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名画经营问题的几点说明
一、关于图像
在不具备面对原作进行临摹的条件下,参考高质量的原作图像是临摹好一幅作品的重要前提。因数字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足不出户而能够较正确地欣赏到名画成为可能。以个人经验而言,我认为一份优秀的名画图档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图像的色彩还原好(色彩基本无色差,符合画家的作品风格)。
2、图像清晰度高(高清像素,可较清晰的欣赏画貌)。
3、图像构图完整(无水印、无马赛克、非局部)。
4、画作信息的描述准确、详尽(画作信息的规范描述依次为作者、画名、年代、材质、尺寸、收藏方)。
基于以上认识,本店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遴选并合理使用公共版权领域的艺术品二维图像,尽可能地求其正确。画作持续更新中,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二、关于版权
临摹是对画作的理解和手绘呈现,不是刻意做旧和以假乱真,那些认为临摹画就等于赝品的观点,是对我们的抬举,也是误解。
如果画作说明是某人的原作真迹,而实际上是他人临摹的仿作或是无中生有的伪作,那么是具有欺诈性质的假画,即赝品。如果画作说明是临摹品,那么有一个可不可以临摹的问题,即著作权问题(版权问题)。
一般而言,艺术品的版权归艺术品的作者所有,博物馆、美术馆等收藏机构不拥有作品版权,拥有的是艺术品的物品使用权,正如所谓的博物馆授权,授的其实是"艺术品图像使用权”,并非艺术品本身的版权。根据国际通行的艺术品著作权法,作者逝世70年后(中国是50年),艺术品的著作财产权(比如复制权)便成为公有财产,不再受法律保护,其二维图像亦相应地进入公共领域,可自由使用。所谓正版、盗版之说,是人们基于情感上的价值判断,而非法理依据。
一个通俗的例子是:各出版社可以不限量地重印四大名著和传统文化古籍,其价值区别体现在文本的整理注释和书籍质量,不在原著版权。这是一个文化常识:没有哪个出版社会去主张《红楼梦》的原著版权,说别人出版的是盗版。名画和名著的版权逻辑相似,但在艺术品行业中,一些名画衍生品商家和图像机构则会有意识地混淆版权认知,或挟洋自重,或公为私有,宣传的卖点从“正版授权”、“进口原版”到“原作版画”等不一而足,在消费者面前营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高大上假象。
本店遵循著作财产权保护期原则的同时也尊重作者的著作人身权,画作均显著并详细地标识了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创作年代等信息,所出售的名画为手绘临摹仿制品,绝大部分不存在版权问题,请您放心购买。
三、关于工艺
诚如你所知,制作世界名画周边衍生品的历史由来已久,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制作工艺创新不断,从柯罗版印刷、打印写真到近年的艺术微喷,此类产品为非手绘工艺。
《复制印刷品缘何成为原创版画---版画家应天齐质疑吴冠中》 原文链接:http://www.cafa.com.cn/info/?NIT=83&N=2417
《对话应天齐:中国版画艺术的持续发展》 原文链接:http://artist.artron.net/20100804/n116588.html
杜应红:“应天齐的艺术行动,揭开了一个复制品冒充原创作品的真相,同时也捍卫了版画这一具有手工劳作与专业指向的艺术形式。我支持应天齐先生对这种指鹿为马现象的质疑。 近几年,我接触了很多将油画、水墨制成的版画复制作品,从技术层面来看,的确可以以假乱真。从大众艺术品消费角度以及艺术家作品走进民间的层面来看,这样的尝试是有价值的。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复制作品在定位上应该是明晰的,而不是混淆的。我认为对于这点,雅昌与大芬村的做法值得肯定。你看,雅昌所强调的是特种印刷,大芬村强调的是手工复制,从来没有套用原创版画的概念,因此也没有出现过什么争议。”
简而言之,版画是独立创作的绘画种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而所谓“原作版画“”即是原作的印刷复制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版画。柯罗版、丝网版、艺术微喷是复制技术手段,至于此类产品有多少收藏价值,我不作评论。
手绘临摹工艺的绘画类仿制品则被国内文化界称为商品画或行画,在商品画行业亦有许多创新和发明,比如多人流水线作画,比如喷绘后填色作画,这让不少国人对商品画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真诚、热爱、乐趣,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作为一个靠手艺谋生的人,我始终觉得科技是为手绘服务的,坚持手绘,保持产品完整的绘画性是我们努力的基础。
四、关于从业者
大概是因为从事商品画行业的人都有某种程度上的身份焦虑,把画画的包装成美院学生或者画家,把卖画的包装成艺术经纪人就成为了一种现实需要。事实上,对商品画行业来说,英雄不问出处---用得上,用得起的才是人才。
按照通俗的社会学定义,我们可以把从事绘画产业工作的人,分为画工、画师、画家三种。我认为将职业画师定义为手工艺者更为贴切,一名优秀的画师应该具有高超的技艺,务实的心态以及清晰的价值观。
画工者,以绘画为职业的工人也。商业油画的经营主体叫画社、画厂或油画公司,画工与老板之间是排他性的雇佣关系(也许没有劳动合同),老板养画工,画工只负责画画,固定单价,按时上班,收入比较稳定。画工的绘画水平有高低,报酬有多寡,但是从劳动关系上看,凡是被雇佣的绘画工作者即可称为画工。早期商业油画从业者有稳定的收入和行业归属感,大都是画工身份。
画师指在外面散居的从事绘画工作的绘画者。画师是自由手工艺者身份,接公司或画廊订单,与老板是口头合作关系,属粗放型生态。画师一般有多个合作的客户,具有一定的题材开发和议价能力,报酬相对较高,但是订单波动,收入不稳定。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许多画社、画厂倒闭,画工解散。时至今日,自由画师成为商业油画从业者中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近年亦有部分画师转为墙绘工作。
画工-画师-画家,从为一个老板打工到为多个客户服务,从固定价格到自己出价,这是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体现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或者只为稻粮谋,或者怀有艺术梦想,这理想间的斗争,造就了不同的发展可能。画原创,拼展览,入协会,此谓画家之路。无论身份和地位如何变化,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依然是不二的真理。
五、关于质量
。。。未完待续