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新房装修好也有一年多了,爸爸总不愿搬过去,不论大家怎么劝说,他总是有各种理由不愿搬。德福巷的旧房实在老了,安置房的房型比较小,我房间的床还是结婚前那个一米五的床,每每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回去,晚上睡觉实在是挤的很,再者我们小区的老住户大都搬走了,满租住了一些在附近打工的青年人,小区乱七八糟的,好不容易停下的车第二天一早就可能被划得一道一道的。可是爸爸就是很犟,他总说在这里习惯了,挺好。搬家的事就一直这么搁置着。
春天来了,街巷院内无处不见一些粉嫩嫩的小花,嫩叶映衬着,让人不禁向往春日午后的暖阳,回忆起小时候的街巷和场景——
我还记得我家是车家巷33号,斜对面是巷子的公共厕所,公厕那边的路牙子上种着一排整齐的槐树,一到槐花盛开的季节,各家各户都出来钩槐花,我那时候很小,负责在树下面看堆儿,不然会被别家拾走。
说到花花草草,当然也少不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松园,松园在我的印象里,就像北京孩子心里的北海公园一样,有“山”有“水”有“宫殿”,早上七点半之前溜进去还能省五毛钱的门票,带着水瓶还能捞些蝌蚪。园里有好多的枸桃树,盛夏时节结满树的红果子让我们这群小毛孩子觉得无比香甜,爬上去一个接一个的吃,后来才发现,一到中午红果子上就招满了苍蝇,但那时孩子们倒也没有太计较,第二天仍会继续,可能乐趣高于一切吧。
湘子庙街小学门口有一棵枫树,不太高,到了春夏季节,会结好多蝴蝶翅膀一样的东西,我们放学后都会捡几个,从中间撕开贴在小鼻子上,希望看起来鼻子会高一些。我可怜的母校,在我毕业不久便荒废在那里,破旧不堪的老楼被各种培训机构先后租用,现在重新盖起,已经成了湘子庙街幼儿园了,爸爸曾想让郝唯琋以后在这里上幼儿园,我也曾这样想,不为别的,就是一种情怀。
还有老年公寓门口以前有几个花坛,里面有种着月季花和有点像四叶草的“酸溜溜”,以前觉得那酸味好正!
除了街巷,更丰富童年的还是形形色色的街坊——
我最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跛子大夫,他姓啥我已经记不得了,他个子不高、戴个眼镜、腿有些跛、会点中医,隔一阵子奶奶就带我找他“提皮”帮助消化,可是真心好疼啊,哪里是提皮,分明就是提骨!每提一下脊椎骨就嘎嘣一声!我记得每次我从他家门口路过就绕远一些。
当然还有我的小伙伴们,杜瑞娜、寥一娜、梁明、和妍姐姐、王露姐姐、车晶晶……梁明最讨厌啦,我们小学时写完作业才能回家,他总是写的很快,写完后不回他家,总跑到我家院子给我奶说他放学了,我奶当然会问“郭瑞宁呢?”他就说“郭瑞宁写作业可慢啦,还在学校留着呢”;和妍姐姐算是我的表亲吧,住我们前院,我记得她皮肤很白,妈妈说是因为和妍喜欢吃菜花,我不爱吃菜花所以我黑;王露姐姐属于高冷型美女,我小时候总跟在她跟和妍屁股后面转,王明叔养着条大狼狗,小小的我当时觉得那狗超级大,虽然在笼子里,但足以震慑到我的小灵魂,每次去王露姐姐家玩,都要鼓起勇气再鼓起勇气;车晶晶住在车家巷和湘子庙街那个丁字口,她属于女汉子的典型代表,性格爽快且运动能力超群,她堂姐是当时西安电视台主持人车蕾,同学们都好羡慕~!可是现在这些小伙伴们,在我们搬迁后都不曾联系过,我也是个不善交际的人,只是偶尔从爸爸的嘴里听到些他们的消息。
还有大名鼎鼎的“瓜宪”,他是我们的邻居,智障比较严重,经常在门口骂人,据说还打路过的孩子,爸爸说瓜宪害怕洋娃娃,如果看到谁抱着洋娃娃瓜宪就会“啊”的一声跑开,我有些害怕他,出门前总要看看瓜宪有没有在门口,但也不会抱洋娃娃。几年前,爸妈在竹笆市遇到了瓜宪,好多年不见面貌有些变化,爸爸一时没有看到,可是瓜宪却一口叫出爸爸的名字,把妈妈依然叫做“郭伦媳妇儿”,临走的时候还跟爸爸要了两根烟。现在瓜宪已经不在了,我也想不起他长什么样子了,但是爸爸得知瓜宪去世的时候很伤感,总念叨着瓜宪是个好人、瓜宪其实很聪明之类的。
是哦,我们自然是向往更舒适的生活,但是旧时的情怀却像年轮似得在我们的心里画上一圈圈跃动的痕迹,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如此,有时会活在一种情节里,不愿改变,当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他们却尽力守护着心里的那一份自留地,一变,或许就会遗忘些什么。我不再催促他们搬家或者不搬,南门、护城河、环城公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勤劳、朴实、节俭是他们的习惯,不论怎样,随着他们便好~!
春天来了,街巷院内无处不见一些粉嫩嫩的小花,嫩叶映衬着,让人不禁向往春日午后的暖阳,回忆起小时候的街巷和场景——
我还记得我家是车家巷33号,斜对面是巷子的公共厕所,公厕那边的路牙子上种着一排整齐的槐树,一到槐花盛开的季节,各家各户都出来钩槐花,我那时候很小,负责在树下面看堆儿,不然会被别家拾走。
说到花花草草,当然也少不了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松园,松园在我的印象里,就像北京孩子心里的北海公园一样,有“山”有“水”有“宫殿”,早上七点半之前溜进去还能省五毛钱的门票,带着水瓶还能捞些蝌蚪。园里有好多的枸桃树,盛夏时节结满树的红果子让我们这群小毛孩子觉得无比香甜,爬上去一个接一个的吃,后来才发现,一到中午红果子上就招满了苍蝇,但那时孩子们倒也没有太计较,第二天仍会继续,可能乐趣高于一切吧。
湘子庙街小学门口有一棵枫树,不太高,到了春夏季节,会结好多蝴蝶翅膀一样的东西,我们放学后都会捡几个,从中间撕开贴在小鼻子上,希望看起来鼻子会高一些。我可怜的母校,在我毕业不久便荒废在那里,破旧不堪的老楼被各种培训机构先后租用,现在重新盖起,已经成了湘子庙街幼儿园了,爸爸曾想让郝唯琋以后在这里上幼儿园,我也曾这样想,不为别的,就是一种情怀。
还有老年公寓门口以前有几个花坛,里面有种着月季花和有点像四叶草的“酸溜溜”,以前觉得那酸味好正!
除了街巷,更丰富童年的还是形形色色的街坊——
我最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跛子大夫,他姓啥我已经记不得了,他个子不高、戴个眼镜、腿有些跛、会点中医,隔一阵子奶奶就带我找他“提皮”帮助消化,可是真心好疼啊,哪里是提皮,分明就是提骨!每提一下脊椎骨就嘎嘣一声!我记得每次我从他家门口路过就绕远一些。
当然还有我的小伙伴们,杜瑞娜、寥一娜、梁明、和妍姐姐、王露姐姐、车晶晶……梁明最讨厌啦,我们小学时写完作业才能回家,他总是写的很快,写完后不回他家,总跑到我家院子给我奶说他放学了,我奶当然会问“郭瑞宁呢?”他就说“郭瑞宁写作业可慢啦,还在学校留着呢”;和妍姐姐算是我的表亲吧,住我们前院,我记得她皮肤很白,妈妈说是因为和妍喜欢吃菜花,我不爱吃菜花所以我黑;王露姐姐属于高冷型美女,我小时候总跟在她跟和妍屁股后面转,王明叔养着条大狼狗,小小的我当时觉得那狗超级大,虽然在笼子里,但足以震慑到我的小灵魂,每次去王露姐姐家玩,都要鼓起勇气再鼓起勇气;车晶晶住在车家巷和湘子庙街那个丁字口,她属于女汉子的典型代表,性格爽快且运动能力超群,她堂姐是当时西安电视台主持人车蕾,同学们都好羡慕~!可是现在这些小伙伴们,在我们搬迁后都不曾联系过,我也是个不善交际的人,只是偶尔从爸爸的嘴里听到些他们的消息。
还有大名鼎鼎的“瓜宪”,他是我们的邻居,智障比较严重,经常在门口骂人,据说还打路过的孩子,爸爸说瓜宪害怕洋娃娃,如果看到谁抱着洋娃娃瓜宪就会“啊”的一声跑开,我有些害怕他,出门前总要看看瓜宪有没有在门口,但也不会抱洋娃娃。几年前,爸妈在竹笆市遇到了瓜宪,好多年不见面貌有些变化,爸爸一时没有看到,可是瓜宪却一口叫出爸爸的名字,把妈妈依然叫做“郭伦媳妇儿”,临走的时候还跟爸爸要了两根烟。现在瓜宪已经不在了,我也想不起他长什么样子了,但是爸爸得知瓜宪去世的时候很伤感,总念叨着瓜宪是个好人、瓜宪其实很聪明之类的。
是哦,我们自然是向往更舒适的生活,但是旧时的情怀却像年轮似得在我们的心里画上一圈圈跃动的痕迹,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如此,有时会活在一种情节里,不愿改变,当身边的一切都在变化,他们却尽力守护着心里的那一份自留地,一变,或许就会遗忘些什么。我不再催促他们搬家或者不搬,南门、护城河、环城公园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勤劳、朴实、节俭是他们的习惯,不论怎样,随着他们便好~!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