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烤满三十只戚风(二)
第三只戚风的故事
我做的第三只戚风和小爱老师有关。
那时候,我已经报了她的甜品初级班,并成为了小红莓蛋糕的铁粉。
小爱老师,如果非要形容一下的话,就是那种有故事也有酒的人。
学生时期澳洲求学,悉尼大学金融系研究生,后进入渣打银行上海总行,2013年已时任北京汇丰银行环球银行部VP。
拥有着这样一份令无数人艳羡的履历和职位的她,却在13年辞职去法国开始玩面粉,14年回国开了一家甜品店,非常成功。
然而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印象里的Alice是个非常懂得生活的人,她爱做甜品,爱吃肉和喝酒。我非常喜欢听她上课,通常她的语速很快但很有逻辑性,嗓音并不甜美却低沉动听。
她会在授课的同时分享她去往各地的见闻,比如在北极零下三十几度脱的精光冲进雪地再回去蒸桑拿,比如法国Rivedroite的咖啡馆要属Café de Flore和Les Deux Margots最有腔调,比如奥地利的一家米其林三星她和朋友为了品酒从八点到凌晨一点才吃完全套,比如如果遇到愿意给你买一匹马的男人就可以嫁了吧。
我完成的第一只成功的戚风蛋糕就是在她的工作室里,经过那堂课的学习我才终于知道为什么之前自己屡屡失败。因为蛋白的打发非常重要,戚风的高度以及轻盈质地完全来自蛋白中的气泡,搅拌手法需要轻柔且迅速。回想自己当初一碗蛋白能打发半小时,期间还接了二十多分钟电话,早特么消泡了=_=
那一天我醍醐灌顶,有如神助,与小爱老师悉心指导,以及工作室的全进口烤箱、厨师机分不开=_=我第一次做成一只轻盈的像云朵一样的戚风,然后之后依然屡屡失败也是后话了。
然而这也不是我想说的。我可以在指导下用着几万块的进口设备烤出真正的戚风蛋糕,而在家里用五百块的烤箱几十块的打蛋器总是失败,但没有人告诉你用这样的装备就一定烤不成功一只戚风,排除这些客观条件,现实的差距就是成功和失败,因为没有天赋或者不够努力。
如果能像Alice一样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没有放弃努力,为了每一款设计修改到深夜,坚持自己的初心,坚持用最健康的原料做最好的品质,那还有什么道理不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有所付出呢?
这才是我真正想说的。
我做的第三只戚风和小爱老师有关。
那时候,我已经报了她的甜品初级班,并成为了小红莓蛋糕的铁粉。
小爱老师,如果非要形容一下的话,就是那种有故事也有酒的人。
学生时期澳洲求学,悉尼大学金融系研究生,后进入渣打银行上海总行,2013年已时任北京汇丰银行环球银行部VP。
拥有着这样一份令无数人艳羡的履历和职位的她,却在13年辞职去法国开始玩面粉,14年回国开了一家甜品店,非常成功。
然而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印象里的Alice是个非常懂得生活的人,她爱做甜品,爱吃肉和喝酒。我非常喜欢听她上课,通常她的语速很快但很有逻辑性,嗓音并不甜美却低沉动听。
她会在授课的同时分享她去往各地的见闻,比如在北极零下三十几度脱的精光冲进雪地再回去蒸桑拿,比如法国Rivedroite的咖啡馆要属Café de Flore和Les Deux Margots最有腔调,比如奥地利的一家米其林三星她和朋友为了品酒从八点到凌晨一点才吃完全套,比如如果遇到愿意给你买一匹马的男人就可以嫁了吧。
我完成的第一只成功的戚风蛋糕就是在她的工作室里,经过那堂课的学习我才终于知道为什么之前自己屡屡失败。因为蛋白的打发非常重要,戚风的高度以及轻盈质地完全来自蛋白中的气泡,搅拌手法需要轻柔且迅速。回想自己当初一碗蛋白能打发半小时,期间还接了二十多分钟电话,早特么消泡了=_=
那一天我醍醐灌顶,有如神助,与小爱老师悉心指导,以及工作室的全进口烤箱、厨师机分不开=_=我第一次做成一只轻盈的像云朵一样的戚风,然后之后依然屡屡失败也是后话了。
然而这也不是我想说的。我可以在指导下用着几万块的进口设备烤出真正的戚风蛋糕,而在家里用五百块的烤箱几十块的打蛋器总是失败,但没有人告诉你用这样的装备就一定烤不成功一只戚风,排除这些客观条件,现实的差距就是成功和失败,因为没有天赋或者不够努力。
如果能像Alice一样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没有放弃努力,为了每一款设计修改到深夜,坚持自己的初心,坚持用最健康的原料做最好的品质,那还有什么道理不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有所付出呢?
这才是我真正想说的。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