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 三个徐老师
![]() |
1
记得上小学那会全是补习班。去的人和成绩好坏无关,更像是一种上进表现的形式主义。
小时候很讨厌写作文,大部分学生都一样反感,这是通病。那个时候,必然少不了写作补习班。其实没什么卵用,就是多份作业,多写四百字。
那时候不开窍。没上补习班的时候,都是各种作文鉴赏的辅导书,获奖范文等等。各种借,这摘一句,那抄一段,读起来明显叫着劲。
后来报了一个小学附近的作文班,课程每周一次。教室可能比一般学校的小一点,每行也就六排人。任课的是个戴眼镜的老太太,身高应该160左右,有着小学老师们特有的说话方式。老师的姓名记不清了,暂姓徐,补习班徐老师。
我应付着一次次的作业,完全没有什么变化。后来有次作业的主题是表达自己有多么的热爱学习。在第二周的点评课上,徐老师读了两个学生的作文。小学生作文多半是叙事描写。
同学甲的作文讲述了自己在家里太爱学习,为了解开一道题甚至把妈妈让他去买酱油的事他都给忘记了。同学乙的作文说的是自己去军训,大晚上不睡觉在床上用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两个人都描述了自己多么多么爱学习,多么多么投入。到现在我还能脑补出同学甲的妈妈让他买哪个酱油的牌子。
两个人作文写的都很模范,但同学甲只得了良,同学乙却得了优。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徐老师大声问道。整个班级都小声议论,没人主动回答。
“一个有条件一个没条件。”我瞬间小声说了出来。
坐我同桌的是同校的一个好学生,听到我这么说,犹豫了一会说:“对啊!”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我随直觉举起了手。徐老师叫我,我就站起来直接重复了一遍。
“还有吗?”我还没坐下徐老师又问。这一问让我以为我答错了。
一个女孩举手起来说了另一个答案,具体想不起来了,只知道和我说的不太一样。
“只有他说对了。”徐老师指着我。再之后就简单解释了下,就开始发作业。
这时候徐老师走到我面前。
“你很有潜力。”
这次作文我只得了个中等。潜力是个什么东西,小学生不太懂。
也许,没条件的人总在争取条件,而有条件的人只会浪费不珍惜。
![]() |
2
中学两个阶段,初中时期写作文多半采用童年丰富经历,各种素材直接表述,倒也轻松。头疼的是字数四百变八百。
“我们在冬天用堆积在军区广场上的大白菜盖堡垒,躲避巡逻队。白菜堆起来有两层楼那么高,我们躺在白菜做的战壕里仰望星空。”
这种经历,老师也知道一般抄袭不来,多半都会写上:故事真实可靠,最多加个口头表扬。
高中分班后,教语文的是一名返聘资深老师。整个年级专门任教文科班和我们这个理科班。
这个语文老师也是个老太太,她的样子我印象更深,身高和小学那个徐老师差不多,气质却绝然不同,头上白色的小卷,语气明显温柔,最多的衣着就是深色制服加过膝长裙。听说只带我们这一届后就再也不教书了。还有就是这老师真姓徐。
第一次作文课,是上午最后的两节课。徐老师发了每人一张纸,上面是一首白俄罗斯诗人创作的《母亲的手》。徐老师的意思是以这首诗来写作文,体裁不限。
这首诗我后来曾寻过,却很难找到。
第一节课,我在最后一排看着那么多人哗哗的写,我啥也写不出来。找同桌马同学借来了CD机,那个年代都是随身听,CD机都是高级货。
那一年,陈小春的新专辑刚出:「我爱的人」、「抱一抱」、「二愣子」、「我有什么资格不要你」等等。一张CD听了一节课,什么也没写。第二节课开始后,我伴随着积攒的情绪一气呵成了《永恒的每一寸》。
不久后,第一次感受站讲台读自己作文。读的时候已然觉得这不是自己写的,里面用了太多修辞手法。之前的我,从没这么认为过。
用心写了谁都可以吧。这也许是为什么喜欢在悲伤的时候写东西。
“太棒了!我为你骄傲!希望你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徐老师的作文评语。
这篇作文后来听说在文科班朗读过,而且之后的几次作文也拿了同样成绩。虽然对于别人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开始进入作文好的学生行列。文科班的同学表达说,没想到你这身高的人内心是这样的。语文教学组后来似乎电子版留档,那就不清楚了。
后来还有人来比我的应试作文成绩,但我写作能出东西只能是作文课,应试命题的作文成绩一般。有意思的是,如果哪个老师楼道里捡到了优质情书都要被怀疑下。
徐老师表达过喜爱我这个学生,曾经给了我很高的评价。有时我们在办公室批评罚站的时候,徐老师都过来和班主任说情。
“这个学生我很喜欢,让他回去吧。”
当了两年高中徐老师的学生,受到的照顾和关心太多。在最后的日子里,徐老师曾劝我不要写那么悲的文字。
“写的阳光一点。”
我想是吧。也许,如此写出来无非是因为人。
![]() |
3
大学的近代历史文学课里,写过鲁迅的《伤逝》读后感。
但影响最多的人是另一个老师。
这个所谓的徐老师不姓徐,却是我写东西的来源。以至于后来我告诉这个徐老师,多感谢你让我开窍,就写自己也不懂的东西,还怕别人懂,几个人就有几个意思。
这种想法慢慢淡化了。不遮掩了,累人累己。
现在的我多想让你看到,多想让你看到我为你写的万种风情,起码可以让你在将来任何不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我也无法获得安宁。
去年在西湖看日落,湖面上的单人帆来回划来划去,令人心仪。
也许当我再次看到这个场景,我会说:
「秋的水气在镜缘的湖面静静流淌着,湖面安宁静谧。
当充满希望之感越发浓烈时,我们都知道黎明时分特有的孤寂。
慢慢地,金色的太阳开始出现,阳光洒在湖面上。
我的卡布利,有你在的画面无比迷人。」
你也是我的徐老师。
晚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