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女权主义
昨天读到一个消息:一名27岁的女子还没有嫁人,其父母在居住小区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帮帮忙给孩子介绍个对象吧,27岁了还没有嫁出去啊。结果全小区所有的人都知道女子的学历、工作、八字和急需结婚,然后女子留一封信自杀了。
我今年虚岁也27了。这让我想起了与之相关的事情。我上中学那会儿,有一次情人节在春节期间,我妈下班后跟我形容道:“你苗阿姨说,人家别人的孩子都出去过情人节了,我们家老二(男)都二十七了也没个女朋友,在床上窝了一天,看着简直好可怜。”那时候,我默认为他是躺在床上捂着脸哭了一整天,所以也觉得他很可怜。进而觉得27岁是个天大的数字,在这个年纪还没有男女朋友简直就是要人神共愤。但时光飞逝,我立马就变成了他,甚至在常人眼中,一个女生的处境甚至要更恶劣一些才对。但是,我毕竟要比中学时候多受了将近十年的教育,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担心别人的眼光,却也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他人不过地狱。七大姑八大姨说你也便罢了,可我一个清华直男癌研究生同学说:你应该早点把自己嫁出去。我们男生越长越吃香,女生可是越长越不值钱的。我呸!我从来都觉得自己是越来越有价值,跟阅历和思想上的增长比起来,我对青春并不是很在乎。因为每次回望过去,不管这过去是近是远,我都发现自己有点愚蠢——那是我最大的敌人,我决心一生都要与它为敌。
以前我天真地以为,只要不涉及男女关系问题,那么性别就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因素。但即将迈出校门,我才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大。举例来说:找工作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是显而易见的。不管你是学理科还是文科,男性主导还是女性主导,照样都是希望招男生。男生多多益善,女生多多麻烦。关键是,这不光是男领导的倾向,甚至还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意思。我实习的一个部门,女领导说:“希望今年能给我招进来一个男生,这样我就会减轻很多负担。”这种思想大概是因为以己度人,知道自己干不了什么事情,索性觉得所有女孩子都干不了什么事情。
不过除了生理的因素,很多女生确实想要在平等的劳动场合少出一些劳动,不管是体力上的还是脑力上的。她们或是觉得女性天生就该被照顾,或是将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身上。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不外乎两种原因:第一个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第二个是天性使然。拿自己来说,我的父母就觉得,不管女性见过多大的世界,最后都要回归家庭。除了我的学业之外,他们最大的愿望大概是:让我做个勤快温顺讨喜的小媳妇。关于我懒这一点(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懒,但跟父母是真的比不了),我爸经常的说法是:你这个样子会被婆家打出来。而我妈一直坚持要让我学会烹饪和缝被子——缝被子不是只缝就可以,还要练成她那样健手如飞的程度,而不是我这样笨手笨脚,一会儿打团儿一会儿扎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学会缝被子,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用脑力劳动换点钱,买一床不用缝的被子。但我妈说:你可以不干,但是你应该学会啊。我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会一项我不感兴趣并且可能永远都用不到的技能。如果是为了生活,那我是不是也应该学会修电冰箱、换排风扇呢?
当然,一些女性天生就热爱家庭生活,热爱当贤妻良母,对于选择的不同,我也是很尊重的,我都不知道是多少孩子的姨妈了。但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要注定如此,她们自愿放弃除此之外的理想和追求,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权利都应该被剥夺。然而,所谓“女强人”的处境是非常不乐观的。除了对你不组建家庭的流言蜚语之外,追求理想的道路也非常不好走。很多时候,男性当领导不是因为他们能力强,而是因为人们默认领导就应该是男的,或者“你看啊,他有一大家子人要养,这个领导还是让他来当”。我觉得这样的想法简直就是无耻,然而这在中国司空见惯并且理直气壮。
以前看关于两性关系的BBC纪录片,里面调查了男女性伴侣的状况。得到数据是,男性的平均性伴侣数是11个,而女性为3个。这个数据颇为奇怪。因为这总是需要一对一的啊,多出来的8个在哪呢?那时我在想,一定是女性因为不好意思在撒谎,要不然就是男性普遍在搞基。现在想来,还有一个可能,且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就是男性多半会去嫖娼等,而女性则普遍不会。这样,一个娼妓一生有成千上万个性伴侣,就可以抵消掉不平衡的那部分。而大部分娼妓实际上是不愿意做娼妓的,多半是社会无法提供体面而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导致。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奋力抗争,为女性争取正当的权益。中国行为艺术家兼女权主义者李麦子在2015年被评为“全球百大思想者”。她曾经发起过“带血的新娘”和“占领男厕所”等运动。其中,占领男厕所的活动关心的是看似平等下的不平等。因为生理的原因,女性如厕一般都比男性时间长,而厕所的坑位往往相等,又由于厕所清洁工为女性,还有一个女厕所因放置清洁工具而不能使用。李麦子在多地发起了“占领男厕所”的运动,广州也因此将新建厕所的厕位比例改为1:1.5。她的大部分行为艺术我的比较认同,但她有点鲜为人知。
于是相对于国外来说,中国的女权运动太过微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最近在接待两个美国教授,我问他们,说男士身材好可以说“good shape”吗?(因为有一个教授的身材超好,长得像休•杰克曼)他们说:最好说“well built”,一个强调外观,另一个强调建筑感。他们补充道:“尽管男女是平等的,但有时在形容上确实会有所差别。”言语间可以体会到他们在措辞上比较谨慎。我说中国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是50岁。他们很惊讶,因为这在美国是非法的,是非常严重的性别歧视。
虽然我对女权主义的各种运动和思想不甚了解,但我确信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挺喜欢蔡英文和朴槿惠执政的场面(虽然我很反感政治),只是,她们要是都有lover就更好了(因为还是感觉一个人在两性关系里会更加完整,这是人的天性,任何本能都不应该是被压抑的)。这或许是她们的意愿,又或者是缺乏勇士热爱的被动选择。
我今年虚岁也27了。这让我想起了与之相关的事情。我上中学那会儿,有一次情人节在春节期间,我妈下班后跟我形容道:“你苗阿姨说,人家别人的孩子都出去过情人节了,我们家老二(男)都二十七了也没个女朋友,在床上窝了一天,看着简直好可怜。”那时候,我默认为他是躺在床上捂着脸哭了一整天,所以也觉得他很可怜。进而觉得27岁是个天大的数字,在这个年纪还没有男女朋友简直就是要人神共愤。但时光飞逝,我立马就变成了他,甚至在常人眼中,一个女生的处境甚至要更恶劣一些才对。但是,我毕竟要比中学时候多受了将近十年的教育,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担心别人的眼光,却也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他人不过地狱。七大姑八大姨说你也便罢了,可我一个清华直男癌研究生同学说:你应该早点把自己嫁出去。我们男生越长越吃香,女生可是越长越不值钱的。我呸!我从来都觉得自己是越来越有价值,跟阅历和思想上的增长比起来,我对青春并不是很在乎。因为每次回望过去,不管这过去是近是远,我都发现自己有点愚蠢——那是我最大的敌人,我决心一生都要与它为敌。
以前我天真地以为,只要不涉及男女关系问题,那么性别就是一个非常微小的因素。但即将迈出校门,我才发现问题远比想象的大。举例来说:找工作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是显而易见的。不管你是学理科还是文科,男性主导还是女性主导,照样都是希望招男生。男生多多益善,女生多多麻烦。关键是,这不光是男领导的倾向,甚至还有“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意思。我实习的一个部门,女领导说:“希望今年能给我招进来一个男生,这样我就会减轻很多负担。”这种思想大概是因为以己度人,知道自己干不了什么事情,索性觉得所有女孩子都干不了什么事情。
不过除了生理的因素,很多女生确实想要在平等的劳动场合少出一些劳动,不管是体力上的还是脑力上的。她们或是觉得女性天生就该被照顾,或是将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身上。而这种观念的形成也不外乎两种原因:第一个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第二个是天性使然。拿自己来说,我的父母就觉得,不管女性见过多大的世界,最后都要回归家庭。除了我的学业之外,他们最大的愿望大概是:让我做个勤快温顺讨喜的小媳妇。关于我懒这一点(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懒,但跟父母是真的比不了),我爸经常的说法是:你这个样子会被婆家打出来。而我妈一直坚持要让我学会烹饪和缝被子——缝被子不是只缝就可以,还要练成她那样健手如飞的程度,而不是我这样笨手笨脚,一会儿打团儿一会儿扎手。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非要学会缝被子,有那个时间我还不如用脑力劳动换点钱,买一床不用缝的被子。但我妈说:你可以不干,但是你应该学会啊。我真的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会一项我不感兴趣并且可能永远都用不到的技能。如果是为了生活,那我是不是也应该学会修电冰箱、换排风扇呢?
当然,一些女性天生就热爱家庭生活,热爱当贤妻良母,对于选择的不同,我也是很尊重的,我都不知道是多少孩子的姨妈了。但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要注定如此,她们自愿放弃除此之外的理想和追求,并不代表所有人的权利都应该被剥夺。然而,所谓“女强人”的处境是非常不乐观的。除了对你不组建家庭的流言蜚语之外,追求理想的道路也非常不好走。很多时候,男性当领导不是因为他们能力强,而是因为人们默认领导就应该是男的,或者“你看啊,他有一大家子人要养,这个领导还是让他来当”。我觉得这样的想法简直就是无耻,然而这在中国司空见惯并且理直气壮。
以前看关于两性关系的BBC纪录片,里面调查了男女性伴侣的状况。得到数据是,男性的平均性伴侣数是11个,而女性为3个。这个数据颇为奇怪。因为这总是需要一对一的啊,多出来的8个在哪呢?那时我在想,一定是女性因为不好意思在撒谎,要不然就是男性普遍在搞基。现在想来,还有一个可能,且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就是男性多半会去嫖娼等,而女性则普遍不会。这样,一个娼妓一生有成千上万个性伴侣,就可以抵消掉不平衡的那部分。而大部分娼妓实际上是不愿意做娼妓的,多半是社会无法提供体面而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导致。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奋力抗争,为女性争取正当的权益。中国行为艺术家兼女权主义者李麦子在2015年被评为“全球百大思想者”。她曾经发起过“带血的新娘”和“占领男厕所”等运动。其中,占领男厕所的活动关心的是看似平等下的不平等。因为生理的原因,女性如厕一般都比男性时间长,而厕所的坑位往往相等,又由于厕所清洁工为女性,还有一个女厕所因放置清洁工具而不能使用。李麦子在多地发起了“占领男厕所”的运动,广州也因此将新建厕所的厕位比例改为1:1.5。她的大部分行为艺术我的比较认同,但她有点鲜为人知。
于是相对于国外来说,中国的女权运动太过微弱,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最近在接待两个美国教授,我问他们,说男士身材好可以说“good shape”吗?(因为有一个教授的身材超好,长得像休•杰克曼)他们说:最好说“well built”,一个强调外观,另一个强调建筑感。他们补充道:“尽管男女是平等的,但有时在形容上确实会有所差别。”言语间可以体会到他们在措辞上比较谨慎。我说中国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女性是50岁。他们很惊讶,因为这在美国是非法的,是非常严重的性别歧视。
虽然我对女权主义的各种运动和思想不甚了解,但我确信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我挺喜欢蔡英文和朴槿惠执政的场面(虽然我很反感政治),只是,她们要是都有lover就更好了(因为还是感觉一个人在两性关系里会更加完整,这是人的天性,任何本能都不应该是被压抑的)。这或许是她们的意愿,又或者是缺乏勇士热爱的被动选择。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