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爱情
男人和女人吵架这回事,小吵小闹是床头吵架床尾和,如果一方肯放下身段从背后抱过来道歉,我装腔作势一会就能转身和你亲吻调情,但要是一方突然就爆发出来,意思就说明我已经忍无可忍了,而且永远不会吵出对错来,反而要么是一方闭嘴不言息事宁人,要么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陈年旧事,甚至是对方在小时候和女孩子牵过手都是罪过,这简直是林小暖的天赋:因为一部韩剧的狗血桥段过渡到要是你你会怎样,从而再扩展到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先救谁这个千古难题,最后得出你不爱我的这个结论愤而离家出走,简直比八点黄金档的家庭伦理剧还精彩!
其实林小暖也觉得自己有些无理取闹了,就在她摔门而出的一瞬间,那嘭的一声就像给她敲了一记警钟,她的怒气消散不少,暂停在了楼梯拐角处,她等待着简晨从屋里冲出来将她拉住,给她一个挣脱不开的拥抱,或者是一个壁咚。但那扇门一直没有被打开,林小暖心里涌起了强烈的委屈,她突然又觉得自己什么也没错了,她用力的踢了一下护栏,继续向楼下跑去。
(一)
女人在爱情里向来都自诩为处于弱势地位,一段感情的结束,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第一时间就会让人觉得女人是受害者,但林小暖不这么这么觉得,她觉得男人女人都一样,关键就是在于爱或是不爱,只要是双方足够爱,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解决,送她朵小花编的戒指都会觉得特浪漫,当然,这是她五年前的想法。
林小暖来到北京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了,和简晨恋爱是七年,已经近30岁的林小暖终于意识到生活的紧迫还得归功于一次高中好友聚会上。
那次聚会加上林小暖一共才是五个人,两个男人三个女人,五个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因为相互之间多年来除了社交软件上的动态基本上没什么交流,所以只能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
在上学的时候林小暖他们三个女生是闺蜜,情比金坚,志比天高,曾经矫情的在佛前许过愿对苍天发过誓要一生一世在一起,所以当另外两个男生以伟大的友谊名义加入这个团体并成功泡走了另外两个妹子后并没有将她抛弃。
她们五个人在高中的时候被称为“五人帮”,比“四人帮”多一个那自然说明了战斗力破坏力抗打压能力都凌驾其上,上至教导主任下至班主任都深恶痛绝,但却被广大人民群众立为敢于向万恶的教育制度宣战的楷模。校规校纪,中学生行为规范这些明文规定的:不准穿奇装异服,早恋,吸烟,打架,逃学……他们一样不落的违反“破四旧”,不过他们同时也为了扩展延伸这些行为规范做出了积极贡献,比如在食堂里禁止自带食物大搞特殊化。因为那两个男生家里条件太好,经常给女朋友弄些珍馐美味大吃大喝,一次教导主任端着几个馒头和没有鱼的鱼香肉丝路过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仇富的目光,一向倡导生活节俭作风的他因此定了这样一条新规。
她们一直斗争到毕业没被开除,不是因为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基础,而是林小暖有个领袖老爹林校长。
因为林小暖的叛逆,加上各种教育人士嚷嚷着倡导个性解放实际上又是各种规定准则来束缚,在林小暖还没分清个性和另类的区别时就走上了大胆前卫非主流的路线,在认识了摇滚后觉得这是个炫酷叼炸天的东西,所以无可救药的疯狂迷恋上,自以为是的给自己贴上了文艺的标签。
林小暖进入大学后,在一次联欢会上看到简晨带着自己的盗版甲壳虫的乐队(这个盗版要多简陋有多简陋,简晨甚至还傻逼的带上了假发和墨镜模仿列侬,有一种披着床单就能变超人的既视感。)唱着《挪威的森林》,等到演唱完后,林小暖不顾一切的往台上爬(同班的两个男人往下拽楞没拽住),把简晨都惊呆了,从此见到她都绕道走。
感情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你对一个人印象越为深刻,就越容易对他产生一种情感,有的是好奇,有的是心动,也有的可能甚至是恨,久而久之就弥足深陷,像解不开的结,死死的缠上对方。而简晨对她即爱又恨,被这些乱七八糟的感受折磨的快疯了,最后不得不化繁为简,融合成了爱情。
在和闺蜜好友喝酒聊天的时候,林小暖却有些酸楚,虽然当初她和简晨的恋爱这段过程被大家津津乐道,大家觉得这样郎才女貌的一对儿能走了七年,而且不以婚约来绑架爱情坚持不领证率性的让人羡慕,可是现实的状况,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小暖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如今看着两个闺蜜都已结婚,两个男性好友不光有房有车,而且还事业有成,创业成立了各自的公司,而林小暖,至今无一片瓦。
林小暖有深深的挫败感,虽说她在一家建筑公司做设计师,月收入已经过万,但这是她五年奋斗和青春换来的,除了一份看起来高大上的工作外,对于一个本身就漂着的人来说,其他的也就不在乎有还是没有了。
心若不安,哪里都是流浪。
林小暖气冲冲的从家跑出来时没顾得上套件外套,也没有拿手机钱包,她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或许简晨会出来找她,也许不会,但她觉得都不重要了,当对一个人有无所谓态度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存在也就可有可无了。
(二)
4月份的北京夜晚还是阴森森的凉,林小暖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凉,这悲凉让她感到无奈且残酷。
林小暖的脑子里不断的冒出一个人,这个人是曾是林小暖的老板,40多岁,20岁的时候开始创业,最早从穿的破破烂烂的搬砖工人到现在身价千万的企业老板。
林小暖至今都记得当初去公司面试的那一天很紧张,她在会议室等待的时候坐立不安,而这时进来一个5岁的小女孩,有些微曲的棕色长发披在肩上,白嫩的面容有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林小暖见到第一眼就惊艳她一定是一个活泼的小天使,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混血儿。紧接着进来的是一个近中年的男人,身材高大,他就是林小暖的老板:郑升。不像一般的老板身材发福走样,他若隐若现的散发一种魅力。
郑升充满宠溺的看着小女孩叮嘱她要安静,而那个小女孩也很乖巧,一个人走到窗边去安静的数着花盆里一朵花上的花瓣。
郑升看着林小暖笑了笑说了句你好,然后告诉她那是他的女儿。
林小暖突然一点也不紧张了,从外表看,郑升是一个精明能干的社会精英,而当他作为父亲时又拥有一个男人的魅力,领导也不是想象里的洪荒猛兽。
林小暖应聘的是秘书的职位,也就是给郑升打下手的,面试过程林小暖先自我介绍了一下,说是自我介绍,俩人就像是讲相声,对话内容是这样的:
“我叫林小暖,黑龙江人,当然起这名字不是我爸怕我冷,因为东北冬天有暖气。对了,你不是南方人吧。”
“你怎么知道?”
“我不是知道,南方冬天没暖气,我是怕你嫉妒。”
“你想多了。”
“虽说是刚毕业,没什么相关工作经验,专业也不对口,但至少也是貌美如花,拿出去撑撑门面是足够的。”
“我招的不是公关小姐。”
“我工作认真能吃苦,只要领导吩咐的工作,我尽全力完成,包您满意,像什么令领导烦心的骚扰电话,没必要的应酬帮您完美的过滤掉。”
“我怎么觉得你这么不靠谱。”
“我知道我现在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锻炼,但任何人都不是从新人过来的吗,只要您给我一次机会,如果在试用期您不满意,可以随时辞退我。”
“那你给我一个留下你的理由。”
“我喜欢你女儿。”
“明天来上班吧。”
林小暖那一瞬间一脸的懵逼,本来她无话就随口一说,结果就这么成了,但她转念一想,不会是想给女儿找个保姆吧?
但后来事实证明,林小暖想错了,郑升是想给女儿找个后妈。
其实一开始,郑升并没有这个想法,在面试的时候林小暖表现的确实是不着调,但恰恰这种不着调让郑升感觉到了年轻人的朝气,和林小暖聊天的过程中,他自己像是年轻了几岁,所以才将她留下。
我们曾遇见太多的人,也遗忘了太多的人,而偏偏是这样,那些记住的人才弥足珍贵,而那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更如红酒,记忆的味道沉淀的越来越香醇,每一个被记住的人,都有独特的记忆,简晨是独特的,郑升也是独特的,这两种独特性彼此排斥,互不相让。
(三)
林小暖想起当初和简晨刚到北京时的热情,虽然俩人挤在一栋老居民楼里的10平米隔断房间,但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林小暖早九晚六的上班,而简晨上午做兼职,下午去卖唱。林小暖为日子精打细算,希望能在30岁的时候付一套房的首付,每一次涨工资的时候她都觉得更有动力。而简晨虽然不赚什么钱,但也能自给自足,没有给林小暖带来压力,而且坚持梦想这一点是林小暖一直欣赏的。
两人日子过得自然是苦了点,刚毕业的俩人即没钱,工资又少,重来不会做饭的林小暖学会了煮饭,炒菜,味道也还说的过去,每一次闻到饭香的时候林小暖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林小暖喜欢吃火锅,作为中国第一大美食,没几个人不爱吃,俩人为了省钱买了电磁炉,但是冬天的时候,因为供暖不足,合租的每一户都开着空调或者电热器,特别是在晚上八九点时候的用电高峰期,经常在火锅吃到一半的时候就跳了闸,俩人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水烧开之后,一股脑的将肉,青菜,鱼丸什么的一齐扔进锅里,煮一会全都熟了就不用担心跳闸了,唯一的缺点就是青菜煮久会变烂,吃起来软囊囊的都分不清是哪一种。
最初俩人对北京还有些新鲜感,周末的时候会出去,去览故宫,登长城,逛鸟巢,游宋庄,但逛了几次,俩人发现也没有多大意思,后来俩人干脆就窝在家里看电影打发时间。
但有时候林小暖也会加班,比如需要准备文件,约见客户,还有照顾郑升的女儿——郑小艾。
郑小艾上幼儿园,郑升平时工作忙,都是保姆在照顾,时间久了自然觉得对女儿亏欠,所以有的时候,郑升会让林小暖带着女儿去游乐场,动物园。
还记得林小暖第一次去郑升家的时候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如果能买下这样一套别墅这辈子就知足了。别墅上下两层,地底还有个地下室,林小暖第一次想通了为什么要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看别人住着别墅,而自己窝在10平米的出住屋里的确是件心里不舒服的事。
郑小哎乖巧懂事,没有一点熊孩子的架势,而且还是那么漂亮的一个混血儿,对林小暖来说简直毫无免疫力,林小暖很喜欢和这个小女孩在一起玩,更何况还发工资。
有时候郑升忙完了会提前赶回来陪女儿,但见到女儿和林小暖玩的那么开心也不好拆散她们,林小暖和女儿打成一片,自己倒像个外人,所以在别人眼里看来很像一家三口。
郑升带着女儿和林小暖一起去玩,去高档餐厅,每次林小暖拒绝的时候,看到郑小艾不舍得目光都有些不忍,女性都有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母爱,林小暖也不例外。
郑升真和林小暖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心动过,这是他多年来不曾有过的,郑升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代,为了姑娘肯放肆的不顾一切,有时冲动热血,有时又心情忐忑,有些话明明想张口说出来,却又百般顾忌,就连一些暧昧的话都变得含混不清。
虽然郑升是个成功人士,但他却并不是个滥情的人,反而很专情,前妻是来中国留学的美国人,他认识她还在上学的时候,那个时候郑升是个穷小子,但却长得英俊,看起来单纯的人畜无害,的确讨人喜欢。
后来俩人结婚,夫妻之间贫穷日子的时候感情胜过一切,唯有感情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共苦容易,但同甘却难,后来事业有成,俩人共同管理公司,但在管理公司的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上存在分歧,结果这裂痕越来越大,前妻执意回美国再开一家公司,郑升拗不过她,只好同意。
然而有时候一方的妥协和让步,并不代表着矛盾冲突的缓和,更有可能换来的是变本加厉,我们的爱情要有多牢固,才能经得起争吵,忍让这样进退两难的考验。
前妻回美国没多久就和一个美国男人在一起了,他们办理离婚,郑升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本身也将这段感情消耗掉光了,到底是怎样消耗掉的呢,是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冷漠和猜忌,是两颗心在相反的方向越来越远。
林小暖并没有察觉郑升喜欢自己,因为郑升从来没有明确表示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成为了郑升的顾虑,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再爱上别人,可是他在这种状态既纠结中又享受着。
林小暖也曾怀疑过,但她很快就觉得自己是自作多情了,她也对郑升有过崇拜,她从同事口中或是和他的一些谈话知道了他的经历,这时她都会想到简晨,她并不是将这两个男人按照什么标准来比较,而是把他们都当做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可是,两个当男人同时出现的时候,就不得不比较了。
林小暖第一次正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天晚上。
那天林小暖和郑升还有郑小艾去吃饭,林小暖非常喜欢其中的西湖醋鱼,她觉得喜欢吃鱼的简晨一定会喜欢,于是就自己掏钱又点了一份打包回家。
可是回到家后,简晨的脸色很不好。
“你吃过了?”
“是啊,我还给你带了最喜欢的鱼。”
“吃剩的?”
“不是,你快来尝尝,再放久就更不好吃了。”
“那就扔掉吧。”
“扔掉多浪费?”
“浪费?反正又不是你的钱。”
……
那天简晨曾背着吉他站在林小暖吃饭的那家高档餐厅外看了她背影好久,他看到林小暖小心翼翼的给郑小艾挑着鱼刺,而在简晨的身后,是餐厅透出来的光投在地上的是他自己的影子。
简晨看着衣着谈吐不凡的郑升,再看着背着一把破吉他穿着牛仔裤孤的自己,那种作为弱者的自卑化为了强大的愤怒,他忍着的怒气在林小暖回到家后终于爆发了。
那一次的吵架,林小暖也意识到了什么,从那天以后,她开始对郑升父女刻意保持了一段距离。
但对郑升来说,那种似乎将要拿在手里的东西突然又远离了的滋味让他非常难受。
他知道林小暖有个男朋友,但他对自己非常自信,自己的年龄和林小暖有些差距,但这根本不是问题,而且物质条件优秀,虽说有个女儿,但是林小暖也非常喜欢自己的女儿呀,他准备争取。然而,林小暖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察觉出他的意图后,立刻辞职了。
(四)
一个月前,因为业务上的往来,她和四年没见的郑升又开始往来了。所以林小暖现在有种冲动,她想打个出租车直接去郑升家。
林小暖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我是个物质的女人吗,但从来没有过答案。
她年轻的时候觉得谈婚论嫁,买车买房是恨世俗的一件事,她的人生一定不要让这些东西羁绊,潇潇洒洒过一生。
可是生活永远不会按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一次次的让你低头妥协,磨灭了你所有诗意的梦幻,最后告诉你,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林小暖以为自己会一直是精神胜利者,但是这种超脱的姿态很容易疲倦,所以她想改变当下的状态。
在这4年里,林小暖换了三个出租屋,两份工作,结识了一批又一批的朋友,唯有简晨一直和她在一起,但是,这又能有多久,他从来没有提过结婚的事情。
她也曾问过他,我和你的音乐梦想谁更重要?
他说都重要。
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输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居然和一个虚幻的梦想在同等位置,她太失败了,那一刻仅有的归属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年的柴米油盐,房租水电,交际应酬将她吞噬了,一个人可悲的不是一眼就看到了未来,而是恐惧未来。她活了这么多年,除了一副身体,还有什么?
这一个月里,林小暖频繁的发脾气,这不是她故意这么做的,当她看到简晨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子,自己也是这个样子,这出租房还是这样的狭窄,她就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
林小暖现在找到了改变的机会,她感觉得到郑升对她还有意思,而她对郑升并非完全没有好感,林小暖幻想过,如果和郑升在一起,她就不会再为生活而烦恼,为未来而担忧,可以住梦想的别墅,去旅行世界,去做她曾想过但没有钱去做的事。
林小暖已经在这这条长椅上坐了两个小时了,她的屁股有些麻木了,她站了起来,她还是无法决定去郑升的家里。
俩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双方都成为了对方的习惯,习惯这东西,改变也需要勇气。
林小暖最后还是回到了家里,简晨没有睡觉,一直在等她,简晨见她回来很高兴,他知道她穿的少会很冷,连忙边倒热水边道歉,但林小暖已经疲乏了,只是冷淡的回应了几声就躺在床上睡觉去了。
其实林小暖也觉得自己有些无理取闹了,就在她摔门而出的一瞬间,那嘭的一声就像给她敲了一记警钟,她的怒气消散不少,暂停在了楼梯拐角处,她等待着简晨从屋里冲出来将她拉住,给她一个挣脱不开的拥抱,或者是一个壁咚。但那扇门一直没有被打开,林小暖心里涌起了强烈的委屈,她突然又觉得自己什么也没错了,她用力的踢了一下护栏,继续向楼下跑去。
(一)
女人在爱情里向来都自诩为处于弱势地位,一段感情的结束,一个家庭的分崩离析第一时间就会让人觉得女人是受害者,但林小暖不这么这么觉得,她觉得男人女人都一样,关键就是在于爱或是不爱,只要是双方足够爱,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解决,送她朵小花编的戒指都会觉得特浪漫,当然,这是她五年前的想法。
林小暖来到北京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了,和简晨恋爱是七年,已经近30岁的林小暖终于意识到生活的紧迫还得归功于一次高中好友聚会上。
那次聚会加上林小暖一共才是五个人,两个男人三个女人,五个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因为相互之间多年来除了社交软件上的动态基本上没什么交流,所以只能一起忆往昔峥嵘岁月。
在上学的时候林小暖他们三个女生是闺蜜,情比金坚,志比天高,曾经矫情的在佛前许过愿对苍天发过誓要一生一世在一起,所以当另外两个男生以伟大的友谊名义加入这个团体并成功泡走了另外两个妹子后并没有将她抛弃。
她们五个人在高中的时候被称为“五人帮”,比“四人帮”多一个那自然说明了战斗力破坏力抗打压能力都凌驾其上,上至教导主任下至班主任都深恶痛绝,但却被广大人民群众立为敢于向万恶的教育制度宣战的楷模。校规校纪,中学生行为规范这些明文规定的:不准穿奇装异服,早恋,吸烟,打架,逃学……他们一样不落的违反“破四旧”,不过他们同时也为了扩展延伸这些行为规范做出了积极贡献,比如在食堂里禁止自带食物大搞特殊化。因为那两个男生家里条件太好,经常给女朋友弄些珍馐美味大吃大喝,一次教导主任端着几个馒头和没有鱼的鱼香肉丝路过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仇富的目光,一向倡导生活节俭作风的他因此定了这样一条新规。
她们一直斗争到毕业没被开除,不是因为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为基础,而是林小暖有个领袖老爹林校长。
因为林小暖的叛逆,加上各种教育人士嚷嚷着倡导个性解放实际上又是各种规定准则来束缚,在林小暖还没分清个性和另类的区别时就走上了大胆前卫非主流的路线,在认识了摇滚后觉得这是个炫酷叼炸天的东西,所以无可救药的疯狂迷恋上,自以为是的给自己贴上了文艺的标签。
林小暖进入大学后,在一次联欢会上看到简晨带着自己的盗版甲壳虫的乐队(这个盗版要多简陋有多简陋,简晨甚至还傻逼的带上了假发和墨镜模仿列侬,有一种披着床单就能变超人的既视感。)唱着《挪威的森林》,等到演唱完后,林小暖不顾一切的往台上爬(同班的两个男人往下拽楞没拽住),把简晨都惊呆了,从此见到她都绕道走。
感情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你对一个人印象越为深刻,就越容易对他产生一种情感,有的是好奇,有的是心动,也有的可能甚至是恨,久而久之就弥足深陷,像解不开的结,死死的缠上对方。而简晨对她即爱又恨,被这些乱七八糟的感受折磨的快疯了,最后不得不化繁为简,融合成了爱情。
在和闺蜜好友喝酒聊天的时候,林小暖却有些酸楚,虽然当初她和简晨的恋爱这段过程被大家津津乐道,大家觉得这样郎才女貌的一对儿能走了七年,而且不以婚约来绑架爱情坚持不领证率性的让人羡慕,可是现实的状况,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小暖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如今看着两个闺蜜都已结婚,两个男性好友不光有房有车,而且还事业有成,创业成立了各自的公司,而林小暖,至今无一片瓦。
林小暖有深深的挫败感,虽说她在一家建筑公司做设计师,月收入已经过万,但这是她五年奋斗和青春换来的,除了一份看起来高大上的工作外,对于一个本身就漂着的人来说,其他的也就不在乎有还是没有了。
心若不安,哪里都是流浪。
林小暖气冲冲的从家跑出来时没顾得上套件外套,也没有拿手机钱包,她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或许简晨会出来找她,也许不会,但她觉得都不重要了,当对一个人有无所谓态度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存在也就可有可无了。
(二)
4月份的北京夜晚还是阴森森的凉,林小暖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凉,这悲凉让她感到无奈且残酷。
林小暖的脑子里不断的冒出一个人,这个人是曾是林小暖的老板,40多岁,20岁的时候开始创业,最早从穿的破破烂烂的搬砖工人到现在身价千万的企业老板。
林小暖至今都记得当初去公司面试的那一天很紧张,她在会议室等待的时候坐立不安,而这时进来一个5岁的小女孩,有些微曲的棕色长发披在肩上,白嫩的面容有一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林小暖见到第一眼就惊艳她一定是一个活泼的小天使,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漂亮的混血儿。紧接着进来的是一个近中年的男人,身材高大,他就是林小暖的老板:郑升。不像一般的老板身材发福走样,他若隐若现的散发一种魅力。
郑升充满宠溺的看着小女孩叮嘱她要安静,而那个小女孩也很乖巧,一个人走到窗边去安静的数着花盆里一朵花上的花瓣。
郑升看着林小暖笑了笑说了句你好,然后告诉她那是他的女儿。
林小暖突然一点也不紧张了,从外表看,郑升是一个精明能干的社会精英,而当他作为父亲时又拥有一个男人的魅力,领导也不是想象里的洪荒猛兽。
林小暖应聘的是秘书的职位,也就是给郑升打下手的,面试过程林小暖先自我介绍了一下,说是自我介绍,俩人就像是讲相声,对话内容是这样的:
“我叫林小暖,黑龙江人,当然起这名字不是我爸怕我冷,因为东北冬天有暖气。对了,你不是南方人吧。”
“你怎么知道?”
“我不是知道,南方冬天没暖气,我是怕你嫉妒。”
“你想多了。”
“虽说是刚毕业,没什么相关工作经验,专业也不对口,但至少也是貌美如花,拿出去撑撑门面是足够的。”
“我招的不是公关小姐。”
“我工作认真能吃苦,只要领导吩咐的工作,我尽全力完成,包您满意,像什么令领导烦心的骚扰电话,没必要的应酬帮您完美的过滤掉。”
“我怎么觉得你这么不靠谱。”
“我知道我现在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缺乏锻炼,但任何人都不是从新人过来的吗,只要您给我一次机会,如果在试用期您不满意,可以随时辞退我。”
“那你给我一个留下你的理由。”
“我喜欢你女儿。”
“明天来上班吧。”
林小暖那一瞬间一脸的懵逼,本来她无话就随口一说,结果就这么成了,但她转念一想,不会是想给女儿找个保姆吧?
但后来事实证明,林小暖想错了,郑升是想给女儿找个后妈。
其实一开始,郑升并没有这个想法,在面试的时候林小暖表现的确实是不着调,但恰恰这种不着调让郑升感觉到了年轻人的朝气,和林小暖聊天的过程中,他自己像是年轻了几岁,所以才将她留下。
我们曾遇见太多的人,也遗忘了太多的人,而偏偏是这样,那些记住的人才弥足珍贵,而那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更如红酒,记忆的味道沉淀的越来越香醇,每一个被记住的人,都有独特的记忆,简晨是独特的,郑升也是独特的,这两种独特性彼此排斥,互不相让。
(三)
林小暖想起当初和简晨刚到北京时的热情,虽然俩人挤在一栋老居民楼里的10平米隔断房间,但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林小暖早九晚六的上班,而简晨上午做兼职,下午去卖唱。林小暖为日子精打细算,希望能在30岁的时候付一套房的首付,每一次涨工资的时候她都觉得更有动力。而简晨虽然不赚什么钱,但也能自给自足,没有给林小暖带来压力,而且坚持梦想这一点是林小暖一直欣赏的。
两人日子过得自然是苦了点,刚毕业的俩人即没钱,工资又少,重来不会做饭的林小暖学会了煮饭,炒菜,味道也还说的过去,每一次闻到饭香的时候林小暖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林小暖喜欢吃火锅,作为中国第一大美食,没几个人不爱吃,俩人为了省钱买了电磁炉,但是冬天的时候,因为供暖不足,合租的每一户都开着空调或者电热器,特别是在晚上八九点时候的用电高峰期,经常在火锅吃到一半的时候就跳了闸,俩人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水烧开之后,一股脑的将肉,青菜,鱼丸什么的一齐扔进锅里,煮一会全都熟了就不用担心跳闸了,唯一的缺点就是青菜煮久会变烂,吃起来软囊囊的都分不清是哪一种。
最初俩人对北京还有些新鲜感,周末的时候会出去,去览故宫,登长城,逛鸟巢,游宋庄,但逛了几次,俩人发现也没有多大意思,后来俩人干脆就窝在家里看电影打发时间。
但有时候林小暖也会加班,比如需要准备文件,约见客户,还有照顾郑升的女儿——郑小艾。
郑小艾上幼儿园,郑升平时工作忙,都是保姆在照顾,时间久了自然觉得对女儿亏欠,所以有的时候,郑升会让林小暖带着女儿去游乐场,动物园。
还记得林小暖第一次去郑升家的时候满脑子只有一个想法:如果能买下这样一套别墅这辈子就知足了。别墅上下两层,地底还有个地下室,林小暖第一次想通了为什么要推翻资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看别人住着别墅,而自己窝在10平米的出住屋里的确是件心里不舒服的事。
郑小哎乖巧懂事,没有一点熊孩子的架势,而且还是那么漂亮的一个混血儿,对林小暖来说简直毫无免疫力,林小暖很喜欢和这个小女孩在一起玩,更何况还发工资。
有时候郑升忙完了会提前赶回来陪女儿,但见到女儿和林小暖玩的那么开心也不好拆散她们,林小暖和女儿打成一片,自己倒像个外人,所以在别人眼里看来很像一家三口。
郑升带着女儿和林小暖一起去玩,去高档餐厅,每次林小暖拒绝的时候,看到郑小艾不舍得目光都有些不忍,女性都有一种深藏在骨子里的母爱,林小暖也不例外。
郑升真和林小暖在一起的时候真的心动过,这是他多年来不曾有过的,郑升感觉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代,为了姑娘肯放肆的不顾一切,有时冲动热血,有时又心情忐忑,有些话明明想张口说出来,却又百般顾忌,就连一些暧昧的话都变得含混不清。
虽然郑升是个成功人士,但他却并不是个滥情的人,反而很专情,前妻是来中国留学的美国人,他认识她还在上学的时候,那个时候郑升是个穷小子,但却长得英俊,看起来单纯的人畜无害,的确讨人喜欢。
后来俩人结婚,夫妻之间贫穷日子的时候感情胜过一切,唯有感情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共苦容易,但同甘却难,后来事业有成,俩人共同管理公司,但在管理公司的理念和未来发展方向上存在分歧,结果这裂痕越来越大,前妻执意回美国再开一家公司,郑升拗不过她,只好同意。
然而有时候一方的妥协和让步,并不代表着矛盾冲突的缓和,更有可能换来的是变本加厉,我们的爱情要有多牢固,才能经得起争吵,忍让这样进退两难的考验。
前妻回美国没多久就和一个美国男人在一起了,他们办理离婚,郑升没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本身也将这段感情消耗掉光了,到底是怎样消耗掉的呢,是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冷漠和猜忌,是两颗心在相反的方向越来越远。
林小暖并没有察觉郑升喜欢自己,因为郑升从来没有明确表示过,一段失败的婚姻成为了郑升的顾虑,他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再爱上别人,可是他在这种状态既纠结中又享受着。
林小暖也曾怀疑过,但她很快就觉得自己是自作多情了,她也对郑升有过崇拜,她从同事口中或是和他的一些谈话知道了他的经历,这时她都会想到简晨,她并不是将这两个男人按照什么标准来比较,而是把他们都当做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可是,两个当男人同时出现的时候,就不得不比较了。
林小暖第一次正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一天晚上。
那天林小暖和郑升还有郑小艾去吃饭,林小暖非常喜欢其中的西湖醋鱼,她觉得喜欢吃鱼的简晨一定会喜欢,于是就自己掏钱又点了一份打包回家。
可是回到家后,简晨的脸色很不好。
“你吃过了?”
“是啊,我还给你带了最喜欢的鱼。”
“吃剩的?”
“不是,你快来尝尝,再放久就更不好吃了。”
“那就扔掉吧。”
“扔掉多浪费?”
“浪费?反正又不是你的钱。”
……
那天简晨曾背着吉他站在林小暖吃饭的那家高档餐厅外看了她背影好久,他看到林小暖小心翼翼的给郑小艾挑着鱼刺,而在简晨的身后,是餐厅透出来的光投在地上的是他自己的影子。
简晨看着衣着谈吐不凡的郑升,再看着背着一把破吉他穿着牛仔裤孤的自己,那种作为弱者的自卑化为了强大的愤怒,他忍着的怒气在林小暖回到家后终于爆发了。
那一次的吵架,林小暖也意识到了什么,从那天以后,她开始对郑升父女刻意保持了一段距离。
但对郑升来说,那种似乎将要拿在手里的东西突然又远离了的滋味让他非常难受。
他知道林小暖有个男朋友,但他对自己非常自信,自己的年龄和林小暖有些差距,但这根本不是问题,而且物质条件优秀,虽说有个女儿,但是林小暖也非常喜欢自己的女儿呀,他准备争取。然而,林小暖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在察觉出他的意图后,立刻辞职了。
(四)
一个月前,因为业务上的往来,她和四年没见的郑升又开始往来了。所以林小暖现在有种冲动,她想打个出租车直接去郑升家。
林小暖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我是个物质的女人吗,但从来没有过答案。
她年轻的时候觉得谈婚论嫁,买车买房是恨世俗的一件事,她的人生一定不要让这些东西羁绊,潇潇洒洒过一生。
可是生活永远不会按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一次次的让你低头妥协,磨灭了你所有诗意的梦幻,最后告诉你,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林小暖以为自己会一直是精神胜利者,但是这种超脱的姿态很容易疲倦,所以她想改变当下的状态。
在这4年里,林小暖换了三个出租屋,两份工作,结识了一批又一批的朋友,唯有简晨一直和她在一起,但是,这又能有多久,他从来没有提过结婚的事情。
她也曾问过他,我和你的音乐梦想谁更重要?
他说都重要。
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输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居然和一个虚幻的梦想在同等位置,她太失败了,那一刻仅有的归属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些年的柴米油盐,房租水电,交际应酬将她吞噬了,一个人可悲的不是一眼就看到了未来,而是恐惧未来。她活了这么多年,除了一副身体,还有什么?
这一个月里,林小暖频繁的发脾气,这不是她故意这么做的,当她看到简晨这么多年还是这个样子,自己也是这个样子,这出租房还是这样的狭窄,她就为自己的无能而愤怒。
林小暖现在找到了改变的机会,她感觉得到郑升对她还有意思,而她对郑升并非完全没有好感,林小暖幻想过,如果和郑升在一起,她就不会再为生活而烦恼,为未来而担忧,可以住梦想的别墅,去旅行世界,去做她曾想过但没有钱去做的事。
林小暖已经在这这条长椅上坐了两个小时了,她的屁股有些麻木了,她站了起来,她还是无法决定去郑升的家里。
俩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双方都成为了对方的习惯,习惯这东西,改变也需要勇气。
林小暖最后还是回到了家里,简晨没有睡觉,一直在等她,简晨见她回来很高兴,他知道她穿的少会很冷,连忙边倒热水边道歉,但林小暖已经疲乏了,只是冷淡的回应了几声就躺在床上睡觉去了。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