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导演十一强
舒明专栏 | 映像东瀛
2009 年是日本《电影旬报》创刊90 周年,《电影旬报》社于10 月推出两本电影导演手册,一册介绍外国导演100 人,另一册品评日本导演100 人。
《电影旬报》刚刚出版的《不可不知的电影导演100 人:日本电影篇》(100Directors of Japanese Films)日本电影史年表中,最早被列出的日本影片是《本能寺合战》(1908) 与《忠臣藏》(1912),因此该两片的导演牧野省三(1878-1929)遂被选为最早的重要导演。书中用一页半的篇幅简介他的生平创作及列出其主要作品后,再用半版推荐他的三部代表作。牧野之后的99 位导演的条目俱沿此例,每人皆占两页,亦各有一张相片及一张电影剧照。100 名导演以出生年的先后排列,最后的14 位导演皆活跃于平成年代( 1989- ),但相米慎二(1948-2001)、森田芳光(1950- )与根岸吉太郎( 1950- )三人于1980 年前后已执导演筒,而各人的三部代表作亦有两部拍于80 年代。不把他们算作平成导演的话,平成最重要的11 位导演及其代表作如下:
北野武(1947- ),以新时代的电影文法和北野流蓝调扬名世界。代表作:《奏鸣曲》(1993),写流氓头目的英雄末路;《花火》(1998),与患病妻子深情灿烂的人生旅情;《盲侠座头市》(2003),除暴安良的大杀戮。
市川准( 1948-2008),原为广告片名匠,努力支撑着90 年代低迷的日本电影界。代表作:《死在医院》(1993),癌症病人的最后岁月;《东京兄妹》(1995),从兄妹情看东京的下町生活;《大阪物语》(1999),14 岁少女的暑假寻父记。
崔洋一(1949- ),精练地刻画社会内“他者”的戏剧。代表作:《月在哪方明》(1993),韩裔的士司机与菲律宾吧女之恋,;《在刑务所中》(2002),全无暴力的囚犯生活,山崎努、香川照之主演;《血与骨》( 2004),残暴朝鲜恶汉的施虐人生。
井筒和幸(1952- ),电影注满关西坏孩子力量的反抗作家。代表作:《孩子帝国》(1981);《宇宙的法则》(1990),从东京返乡重建织布祖业的设计家的悲剧,;《突破》(2005),跨越种族仇恨和校园斗争的青春恋爱。
黑泽清(1955- ),倾心恐怖片,并徘徊于电影表现的边缘。代表作:《X 圣治》(1997),侦破催眠杀人案的警探 ;《惹鬼回路》(2001),电脑中的鬼影令人疯狂自毁;《东京奏鸣曲》(2008),四口家庭的崩溃与重生。
泷田洋二郎(1955- ),拍桃色电影出身的巧匠,从严肃剧到喜剧皆显才华。代表作:《不要漫画杂志》(1986);《我们都还活着》(1993),日本商人在东南亚国家遭逢政变亡命逃生,真田广之主演;《入殓师》(2008),礼仪师以敬意和温情送死者上路。
周防正行(1956- ) ,20 年间仅有4 出雅俗共赏影片的寡作导演。代表作:《五个相扑的少年》(1992),乌合之众的大学相扑队勇夺冠军;《谈谈情,跳跳舞》(1996),已婚的商社课长情迷舞蹈;《尽管如此我没做过》(2007),待业青年身陷非礼狱。
坂本顺治(1958- ),从大阪到世界、视野继续扩大的扎实作家。代表作:《托卡列夫手枪》(1994),向杀害儿子的绑匪复仇的父亲;《颜》(2000),女杀人犯的逃亡及重生;《黑暗中的孩子们》(2008),泰国儿童卖春及贩卖器官的黑幕。
是枝裕和(1962- ),从拍电视纪录片入行至誉满全球。代表作:《幻之光》(1995),携子再婚的寡妇重拾生活情趣 ;《谁知赤子心》(2004),不同生父的4个儿童被母亲遗弃;《步履不停》(2008),横山家三代九人共聚一堂。
岩井俊二(1963- ),给日本电影带来新风貌的映像作家。代表作:《情书》(1995),重塑少年时期的隐秘恋情 ;《燕尾蝶》(1996),“圆都”的外来移民不择手段地赚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中学生的寂寞与残暴。
行定勋(1968- ),21世纪电影界的中流柱石,兼备传统与新味。代表作 :《GO !大暴走》(2001),日本校园韩国调子的青春之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2004),超越生死的少年之恋;《北之零年》(2005),四国的武士被流放至北海道拓荒。
活跃于1980 年代的崔洋一、井筒和幸、黑泽清和泷田洋二郎,同于平成年代创作出他们的最佳作品。崔的《血与骨》和井筒的《突破》是《AERA》所选的21 世纪十大电影的第九位与第八位,而泷田的《入殓师》更荣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作者为香港影评人,日本电影专家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2009 年是日本《电影旬报》创刊90 周年,《电影旬报》社于10 月推出两本电影导演手册,一册介绍外国导演100 人,另一册品评日本导演100 人。
《电影旬报》刚刚出版的《不可不知的电影导演100 人:日本电影篇》(100Directors of Japanese Films)日本电影史年表中,最早被列出的日本影片是《本能寺合战》(1908) 与《忠臣藏》(1912),因此该两片的导演牧野省三(1878-1929)遂被选为最早的重要导演。书中用一页半的篇幅简介他的生平创作及列出其主要作品后,再用半版推荐他的三部代表作。牧野之后的99 位导演的条目俱沿此例,每人皆占两页,亦各有一张相片及一张电影剧照。100 名导演以出生年的先后排列,最后的14 位导演皆活跃于平成年代( 1989- ),但相米慎二(1948-2001)、森田芳光(1950- )与根岸吉太郎( 1950- )三人于1980 年前后已执导演筒,而各人的三部代表作亦有两部拍于80 年代。不把他们算作平成导演的话,平成最重要的11 位导演及其代表作如下:
北野武(1947- ),以新时代的电影文法和北野流蓝调扬名世界。代表作:《奏鸣曲》(1993),写流氓头目的英雄末路;《花火》(1998),与患病妻子深情灿烂的人生旅情;《盲侠座头市》(2003),除暴安良的大杀戮。
市川准( 1948-2008),原为广告片名匠,努力支撑着90 年代低迷的日本电影界。代表作:《死在医院》(1993),癌症病人的最后岁月;《东京兄妹》(1995),从兄妹情看东京的下町生活;《大阪物语》(1999),14 岁少女的暑假寻父记。
崔洋一(1949- ),精练地刻画社会内“他者”的戏剧。代表作:《月在哪方明》(1993),韩裔的士司机与菲律宾吧女之恋,;《在刑务所中》(2002),全无暴力的囚犯生活,山崎努、香川照之主演;《血与骨》( 2004),残暴朝鲜恶汉的施虐人生。
井筒和幸(1952- ),电影注满关西坏孩子力量的反抗作家。代表作:《孩子帝国》(1981);《宇宙的法则》(1990),从东京返乡重建织布祖业的设计家的悲剧,;《突破》(2005),跨越种族仇恨和校园斗争的青春恋爱。
黑泽清(1955- ),倾心恐怖片,并徘徊于电影表现的边缘。代表作:《X 圣治》(1997),侦破催眠杀人案的警探 ;《惹鬼回路》(2001),电脑中的鬼影令人疯狂自毁;《东京奏鸣曲》(2008),四口家庭的崩溃与重生。
泷田洋二郎(1955- ),拍桃色电影出身的巧匠,从严肃剧到喜剧皆显才华。代表作:《不要漫画杂志》(1986);《我们都还活着》(1993),日本商人在东南亚国家遭逢政变亡命逃生,真田广之主演;《入殓师》(2008),礼仪师以敬意和温情送死者上路。
周防正行(1956- ) ,20 年间仅有4 出雅俗共赏影片的寡作导演。代表作:《五个相扑的少年》(1992),乌合之众的大学相扑队勇夺冠军;《谈谈情,跳跳舞》(1996),已婚的商社课长情迷舞蹈;《尽管如此我没做过》(2007),待业青年身陷非礼狱。
坂本顺治(1958- ),从大阪到世界、视野继续扩大的扎实作家。代表作:《托卡列夫手枪》(1994),向杀害儿子的绑匪复仇的父亲;《颜》(2000),女杀人犯的逃亡及重生;《黑暗中的孩子们》(2008),泰国儿童卖春及贩卖器官的黑幕。
是枝裕和(1962- ),从拍电视纪录片入行至誉满全球。代表作:《幻之光》(1995),携子再婚的寡妇重拾生活情趣 ;《谁知赤子心》(2004),不同生父的4个儿童被母亲遗弃;《步履不停》(2008),横山家三代九人共聚一堂。
岩井俊二(1963- ),给日本电影带来新风貌的映像作家。代表作:《情书》(1995),重塑少年时期的隐秘恋情 ;《燕尾蝶》(1996),“圆都”的外来移民不择手段地赚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1),中学生的寂寞与残暴。
行定勋(1968- ),21世纪电影界的中流柱石,兼备传统与新味。代表作 :《GO !大暴走》(2001),日本校园韩国调子的青春之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2004),超越生死的少年之恋;《北之零年》(2005),四国的武士被流放至北海道拓荒。
活跃于1980 年代的崔洋一、井筒和幸、黑泽清和泷田洋二郎,同于平成年代创作出他们的最佳作品。崔的《血与骨》和井筒的《突破》是《AERA》所选的21 世纪十大电影的第九位与第八位,而泷田的《入殓师》更荣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
作者为香港影评人,日本电影专家
声明:本文由《外滩画报》http://www.bundpic.com(转载请保留)拥有版权或由内容合作伙伴授权提供。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