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以梦为马和大海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
今天早上醒来,刷朋友圈,海子的诗像潮涌般朝我袭来。出于无聊,我随手点开几个微信,才明白原来今日是海子纪念日。有趣的是,凡点开的文章,无一例外的提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以梦为马》。我苦笑一翻,拿出那本还未读完的《海子诗全集》,翻开灰扑扑的封面,随手翻阅起来。 计划读《海子诗全集》大概是去年的事儿,原因很简单,听了位广告界前辈的箴言,说如果要成为好文案,就该多读读诗,尤其是现代诗,那才是最精华的文字。我本是就迷信书本,听完此这句话,当天便在网上买来不少诗,到现在为止,我读完差不多一小半诗人的诗,有一大半还未读,还有些诗人读完几十上百首后,就搁在那里,其中一本便是《海子诗全集》。 1、 海子活到25岁,卧轨自杀,各种推测都有,我看过他最后写的日记,发现他居然练气功,临死还不忘这事儿,不觉有些可笑,不知这是否是导致他精神失常,走上自杀这条路的原因。 或许不少人都不知道,在看似短暂的生命里,海子共留下200万字左右的作品,单说诗,如果不嫌书胳脑袋,便可当一块枕头使用。 很多人对海子的了解,不外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以梦为马》这两首诗,至于什么《亚洲铜》、《卖地》、《祖国》等诗估计是没听过的,至于有些诗中涉及的乳房、子宫之类,在现在看似不雅的词,就更不易被人所知。 多数人知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以梦为马》并不稀奇,前一首是学生时代收入中学课本必背内容,字少,韵律好,容易记,很多人读书时背过。只是多年后,这首诗很不辛被一些房地产商作为广告宣传语,使得原本有意境的诗,变得粗鄙不堪,也不知海子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 《以梦为马》这首诗,我想可能被人误解的地方最多,在《海子诗全集》中,这首诗的题目是:祖国(或以梦为马),诗里有这么一段: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牢底坐穿。这应当首爱国诗,倒不是那么浪漫、唯美。 然而,很多人估摸着是没读过全文,想的最多的,可能会是「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这种奇葩的搭配,事实上海子整首诗里,根本就没有写「诗酒趁年华」,这句话是出自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这种张冠李戴的方式,我每每看来,都会想起张岱在《夜航船》序中所言,只可惜「伸伸脚」是不太文明的举动,否者我真想给那些人一脚。 2、 去年我每天晚上睡前会读海子的诗,后来读过几百首,发现海子许多诗,没法理解,他的诗有很多意境、隐喻在里面。因为不懂,读得迷迷糊糊,不得不放弃。 这种迷糊状态直到我看过一本关于现代诗歌讨论的书才有所缓解,现代许多诗人,洪子诚、臧棣、胡续冬、姜涛等等,他们在课堂上围绕一首诗激辨,每个人对诗的解释都不一样。那一刻我开始明白,现代诗之所以如此不易懂,是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核以及精神性的东西太多,像海子的《以梦为马》最后几段,一直提及太阳。太阳的隐喻是什么呢?可能是无所畏惧的燃烧,也可能是尼采所说的「我是太阳,所以我疯了。」你看,单单这两个字,在一组诗里,便可以延伸出这么多意思,可没人知道海子写这首诗时,是如何思考的。 3、 很多人对于海子,怀有感情不假,毕竟他到现在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美梦,每个人到现在都还希望有那么一所房子,希望住在海边,过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生活,这生活以前很远,现在更远,甚至有些遥不可及。 或许是我的固执,总觉得如果一个人若喜欢某位诗人,不应该只明白他的成名诗,还应多读读他不为人知的诗,毕竟他这一生,在写诗的过程中,是发着炙热的光在燃烧。 (完) 豆瓣是你的精神角落,这里可能是你的精神家园,欢迎打开微信关注: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