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寂寞 读《心是孤独的猎手》有感
我想我们也许能消解“寂寞”,却永远也消解不了孤独。寂寞是感性的,仿佛来自于心里偶然的羁绊。孤独是长久命定的,它是我们的存在状态。纵然是权威或者爱,也不能将这一存在的标签摘除。人们带着乡愁去寻找家园,到终了,却如大地上的异乡者一般,孤独地告别。
高中以来,一直很喜欢这样的比喻。相爱的人也只是在黑暗的道路上隔着一小段距离,并肩行走。只是互相都会为彼此守护着一点烛光。
《心是孤独的猎手》讲的是一个南方小镇的故事。在这里,一些人试图用言说抵抗沉默,用行走抵抗虚无,到最后却免不了各自告别,走上漂泊不定的泥泞小路。如果小说里有一个暗中凝视着的他者,我想它不是上帝,是孤独。
在这篇小说里,辛格是一个哑巴。然而镇上的人都很乐意与他倾心交流。有自律的黑人医生,有独自一人的咖啡店老板,有醉心于马克思却酗酒的白人壮汉,还有处于青春期的懵懂少女。每个周末,他们都会上辛格家里去倾诉。辛格总是很有耐心地聆听着他们的诉说。然而他却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种种的不安。在写给他的伙伴的信中,他这样写道,“他们心里的那些话让他们不得安宁,所以他们总是很忙。今天他们同时到我房间里来了。他们坐在那儿,就像来自不同城市的人。他们甚至很无礼。。。我不明白。。”
在小说的末尾,他的伙伴死了。辛格的世界也就此崩塌。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另一个世界永远陪伴着他的伙伴。镇上的人并不了解辛格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突然离去。他们觉得一切很突然很悲伤。至此,不同的人走上了各自茫茫的道路。他们的生活也不再有什么交点。一切都如之前那样,什么也没有发生。
小说的背景复杂。其中包括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冲突,甚至共产主义的幽灵也在人们的心中不时地游荡。然而辛格却完全超然与此。他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他每天都会到咖啡馆里度过自己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光。也许作为哑巴的他,免去了许多言语表达上的束缚、累赘与焦躁不安。他耐心地读着唇语,费力地用心感悟他人口中的焦虑。他从不试图告诉镇上的人他内心的想法,他的哀伤与悲愁。他就是这样一位安静有礼的绅士。然而,他与他伙伴的依靠关系是维持他生命的唯一动力。一旦这种力量因为一方的消失而消失,那么辛格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有时,孤独是人的物理状态。它很自然又很纯粹。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比信仰更能给人以宽慰。也许,我能理性地接受孤独的事实。然而却不可避免地穷吾一生去试图打破这种孤独感。这兴许命中注定就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道路,然而一想起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
若是如此,夫复何求?
高中以来,一直很喜欢这样的比喻。相爱的人也只是在黑暗的道路上隔着一小段距离,并肩行走。只是互相都会为彼此守护着一点烛光。
《心是孤独的猎手》讲的是一个南方小镇的故事。在这里,一些人试图用言说抵抗沉默,用行走抵抗虚无,到最后却免不了各自告别,走上漂泊不定的泥泞小路。如果小说里有一个暗中凝视着的他者,我想它不是上帝,是孤独。
在这篇小说里,辛格是一个哑巴。然而镇上的人都很乐意与他倾心交流。有自律的黑人医生,有独自一人的咖啡店老板,有醉心于马克思却酗酒的白人壮汉,还有处于青春期的懵懂少女。每个周末,他们都会上辛格家里去倾诉。辛格总是很有耐心地聆听着他们的诉说。然而他却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种种的不安。在写给他的伙伴的信中,他这样写道,“他们心里的那些话让他们不得安宁,所以他们总是很忙。今天他们同时到我房间里来了。他们坐在那儿,就像来自不同城市的人。他们甚至很无礼。。。我不明白。。”
在小说的末尾,他的伙伴死了。辛格的世界也就此崩塌。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另一个世界永远陪伴着他的伙伴。镇上的人并不了解辛格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突然离去。他们觉得一切很突然很悲伤。至此,不同的人走上了各自茫茫的道路。他们的生活也不再有什么交点。一切都如之前那样,什么也没有发生。
小说的背景复杂。其中包括了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有神论与无神论的冲突,甚至共产主义的幽灵也在人们的心中不时地游荡。然而辛格却完全超然与此。他的生活平静而有规律。他每天都会到咖啡馆里度过自己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光。也许作为哑巴的他,免去了许多言语表达上的束缚、累赘与焦躁不安。他耐心地读着唇语,费力地用心感悟他人口中的焦虑。他从不试图告诉镇上的人他内心的想法,他的哀伤与悲愁。他就是这样一位安静有礼的绅士。然而,他与他伙伴的依靠关系是维持他生命的唯一动力。一旦这种力量因为一方的消失而消失,那么辛格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有时,孤独是人的物理状态。它很自然又很纯粹。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比信仰更能给人以宽慰。也许,我能理性地接受孤独的事实。然而却不可避免地穷吾一生去试图打破这种孤独感。这兴许命中注定就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道路,然而一想起你,我这张丑脸就泛起微笑。
若是如此,夫复何求?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