多都被灌输了钻戒=婚姻的庄严与承诺。因为看不到婚姻承诺的意义是可以脱离于钻戒的,误将事情作为生命本身,于是就会坚定地要买到钻戒,否则就觉得失去了意义。关于意义,可以去参考日记《物品与意义》一文。
所以,事情与意义(及对意义的感受)是分离的,它们的结合是偶然的、外加的。甚至,你不爱吃香菜这一点也是偶然的外加的。比如从小父母没给你吃,导致你不习惯,或者你对这一点加以强化,希望突出自己的饮食特点,从而完成自我塑造。停下来想想你觉得哪些事情(或物品)是有意义的,或者是必须的,试着去辨析为什么这些事物有那种意义。
所以,首先需要认识到意义和感受才是生命的根本。然后,你可以用自觉(指自我的清醒的意识)去辨析事情(或物质)与意义之间的差别,去取消那个等号。从而你也知道了加于事情上的意义是怎么被附加上去的。这个观照、反省的过程,就是你接近道的过程。因为你可以不再被外加的事物控制(注:就是你觉得某事物必须要有,或者必须没有,或必须如何如何),你了解了人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活着,为什么追求一些东西。
——————————
求道,是为真实与自由。不仅是追求世界的真相,也是在了解真相之后对自我心灵的解放。近道之后,就会更加自由。自由,就是你的精神可以摆脱外加的束缚。
在《生命的三个境界》里似乎提及了精神世界的存在。就人而言,活着就是精神状态的前后相续而已。所有快乐、痛苦、迷惘、焦躁等等,组合成了你的生命。需要否定的是,生命不是你赚了多少钱、结婚、养育小孩、升职、生病这些事情。生命的体验是你对事情的感受,而不是事情本身。
为什么要这么想?首先,一个爱吃榴莲的人吃榴莲和不爱吃的人吃榴莲,表面的事情是一样的,但生命体验是不一样的。所以,感受才是根本的。其次,如果反过来以为事情才是生命本身,那么人就会执着于事情的完成。比如婚礼一定要有多少礼金,比如一定要升职,误以为完成了一些事情就具备了生命的意义,就能感受价值、尊严等。因为人没有分清事情的意义与事情本身,那人就会在追求这些事情上迷失自己。而且,这样就容易被社会灌输、贩卖某些事情(或物品)。比如,女人很多都被灌输了钻戒=婚姻的庄严与承诺。因为看不到婚姻承诺的意义是可以脱离于钻戒的,误将事情作为生命本身,于是就会坚定地要买到钻戒,否则就觉得失去了意义。关于意义,可以去参考日记《物品与意义》一文。
所以,事情与意义(及对意义的感受)是分离的,它们的结合是偶然的、外加的。甚至,你不爱吃香菜这一点也是偶然的外加的。比如从小父母没给你吃,导致你不习惯,或者你对这一点加以强化,希望突出自己的饮食特点,从而完成自我塑造。停下来想想你觉得哪些事情(或物品)是有意义的,或者是必须的,试着去辨析为什么这些事物有那种意义。
所以,首先需要认识到意义和感受才是生命的根本。然后,你可以用自觉(指自我的清醒的意识)去辨析事情(或物质)与意义之间的差别,去取消那个等号。从而你也知道了加于事情上的意义是怎么被附加上去的。这个观照、反省的过程,就是你接近道的过程。因为你可以不再被外加的事物控制(注:就是你觉得某事物必须要有,或者必须没有,或必须如何如何),你了解了人为什么以这样的方式活着,为什么追求一些东西。
——————————
求道,是为真实与自由。不仅是追求世界的真相,也是在了解真相之后对自我心灵的解放。近道之后,就会更加自由。自由,就是你的精神可以摆脱外加的束缚。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