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的王谢家族
![]() |
今天(2016.3.23)回程路过南京,去逛了下夫子庙一带,这里自古就是南京的人文核心地带。夫子庙旁边有个乌衣巷,因为唐人刘禹锡的诗《乌衣巷》而名满天下。其中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很是经典,并且为历代一直所引用。宋人周邦彦有首词《西河-金陵怀古》,最后几句是:“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历代的引用,几乎让王谢以及燕子成为乌衣巷甚至金陵的标志。
魏晋时期是士族社会,因为没有合理的考试机制,选拔人才主要靠举荐,而在任官员必然多推荐自己的亲友,这样世家大族就逐渐把持了朝廷。在西晋时期,虽然八王之乱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但毕竟八王都是皇族,权力虽然不在皇帝手里,但还在皇族手里。而东晋时期,朝廷在北方灭亡,然后南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盘上重建,皇族只有抱当地世族的大腿,才能立足,于是皇权严重衰弱,就出现了门阀政治,世家大族的权势足以和皇族平分秋色,甚至更甚。而王谢两家,就是当时最大的望族,曾经的乌衣巷就是以王谢为代表的望族的聚居地。现在的乌衣巷有他们的一个展馆,虽然很小,但这是对当时这两家望族的纪念和认可,他们是当时偏安一隅的汉人朝廷的中流砥柱。
前阵子看资治通鉴的晋纪正好看到王导的部分内容。王导很早就为东晋开国者晋元帝司马睿铺路,司马睿刚到南方时,当地大族根本不鸟他。但王导让司马睿在大街上走,自己很恭敬地跟在后面,当地人一看连王家都对司马睿这么谦恭,那这个人肯定不简单,于是就开始支持他了。可以说,王导一力打造了东晋王朝,“王与马,共天下”,并非夸张。而谢安在历史书上则更有名,因为他指挥了著名的淝水之战,这场战争的意义在于保证了南迁的汉人和汉文明的安全和延续,在北方遭胡人肆虐时,保证了南方的安宁。谢安没出山之前就名满天下,当时人说“安石不出,如苍生何?”谢安(字安石)不出山,叫大家怎么活。
论历史地位,当时的王谢两家都没人能和此二人相比,但论名气这二位却比不过王羲之,所以这个展馆唯一的人物塑像给了这位特别喜欢鹅的艺术家。我是觉得实在不妥,毕竟这儿叫王导谢安纪念馆,而且王羲之也根本代表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王谢”。
![]() |
![]() |
![]() |
![]() |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汀洲自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放马滩和西犬丘 | 秦人在天水及陇东南的源起 (12人喜欢)
- 月岩 | 造化之灵,无所不至如此 (9人喜欢)
- 阳华岩石刻 | 九疑万峰,不如阳华 (16人喜欢)
- 寻访道县玉蟾岩遗址 (19人喜欢)
- 秦琼的呼雷豹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